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到南宋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有沒有人瞭解?

沫然先生


關於這個問題,印象還是蠻深刻的。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很有名的大V寫的,他本身是博物館講解員,經常接待學生組團參觀。

當他接待一個普通中學的師生時,老師提出中午必須回去,但是由於距離甚遠,這樣參觀時間就大大壓縮。他問老師為什麼必須回去,老師回答說學校訂了營養餐,如果不及時趕回去,送餐的是要加錢的。也就是說回去吃飯比在博物館聽課更重要,而且那些學生的文史基礎相當差。

他們也接待過一個著名的重點小學的師生,當他提出一個問題北宋之後是哪個朝代,他希望對方回答是南宋,這樣就可以講岳飛了。但是一個聲音響起來“偽楚”,對方那個小學生不僅說出了答案,還把理由陳述了一遍,把作者震驚了。這個學校的學生多來自精英家庭,父母要麼商界精英,要麼高級知識分子,要麼政府部門,由此作者還感慨了一番階級固化的影響等等。

但實際上來說,小學生知道“偽楚”的確挺讓人吃驚的,因為這個知識點初中歷史課本並不會寫。為什麼不寫呢,因為“偽楚”不算一個朝代,只是一個時間超短的政權,根本算不上朝代。

為何這麼說呢,實際上做一下比較就知道了,在兩漢年間有一個王莽,在唐朝有個武則天,這兩位是真正做過皇帝改過年號的,並且掌權時間特別久,他們在歷史述說的時候都經常被忽略,何況一個偽楚呢?

不過王莽和武則天是真正新王朝的創建者,這點毋庸置疑的。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人都有極強的權力慾望,登基之前就牢牢掌控了朝廷大權;兩人都登基做了皇帝,並且建立了新政權,王莽是“新”,武則天是“武周”;兩人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

也就是說無論是王莽還是武則天,他倆都是一個新的王朝的真正締造者,比如像王莽,實際上東西兩漢差異蠻大的,光武帝劉秀跟西漢嫡系一脈已經很淡了,他父親不過是個小小縣令,創立東漢說是另起爐灶都差不多。而王莽武則天如果當時的時局對他們再有利一些,他們可以傳個幾代下去,那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朝代也不是不可能的。

跟“新”和“武周”比起來,這個“偽楚”就差遠了。這個偽楚又叫張楚,他的皇帝是張邦昌。張邦昌是個什麼人物呢,他是北宋末年的宰相。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被金人逼迫的厲害,1125年,金兵南侵,宋軍一敗塗地,而張邦昌恰好是主和派。於是康王趙構宰相張邦昌被質押,割地求和,也因為這事,張邦昌跟趙構跟金人的關係都十分密切。後來金兵繼續攻打北宋,甚至到最後宋徽宗、宋欽宗全被金人俘虜,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管事的人出來了。

北宋沒了皇帝,金人的管理能力又有限,如果說再讓趙家皇族來當權,金人又不甘心,於是搞來搞去,就選中了張邦昌當代言人。那個時候宋徽宗、宋欽宗都活著,康王趙構也活著,張邦昌只是個宰相,他自然不敢當這個皇帝了。不過金人不管,鐵了心不能讓姓趙的再做皇帝,而北宋官員大部分也都選張邦昌,於是張邦昌就當了“大楚”政權的皇帝。

如果能夠給張邦昌選擇,張邦昌肯定不願意做這個皇帝,他也是多年為官,知道這個所謂的皇帝不是什麼好差事,因為這完全是金人脅迫之下的無奈之舉,而自己只是一個傀儡。將來稍微有點變化,自己皇位不保不說,說不定還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所以張邦昌十分克制自己,儘管金人讓他做皇帝,但是他自己並不承認自己是皇帝。他制止其他大臣向自己行跪拜禮,自稱予而不是朕,頒發的公文也不是聖旨而是文書,總而言之,除了金人給他安的個名,他的一切做派就跟一個首席大臣一樣,絲毫沒有皇帝的樣子。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這個所謂的“偽楚”政權就結束了,後來張邦昌迎回了康王趙構做皇帝,南宋正式成立。由於張邦昌與趙構過去有一段人質情意,而且趙構當皇帝張邦昌也是有大功勞的,所以張邦昌開始還能繼續維持。

但是趙構登基以後,開始為了做樣子,重用主戰派,主戰派跟張邦昌是死對頭,就力主殺了張邦昌。趙構那時候主要倚重主戰派,另一方面無論如何張邦昌也做過皇帝,確實是好說不好聽。於是他們利用一個女人給他安排了個罪名,賜死了張邦昌。這個女人曾經是宋徽宗妃子,在張邦昌當皇帝的時候,賜給了他做了偽後,兩人有了一段情意。按理說,張邦昌既然讓位了自然不能再去跟這妃子有聯繫,但是他偏偏有次酒後失德,沒有忍住又去招惹了這個妃子。於是趙構就利用這個理由給張邦昌安排了罪名,賜死了他。

看的出來,這個所謂的“偽楚”根本算不上一個朝代,頂多就是一個政權而已。它既沒有得到主流正史的承認,甚至連當事人本人都不承認,只不過是金人一廂情願的產物罷了。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很多幾歲的小孩說起單一的事情來頭頭是道,但是他們畢竟涉世未深,見識太少,綜合素養不夠,一旦遇到關鍵時刻還是比成年人相差甚遠。小學生知道“偽楚”,有時候可能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於知識的理解都是點面化的,這點其實沒什麼值得好稱道的。

