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說歷史的女人——第965期)今天繼續中國最著名的“姐妹花”話題。上期(第960期)提到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三大姐妹花,即赫赫有名的“宋氏三姐妹”,以長壽著稱的“嚴氏三姐妹”,和以美麗聞名的“張氏四姐妹”。今天要講的是以才學著稱的“何氏三姐妹”。

不是說前三組姐妹花不夠有才學,而是說,何氏三姐妹更具有超凡脫俗的才智,不同於其他著名才女,多以文才、文藝上的天賦著稱,這三姐妹全部是赫赫有名的科學家。

其中大姐何怡貞,是中國近現代著名金屬物理學家;三妹何澤瑛是著名植物學家;二姐則成就最高,她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今天著重講述二姐何澤惠先生的事蹟。此才女嫁中國原子彈之父,本身也成就非凡,堪比居里夫人,長壽97歲,卻為何晚年一貧如洗?本期分解。

何澤慧先生一生可用7個“令人炫目”來概括:即令人炫目的顯赫出身;令人炫目的驕人才氣;令人炫目的愛情婚姻;令人炫目的學術成就;令人炫目的氣節品質;令人炫目的清貧晚年;令人炫目的家族榮耀!

(一)令人炫目的顯赫出身:生在蘇州園林

何澤慧出身之顯赫令人炫目,她祖籍山西靈石縣,是標準的名門望族。何氏家族在清朝共出了15名進士,29名舉人,22名貢生,當地有“無何不開科”之說。何澤惠的外祖父王頌蔚,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恩師;外祖母謝長達也是著名教育家,曾創辦了振華女校(錢鍾書夫人楊絳的母校)。

何澤慧之母王季山是著名物理學翻譯家。其父何澄更是赫赫有名,他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是老同盟會員,是山西剪辮子第一人,也是山西第一位前往日本的留學生。何澄在日本入讀梁啟超創辦的“清華學校”,這所學校,也是革命家蔡鍔等在日本首選的學校。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後來何澄遷居蘇州,1913年何家在蘇州的“靈石何寓”落成。第二年,1914年3月5日,何澤慧出生在這座古典的蘇州園林式的大宅院。現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園林“網師園”,就是何家當時的私宅。何澤惠自幼聰慧,酷愛讀書,深受父母的寵愛。

何澤慧年幼時,父親曾開辦工廠,家裡很富有,很早就有了私家汽車,還有照相機等,暑期父親經常帶著他們兄弟姐妹出去旅遊,讓他們長見識。當然何澄也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

(二)令人炫目的驕人才氣:考了個女“狀元”

1932年,18歲的何澤慧從外祖母創辦的蘇州振華女校畢業後,隨同學前往上海考大學。考試前,父親與她開玩笑說:“考上大學就去上,考不上就當丫鬟。”

何澤慧隨身只帶了兩元錢,與幾位女同學搭船來到上海,在一同學家裡搭鋪過夜。她分別參加了浙江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招生考試。她的第一志願報的是浙大,第二志願是清華。

沒想到,何澤慧竟考了個“女狀元”。當時報考浙江大學的人有800多,她報考的是物理學系,是被浙大物理系錄取的唯一女生。而報考清華大學的人更多,共有近3000人,結果她不抱希望的清華也考上了。她收到兩份錄取通知書,但最終選中了清華,那年,清華共錄取28人,她是其中之一。

當時清華大學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最終只有10人順利畢業。何澤慧又是這10人中的第一名,而第二名就是後來成為她丈夫的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三)令人炫目的愛情婚姻:嫁給了“原子彈之父”

我們知道,在中國近現代史的核物理領域,有一位泰斗級的人物,就是“兩彈元勳”、“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而何澤慧之所以說有令人炫目的愛情婚姻,就是因為她是錢三強先生的夫人。但這並不是說,何澤慧因錢三強而炫目,她本身就非常有成就。

