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利津文化可溯至商周以前的斷想

關於利津文化可溯至商周以前的斷想

□ 薄文軍

毫無疑問,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今東營北部地區(主要是小清河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到鹽業與黃河的交替影響。

僅從大的方面講,東營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鹽業大繁榮,兩次黃河入海。第一次鹽業大繁榮,是商周時期到西漢末年,繼續上溯,可能追溯到夏朝或者說岳石文化時期,這時節古老的利津陸地自然不會被排斥在外。第二次大鹽業繁榮,是在元明清時期,利津縣和廣饒縣都是唱了主角的。

"第一次"黃河入海,是以東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形成千乘海口,或者新莽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為起點,直到唐朝景福二年(893)尾閭改道,延續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開封留守杜充掘堤水淹金軍,導致黃河南遷。第二次黃河入海,是從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今河南蘭考境內)決口,主流東行,穿大運河,至山東壽張縣張秋鎮(今屬山東陽穀)匯入大清河,流向東北,形成"利津流路"。這期間,東營鹽業,尤其利津鹽業均遭受到致命打擊。

數千年曆史進程中,鹽業曾是東營地區的支柱產業,一如我們今天的石油。《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管子·地數》:"楚有汝漢之金,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此三者亦可以當武王之數。"齊國賴以富強的"渠展"即在今東營北部沿海區域。具體多大範圍?目前尚無定論,因為就"渠展"這個名稱,直到目前我們尚在囫圇吞棗。什麼是"渠",什麼是"展"?沒有人能真正說得清。

不過,將"渠展"定性為一個較大範圍還是比較靠譜的,因為其支撐的是一個強大諸侯國的經濟命脈。而近年來在東營北部沿海地區陸續發現的一些古代鹽業遺址,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只是因為文化遺址發現的偶然性,讓目前東營境內的"文化發現"略顯不均衡。尤其利津縣境內,最早的文化遺址是南望參古窯群遺址(利津縣明集鄉境內),1983年被認定為戰國時期文化遺址,此後再無新說。就我們知道的,東營境內諸多鹽業遺址,如南河崖鹽業遺址群(黃三角農高區境內)、劉集鹽業遺址(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境內)、劉家遺址(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境內)、東北鄔鹽業遺址(廣饒縣大碼頭鎮境內)、北辛遺址(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境內)、東趙遺址(廣饒縣花官鎮境內)等,均被界定為商周時期鹽業遺址。

東營是一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是山前沖積平原與黃河沖積平原的結合體。受河、海動力的雙重影響,海岸線在不斷變遷,或者往前推進,或者往後蝕退,其中黃河在這方面的影響是最突出的。那麼在南望參遺址已然存在的戰國時期,東營地區的海岸線在哪裡呢?目前普遍認可的說法是:基本沿利津縣明集鄉—利津縣城—東營區史口鎮—東營區六戶鎮—農高區丁莊街道一線。明集鄉南望參村東北30公里左右的元明清時期山東著名鹽場豐國鎮(今利津縣汀羅鎮境內),當時在不在海岸線以內呢?古人認為,這裡是古濟水的入海口,同時也是齊國"渠展之鹽"的核心區,意味著早在春秋以前這裡早已成陸。但現代人就此不敢過分堅持,因為沒有更多的文獻資料、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作為支撐。

其實,商周以前的文化遺址,今利津縣境內不可能沒有,周邊地區都有,這裡能一點沒有嗎?主要是因為這些年利津縣境內沒有太多的大型土方工程,也沒進行過地毯式的文物勘探。試想,東營境內的許多文化遺址如傅家遺址、五村遺址、西大張遺址、南河崖遺址等,都是因為濰高路、榮烏高速修路,齊魯石化挖渠等大型土方工程才被發現的。如果利津縣有著同樣的機緣巧合,境內形成大面積、大批量的"地下文物大發現"不成問題。而在目前沒有遺址和文物支撐的情況下,我們不妨作一下推理。

按照多部古代《利津縣誌》的記載,利津縣在夏商時期的已成陸部分屬於兗州。但後來也沒人過分堅持這一觀點。一是可能認為夏商時期利津縣境有沒有還很難說,懷疑當時利津縣全境會不會都在汪洋大海之中,尚沒有浮出水面。二是現在濟寧市內有兗州區,歷史上作為一個縣級建制長期存在,利津縣怎麼會屬於兗州?其實,夏商時期利津縣境所屬的"兗州"(為了區別我們可以稱之為"古兗州"),是《尚書·禹貢》記載的古代九州之一,"濟河惟兗州",它的範圍在古代黃河與濟水之間,跟現在的"兗州區"沒有半分關係。

就這兩條河而言,從夏朝到戰國,南部的濟水是相對固定的,北邊的黃河可能是不斷擺動的。黃河可能偶爾客串到濟水一線,但估計不會長期停留,也就形不成大面積的填海造陸。也就是說,利津一帶的陸地,戰國時期有的,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有了。作為夏商時期古老的濱海陸地,利津鹽業必然相當發達,起碼不會輸於周邊地區。

文章結尾,我們不妨拋出一個有趣的循環邏輯:夏商時期,利津一帶要麼是黃河流路,要麼是鹽業重鎮。如果當時黃河曾長時間由此入海,那麼利津大地與黃河結緣的歷史將會大大提前。反之,如果那時節沒有"造陸冠軍"不捨晝夜的努力,只有大浪淘沙的海水蝕退,那麼當時利津的陸域面積將遠遠大於戰國時期(即便考慮到當時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較好的因素)。相應的,東營鹽業繁榮也必然是更早更長更完備。

事實到底如何?我們期待更多古代遺址、地下文物的印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