不過讓人心驚的是,小小年紀知識面已經很豐富了,可能過幾年他們的知識水平可能就會有質的飛躍,還真的有可能超越不少大人,這根本來源還是他們有一個好的出身,而有些孩子到了大學可能還沒有自己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差距的確讓人膽戰心驚。


一覽眾河小


北宋和南宋之間,的確不是相連貫的,北宋滅亡於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開始於1127年6月12日,中間有將近3個月的空白期。正是在兩宋交接中間,出現了一個被史書所承認的政權,史稱“偽楚”,國號“大楚”,又稱“張楚”。

這件事還要從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說起。

處於北方遼國統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國。北宋與金國訂立了海上之盟,相約滅遼。北宋軍隊負責進攻遼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朝,宋朝將原本給遼朝的歲幣轉送金國,遼的剩餘國土也歸金國。

盟約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萬大軍竟然被處於滅亡邊緣的遼軍打的大敗,最後還是金軍攻佔了燕京。北宋雖然後來拿錢贖回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七州,卻也暴露了戰力虛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當年十一月,金軍兩次南下,圍攻開封。第一次汴京之戰,在李綱等主戰派,及勤王軍隊的反擊下,迫使金軍議和。可是在解圍後,欽宗擔心軍隊叛亂,以各種藉口遣散了大部分前來勤王的宋軍,導致第二次汴京之戰兵力嚴重不足。主戰的李綱等主戰大臣也被疏遠,欽宗又受奸佞蠱惑,屢屢干擾軍隊的正常作戰,造成宋軍屢戰不勝,最後只能向金軍請和。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徽欽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員,及其家眷被金軍扣為人質。金軍命人在開封城內大肆搜刮財物,好在金軍沒有屠城。因為金人知道,殺光了,他們就沒錢可以繼續掠奪了。

徽欽二帝被俘,宋朝舊地名義上就是金國的了。可是,金人還處於奴隸制時代,根本沒有能力按照漢人的制度管理北宋舊土。可他們又想要宋人的財富,怎麼辦?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偽政權,由漢人代為管理,收取稅賦,每年向金國繳納歲貢。

金人讓留守汴京的北宋舊官吏推薦偽政權的皇帝人選。這時候,北宋官員的智商全部上線了,大家都明白,誰成為這個候選人,一定會被千夫所指,被萬世唾罵。所以,沒有一個人敢自告奮勇,主動承擔。

素有“金人外公”之稱的東京留守、開封府尹王時雍,在金人圍城時,非常賣力的為金人搜刮美女、財物,頗受金人信任。原本他當偽皇帝最合適,可是他知道這是冒天下大不韙的事情,精著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議,投票推舉。可是大家都不敢說話,面面相覷。王時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張邦昌,欲讓張邦昌稱帝為由,讓大家舉薦張邦昌。結果麼,自然是張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們給送上了“燒烤架”,烤了一個外焦裡嫩。

不過,當時還是有人反對立張邦昌為帝的。監察御史馬伸就提議,應該繼續冊立趙氏族人。而時為御史中丞的秦檜,聽到馬伸所言,操筆上書金人,冒死請立趙氏。當然,上書如同泥牛入海,不見蹤跡了。

張邦昌其人呢,在金軍入侵時,曾極力主張割地求和,並參與了罷免主戰派大臣李綱、种師道的行動,被主戰的太學生陳東怒斥為“社稷之賊”。金人一看,合適,那就張邦昌吧。

可張邦昌從內心還是忠於大宋的,只是他是個讓主戰派鄙視的主和派罷了。所以,張邦昌拒絕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話,那就下令縱兵血洗東京城。無奈之下,張邦昌於1127年3月7日登基為大楚皇帝,代替了趙宋,定都金陵(南京)。

張邦昌既偽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為庶人,北宋正式滅亡。

張邦昌雖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隨時都可能給他來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而宋朝原來的藩屬,也不會聽他號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謹小慎微。

張邦昌稱自己僅是“嗣位”,意思就是傳承的還是趙宋江山,只是由他暫時代管。平時,他也不敢穿龍袍,坐天子寶座,也不自稱“朕”,只有在接見金國使臣時,才走走過場。張邦昌又下旨,趙宋太廟牌位,一律原封不動,加以妥善看護。他還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員職位前全部加“權”字,就是暫時代理的意思。張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示他還是忠於趙宋的。

金兵退走了,還活著的宋朝勤王部隊終於一小波,一小波的來到了汴京城下。張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後,於1127年4月10日,主動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廢后,沒有被金軍掠走的元佑皇后垂簾聽政。偽楚政權正式滅亡。

元佑皇后派人給康王趙構送去了大宋寶璽。宋高宗趙構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簾迴歸後宮。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權交接,張邦昌也成了擁立趙構繼位的第一功臣。偽楚雖然僅僅存在了三十餘天的時間,但是在兩宋的皇權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認。

那偽楚皇帝張邦昌本人的結局呢?

