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宅改,餘江這個村的幹部不怕被罵

“其實一開始他們叫我當理事長,我是拒絕的,因為我從來沒想過在村裡當幹部,後來他們就邀請我回家看看,這我答應了”。回到家鄉,發現村裡路依然坑坑窪窪,下雨天,出不來進不去;空心房、危房、豬牛欄,密密麻麻亂得像雜草一樣,整個村莊髒亂差,人居生活環境非常惡劣,這些張志輝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

為宅改,餘江這個村的幹部不怕被罵

自成年以來,張志輝走南闖北,在外漂泊了幾十年,可是,不管走多遠,他始終沒有忘記那個在鷹潭市餘江區平定鄉的沙溪村,那是他永遠的根脈所在,那裡有他揮之不去的鄉愁。懷著為子孫謀利、為家鄉造福、為村莊添彩的激情,張志輝毅然決定放棄國外的生意和優越的生活,當上平定鄉沙溪張家村理事會理事長。

為宅改,餘江這個村的幹部不怕被罵

起初張志輝認為:“村裡的那些爛房子、豬牛欄誰會要呢,拆掉不是更好。”誰知,現實卻給張志輝狠狠上了一課,群眾宅基地祖業觀念根深蒂固,要拆他家房子那就是和他拼命,宅改,真可謂是天下第一難事。“當理事長要能吃虧,要受別人受不了的氣,要做別人做不願做的事。”面對群眾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張志輝總是這樣給自己打氣。

81歲的老人吳早鳳,三個兒子都建了新房,可自己一個人卻住在老房子裡,屬一戶多宅。張志輝和其他理事分頭做老人和其兒子的工作。經過多次上門勸說,兒子和媳婦都答應和老人居住,可老人自己就是不同意。原來是老人想一個人住,清靜一些。“老人住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經常性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倒塌的風險,不管怎樣,老房子必須退出。”為此,張志輝前前後後跑了老人家25次,每次都同老人拉家常、講道理,講村莊的規劃,和她說說未來家鄉的樣子,同時在村裡已退出的屬於集體的又不影響規劃的房子裡找尋了一處讓老人暫住,最終感動了老人,同意拆除。

為宅改,餘江這個村的幹部不怕被罵

回憶起宅改中的點滴,張志輝深深體會到其中的酸甜苦辣,“當理事長前每次回村,村民都會熱情地邀請我進屋坐坐,現在都怕我去他們家。”這前後巨大的反差,張志輝很長時間才適應。但是最讓他痛心的是,宅改工作剛啟動時,兒子發生意外去世,一個村民卻在背地裡諷刺他:就是做多了宅改兒子才會沒的。“我當時聽到這些話,心臟痛得快要停止跳動了。”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和咒罵,張志輝坦言後悔過,但是不曾動搖過。他認為,“宅改沒有回頭路,我得對得起我拆的每一棟房子,實現我對他們作出的把家鄉建設好的承諾”。2018年,全村拆除老房子137棟,面積3萬多平方米,廢舊廁所、豬牛欄退出1萬多平方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