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春風村地名由來

閩侯縣竹岐鄉春風村位居閩江南岸,與縣城甘蔗隔江相望,距福州市中心不及半小時車程,316國道、福銀高速、繞城高速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9個村民組,536戶,人口1936人。這裡有歷史悠久的莊邊山貝丘遺址,有名聞遐邇的千年名剎囷山廣福院(今稱崑山寺),村後還有一個登山避暑的好去處白龍溪。

春風村地名很有特點,它不像其他村落,一般多跟自然地理或與人文地理有關,而是起了個比較特別且饒有詩情畫意的名稱,其緣由頗為耐人尋味。


閩侯春風村地名由來

《三山志》

在未解開春風地名來由謎底之前,先說一說該村村後的塔院山。塔院山即現今福州繞城高速白龍樞紐互通所在的位置,今人習稱塔前山。據史料記載,塔院山名稱源於通文二年(937)偽閩王王昶下令在此築塔起蓋白龍院而得名。王昶本名王繼鵬,系閩王王審知的孫子。閩永和元年(935),野心勃勃的王繼鵬弒父篡位做了皇帝。兩年後他編造理由以“真龍下凡”為藉口,同時在福州螺峰山和春風后山起蓋白龍院,號稱大、小白龍院,《三山志》稱春風小白龍院為囷山廣福院。王繼鵬妄想借助神靈來捍衛自己的權位,可後來終因其惡行不得人心,在位僅僅四年就被堂兄王繼業夥同連重遇追殺俘獲並縊死於福州郊外。時光如梭,這段歷史往事早已灰飛煙滅,然而充滿人文色彩的塔院山地名卻一直流傳至今。

相傳早期春風村曾經有高、何兩姓民眾在塔院山周邊繁衍生息。後來人們遂以姓氏作為該村落的名稱,稱之高何,此乃春風村原始地名。為了找到這些傳說的真憑實據,筆者經過多方打聽,終於獲悉當地一縣林業局幹部手裡有一本何氏舊譜牒。某日清早,趕在他上班之前,筆者在這位何姓幹部家裡看到了這本手抄舊譜。經查閱,這些民間傳說與舊譜記載同出一轍。清朝進士林朝陽編修的何姓舊譜雲:“此地以高何名謂,其兩姓比居無他族,先是高姓較盛於何,入本朝高漸式微而何寖昌。”據此推定,高何地名源自原住民姓氏應無異議。


閩侯春風村地名由來

春風村委會

高何作為當地地名已經沿用了數百年,可後來為什麼更名為春風呢?據筆者瞭解主要起因有二。一是高何和榕岸(舊稱長岸)過去均屬窮鄉僻壤,百姓生活艱辛。有民謠為證:“高何、長岸,ang粥(米湯)度命;衣裳沒穿,青麻衫穿定;布鞋沒穿,草鞋lia(拖)定……”民謠中所指的青麻衫,是高何、長岸兩個村落民眾下田間勞作經常穿的一種用土布做的衣服,俗稱濟衫。穿廉價粗糙的濟衫成了當時兩個村落民眾的一大特色。舊時候的高何、長岸,簡直成了貧困的代名詞,所以這兩個村落的百姓老是被外人瞧不起。以致於媒人到外鄉提親,一聽說男方來自高何、長岸,人家就搖頭,多被婉拒。長期以來,此陰影一直蒙在人們心裡,其二主要是受“文革”時期更改地名風潮影響。“文革”初期大破所謂四舊,全國城市掀起改地名、路名的風潮,隨之這股風也刮到了農村。例如甘蔗縣城甘洲路改為大寨路,曇石村更名恆心村,如此等等。當時高何村也不例外,加入了更改地名的行列。至於怎麼改,聽說當時也是費了一番口舌。最後由當地一位頗有名氣的林姓文人提議,取“文革”時期紅極一時的毛主席七律《送瘟神》“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詩句之意,形容新中國萬物復甦,人民當家作主,“春風”新地名由此而產生,它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然,春風這個名稱聽上去雖然詩意十足,卻深深地烙下了“文革”時代的印記。

春風村至今還有一個仍在使用的地名叫高洲。之所以叫高洲,並不是緣於這裡地勢高,而是跟民國時期實行的保甲制度有關。當時竹岐鄉下轄10個保,高何、白龍洲、荷洋三個村合併為一個保。而三村之中荷洋較小,故取高何、白龍洲其中一字合稱高洲。1964年閩侯縣撤區並社時,高何、白龍洲、蘇洋三個村合稱高洲大隊,大隊部常設高何(春風)村。久而久之,高洲慢慢成了高何的代名詞。高洲雖是一個片區名稱,但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把春風(高何)喚作高洲。


閩侯春風村地名由來

現今的春風村一隅

高何、高洲、春風,一個村落名稱的幾度演變,承載並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信息和時代印記,許多其他村落亦是如此。其中的故事,著實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來源:政協福州市委員會官網·陳英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