趙構瞭解了前因後果之後,並沒有立時處分張邦昌,反而賜張邦昌太保銜,任奉國軍節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戰派和主和派的鬥爭一直存在,趙構剛繼位,為了穩固疆土和皇位,必須啟用主戰派,這讓主戰派暫時佔了上風。李綱極力彈劾張邦昌,但是趙構並不想以此事殺張邦昌,僅是降職了事。

趙構的確是權謀大師級人物,最後以“隱事”為由處死了張邦昌。所謂的“隱事”,就是張邦昌入宮醉酒,曾經被金人賜給大楚皇帝張邦昌的徽宗嬪妃李夫人,估計和張舊情未了,藉機裸著雙臂鑽到了張邦昌懷裡。然後麼,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趙構悄悄抓了李夫人,嚴刑逼宮,讓她指認張邦昌。結局就是,張邦昌先岳飛一步,得了一個比“莫須有”還莫須有的罪,連罪名都不列,直接給處死了。

張邦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爭議非常大。他雖忠於宋朝,卻不能堅守氣節,投降金軍,還被立為偽楚皇帝,所以,惡評較多。但是,如果跟當年的關二爺頭曹比較一下,是不是有點苛責張邦昌了。可能,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多數不喜歡主和派,再加上張邦昌實在是沒有什麼大功績的原因吧。


奕天讀歷史


稱不上什麼朝代,只是北宋和南宋因為沒有皇帝在位的一段短暫的過渡期。

短暫的過渡期

情況是這樣的:

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南侵,攻陷北宋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不但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還把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宮廷女官、大臣、宮廷樂師、廚師等都押往了金國,至此北宋覆滅,這也是宋徽宗重文抑武而且玩物喪志的下場。


但是,當時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趙構得以倖免,是因為趙構的母親是個宮女,不受徽宗待見,北宋和金國開戰後,宋徽宗於是把誰也不喜歡和疼愛的趙構派遣去邊境犒勞軍隊。南下的金國軍隊因為沒有遇上什麼抵抗,所以進攻速度很快,還沒等趙構回到開封,便發生了靖康之難,讓趙構躲過了一劫,並且他手裡也有軍隊,為他以後登基奠定了基礎。

當時金軍從開封撤軍時,眼見著宮中沒有人管理事務,於是逼迫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史稱“偽楚”,成立時間比南宋早了兩個來月。而張邦昌也覺得自己是個臣子,名不正言也不順的,所以一直感覺心裡不安。不久張邦昌於是召集官吏商談還政之事。最後決定迎請元佑皇后孟氏(元佑孟皇后是宋哲宗的皇后,宋徽宗時被逐出宮外成了女道士,因不在宮中居住而沒有被金人俘虜)回宮垂簾聽政,自己則以太宰的身份處理政務,以示還政。4月10日,元佑皇后正式聽政,張邦昌退位,前後存在了33日的“偽楚”政權宣告結束。不久,元佑皇后撤簾歸宮,宋高宗趙構正式即位,史稱南宋。宋高宗當皇帝后,將張邦昌流放於潭州(現湖南長沙),不久賜死。



“偽楚”政權是金國扶持張邦昌代為管理中原的傀儡政權。張邦昌並沒有想當皇帝,也沒有真正管理過國家,其主要任務是找到趙姓皇室後裔,把皇位傳承,存續時間只有33日。但是它起到了延緩金國繼續南下的作用,因此說偽楚不能算是一個朝代,與王莽武則天政權有質的區別。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金兵於1127年攻佔北宋都城開封,擄走宋徽宗與宋欽宗後,確實冊立宋朝當時的太宰張邦昌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大楚”。但僅僅存在33天的張邦昌的“大楚”,卻不能被稱為一個朝代,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金國冊立這個“大楚”政權的詳細經過。

金國是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政權,他們進攻中原王朝的目的,其實並非取而代之,而是想要搜刮金銀財寶,獲得財富。況且,對於以遊牧為主的政權,他們也缺乏治理農耕文明的中原王朝的經驗。


扶持一個傀儡政權,讓中原王朝成為他們的提款機、物資倉庫,是最好的選擇。所以,金人急於在宋朝都城開封殘存的官員中找到能控制的傀儡。

  • 金國要在中原地區冊立一個傀儡皇帝,怎麼就找到了張邦昌呢?這還得從北宋“靖康之恥”前的“靖康和議”說起。

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才登上皇帝寶座的金太宗,就大舉南下攻宋。面對金人的進攻,那個愛好書法,自創了"瘦金體"的宋徽宗不知如何應對,就在李綱的建議下,把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也就是宋欽宗。

都說臨陣換將是危險操作,宋徽宗這“臨陣換君”的做法簡直就是愚蠢了,所以,後世說“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徽宗這鍋倒是甩得快,但事實證明,整個北宋也被他給帶到了溝裡。宋欽宗上臺後,不是君臣同心,共御外敵,而是開啟了“外議和,窩裡鬥”的模式。因在立嗣上不討宋欽宗喜歡的張邦昌就得到了一個差使——和金國議和。

說到這次和議,宋欽宗表面上許諾割地賠款,但暗地裡卻派軍隊突襲金營,這樣一來,張邦昌擺明了是一條死路。可這張邦昌也自有一套,他居然遊走在宋金之間,保住了性命,還讓金人對他有了很深的認識。

