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紅心幹革命———永定區仙師鎮西洋村革命簡史

一片紅心幹革命

———永定區仙師鎮西洋村革命簡史

一片紅心幹革命———永定區仙師鎮西洋村革命簡史

西洋鄉蘇維埃政府舊址

永定區仙師鎮西洋村是革命先烈馬永昌、馬發賢的出生地,是著名的革命基點村之一。全村現有323戶,1082人,山林面積6700餘畝,耕地面積780畝。

在漫長的革命鬥爭中,西洋村人民為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全村有烈士35人,“五老人員”18人,被敵人殺害的革命接頭戶10餘人,受迫害無辜群眾300餘人。其中,曾是木匠的馬永昌和曾是泥水工人的馬發賢在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教育後,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征程,為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金豐大山中護衛毛澤東

1905年,馬永昌出生在一戶貧農家庭。早年喪父,靠其祖父撫養成人,幼時讀過幾年私塾。1924年後在廣東省大埔縣一帶做木匠,與當時在大埔教書的張鼎丞等接觸,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28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參加了著名的永定農民暴動。1929年5月,紅四軍在毛澤東、朱德率領下,第二次入閩,解放永定縣城,成立了永定縣革命委員會,此後全縣農民運動風起雲湧。當年,馬永昌受張鼎丞派遣回到西洋坪,建立農民協會,開展武裝鬥爭,組建起西洋坪特務大隊,由他和馬發賢任正副大隊長,隊員有40多人,接著以西洋坪特務大隊為中堅力量,與附近村莊的鐵血團一起,發動了以西洋坪為中心的永定下溪南農民暴動,消滅了書華民團30多人,擊斃了民團頭目,繳獲步槍20餘支,充實了特務大隊的力量,同時成立了西洋鄉蘇維埃政府,把特務大隊改為赤衛隊,馬永昌任鄉蘇執委、軍事委員兼赤衛隊長,領導農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

1929年7月20日,中共閩西“一大”在上杭蛟洋文昌閣召開。8月初,紅四軍前委決定由朱德率領二、三縱隊出擊閩中。一、四縱隊留在閩西分兵活動,此時,毛澤東已離開紅四軍前委。為了指導永定工作,毛澤東化名“楊先生”偕夫人賀子珍等從上杭大洋壩進入永定虎崗。第二天經三堡、堂堡、湖雷來到陳東石嶺。張鼎丞此時正率領四縱隊在上杭西北區活動,得知毛澤東前往永定指導工作的消息後,通知縣委書記陳正派馬永昌帶短槍班前往石嶺接應,並向毛澤東彙報永定開展土地革命鬥爭的情況。8月21日,在短槍班的護送下,毛澤東等人來到金豐大山牛牯撲。馬永昌根據陳正的指示,找來金豐區委書記陳兆祥,同他商量安排毛澤東一行的食宿和有關安全事宜。

一路奔波勞累加上生活條件艱苦,此時的毛澤東得了瘧疾。陳正擔心毛澤東住在牛牯撲不安全,又指示馬永昌另找一處更安全更隱蔽的地方,同時還要方便毛澤東養病治療。他派當地人找了三天,找到了青山下,這裡可搭竹寮,十分隱蔽,環境又好。馬永昌前去察看地形後覺得不錯,於是毛澤東一行便遷到青山下。毛澤東在青山下一邊養病,一邊指導地方的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他經常開會至深夜,跟當地幹部商談貫徹中共閩西“一大”精神,研究永定蘇區的各項建設問題,指導總結永定暴動和開展土地革命鬥爭的經驗教訓,從而使他們不斷提高革命鬥爭藝術水平。

1929年9月17日,金豐大山風雲突變,金豐各地民團及廣東大埔縣僱來的保安大隊六、七百人,氣勢洶洶向金豐大山撲來,揚言要“清山剿共,放火燒山,人頭過刀。”陳正等人得到情報後,立即派人通知馬永昌做好“楊先生”轉移的一切工作。正在此時,毛澤東的瘧疾又復發,忽冷忽熱,四肢無力,不能行走。馬永昌找來當地的陳添裕等青壯年保護毛澤東安全轉移。天下著濛濛細雨,道路泥濘,很不好走。他們一腳高一腳低緩緩地在山道上行走。馬永昌發現山路上留下了草鞋的印記,立即將印記抹掉,並指示大家將草鞋倒過來穿,要是敵人發現了,也會朝相反的方向找去,以確保毛澤東安全轉移。毛澤東在雨頂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在短槍班護送下,轉移到湖雷,然後前往合溪。10月初,毛澤東離開合溪前往上杭臨江樓,重新回到紅四軍前委工作。

從1927年9月至1940年5月,在黨的培養教育下,馬永昌從鄉支部書記到縣委書記、省委委員,從赤衛隊長到獨立團政委,從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到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不論身任何職,始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地方和部隊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受到人民的擁戴。

馬永昌血染大阜鄉

抗日戰爭開始後,由於馬永昌認真貫徹中央和閩西南特委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為實現合作抗日做了大量的工作,永定團結抗日的局面已經打開,抗日救亡運動已掀起新的高潮,黨的組織在這場鬥爭中得到鞏固和加強,因而引起了永定國民黨頑固派的不滿和仇視,把他看成“眼中釘”“肉中刺”。

1940年5月中旬,在永定縣的國民黨頑固派鍾日興等人的精心策劃下,大阜鄉聯保主任鄭良坤夥同鄭秉華、劉鐵民等人放出風聲,願將一批槍支彈藥和一定數量的光洋,捐獻出來,支援抗日,要馬永昌前去商談有關合作事宜。馬永昌接到鄭良坤的邀請後,向縣委彙報了情況。經縣委研究決定,派他和吳國禎、劉高友、劉德樹等4人前往大阜談判。

5月21日,馬永昌等4人從嚴坑來到西洋坪。到了西洋坪後,吳國禎、劉高友前往吉西山處理突發事件。馬永昌深知此行風險大,但他認為合作抗日是國家大事,應有誠意,估計頑固派還不敢食言。為了共同抗日,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決執行縣委決定,去大阜談判。下午,鄭良坤派劉步榮等人來西洋坪接馬永昌前往大阜。馬永昌認為有堂舅劉步榮的陪同,問題不大,就叫劉德樹留在西洋坪等候消息,隻身前往大阜村。談判預定在劉時英的小店樓上進行,馬永昌上樓後,有三個沒有帶槍的團丁熱情迎接他入座,隨後一團丁捧了一碗熱茶,當馬永昌起身伸出雙手去接茶碗時,另兩名團丁突然將繩索套入馬永昌的脖子,殘忍地將馬永昌活活勒死,馬永昌壯烈犧牲了。第二天,鄭良坤派鄭清林、鄭恩慶到吉西山秘密殺害了吳國禎、劉高友,又指示許燕富等3名團丁趕到西洋坪殺害了劉德樹。這就是駭人聽聞、震驚八閩的破壞國共合作抗日的“馬永昌事件”。

“君為抗日故,英名萬代傳”。馬永昌同志是閩西著名的英烈,是中共閩西地方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由龍巖市和永定縣黨史、民政部門編著,中央文獻出版社於2006年2月出版的《天高雲淡》一書,為馬永昌烈士樹立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