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當時學校餐廳有規定,男女生要搭配編席用餐。因為女生太少,錢三強和另外6名男生跟何澤慧編在一桌。何澤慧發現錢三強用餐時,總是彬彬有禮,頗具紳士風度,於是就對他另眼相看。錢三強是一代國學大師錢玄同的兒子,他天性聰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成績當然也很優秀。他們畢業時,錢三強的畢業論文分數也是僅次於何澤慧,排名第二。

何澤慧同錢三強互為欣賞,交往頻繁,被同學們稱為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不過他們於1936年在清華畢業後,並沒有走到一起,而是各自選擇了自己的求學道路(這也可以說明何澤慧的自立意識)。何澤慧去了德國留學。不久國內抗日戰爭爆發,出於愛國熱忱,何澤慧毅然選擇了實驗彈道學的專業方向。1940年她以“一種新的精確簡便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的論文,獲得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

當時錢三強則考到法國巴黎大學,跟隨著名化學家居里夫人學習鐳學。他們這一別就是7年。

後來二戰在歐洲升級,何澤慧不得不滯留在德國。錢三強一直很擔心她的安全,但由於戰爭,他們還不能通信。直到1943年,德國與法國之間才可以通信。於是何澤慧給7年未見面的錢三強寫了一封信。戰爭原因,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個單詞。終於讓她知道了戀人的信息。

他們經過兩年的鴻雁傳書,靈魂靠得更近了。1945年,32歲的錢三強終於鼓起勇氣,向遠在德國的何澤慧發出了一封求婚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

然而此時,盟軍已經開始對德國柏林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寄出求婚信之後,錢三強整日焦慮不安,他擔心自己被拒絕,更擔心何澤慧在德國的安全。不久,他終於在不安中等到了戀人的回信:“感謝你的愛,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

1946年,那是一個春天,而且是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個春天。何澤慧來到巴黎,和錢三強結為伉儷。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四)令人炫目的學術成就:中國的居里夫人

何澤慧還在德國時,為了更多地掌握對國家有用的先進科學技術,她於1940年進柏林西門子工廠弱電流實驗室,參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又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導下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觀測到正負電子碰撞現象,被英國科學期刊《自然》稱之為“科學珍聞”。

何澤慧和錢三強在巴黎結婚後,夫妻二人一起在居里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以及居里實驗室工作。他們經過上萬次的實驗,錢三強終於發現了原子核裂變的三分裂方式,這在三百次裂變當中才僅僅有可能出現一例的三分裂,被他們的實驗詳細證明後,引起世人矚目。

1946年12月20日,何澤慧又發現了四分裂。相比三分裂,四分裂的實驗是在上萬次裂變當中只可能出現三例!這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何澤慧也因此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1948年夏,何澤慧、錢三強夫婦謝絕國外的優越生活條件,和優良的科研環境,慨然攜手回國。他們若繼續跟著世界聞名的、曾拿到兩次諾貝爾獎的居里夫婦搞科研,憑著中國人的才智和刻苦精神,他們夫妻拿諾貝爾獎也是早晚的事。然而他們認為,祖國更需要他們!

他們滿懷愛國熱忱歷盡艱辛,帶著剛出生七個月的大女兒回到祖國後,參加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的組建。1949年,何澤慧給在臺灣大學讀研究生的妹妹何澤瑛寄去50美元,使她買到最後一班回北平的船票。何家八位兄弟姐妹在新中國成立前,全部回到大陸,報效祖國。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新中國成立後,何澤慧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創建工作。由她具體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十分簡陋條件下開展工作,經過幾年努力,於1956年研製成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

1955年初,何澤慧積極開展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的實驗準備工作。1958年,中國第一臺反應堆及迴旋加速器建成後,她擔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當長時間裡領導當時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為開拓中國中子物理與裂變實驗領域做出重要貢獻,也使中國快中子實驗工作很快達到當時的國際水平。