於是,在金國想要扶持一個傀儡的時候,金太宗首先想到了他。

  • 公元1127年,也就是北宋靖康二年,在金人的一手策劃下,張邦昌在開封登基,國號“大楚”,做起了傀儡皇帝。


當然,這張邦昌還是有自知之明,能當皇帝並非是他深得人心,能力出眾,百官勸進也只是近於無奈。在金人初選中他時,他稱病不起,百般推脫,後來,金國以屠城相威脅,他才就範。

在當上皇帝后,張邦昌並未將辦公室設在原來皇帝辦公的紫辰殿和垂拱殿,而是設在了文德殿。也不讓大臣們向他行君臣之禮,與大臣說話不稱“朕”而自稱“予”,發的通知也不稱“聖旨”而稱“手書”,始終與大臣們以同事和平級關係相處。

所以,對於張邦昌這個人,後世有稱他為竊國奸臣的,應該並不準確;當然,他也並非大義的忠臣,只能算是一個亂世中謀求自保的一個小人罷了。

好了,不再說張邦昌這個人了,下面來說開始的問題,金人扶持的張邦昌政權——“大楚”為什麼不能算一個朝代?

張邦昌的“大楚”政權僅僅只存在了33天,所管轄範圍其實只能算是京城開封這個彈丸之地。在金兵攻佔北宋都城開封后,北宋還有很多軍隊分佈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當時在河北任兵馬大元帥,手下統領有較多軍隊。

公元1127年五月,康王趙構就在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是為高宗。

  • 按照史學界的說法,“天下共主”算是一個政權能稱為“朝”的一個標誌。

就好像當初秦在滅六國一統天下前,周王室還在,秦也只是一個諸侯國,所以稱秦國,只有在滅了六國,秦始皇登基後,才被稱為秦朝。劉邦建立漢朝前,也早已是漢王,但他稱漢王這段時間就不能算作漢朝的一部分,就是這個道理。

而張邦昌的“大楚”政權存在時間短,稱帝期間,宋朝的皇帝還在(徽、欽二宗被金國俘虜),在開封之外,宋朝的體制尚存,所以“大楚”只能算是金國帶領張邦昌意yin的一個政權,算不得“朝”。

  • 再來看“朝代”的完整意思,朝代是指"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

從上面分析來看,“朝”只要是皇帝管轄了一個既定的可以稱為國家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形成了”共主”的局面,那就可以稱為“朝”了,所以我們在清朝時期有“康熙朝”、“雍正朝”等說法,電影《康熙王朝》就算一個例子吧。

但“朝代”就不同了,它要求有帝王代間的傳承,或者說得簡單一點,至少要像秦朝和隋朝一樣傳兩代吧(當然,秦事實上還有第三代)。

由此可見,張邦昌的33天的政權,顯然不能稱為一個朝代。中國歷史上自嗨型的稱帝那麼多:三國時,魏、蜀、吳都有稱帝,號稱歷史上最早的女皇帝——文佳皇帝陳碩貞,還有天京稱帝的洪秀全等等,一時都數不完。如果都算是一個朝代,那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就太多了。


你覺得我分析得對嗎?歡迎留下你的【評論】和【點贊】喲!

摯守靜篤


在北宋和南宋之間,有一個時間差,金國扶持了張邦昌建立了大楚國,但只存在了一個多月,張邦昌主動退位。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初六,金國將俘虜宋欽宗廢為庶人,自此北宋滅亡,宋朝沒有了皇帝。

但金國人自己的力量不足,女真人口太少,無法統治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他們決定扶持一個漢人傀儡政權,最終選定的是順服的前太宰(宰相)張邦昌。

三月初七,金國人在開封正式冊封張邦昌為大楚皇帝。

(張邦昌)
<strong>

隨後,金國人按照玉牒將汴京內的宋朝皇室按圖索驥,宋英宗一系下的男女老幼幾乎被一網打盡,全部押解北上。

四月初一,金國大軍隨之回撤。

皇室只剩下宋徽宗的兒子趙構因出使金國逗留河北逃過一劫,另外還有一條漏網之魚,宋哲宗的廢皇后孟氏。

金人北上後,張邦昌派人找到孟太后。

四月十日,張邦昌主動退位。

四月十一日,孟太后在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張邦昌任太宰。

(孟太后)

五月初一,趙構不敢回汴京,在南京(今商丘)稱帝,是為宋高宗。

1、金國人為何選張邦昌為傀儡皇帝?

張邦昌是宋徽宗年間的進士,為人軟弱沒有氣節,附會宋徽宗追求祥瑞,並上書將祥瑞做成旗子,廣而告之。

張邦昌雖然附庸宰相王黼等權貴,但也無甚大惡。

宋欽宗即位後,任命張邦昌為少宰,去幹和金國人和談的髒活累活。

(宋欽宗)


張邦昌先是陪著康王趙構到金營為人質,以促成和談。

結果夜裡殺聲四起,原來是姚平仲偷襲金營失敗。

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大怒,責問張邦昌是不是來和談的?還想要腦袋嗎?

