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昨天去给李大荣开了家长会,回来的路上,我很沉重。

因为报班。

大荣三岁的时候吧,我一直发愁,这孩子美术、音乐、舞蹈、跆拳道、英语……啥啥都没有兴趣,连个班都报不上,我好怕蹉跎孩子宝贵的启蒙时光。

后来四岁半的时候,我们机缘巧合上了搏击。七个隆咚锵咚锵,破天荒的,他喜欢!

我们一家欢欣鼓舞地报了搏击,并要求他且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要练就动真格的练。出不出成绩在其次,起码不能虚度光阴的敷衍。

自此,每周二、四、六、日我们都会风雨无阻地送大荣去练拳。别人能请假,在李大荣这里,不行!所有的玩乐都要给练搏击让路,除非生病,否则不能缺课。

因此,整个搏击班论出勤率,大荣敢认第二,别人不敢认第一,就是这么有自信!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只有这一个兴趣班的时候,我们还觉得比较游刃有余,但自从大荣中班下段开始,我从一个发愁没班报的人变成了一个发愁该报哪个的人。

你会发现,5岁真的是个黄金年龄,学啥啥都合适,光我动过心的就是有轮滑、英语、游泳……

但最终,中班结束的暑假,我给李大荣报了硬笔书法,昨天才上了第一节。

很多人会觉得,硬笔书法大班的孩子会不会有点小?如果单说练字的话,的确可以再大些,但我想让他学的,是正确的握笔和行笔姿势。当然,这并不是每一个书法班都会教的,你得有针对性的找。

于是,升了大班的李大荣,除了二四六日的搏击又加了个礼拜三的书法,下课能撒丫子的时间就只剩下周一和周五。

然后,昨天开了家长会,老师说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多,所以幼小衔接的教学部分就不会那么详细,如果想要提高的话,幼儿园可以提供有专门的幼小衔接老师来给小朋友们课后补习,一周两次课。

说老实话,家长会上,我看到主管幼小衔接的老师真的很有经验,她也给我们讲了一些幼小衔接的题。当下我是很惊恐,因为老师不讲,我都不知道是个啥……

举个例子哈~请看下图。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什么凑十法找规律啥的我都知道,但唯独有道题我记忆特别深……请大家根据上面的图写出加减算式。

然后,我们在做的家长就全场懵逼,这什么玩意儿啊?

正确答案揭晓: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老师告诉我们大家,看到虚线就是减,看到实线就是加……妈蛋,瞬间感觉自己这个硕士像个废物……

在幼小衔接的领域,学历高有个卵用,关键是经验!这位幼小衔接领域的老师,家里恰恰有个上二年级的孩子……接近战场的人,才知道战场什么样。

我们都觉得,我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大教授,难道还教不了个幼儿园等级的数学题了?

呵呵……人家现在考的,根本不是几加几等于十几这种简单的运算好吗,人家考的是思维逻辑、考的是看事物的角度和理解能力,这些题型,没做过,搁谁都是一脸懵逼。

所以在那个会上,我全程是很惶恐的,感觉自己要教不好儿子了……

可是,我转念一想……要是再报两个幼小衔接,我儿子这一个礼拜,真的是比996都不如了,一日休息都没有!他才5岁呀!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开完家长会,我就接李大荣下学,在去上书法班的路上,我问他:“儿砸,你们老师说幼儿园有开设幼小衔接的班,一个礼拜两次,你们下学之后一个小时,你愿意上吗?”

大荣说:“是不是,上了,就没有时间玩了?”

我说:“是的,上了这个课的话,你就一天下课玩的时间也没有了。”

大荣说:“我不想上。”

K.O.

他果然不想上,搁谁谁愿意上啊,辅导班都是劳民伤财不人道啊!

