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能在社會上混得好的孩子,父母多有這些特徵,和窮富無關

每個孩子的身體裡都包含了父母的基因,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的行動、爸爸的言語就已經開始無形匯聚在寶寶的身體之中了。久而久之,它們成為了孩子的血肉、甚至延伸於行為和思想。

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隨處可見,且舉足輕重

▷▷最悲哀的教育,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了“富二代”

朋友曉芸有個表妹,從小生活在普通家庭,但父母疼她,從小就有求必應。今天從電視裡看到一個新玩具,就要媽媽給買,明天一起玩的小朋友買了自行車,她也得要一輛,嚷嚷著讓爸爸去買。

小時候孩子想要的東西也不貴,無非就是玩具和漂亮衣服,可越長大欲望也就跟著越來越大。現在,朋友的表妹上了大學,成績班裡墊底,成天想著打扮,喜歡名牌衣服和高端化妝品。要滿足她的要求,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實在不易。

十年後能在社會上混得好的孩子,父母多有這些特徵,和窮富無關

這不,前兩天正直開學季,小姑娘卻在飯桌上就和母親吵了起來:“1500塊,這麼一點錢你讓我天天喝西北風啊!別的同學的生活費都是我的幾倍,憑什麼我就要活得這麼累?”

母親向她解釋說:“這錢只是你的伙食費,你要買其他東西再管我要”。但孩子並不買賬。

現在,孩子的父母也開始自責,他們不知道到底哪裡出錯了,人們不是常說“女孩都要富養”嗎?我們學歷都不高,賺得也不多,但竭盡所能什麼都給她最好的,到頭來怎麼就成了這樣?

現代社會,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思想,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給孩子創造更優越的生活環境,才能讓他的成長更順利。

其實一個孩子的成長,將來能否立足於社會,和家庭的窮富以及父母的學歷都無關,更關鍵的是父母本身的教導和自身特質,這些特徵會無形的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未來性格和成長髮展的可能性。

▷▷十年後能在社會上混得好的孩子,父母多有這些特徵,和窮富無關

1)家風嚴謹,一脈相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教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它不用你傾其所有,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也不是讓你揹負所有,替孩子承擔本該是他的責任。

真正的好家風好家教可能就是,為人處世要誠實守信、友善待人;學習上勤學好問、積極進取;生活中也應樂觀向上、節儉為本。

就說我的一個朋友,書法寫得很好,雖談不上爐火純青,但也是小有名氣了。他告訴我,從小祖父就教導他,書法是一門藝術,它能提升人的氣質,在字裡行間找到生活真諦。隨筆尖遊走,練就的就是一個“靜”字,切忌心浮氣躁。傳承中華文化,也讓孩子們受益匪淺。

十年後能在社會上混得好的孩子,父母多有這些特徵,和窮富無關

朋友一直將祖父的話銘記於心,並堅持傳承。女兒還小的時候,他就讓孩子每天看著他練字,耳聞目染,孩子也就被他培養出了對書法的興趣。6歲的時候,上他為孩子報了個書法藝術培班,無論颳風下雨都會堅持去學習。

嚴謹的家風加上嚴格的執行,有時勝過千萬名校。這就需要父母首先成為一個有原則有修養對世界充滿敬畏的人。

2)正確三觀,引導孩子

作為父母,最可悲的不是其他,而是用自以為正確的觀念教育孩子,結果卻事與願違。

只有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找到一條不偏不倚的道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3)不斷學習,以身作則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人,就應該不斷學習,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去影響他。這個過程也是父母對自己的教育過程。

十年後能在社會上混得好的孩子,父母多有這些特徵,和窮富無關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所有的認知和行為,都是來自最親近的人對他潛移默化地感染,而且,這樣的方式比簡單粗暴的給予要重要得多。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恰到好處的教育方式,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要尊重基本的處事底線和原則,然後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