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診斷:消極等待特異性症狀出現,不如每年做一個CT檢查

肺癌在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了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症狀,往往表示肺癌已經有了一定進展。所以,如何在早期發現肺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希望大家有明確認識,早期發現肺癌絕對不是依靠什麼特異性症狀,而是通過定期體檢。在40 ~ 45 歲開始提高警惕,每年查一次胸部 CT,這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性價比最高的方法。

一、CT對人體有害?

有些專家認為,每年做CT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放射性損傷。不可否認,過於頻繁的 CT 照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但隨著肺癌發生率在我國的逐年提高,低劑量胸部 CT 的普及,我們把這個頻率定在每年體檢一次,既達到了篩查肺癌的目的,又對人體基本無害。

當然還有一些輔助性的血液學檢查,如肺癌 CA 系列檢查、肺癌特異性抗體檢查、循環腫瘤細胞檢查等,但需要說明的是,此類血液學檢查往往是到了腫瘤進展期之後才會出現明顯的多項陽性結果,對於肺癌早期篩查意義不大。反過來說,個別腫瘤血液學指標輕度升高並沒有太大臨床意義,患者不需要過分擔心,定期複查即可。

肺癌診斷:消極等待特異性症狀出現,不如每年做一個CT檢查

二、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肺癌

這個問題實際上並沒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因為肺癌,或者說絕大多數癌症,本身的特點就是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反過來說,如果癌症能在早期就有特異性症狀,一出現大家就知道了,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那麼就不會出現這麼多中期、晚期患者,就不會有這麼差的預後和這麼高的死亡率了。

所以,如果等到出現了什麼症狀,想想是不是有特異性,再去查,其實就很可能已經晚了。我們再次重申,不要等著特異性的症狀出現了再去警惕肺癌。

可能有人會繼續追問,哪些特異性症狀,需要特別警惕是肺癌呢?答案是:沒有。

具體地說,咳嗽,最常見的病因是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咯血,常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胸痛,最常見於肋軟骨炎、帶狀皰疹、神經性疼痛;胸悶,最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炎、心衰;發熱,這個就更廣泛了,全身各個系統的感染、腫瘤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是近期所用藥物的反應,都可能引起發熱。

可見,在這些症狀背後的可能病因中,肺癌都不是最常見的,其餘症狀不再一一贅述。

總之,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即使出現了症狀也缺乏明顯的特異性。所以,大家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即使沒有症狀,也應該定期檢查胸部CT。在此基礎上,如果出現了上述某些症狀,也不要過於擔心,常規就診檢查即可。


任華 中國武警總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胸外科專家。

來源:《白話肺癌》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肺癌診斷:消極等待特異性症狀出現,不如每年做一個CT檢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