張邦昌嚇得兩腿發抖,一口咬定這劫營肯定不是朝廷的主意,一定是哪個宋朝將領自己貪功擅為。

靖康元年二月,宋金達成和議,宋朝割讓三鎮。張邦昌繼續留在金營為人質,因和談有功,升職為太宰兼門下侍郎。

張邦昌是個堅定的主和派,在金營裡完全按照金國人的要求辦事,勸說三鎮守城軍民:城池已割讓,請投降金國。

一直到靖康二年正月,張邦昌才從燕京回到開封。

金國人覺的張邦昌是個聽話的人,因此最終選他當皇帝。

金軍統帥開始也準備用自己人統治河南之地,先讓遼國降官蕭慶當河南留守,蕭慶連忙說這裡人生地不熟,不敢當。又選金國漢軍都統制劉彥宗當河南留守,劉彥宗也說不敢當。

完顏宗望說,我們現在地廣人少,而趙氏一定會復興,不如以黃河為界,立異姓為皇帝,做一個緩衝。

2、張邦昌雖然賣國保身求榮,但本意卻沒有想篡奪大宋江山

宋朝的很多野史誇大其詞,說張邦昌依附金國想篡逆宋朝,但這不是歷史事實。

張邦昌當上大楚皇帝,完全是金國逼迫,他本意並不想當皇帝。

靖康二年,張邦昌和肅王一起從燕京回開封時,並不知道金國人想立他為皇帝。

二月底,金國派劉彥宗等人讓百官勸進時,張邦昌才知道金國要立他為皇帝。

張邦昌態度很堅決,以死拒絕,“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邦昌呵責彥宗,又罵城中百官,因不食。

張邦昌開始絕食抗議當皇帝。

金國人簡單粗暴。

以屠城威脅張邦昌必須當皇帝!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

三月二日壬辰,金人入文字來,限三日立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

如果宋人不立張邦昌為皇帝,金國人就屠殺開封城中百萬百姓!

這時,張邦昌才屈從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后,張邦昌請求金國不再搜刮開封城內的金銀財物,不要毀壞趙氏宗廟。

張邦昌還請求金國將忠於宋朝的孫傅、張叔夜、秦檜三人送回。

四月初一,金軍北退。

四月初二,張邦昌大赦天下,令勤王師散還諸路,不要來開封,另外派人尋訪趙構。有人認為張邦昌散還勤王師,就是張邦昌真心篡權的鐵證。

但這個鐵證並不鐵。

金軍剛剛撤回黃河以北,一旦發現勤王軍有什麼挑釁行為,還可以殺一個回馬槍。

另外,張邦昌也擔心近十萬人的勤王師來到開封城外,說不定一股腦殺進城裡,讓張邦昌的腦袋搬家。

所以說張邦昌真心篡權是誇大其辭。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張邦昌)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見百官稱予不稱朕,不稱聖旨。至於禁中諸門,悉緘鎖,題以臣邦昌謹封。

這一切都說明,張邦昌一直沒有將大宋江山取而代之的想法。

(趙構)

3、趙構本不想殺張邦昌,強硬主戰派李綱主張殺掉張邦昌,導致朝廷嚴重失和。

金軍脅迫二帝北上之時,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命令勤王軍會集開封,卻不去追擊金軍,救回二帝。

趙構的心思是要先從張邦昌手裡奪回皇位。

但是投鼠忌器,趙構害怕金軍突然殺個回馬槍,一直猶豫不決。

一直到四月初七,張邦昌派人來正式表示納位稱臣,趙構才鬆了一口氣,說:

九廟之不毀,生靈之獲全,相公之功已不愧於伊周矣。

趙構還年輕,對服服帖帖的張邦昌也沒有什麼惡意,畢竟張邦昌保住了宋朝的宗廟,使汴京免於屠城。

為了和金國媾和,趙構充分利用張邦昌這個資源,先是封張邦昌為同安郡王,又加封三公之一的太傅。

六月初一,主戰派李綱上臺,堅決主張要殺掉張邦昌,甚至放言:朝廷有張邦昌,就沒有李綱:朝廷有李綱,就沒有張邦昌。

暑季已到,金軍暫時不會南下,宋高宗趙構決定犧牲張邦昌。

六月初四,張邦昌責授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

然後,趙構又找個了藉口殺掉了張邦昌。

張邦昌當皇帝時,宋徽宗的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想趁機上位。有一夜,張邦昌喝酒半醉,李氏以赭色半臂扶著張邦昌入福寧殿,將宮中養女陳氏送到張邦昌懷裡。李氏送張邦昌回去時,曾經罵了趙構。

於是,趙構將張邦昌賜死潭州,李氏杖脊配車營務。

李綱殺掉張邦昌,並盡行驅逐擔任偽職的官員,犯了打擊面過廣的錯誤。

(李綱)

當前的主要敵人是金國,張邦昌只是被逼迫並不是真心篡逆,根本不需要殺他。極端的主戰派和主和派都是少數,大部分官員都是中間派,立場並不穩固。

在戰爭存亡之時,正是藏汙納垢之處,最大限度地團結中間派和不是真心投敵的人。

水至清則無魚。

李綱大開殺戒,得罪了中間派,反而孤立了自己。

李綱僅僅幹了兩個月,就被迫離職。

秋天來了,金國以張邦昌被殺為藉口,再次派兵入侵南宋。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正確,北宋和南宋之間確實有個存在極短的政權,徽欽二宗被虜到趙構在應天府即皇帝位這空檔,金人冊立了北宋太宰張邦昌為皇帝,國號“大楚”,史上稱“偽楚”,存在1個月零3天,由於時間太短,影響太小,不能被視為政權,後世僅稱“偽楚事件”。

