李小璐網店2天賣18萬,再次引起群嘲,明星不能成為“斜槓”麼?

不要讓年齡將自己禁錮在溫軟的舒適圈中,這樣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痛苦,趁現在還可以努力,多尋求賺錢的機會吧,爭取做個早日實現真正財富自由的斜槓中年。

李小璐網店2天賣18萬,再次引起群嘲,明星不能成為“斜槓”麼?

自李小璐和賈乃亮離婚後,一直飽受非議,在網上關於黑她帖子層出不窮。彷彿在如今娛樂圈中沒有了她的身影,直到最近才又一次出現在了人們視線中。

這次小火的原因不是傳出緋聞,不是接拍了新戲,而是她一手創立的服裝新品牌3000Concepes of Lu在某電商平臺首發預售。

店鋪僅僅上線了14件尚品,均價也只有100元左右,卻在短短2天內賣出18萬的營業額,在沒宣傳情況下,短期內粉絲數已經達到7.6萬。

此番舉動除了令人驚訝的銷售額之外,更多的是在網上再次引發對李小璐的群嘲。

大致意思為:好歹算個知名演員,為何不去好好拍戲,做起生意來了,是不是因為知道快過氣了為自己鋪路?

不僅對於李小璐,如今娛樂圈中但凡做副業的明星都會被或多或少的潑冷水,但依舊不影響越來越多明星發展自己第二職業的熱情。

曾經金鷹電臺主持一姐李湘很早就做起了直播,每週至少一次,每次直播時常大概3小時,每次銷售額都能突破千萬,在直播帶貨數據中位居榜首。趙薇也在李湘直播間宣傳自己的紅酒。

香港曾經的四大天王之一郭富城和快手主播一起直播,有110萬人實時觀看,5萬件限量商品5秒售空,銷售額近400萬。

王祖藍直播賣貨,其中66/盒的進口品牌面膜,在12分鐘內賣出了10萬件,成交額高達660萬元。

他們雖貴為娛樂圈的實力派明星,在商業圈也同樣不遜色某些商業精英,只是在大眾眼中不被認可罷了,因為他們正在做著和自身身份不符的事情。

這幾乎成為了輿論最具有爭議的話題之一:為何如此光鮮亮麗的明星,還要降低身價做如直播賣貨,開網店這麼LOW的事情,難道窮瘋了?

李小璐網店2天賣18萬,再次引起群嘲,明星不能成為“斜槓”麼?

與其叫斜槓青年,不如叫斜槓中年

前幾年,一向很火的“斜槓青年”出現在眾人眼中,“斜槓青年”顧名思義,是指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它像是一種新型生活狀態,既可以駕馭現有生活方式,又不拘泥現狀併為此做出努力,可以說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

但在如今,開闢第二種或者更多種職業更像為自己增加一張又一張生活保障底牌,從非必須轉為已然必須。如果僅僅滿足於一種生活狀態,但凡哪一天自己現有的工作在時代更新迭代中消失,那將是對生活最致命的打擊。

7月28日晚舉行的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圓滿落幕時,在末尾一段時間裡,女演員海清在頒獎後沒有立馬下臺,而是叫住一種中年女演員為其發聲:其目的時呼籲導演和製片人們給中生代女演員更多表演機會。

昔日張嘉譯在接受採訪時也被問到為何如今戲份少,他無奈回答道:“沒辦法,因為不紅。”

我們不能否認中年演員都是實力派,但在如今的娛樂市場中的引流作用就是不如流量小生們。

對於普通人來說不也在面臨同樣的局面麼?哪怕在一個工作崗位做到極致,如果明天社會不再需要了呢?是不是更應該思考當下社會現狀,一旦時代浪潮席捲至我們身邊時,該如何獲得更多救生圈上岸呢?

