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一捧圪樑土 一碗沁州黃

“受乾旱和冰雹的影響,今年我家的小米減產兩成左右,但今年我完全按照有機標準操作,特別是沒有投入化肥等有機生產杜絕的違禁物,全部投入的是腐熟農家肥和縣農業農村局供給的有機肥。因而小米質量比往年更好,價格也更高。穀子還在地裡呢,小米就都訂出去了。”10月10日,沁縣郭村鎮元王村,看著地裡黃澄澄、沉甸甸的穀穗,村民衛劍崗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眼下,行走在沁縣的一道道“圪梁”間,不時有黃澄澄的穀穗映入眼簾,點綴著山間地頭,與田間農民忙碌的身影組成一幅喜樂的秋收圖景。

一方水土涵養一方風物。沁縣地處太行、太嶽兩山之間,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土壤為褐土和草甸土,土質肥沃……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穀子種植的天然優勢,是中國名米沁州黃的主產地。

隨著有機旱作農業特色示範縣的創建,“行政領導+科技團隊+有機標準+合作社+經營帶動主體”的運行體系得到推廣,宣傳、培訓、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加大,有機旱作農業品牌效應贏得了市場的信任,沁縣有機小米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截至目前,全縣有機旱作農業示範面積達到61889畝,其中谷子面積21208畝,並創建了4個有機旱作沁州黃穀子示範片、3個有機旱作沁州黃穀子示範村,沁州黃優勢產業和綠色有機充分結合。

“我們這邊圪梁地多,種其他農作物產量較低,但適合耐旱的穀子生長,而且晝夜溫差大,產品質量好,價格也賣得高。”郭村鎮郭家莊村委會主任申冬宏介紹,“現在我們種植有機小米,政府補貼有機肥,村裡的養牛合作社免費提供牛糞,投資比普通小米少,但價格是普通小米的兩倍以上,這樣一來,利潤就增加了。”

受連年市場利好帶動,越來越多村民選擇種植有機沁州黃,有機小米產業已逐漸成為引領農民增收的有力支撐。“有機產品是符合市場需求的,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村委會的積極宣傳,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種植有機小米,種植面積已經從去年的二三十畝增長到今年的一百畝,綠色有機種植的理念也越來越被大家接受。”漳源鎮羅卜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衛留清介紹,“為把有機小米產業發展起來,我們村正在籌備購買碾穀子設備和包裝設備,積極註冊小米品牌,努力實現小米統一收購、加工、包裝、銷售,嚴格保證產品質量。”

“豐收的內涵,不僅僅是產量上的增收,更應是品質上的提升。”沁縣創建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示範縣辦公室負責人劉耀清說,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有機農業操作體系的建立,農民對“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市場農業”“現代農業”的認識水平得到提升,沁州黃優勢產業有望迎來更加穩定、更加健康、更加持久的豐收。(來源:長治日報 牛惠 申虎峰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