宋金對峙圖。

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佔領北宋都城開封府,搜刮金銀財寶,俘虜趙宋宗室,在大肆掠奪之餘,是怎麼處置宋的歸屬問題,金人和漢人有強烈的民族仇恨,特別是南下後漢人抵抗意識強烈,金人憑自身軍事力量無法直接統治中原大地,最好的方法是需要代理人,扶植傀儡政權。

靖康之變時,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避開金人躲在山東,金人北去後,回南京即位。

既然是傀儡,既要聽話,又好控制,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樣的人選,原宋太宰張邦昌落入了金人考慮範圍,這老頭以前去金大營談判過,是個熟臉,他是求和派代表,主張委曲求全,割地賠款,生性又膽小懦弱,面對金人痛哭流涕的,所以政治主張符合、性格又軟弱、人又好控制、身為太宰在宋廷地位又高,於是1127年3月7日,張邦昌被金人冊立為皇帝,國號“大楚”。

孟太后,哲宗的皇后,曾被廢黜當了女道士,張邦昌時迎出來主持大局。

通過現在的史料可以確定,張邦昌在當皇帝之前是否與金人勾結,無證據,當上大楚皇帝也非出於本心,金人以屠城為要挾被迫答應,哭著繼位的,不坐寶座,自己搬把椅子坐邊上,不準朝臣們參拜,拒用一切皇家禮議,不行使一切皇帝行為,無僭越之念,等4月1日金人一走,4月8日迎出孟皇后,還政趙構,這就是南宋。

趙構即位之初,啟用李綱為代表的主戰派,清除了偽楚官員,賜死張邦昌,金人再次南下。

平心而論,張邦昌很悲劇,他登位是受人脅迫,一直扮演“假官家”角色,偽政權暫時維穩,也很快的送走了金人,有一些作用,金人走後政權就交還給趙構,在對待張邦昌問題上,趙構是很糾結的,主戰派的復出,面對輿論壓力,張邦昌以“誤國之罪”被賜死,不久金人以張邦昌被殺為由,再次南下用兵,這次扶植劉豫建立的偽齊存在8年。


圖文繪歷史


南北宋之間,確實有一個暫時接管朝政的政權,史稱偽楚政權,偽楚政權,其皇帝,名義上是張邦昌。<strong>

張邦昌是什麼人?關於張邦昌繼任偽楚政權皇位之事,還要從靖康之恥說起。

張邦昌是南宋政權中的主和派,與主戰派不同,張邦昌在後世的評價中一般都是負面居多,正面很少,但實際上,雖然張邦昌成為過偽楚政權一個多月的皇帝,但張邦昌卻也實實在在是一個忠於趙氏江山的人。

當年北宋與大金聯合,將處於兩國之間孱弱的大遼徹底擊潰,大遼兵敗以後,金國軍隊卻是違背承諾,徑直揮兵南下,直取北宋都城汴京。

眾所周知的,北宋軍力疲憊,軍士軟弱無力,雖說北宋軍隊數目不少,但其中有戰力的卻是寥寥無幾,沒過多久,汴京失守,汴京成為了金人的屠宰場,男子被殺,女子被擄,少有人能夠從中逃出的。就連身為皇帝的徽欽二帝,都被金人擄走成為人質,這場戰事也被後人稱之為靖康恥。

北宋滅亡以後,金人能夠直接統治北宋疆土嗎?並不能,北宋百姓對金人有很強的敵視性,金人無法直接掌控掠奪而來的疆土,於是便很聰明的想出來一個建立偽政權,替自己代為管理北宋的想法。

張邦昌曾經極力求和,希望能以割地賠款換來宋金之間的和平,這般舉動,自然被後世之人看作賣國行為,也正是因為張邦昌的求和行為,加上朝中某些人的故意撮合,最終金人選擇讓身為前朝宰相的張邦昌成為偽楚政權的皇帝。

金人的命令一出口,張邦昌就懵了,任誰都知道,偽楚政權,雖然是為金人代為管理北宋河山的,但天下畢竟是大宋的天下,這時候上位的人肯定是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張邦昌是被朝中大臣推出來的替死鬼,自然也不想當這個皇帝,奈何,金人以屠城作為要挾,逼得張邦昌不得不勉強坐上了皇位。

張邦昌雖然做了一個多月的皇帝,但他也從來不以皇帝自居,只是金人在的時候,張邦昌才拿出來點皇帝的架子,龍椅雖然就在旁邊,但張邦昌卻是自己搬個小板凳上朝,都不敢坐龍椅的。

金人走後,張邦昌眼看風頭過去了,迫不及待的將皇位交還給了元佑皇后,偽楚政權也算是隨之崩潰,緊接而來的,正是趙構的南宋政權。

南宋政權繼承了北宋道統之後,主戰派再一次佔據了上風,主戰派極力要求將投降金人的趙邦昌辦了,趙構委曲求全,將張邦昌降職了事。但最終張邦昌還是難逃一死,不知是不是因為張邦昌曾經以徽宗妃嬪李夫人為皇后一事觸怒了趙構等人,張邦昌最終還是被處死了。