但我表面上还是得给他分析利弊,别到时候埋怨我:“儿子,不上是可以的,但是你想过没有,万一班里其他小朋友都会的题,你都不会,到时候会不会觉得沮丧?还有就是你现在不想上,保不齐会看到其他同学都上课,又闹着要上,妈妈就没办法了哦,之前山姆大叔不就是这样?”

山姆大叔的梗是这样的:大荣小时候试听过一节鸡血英语班,然后他就对英语含有极大的抵触,我曾试图让他去试听别的英语班,但他都死活不去,其中就有山姆大叔。到了中班下,他看别的小朋友上山姆大叔有玩具,所以一改以前的脾性,反而闹着要上英语班。

可是后来为什么最终没有报呢?一来是山姆不够应试,对于大班要升小学的李大荣来说,磨耳朵式的外教对升学的帮助不大,对依姐来说还凑合。但最主要的,还是我觉得一周两次课,李大荣将没有玩的时间。

于是大荣在上书法课的这段时间,我在,报——孩子就瞬间告别美好童年,不报——孩子很可能输在起跑线中纠结犹豫着,慌得一批。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大荣的书法课倒是上的很顺利,老师很有意思,课堂气氛也很好,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毕竟硬笔书法不是搏击,它更多时候是很枯燥的,需要耐着性子的。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一节课上下来,大荣很开心,第一节课写的不多,主要是讲握笔和坐姿,回去路上还给我教老师的各种段子……其中就有号称中国最难汉子,一共有一百四十来个笔画,念“duáng”,孩子们围观,大荣笑的大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我儿子5岁,一周七天无休,兴趣班快把孩子给吃了


我在门外全程监听,老师怕是也亚历山大了吧,其他家长都是门口走廊坐着刷手机,十个班怕是也碰不着像我这样全程站立叉腰的监工家长吧。

其实,我只是单纯好奇,老师会怎么讲这个课,知识点记下来,才能回家巩固的时候有共同话题不是?

我们上完课回到家已经8:20了,天都已经黑的透透的,我跟爷爷奶奶说了幼小衔接的事情,爷爷没意见,奶奶不想报。

当然,这不是钱的问题,她的担忧跟我一样,要不要让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满负荷的工作,这是我们大人都很矛盾的事情。

但听了奶奶的意见,我反而放心了许多,也许是因为我打心底里更希望大荣能够有一个充实但不功利的童年吧,所以奶奶的想法正好暗自贴合了我的潜意识,让那个杀红了眼即将要成为鸡血妈的我,突然冷静了,平和了。

荣爸回来的晚,我是早晨跟他商量的这个事。荣爸一开始很爽快地说“报就报吧”,当我给他分析了下大荣的日程,他又说:“可怜大荣了,不报就不报了。”

不报了,我们在3分钟内,愉快地决定了孩子的前程。其实,他不这么说,我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

儿戏吗?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会拿孩子的未来当儿戏,我、荣爸、荣奶奶、爷爷……全家人都不会。这件事教会了我一点,就是别让集体营造的焦虑蒙蔽了做父母的初心。

报什么,不报什么,孩子往往只有意见权,没有决定权。我们才是那个背负压力的人,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盲目,觉得这门儿也不能缺,那门儿也不能缺,否则孩子将来比不上人家怎么办?

这种焦虑,源自于我们都不是过来人。第一次当父母,永远不知道今天不报这个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一生不幸。

可是我想说,在盲目做加法就真的是对孩子好吗?我相信,不管差不差钱的家庭,只要为了孩子总是能咬牙挤出这些钱的,所以这不是钱的问题。

而是我们想自己的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样样都要过硬。可是,真的能做到吗,他只是个普通的小孩子?

