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

中國對建都選址的歷史悠久。

明代時,學者陳建在《建都論》裡提出:“按古今天下大都會有四:曰長安、曰洛陽、曰汴、曰燕。四者自昔帝王建都之地也。”

即“四大都會”是西安、洛陽、開封、北京。

20世紀20年代,開始有學術論著將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並稱為“五大古都”,逐漸成為公論。

後來,更有“七大”乃至“十大古都”的說法,說法不一。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縱觀中國歷史,可以發現:

無論是古代一統王朝、分裂時期以至近現代,國都或陪都多數設在幾個城市或其附近。

尤其是以“五大古都”最受青睞,不但做過多個全國統一政權的國都,地位等級高,而且定都的朝代/國家較多、時間較長。

幾個著名古都的積年,按照學術界公認的史學大師史念海先生的計算標準:

西安為1077年、北京為903年、洛陽為885年、南京為450年、開封為366年,安陽為351年、杭州為210年、鄭州為355年;

若依建都的時間長度順序,則依次為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杭州、鄭州、安陽。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古都的總體特徵

總體而言,這些能成為國都或陪都的城市,必須符合相關的基本標準要求(詳見本人上一篇拙文《破譯中國古代的定都密碼: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

從宏觀層面而言,是在全國領土範圍內的位置,最好是在全國的地理中心,或者靠近統治集團的發源地;

從微觀角度而言,是建都地點本身的環境,包括經濟、水文、軍事、交通等基礎條件。

當然,很難有一個地方完全滿足這些條件,只能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最有利的地點。

於是就會某一時期在兩個地方徘徊建都,出現輔京、陪都現象。而且,國都和陪都也往往集中在幾個城市身上。

這個現象,既體現了歷史的進程,也說明了城市的發展變遷歷程。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朝代更替與國都的變遷

古都城市的地位變遷,與朝代的更替、城市的自身特點等相伴隨,可以大致分為幾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國都多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遷移。

夏、商朝時,多次遷都。由於其核心領土範圍在今河南省一部分,於是除了曾短暫遷都於其它地區之外,主要還集中在今河南省境內。

做為諸侯國的周國,為了向東開拓,政治中心從關中西部不斷向東遷移,武王時遷到鎬。

不久,武王伐紂而取代商朝,鎬京作為首都就顯得過於偏西,於是就選定中原地區之中心位置洛邑(今洛陽)營建新都。

於是鎬京為正式都城,號為宗周;洛邑是陪都,號為成周。這是中國“雙都制”的肇始。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終西周之世,國都始終不遷的原因在於:一是與周人之發源地相近,有政治後盾。二是關中地區自然條件好,有險可守,糧食供應充足; 三是離前敵較近,攻防皆宜。

正如《詩經•大雅•民勞》所說:“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鑑於西周亡於犬戎等西北民族,東周時將都城東遷洛邑。

秦國在西部發跡,都城幾遷,統一六國後定都咸陽。秦朝雖未以中原洛陽為陪都,但代之以皇帝多次全國巡行。

西漢劉邦初稱帝時,定都洛陽。這裡既是天下之中,又離老家豐沛較近。後來接受婁敬、張良的建議,才西遷長安。

張良認為: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婁、張兩人都認為,可以借鑑秦朝定都的經驗,關中是劉邦的故地,在依靠關中的險固、富饒自保的同時,可以進取、控制全國形勢。

而洛陽,最大缺點是防守比較困難。中州平原是四戰之地,伊洛小平原更無險可守。

所謂“東據成皋,西阻崤、澠,背倚大河,面向伊洛”的形勝,只是主張建都洛陽的人的說詞。

若真正打起仗來就如張良所說: “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尤其是若國家內部有叛亂,洛陽的安全性更不如西安。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以控內的角度而言,秦朝初期首要應對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叛亂的潛在危險,西漢初期首要對付的是東方諸侯的割據勢力,即內部敵對勢力都來自東方,因而定都偏西的關中是低風險選項;

以御外的角度看,秦與西漢面對的最大外敵是北面的匈奴。定都關中,靠近抗匈戰場,利於全力禦敵。

事實也如此,以關中為政治根據地,秦國收復河套地區,又佔河南地建設新秦中,深度地打擊了匈奴勢力;自漢武帝始國力強盛,沉重打擊匈奴,開闢河西五郡、西域地區,疆域向西大幅擴張,因而當時的長安幾乎處於全國地理中心。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新朝王莽時,徘徊於西安、洛陽兩都間,以長安為西都,打算遷至東都洛陽未果。之後,在位不過三年的更始帝劉玄,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東漢初建,劉秀定都洛陽,主要原因在於:

他是從南陽一帶起兵,後以黃河以北的河內郡一帶作為後方重地,從而一統天下;洛陽的地理交通便利,可節省定都長安的鉅額漕運之費;東漢的國力遠遜於西漢,面對北方匈奴、西方羌族侵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返都長安與維護建都洛陽的爭議一直未息,並且杜篤、班固、張衡等官員以“都邑賦”的形式闡發各自的政治見解,各論長安、洛陽的優勢。

但東漢一直未返都長安,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區,只是皇帝會時常西巡。這也反映了東漢的軍事退守與興復禮樂的兩大政治文化思潮。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隨後的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各定都成都、南京、洛陽自守。其後的西晉脫胎於曹魏政權,定都洛陽以維持統治。