魏青衣


北宋到南宋並不是非常自然的過渡,其中還有一個僅僅存在了33天的傀儡政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傀儡政權上位是被逼的,乖乖的交回政權也沒有落個好下場。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慘的政權,沒有之一。

北宋在後期好不容易聯合金國趕走了遼國這頭虎,卻不料招來更大的豺狼。金國發展勢力與當初的遼國是不相上下,但是北宋不只是軍事實力下降,朝廷內部更是有蔡京和童貫兩大奸臣把持朝政。早期北宋勢力就不如遼國,更別提現在。

宋徽宗見形勢不妙,明哲保身將帝位推給宋欽宗。而宋欽宗一開始便是採取主戰派的謀略,由於北宋士兵的頑固抵抗,金人久攻不下。金人見形勢不妙,果斷轉變路線開始假意求和。其中金人不僅要求北宋割地賠款,而且為了防止北宋有任何的不軌之舉,要求北宋以王室和宰相為人質。

北宋骨子裡都是根深蒂固的懦弱的性格,一聽說可以不用打戰,自然而然是同意求和。所以這趙構就和張邦昌一起奔赴金國。人質在金國本身就得不到好的待遇,在這種被萬般欺辱的情況之下,趙構和張邦昌自然是相依為命,但是這也為張邦昌日後悲劇埋下了伏筆。


張邦昌本身是個主和派,而金國之所以選擇他為傀儡政權之人也是因為張邦昌本身的性格。張邦昌主和,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身太過懦弱,不敢反抗。而金人擄走二帝之時,因為北宋百姓的反抗,根本無法在中原坐好帝位。因此選用一個漢人來平息民怒是最為恰當不過。

張邦昌原先是堅持認為這是大逆不道,但是金人卻以城中百姓性命要挾。同時朝中那些平時口口聲聲說“要以國家為己任”的儒家之士,為了自己的性命,也是逼著張邦昌建立政權。可以說,這個夾在北宋和南宋之間的偽張政權是被逼著建立的。


張邦昌上位之後,只有在覲見金人之時才著皇帝袍。其餘時間皆是官服,辦公地點也是避開了帝王所在之處,對於大臣的叩拜也是極力避讓。可以說是,張邦昌一心標榜自己對於皇帝,沒有心思。

果不其然,等到金人擄掠北宋的金銀財寶離開之後,張邦昌馬上就迎回已經在河南稱帝的趙構,建立南宋政權。趙構對於張邦昌的懂事很是開心,甚至封張邦昌為郡王。

但是原先擁立張邦昌的人看不慣了,幾乎是群臣上書彈劾張邦昌有稱帝的心思,而且還有通敵賣國的嫌疑,將張邦昌拉下馬。眾口鑠金,時間一長,趙構也覺得張邦昌行事不符合禮法,故而下旨賜死。

僅僅存在了33天的偽張政權,張邦昌卻一點也沒有當皇帝的樂趣。做皇帝是被逼著上位,每天戰戰兢兢生怕觸犯到皇帝的忌諱。好不同意滿心歡喜的迎回趙構,卻因為沒有了利用價值,以及趙構需要立威而死得不明不白。


小鎮月明


北宋和南宋之間,的確不是相連貫的,北宋滅亡於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開始於1127年6月12日,中間有將近3個月的空白期。正是在兩宋交接中間,出現了一個被史書所承認的政權,史稱“偽楚”,國號“大楚”,又稱“張楚”。

這件事還要從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說起。

處於北方遼國統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國。北宋與金國訂立了海上之盟,相約滅遼。北宋軍隊負責進攻遼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朝,宋朝將原本給遼朝的歲幣轉送金國,遼的剩餘國土也歸金國。

盟約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萬大軍竟然被處於滅亡邊緣的遼軍打的大敗,最後還是金軍攻佔了燕京。北宋雖然後來拿錢贖回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七州,卻也暴露了戰力虛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當年十一月,金軍兩次南下,圍攻開封。第一次汴京之戰,在李綱等主戰派,及勤王軍隊的反擊下,迫使金軍議和。可是在解圍後,欽宗擔心軍隊叛亂,以各種藉口遣散了大部分前來勤王的宋軍,導致第二次汴京之戰兵力嚴重不足。主戰的李綱等主戰大臣也被疏遠,欽宗又受奸佞蠱惑,屢屢干擾軍隊的正常作戰,造成宋軍屢戰不勝,最後只能向金軍請和。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徽欽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員,及其家眷被金軍扣為人質。金軍命人在開封城內大肆搜刮財物,好在金軍沒有屠城。因為金人知道,殺光了,他們就沒錢可以繼續掠奪了。

徽欽二帝被俘,宋朝舊地名義上就是金國的了。可是,金人還處於奴隸制時代,根本沒有能力按照漢人的制度管理北宋舊土。可他們又想要宋人的財富,怎麼辦?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偽政權,由漢人代為管理,收取稅賦,每年向金國繳納歲貢。

金人讓留守汴京的北宋舊官吏推薦偽政權的皇帝人選。這時候,北宋官員的智商全部上線了,大家都明白,誰成為這個候選人,一定會被千夫所指,被萬世唾罵。所以,沒有一個人敢自告奮勇,主動承擔。