1964年,丈夫錢三強所研製出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氫彈又爆炸成功。為此,錢三強被稱為中國的原子彈之父。與此同時,何澤慧於1964年起擔任中國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其成就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在中國的特殊歷史時期時,她也受到了“特殊”不公待遇,被調整崗位,安排在實驗室打掃衛生。1969年冬,她和丈夫又被下放到陝西農村參加勞動改造。當時何澤慧負責敲鐘,敲得很精準,時間甚至可以用來對錶。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後,何澤慧擔任副所長,積極推動宇宙線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體物理研究。在她的倡導與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膠室,使中國成為當時少數幾個能生產核乳膠的國家之一。接著又還發展了高空科學氣球,並相應發展了空間硬X射線探測技術。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的名字也是為紀念何澤慧先生而命名的。

(五)令人炫目的氣節品格:位居科學家傳記最末

何澤慧一生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向來置名利於度外。她滿腔熱情地培養扶植後備人才,在她的帶領下,數代年輕人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我國原子核科學事業的骨幹力量。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在1994年國家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大辭典》時,她堅決不同意立傳。故在此係列叢書第六集“物理學”部分,沒有她的名字。她的傳記只是出現在了書中的最末。

編者為此特別加了說明:“此篇傳記雖早已約稿,但因何澤慧本人的謙讓,不同意立傳,後在本書編輯組一再要求和催促下,作者才著手撰寫,並於全書付印前交稿。因全書頁碼已定,不便插入相應學科,故補排在最後。”

何澤慧這種精神真是羞殺那些為爭名奪利而不擇手段之人!

僅憑此,她的品質就是炫目的。

作為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何澤慧先生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國家是這樣一種東西,不管對得起對不起你,對國家有益的,我就做。”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六)令人炫目的清貧生活:晚年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先生因心臟病去世。1999年9月,他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丈夫去世後,何澤慧家裡的佈局依然和以前一樣,家裡的東西幾乎沒有變過。不論是臥室還是書房,她都儘可能地保持著丈夫生前的樣子,十分簡樸。她家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用“一貧如洗”形容似乎毫不為過。

她一直住在中關村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的小區中,這裡已經破敗不堪,昏暗的樓道里貼滿了疏通下水道的小廣告,小院裡到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雜物。而且她堅決不要單位用車接送,上下班還是擠公共汽車。她還經常一個人坐公交車去買菜,就像一個普通老太太一樣。單位幾次讓她搬到條件更好的院士樓居住,但都被她拒絕了。

她的生活一點兒也不講究,書桌上的鎮紙是老人自己撿來的鵝卵石。在人們都開始追求名牌的時代,何澤慧先生依舊提著一個人造革書包,那書包帶子已經斷了,用繩子繫著,革裂開了,再用針線縫了起來。她的衣服上還有補丁,腳上老穿著老式解放鞋。

直到2000年,86歲的何澤慧每週還要堅持幾次到高能所上班。下班晚了就從食堂買幾個包子、饅頭帶回去吃,渴了就喝點白開水。這就是何澤慧先生的晚年生活,簡樸而清貧。本來,清貧的生活是最不令人“炫目”的,但何先生的清貧令人炫目!

從2005年起,溫家寶總理先後6次去看望何澤慧老人,給予她“人中麟鳳”的高度評價。

2011年6月20日7時39分,何澤慧院士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97歲。

法國著名核物理學家Pierre Radvanyi對何澤慧先生大家稱讚,說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科學家,她與錢三強使中國的核物理學發展變得非常活躍,她與錢三強分享中國近代歷史。”

何澤慧:7個“令人炫目”表現,總結97載輝煌人生

​(七)令人炫目的家族榮耀

何澤慧的家族可謂令人炫目,除了丈夫錢三強外,她的八個兄弟姐妹中,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一位植物學家、一位醫學家。其中大姐何怡貞是著名金屬物理學家;妹妹是著名植物學家;大哥何澤明曾是著名教育家,曾任北京鋼鐵學院院長;弟弟何澤湧是山西醫科大學著名教授;弟弟何澤源、何澤誠、何澤慶均為高級工程師、資深教授。

何澤慧教子有方,女兒錢民協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兒子錢思進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總之,何家僅中科院院士就出了6位,這是何等炫目的家族榮耀!

參考資料:《何澤慧傳》《錢三強傳》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