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李姿应该是我十年教师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学生吧!当时接手她们班时,慢慢发现她患有抑郁症,当时她也正在看心理医生,吃抗抑郁的药。

刚开始认识她时,发现她情绪很容易激动!

情绪最激动的一次,是因为数学老师陈老师统计她的数学作业出现了错误,她非常激动,说自己被冤枉了!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把陈老师直接从讲台拖到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很大声地质问为什么明明写了作业,却要冤枉她没有写!

那一刻,陈老师也被吓到了,幸好当时我在场,及时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因为这件事,我决定找她谈谈,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畅谈,自此开始了历时两年半的漫漫“拯救”之路,也因此对抑郁症有了一定的了解。

01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要想了解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抑郁症?

蒲公英医学百科是这样表述的:抑郁症是以显著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那李姿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从我和她深谈了几次之后得知:

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家庭的变故让她从小就变得非常地敏感和缺乏安全感。因为从小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亲眼目睹了母亲做生意的失败,遭受过别人的冷眼看待,让她的情绪开始出现了反复变化,性格一时热情大方,一时低落计较!

其实,她能力还挺强的,做事认真负责,和同学也相处得不错,所以在小学时老师就让她做班干。

但是因为做班干,在一次班级事件的处理上被家长投诉,被同学辱骂,然后被老师严厉批评,从那之后,她的情绪就彻底崩溃了!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我觉得李姿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来自《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提到两个词:循环性气质和抑郁性气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循环性气质的人首先性格开朗,善于社交,人际关系圆满。但有时忽冷忽热,容易变化。

抑郁性气质办事认真,对事物的秩序性过分关注,非常在乎他人的意见或评价。

而李姿就是循环性气质和抑郁性气质的综合体,性格的因素再加上经历了父母离婚、妈妈生意失败和被老师同学批评辱骂等事件的刺激,就慢慢患上了抑郁症。

02 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拉了李姿一把

为了能更好地和她交流,我也专门看了一些和抑郁症有关的心理方面的书籍,在这两年半的时间,我主要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看见她的情绪,理解她的感受

李姿算是有一个开明的妈妈,发现她有抑郁症后,及时地看了心理医生,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而我做的这些,又推了她一把,把她从抑郁症的深渊里拉了出来。

我和她进行了几次深谈,在聊的过程中,我没有说太多,而是慢慢引导她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说出来,每次聊完后她都是泪流满面,这时候我都会抱抱她,给她一些简单的鼓励。

深聊后我才知道,她患上抑郁症后,有过自残的倾向,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心理太难受了,身体的疼痛可以暂时转移心理的痛苦,也有过自杀的想法,因为及时看了心理医生后,才慢慢打消了这种想法。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这几次推心置腹地聊天,我始终都站在她的角度去给她一些回应,也及时地给予鼓励。特别是听到她有自残的行为和自杀的想法时,心理虽然很震惊,但嘴上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再次抱了抱她。

慢慢地,她开始信赖我,情绪上有发作都会来找我,哪怕简单地说几句话。

其实,抑郁症一种隐蔽的精神性疾病,很多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都会被人误解为“矫情”、“就你事多”,所以很多知道了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患者,干脆谁都不说,自己熬着!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明星乔任梁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并非一无所有,至少我还有病!”

很多人以为他只是说了一句玩笑话,但是了这句话不久,他就选择了自杀,这时大家才幡然醒悟:原来他真的有病——抑郁症!

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外人能看到她的情绪,理解她的感受,是她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因为我看到了李姿的情绪,理解了她的感受,并及时地给予了她鼓励,再加上心理医生的治疗和干预,这也为她康复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给予关爱,引导她做感兴趣的事情

虽然我已经很关心李姿了,但是因为没有痊愈,她的情绪经常反反复复。

有一次期末考试,考完上午那场考试后,中午时间我就接到了她妈妈的电话,说是李姿非要请假去医院看心理医生,她妈妈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能打电话给我。

我马上也打电话给她,发现她已经坐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了。我干脆就慢慢和她聊了起来,在聊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她这样做只是想再次引起我对她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意识到她的想法后,我在言语上表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慢慢劝她回来参加下午的考试,可以迟一点再去看心理医生。

她最后真的听我的了,乖乖地回来参加考试,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从那之后,我尽量保持每周和她谈一次心,哪怕是闲聊几句,都能够让她感觉到老师对她满满的关心和关爱。

同时我还建议她经常跑步,也因为我们初三阶段要面临着体育中考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告诉她把考试目标和跑步运动结合在一起,培养跑步的兴趣和爱好。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整整一年时间,她基本能够坚持每周跑步3—5次,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她经常和我戏称:“我现在超级喜欢跑步,是跑步拯救了我!”

的确,心理学教授和心理治疗师赖因哈德·陶施提到:

经常性的运动,可以使肌肉全面放松,使呼吸正常,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也会促进鸦片类物质、寄生物质(endorphin)加快释放,这样对于抗抑郁和激发情绪都有好处,而且可以减少疼痛,没有副作用。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经常跑步已经成为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身体,也会对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李姿也喜欢看动漫,自己会去学唱很多动漫歌曲,为此我也和她妈妈沟通,要多多引导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能够处在愉悦的状态,这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第三,委以重任,及时肯定和鼓励

上了初三,虽然李姿各方面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小组长这件事上,她还是不够上心,小组管理比较松散,而且每次班会上来做总结都是漫不经心,看不出一点点认真的劲。

所以我趁机和她好好地深聊了一次,心平气和地指出她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肯定了她的能力,同时还鼓励她做的更好!

后来,李颖的表现真的是有了很大的转变,小组管理开始井井有条,班会发言也非常棒!这些表现我都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李颖更大的变化应该是让她当语文科代表开始,当时她听到语文老师点名让她当科代表时,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小鸡啄米般地点头答应了。

然后她每天都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也因为她本身表达能力很强,所以经常上讲台协助老师讲解习题,这个时候的李姿整个人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她的进步,我学期结束的班会上狠狠地表扬了她,我在说过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看到她的嘴角是微笑上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班会结束后,她特地来找我,告诉我:她现在去找心理医生开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复发的频率也降低了,情绪也越来越稳定了!

上了初三后的李姿,在情绪和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虽然也会有反复的时候,但是因为我和她建立的无比信任的关系,所以我每一次对她的教育和批评,她都能够听在心理,而不是排斥。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在《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一书中,作者王宇分享了自己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内心中自我否定的声音又一次占了上风:你不行,你做不成任何事情,你是一个失败者和可怜虫。

所以,不相信自己应该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有的特征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对她委以重任,引导她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好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这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真的是锦上添花!

漫长的两年半,李姿毕业了,回想这一路的历程,不禁感慨,放弃一个孩子很容易,只要不理不睬不管她就行了,但是要教育好一个学生,那是一件需要耗费巨大心力和精力的事情!

03 整个社会应该更加科学地看待抑郁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将近三亿人在和抑郁症做斗争,这庞大的数据,值得每个人注意和警惕!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历时两年半,因为做了这三件事,我“拯救”了一个抑郁症女孩

马东曾经主持过一个访谈节目《天之骄子,为何自杀》,一位自杀未遂的北大女生,在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治疗后最终康复。康复后, 她大胆地走上电视,呼吁全社会对心理问题加以关注和重视。

的确,整个社会应该要更加科学地看待抑郁症:它绝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可以治愈的!而他们,需要你的帮助!

参考书籍:

1,王宇,《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2,中村敬 施旺红 ,《《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