素有“金人外公”之稱的東京留守、開封府尹王時雍,在金人圍城時,非常賣力的為金人搜刮美女、財物,頗受金人信任。原本他當偽皇帝最合適,可是他知道這是冒天下大不韙的事情,精著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議,投票推舉。可是大家都不敢說話,面面相覷。王時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張邦昌,欲讓張邦昌稱帝為由,讓大家舉薦張邦昌。結果麼,自然是張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們給送上了“燒烤架”,烤了一個外焦裡嫩。

不過,當時還是有人反對立張邦昌為帝的。監察御史馬伸就提議,應該繼續冊立趙氏族人。而時為御史中丞的秦檜,聽到馬伸所言,操筆上書金人,冒死請立趙氏。當然,上書如同泥牛入海,不見蹤跡了。

張邦昌其人呢,在金軍入侵時,曾極力主張割地求和,並參與了罷免主戰派大臣李綱、种師道的行動,被主戰的太學生陳東怒斥為“社稷之賊”。金人一看,合適,那就張邦昌吧。

可張邦昌從內心還是忠於大宋的,只是他是個讓主戰派鄙視的主和派罷了。所以,張邦昌拒絕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話,那就下令縱兵血洗東京城。無奈之下,張邦昌於1127年3月7日登基為大楚皇帝,代替了趙宋,定都金陵(南京)。

張邦昌既偽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為庶人,北宋正式滅亡。

張邦昌雖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隨時都可能給他來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而宋朝原來的藩屬,也不會聽他號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謹小慎微。

張邦昌稱自己僅是“嗣位”,意思就是傳承的還是趙宋江山,只是由他暫時代管。平時,他也不敢穿龍袍,坐天子寶座,也不自稱“朕”,只有在接見金國使臣時,才走走過場。張邦昌又下旨,趙宋太廟牌位,一律原封不動,加以妥善看護。他還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員職位前全部加“權”字,就是暫時代理的意思。張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示他還是忠於趙宋的。

金兵退走了,還活著的宋朝勤王部隊終於一小波,一小波的來到了汴京城下。張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後,於1127年4月10日,主動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廢后,沒有被金軍掠走的元佑皇后垂簾聽政。偽楚政權正式滅亡。

元佑皇后派人給康王趙構送去了大宋寶璽。宋高宗趙構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簾迴歸後宮。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權交接,張邦昌也成了擁立趙構繼位的第一功臣。偽楚雖然僅僅存在了三十餘天的時間,但是在兩宋的皇權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認。

那偽楚皇帝張邦昌本人的結局呢?

趙構瞭解了前因後果之後,並沒有立時處分張邦昌,反而賜張邦昌太保銜,任奉國軍節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戰派和主和派的鬥爭一直存在,趙構剛繼位,為了穩固疆土和皇位,必須啟用主戰派,這讓主戰派暫時佔了上風。李綱極力彈劾張邦昌,但是趙構並不想以此事殺張邦昌,僅是降職了事。

趙構的確是權謀大師級人物,最後以“隱事”為由處死了張邦昌。所謂的“隱事”,就是張邦昌入宮醉酒,曾經被金人賜給大楚皇帝張邦昌的徽宗嬪妃李夫人,估計和張舊情未了,藉機裸著雙臂鑽到了張邦昌懷裡。然後麼,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趙構悄悄抓了李夫人,嚴刑逼宮,讓她指認張邦昌。結局就是,張邦昌先岳飛一步,得了一個比“莫須有”還莫須有的罪,連罪名都不列,直接給處死了。

張邦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爭議非常大。他雖忠於宋朝,卻不能堅守氣節,投降金軍,還被立為偽楚皇帝,所以,惡評較多。但是,如果跟當年的關二爺頭曹比較一下,是不是有點苛責張邦昌了。可能,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多數不喜歡主和派,再加上張邦昌實在是沒有什麼大功績的原因吧。


烏拉雜談


北宋之後到南宋之間的朝代叫“偽楚”,國號“大楚”,“楚”,因偽帝姓張,故亦稱“張楚”。

公元1126年,金軍統領完顏幹離不率領金兵大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妃嬪、貴卿、朝臣無數,北宋滅亡。

金朝佔領汴京之後,授意宋在汴京的其餘官僚議立偽政權,欲利用偽政權統治宋土,汴京臣民均請求復立趙氏主政,遭到拒絕,後金朝經過反覆商議,扶立原北宋太宰張邦昌為帝。

在金兵壓力之下,無論是張邦昌本人還是汴京子民都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1127年3月7日,偽楚建立。

公元1127年4月1日,金軍帶著勝利的光輝北歸首都。金軍退後,宋朝勤王兵馬陸續抵達汴京城下,趙氏雖歷二帝被俘之恥,然皇威仍在,臣民要求張邦昌還政於趙氏。 4月9日,張邦昌請宋哲宗廢后孟氏入宮垂簾聽政,尊之為元佑皇后。

公元1127年4月10日,張邦昌正式宣佈退位,仍稱太宰,宋哲宗廢后元佑皇后垂簾聽政。

至此,前後僅存在三十餘日的“偽楚”政權宣告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