不論明星還是普通人仍舊都是在為生計煩惱的一群人,恰恰是那些你最鄙視看不起的第二職業,卻能為你帶來不俗收入,增加生活額外保障。更何況,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永遠都只是鳳毛麟角,唯有不為生計發愁的人才能天天談情懷,談詩和遠方。

尤其人到中年,人生更是像極了張愛玲曾說過的一句話:“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與其堅持著光鮮體面的生活方式,不如做個斜槓中年增加被動收入,尤其是年齡越大才越懂得,曾經追求的紙醉金迷只能為生活徒添負擔。

李小璐網店2天賣18萬,再次引起群嘲,明星不能成為“斜槓”麼?

光鮮亮麗的背後都要付錢,看似低俗的跨界實則才是可持續發展

娛樂圈中至今留存過一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大眾眼裡不管明星再怎麼過氣,一次演出賺得錢也夠普通人賺一年。但生活是殘酷的,外表再光鮮亮麗也抵禦不了被現實摧殘到千瘡百孔。

看過陳小春版《鹿鼎記》都記得一個飾演胖頭陀的龍套演員,在很多經典港劇港影裡也有他的身影,他叫車保羅。雖然因為特別長相讓很多人記住他,也正基於這個原因,導致他戲路很窄, 後來因為TVB不景氣,和他解了約,所以只能接到一些龍套角色。

娛樂圈本身就非常勢力,再加之他一個過氣配角,離開了剩下的只有人走茶涼,昔日娛樂圈好友無人願意幫他,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做回之前的推銷員。等到他再次出現在眾人眼前時,是他委託TVB向大眾請求募捐的新聞,母親去世他連喪葬費都付不起,後來在眾人幫助下才得以安葬母親。

那些曾經看似高高在上的明星們,如果無戲可演也只是普通人。仍需要面對生活的殘酷,更無奈的是他們還需要頂著昔日的光環做回普通人。等到迴歸的時候才發現,普通人已經無法理解他們的落寞,只能承受著冷漠嘲笑。

與其如此,不如在卸掉光環之前來一次涅槃,讓羽毛褪色的鳳凰浴火重生。

自張柏芝與謝霆鋒離婚後就淡出了娛樂圈,身為單親媽媽要獨自撫養三個兒子,前幾天,張柏芝在社交網站上刪除了大兒子Lucas的照片,據說,大兒子在一所知名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念初中,一年學費要11萬美元,相當於76萬人民幣。

要撫養3個兒子,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她雖淡出了娛樂圈,但副業卻做得風生水起。這幾年她拼命接洽各種商業活動,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天都親自到店推銷自己的產品與粉絲互動。甚至她曾被拍到收工後在餐廳累到睡著了,兒子貼心扶著她的下巴。

而有些人的生活呢?花未來的錢維持著今天的光鮮,對此買單的只有一份可憐工資。他們嚮往的生活同樣是別人嚮往的,只不過沒有別人那麼有錢罷了。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現在還不努力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那麼以後就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過你不想要的生活。而想要更自由更精緻的生活,簡單點就是需要放下面子,做那些自以為降低身價的斜槓職業才能得以實現。

比起那些假精緻一族,做別人眼中不看好的斜槓職業真心不丟人,恰恰是這份職業給我們增添很多安全感,發現更多機會。結果就是自己收入多一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憂就會少一些。

李小璐網店2天賣18萬,再次引起群嘲,明星不能成為“斜槓”麼?

斜槓青年已然變為斜槓中年,年齡永遠都不是事兒

之前關於“35歲中年危機”的話題討論的非常激烈,有句話非常扎心:不是35歲的中年人不行了,是35歲的你不行了。

人們往往認為35歲是個坎,除了身體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累心,生活帶給自身壓力夠大了,何必在為自己徒添壓力?一些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而這也是為什麼人到中年仍然很窮的原因,難就難在明明有能力卻過不了自己那關。

生活有時候雖殘酷,卻從不缺真正的勇敢者。正因為他們放平心態,認清了生活的殘酷,才敢於瞭解新鮮事物,多去嘗試,成功之路上本身就不怕你出錯,就怕你什麼都不做,賺錢的機會也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往往都是靠自己一點點嘗試摸索出來的。

所以中年人們跳出舒適圈吧,在踏上斜槓中年的路上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正如北野武曾說過:“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