當時江東少受中原戰亂影響且財富充裕,於是司馬睿在南京建東晉。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各政權擁地自重。長安、洛陽、安陽、南京、成都等繼續被作為國都,也有甘肅武威、青海樂都等一批新都出現。

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定國號為"隋",並繼承其國都大興城(今西安)。隋煬帝即位後,為利於漕運、對四方征討、加強全國經濟社會文化交流與商貿發展,遷都洛陽。

唐代隋立,由於做為統治階層的關隴集團根據地在西北,西方的突厥是主要外敵,因而以長安為國都,同時以洛陽為東都。武則天稱帝后則定都洛陽。

唐末,駐節於開封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篡唐稱帝,建國後梁,就直接定都自己的根據地開封。

從此,長安失去了國都的地位,短暫做過後唐的陪都西京,北宋以後便與國都地位告別了。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所以,國都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遷移的主要原因在於:西安與洛陽都是國都的優質選項,但各有利弊,哪個也不能佔絕對分數優勢。

這個特徵現象也反映了:

其一,秦、西漢、唐朝的政治根據地都在西北一帶,經營多年並依重該地的軍事力量取得政權,正如《漢書》中所說的“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這樣的背景,為他們定都關中地區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其二,若王朝積極進取則定都長安,如秦、西漢、唐朝;若守成自保則定都洛陽,如東漢、西晉以及諸多割據政權。

其三,西安的地理西偏的硬傷,需要以洛陽的居中地位來補救、替代,於是出現了“雙都制”。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第二階段,國都多在洛陽與開封之間徘徊遷移。

五代十國時期,開封、洛陽、南京、揚州、杭州、福州、長沙、廣州、太原、成都、江陵等為各割據政權的國都。

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繼承後周國都開封。

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繼位,後遷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軍事力量較弱,依靠秦嶺—淮河、長江天險以及江南富庶之地而偏安,與金國、西夏和大理形成對峙局面。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契丹部落先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後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為國都,改國號為遼。

後來隨著內亂、國勢衰落,國都回遷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後來在遼陽、北京、大同多地建都,政權終被金國、蒙古所滅。

唐末以後,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國都輪替則發生在洛陽與開封之間。

從唐末起,開封成為政治中心,直接原因是控制了唐政權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駐節於此。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於洛陽,自然是便於控制;篡唐而立後梁,就直接定都開封。而且開封利用運河的漕運便利。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但是,接下來便是開封與洛陽的小徘徊期。朱溫定都開封不到兩年便西遷洛陽,四年後還都開封。

後唐滅梁,遷都洛陽。後晉滅唐,兩年後定都開封,延續至北宋末年不變。但洛陽也一直作為陪都存在。

北宋也並非完全確定建都開封的。宋太祖趙匡胤曾打算以洛陽為都,但其弟趙光義與群臣都力諫阻之。

趙匡胤退一步說到長安建都,“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趙光義等人還是堅決反對。

開封是四戰之地,無天險可守,便只好用純粹的武力守衛,北宋戍衛兵力達14萬人之眾。

開封在北宋時也最為鼎盛,是當時世界上的繁華都會。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清明上河圖

金末皇帝為了躲避蒙古人的侵略,將國都遷往南京,陪都為開封。

後來南京陷落,開封在歷史上作為陪都與國都的地位至此宣告結束。

明初,朱元璋仰慕宋朝的制度,有建都開封的想法,但因開封周邊水道淤塞,才定都應天為南京,以開封為北京(保持了約十年)。

開封有水利優勢,但也是把雙刃劍:

秦始皇時,命大將王賁攻打魏都大梁(今開封)。久攻不下,便扒開浚儀渠引水灌城,毀城滅魏;

明末,李自成調集大軍圍攻開封,官軍便扒開黃河大堤,黃河淹沒義軍,席捲開封,淹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城池遭受嚴重破壞;

從金代明昌五年到清光緒十三年的六百年間,黃河在開封氾濫40餘次,侵入和淹沒內城四次,當年繁華似錦的宋城蕩然無存,被泥沙埋沒在黃土之下。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第三階段,國都多在北京與南京之間徘徊遷移。

從三世紀至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政權大多選擇“龍盤虎踞”的南京作為國都,憑藉天然防禦工事長江、富庶的地方資源而維護統治。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先後在黑龍江阿東城、北京、內蒙古寧城、遼陽、開封、大同多地建都,政權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夾擊下覆亡。

党項人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政權,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被蒙古所滅。

蒙古族建立了大一統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紅巾起義軍推翻元朝,朱元璋建國大明,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後來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以應天府為陪都。

建州女真部改國號為大清,入主中原,遷都北京。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北京的北部和東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形成三面半環形包圍圈,唯東南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

靠近北方故土,既有天險可守,也有平原農業經濟基礎,於是北京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理想的國都。如金、元、清朝皆如此。

1912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北洋政府遷往北京。後來短暫遷都洛陽。1928年完成北伐後遷回南京,陪都重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

為何古都集中在幾個城市?地理風水還是歷史巧合?解鎖古都養成史

 

綜上可見,從西周到唐代的兩千年裡,國都主要是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搬遷;唐末到北宋的二百年間,是在洛陽與開封的徘徊時期。這兩個時期,實質上是在東西橫軸上的位置平移,緯度相差無幾。

金朝以後,則是從北京與南京的往復時期,實質上是在南北豎軸上的位置平移,經度相差也很小。

這個規律性現象,既體現了古都城市各自所具有的獨特地理、人文魅力,也說明了它們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產物,其命運、興衰軌跡與其密切相關。

至於地理風水之說,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