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会有长项和短板,我们再努力,也没办法把这个木桶安的一边齐。而且最重要的是,一边齐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优秀的。

所以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承担不报会不会让孩子输在竞争中的风险,所以宁愿报求安心,也不好好考虑下孩子真的需不需要。

但事实上,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报上这个班,究竟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多少益处,而不是不报的话,孩子会损失什么。

所以在面临做减法的问题时,我就会问自己,你到底希望大荣将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他在哪个方面能有异于别人的优势,然后我就着力去培养,剩下的,放下焦虑去放养。

所以我们选择了搏击,因为他能给大荣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将是他一生的财富,不能丢。后来,我选择了书法,没有选择英语,也是因为,在我看来,书法除了能让孩子未来在卷面上取得优势之外,练字也可以修身养性,最关键的是,字如其人,那是脸面。

对比英语,并不是说英语不重要哈,但是在我看来,没有语言环境的外教课,无异于对着鹦鹉教说话,在应试教育的国度里,它的支出成本和收获成本不成正比。

而幼小衔接课,我挣扎了一下还是打算放弃了,并不是说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在我看来,提前学会的这些东西大荣上了小学也一样可以学会。当然,不排除一开始会慢点,但三年级效应的魔咒一直在不停地重叩这我的脑仁,我很怕超前教育会毁掉孩子的学习习惯。

PS:三年级效应如果不知道是啥,可以百度下,很多早期辅导班产生的牛蛙会在3年级时学习严重下滑。而且研究证实,孩子学前上辅导班和不上辅导班的对照组中,高年级以后的学习能力各方面其实差别不大。

大荣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以及回家我的那一摞来自妈妈的爱配套教材,想必也足够他消化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未来老师会教的内容,我干嘛非得让孩子在幼小衔接班中学会呢?他都会了,还有必要再去小学课堂学一遍吗?必然他就不会好好听了呀~

数学,无非就是逻辑与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说句题外话,数学上的应用题,很多时候要读懂靠的不是识字,是理解力。所以培养孩子早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其实比刷题更重要。

语文,识字足矣,写的部分有日常作业和书法课就够了,其实书法课也是无形当中辅助了识字写字这部分,因为老师会教孩子正规的握笔、运笔、以及笔顺笔画,甚至后期的偏旁部首,都会教。

拼音,开家长会得老师说,很多省市一年级已经不教拼音了,改3年级才教。虽然陕西省还是一年级,但是这个趋势不难看出,拼音它原本就不应该是幼小衔接的主体。未来一年,只要做到认识会拼读就可以了,没必要加强。

综合以上的考虑,我得出不上幼小衔接,大荣也会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是有风险的,但是绝对不是儿戏的。

我相信,一年级的题目再难,套路也就那些,荣妈作为高考独木桥走过来的人,打眼一看懵逼,使劲儿看看还能不会做咯?

什么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只争朝夕,不是集中压缩的填鸭式培训,我们得把眼光放长远,在3-5岁这个年龄段,我认为更应该给孩子建立一个长期的规划,选择兴趣班也应该是有远见的,是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未来可以他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的东西。

孩子不会上一辈子学,不会一辈子以分数论成败,他总要走向社会,走过自己平凡而不一样的一生。

在他的启蒙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收获陪伴他一生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兴趣班,才值得我牺牲孩子的童年欢乐时光陪着他披星戴月的去上。想到了我们报班的初心,我就放下了焦虑,鸡血妈变回了一个正常思维的家庭妇女。

我的孩子才5岁,这么早就让他开启补习班模式,我不舍得。我身边有太多披星戴月赶场子的孩子,我好心疼,他们本该多玩一玩的。社会的大环境如此,我们只能顺流而下。之后的许多年,孩子们有的是披星戴月的日子,作为妈妈,我只能尽力地去拖延这个时间,希望孩子们多玩一天是一天。

未来的路,我会陪这孩子们一起走,是好是坏,都不会是终点,人生都是充满机缘的,认真生活的人,上天都不会亏待他。

兴趣班和补习班,其实就是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的区别。



关注微信公众号【荣荣妈养儿记】,更多育儿好文和超低价团购等着你。看一个普通二胎妈如何哭着笑着跟带大孩子,最接地气的育儿干货,保证不同于一般的妖艳货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