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01 金錢豹誕生

1951年,金錢創始人袁昶平。出生於臺灣的一個“軍眷家庭”父親是運輸機飛行軍官,母親是大學教員,袁昶平的童年時代正是臺灣經濟相對落後的時期。

據他自己回憶說,7歲讀小學時,還是點煤油燈看書,連一雙球鞋也沒有穿過。成年後,袁昶平入伍,並以上尉官階退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9歲的袁昶平藉機和朋友合夥在臺灣臺中市五權路開了一家牛肉麵攤,開啟了創業之路。

雖然他的牛肉麵攤沒什麼突出表現,但他卻在此期間積累了豐富的人脈。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袁昶平認識了臺北最知名的“幸星”酒店的邵姓老闆,並與他合夥在臺中合作開設了一家“幸星”酒店,涉足夜總會行業。

袁昶平在邵老闆的帶領下,對經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他從不責罵員工,員工有困難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據說,即是員工犯了大錯,甚至傷害集團利益,他也會在顧及員工自尊的情況下,讓員工有臺階下,或讓員工自動離職。

對於人際關係,他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和看法,他認為:

人與人之間,不能因為貧窮就看不起對方,但如果對方五六年之後仍然“口袋空空”,就要改變看法,因為對方“腦袋空空”,沒有想到突破的辦法。

顯然,袁昶平找到了突破的辦法。

1991年,第一家金錢豹KTV酒店開張。袁昶平在經營“幸星”時,發現了臺灣人喜歡“豪華、氣派與女服務員多”的酒店的特點,所以,也就以這個方向來經營“金錢豹”。尤其是對員工的甄選特別在意當時,他請經紀公司來挑選公關小姐,並由酒店的幹部做更進一步的嚴格篩選。因此,金錢豹的公關小姐,“身價”都比同行高許多,也能是客人眼前一亮。

“金錢豹”一度成為臺中市的代名詞。

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金錢豹餐廳創始人袁昶平

02 進入內地

2003年,金錢豹正式登陸中國大陸。以大型奢華自助餐廳的招牌,迅速成了中國自助餐的鼻祖。

那一年,中國的人均GDP剛剛突破一萬元人民幣。在那個吃一頓肯德基、麥當勞都很奢侈的年代,許多消費者去金錢豹就餐時就被人均200多元的價格和成堆的海鮮震懾住了。

不得不說當時的金錢豹的商業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抓住了消費文化進入暴富的第一階段:

追求物質和數量的雙重積累。

迎合當時消費需求,食材高端新穎並且稀缺,價格高昂反而符合“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消費心理;全家歡式用餐環境,不限量供應,著牆進去,扶著牆出來,滿足消費者的口腹之慾;

隨後,金錢豹一路高歌猛進,

到2013年,金錢豹在國內的門店數量突破20家。早在2011年,金錢豹就計劃在3年內把門店拓展至40家,年營業收入30億人民幣,並在當年下半年赴港上市。

然而,看似繁華的背後,卻湧動著洶湧的暗流…..

03 管理出現問題: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

時間拉回到2010年。

金錢豹集團營收近9億元,卻只為金錢豹帶來了四千萬元的收入。巨大的差距,為這家看起來很美的公司圍上混沌的謎團。

李威,作為一名金錢豹的“臺幹”(也就是從中國臺灣過來的幹部),在2009年,金錢豹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了離職。董事長袁昶平甚至親自打電話挽留他,但李威還是走了,原因只有一個:為了更高的薪水。

李威來公司時間不長,下班後,他和其餘六七名“臺幹”住在由公司租來的幾套三居室裡,很少談及工作。每年公司還會提供三四張往返機票,供“臺幹”探親。最令他難忘的是:“每天的兩餐都可以在店裡吃,可以吃得很爽,這是隻有幹部才有的待遇。”

可是,他對自己每月萬元有餘的薪資非常不滿。一萬元的薪金,在天津和瀋陽可以過得很好,在北京和上海卻有些捉襟見肘。

這是金錢豹人員頻繁流動的原因,有能力的人會走,沒能力的人也會走。”對此,他深信不疑。

不僅如此,更多的危機正在因缺位的管理,而逐漸暴露:

有的店私吞現金流,還讓盈利的單店拿盈利去彌補;

有的門店收銀人員私下辦理金錢豹的優惠充值卡,可以拿現金套現,每筆消費就能賺取動輒10-20%的差額。收銀員一個月薪水2400元,結果LV包能買好幾個;

門店自助餐負責人直接把控門店營業流水隱瞞少報,中飽私囊。上行下效,有的門店工作人員,消極工作,導致各店經營困難;

曾有高管在離職前夕,還為自己開取動輒10萬元的獎金;

上一任老闆激進地推廣預付費卡,而後攜款跑回青島,造成門店現金流困難…

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基層貪汙,害了企業

04 出售金錢豹

不久,袁昶平便以15億元的價格把金錢豹賣給了歐洲最大的私募基金安佰深

這是金錢豹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時任金錢豹中國CEO的繆欽曾信心滿滿地對外表示,預計到2015年,金錢豹將實現銷售20億元和50家門店的目標。

2011年7月,後者接手金錢豹後,金錢豹無錫,太原,哈爾濱店陸續開業,門店最多達到了26家。

金錢豹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更多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據公開報道,金錢豹平均單店投資高達2500萬元至3000萬元,僅食材一項成本就佔營業額的45%,利潤卻不足10%。

為降低運營成本,金錢豹不得以縮減菜品,減少人工投入,但食材品質卻受到考驗:2013 年,央視曝光的“假魚翅”事件中,金錢豹就在其中,魚翅鮑魚等菜品停售。2016年3 月,北京至尊金錢豹的一名員工在知乎上回答“海鮮自助餐如何盈利”,說道:“你問我(進貨價)有多便宜,那你就去市場上買最便宜的海鮮,然後再扣除百分之三十。”

另外,自助餐飲追求大而全,品類豐盛,為了能陳列更豐富的食材,自助餐廳普遍以500-1000平米的大店為主,成本高昂的房租,造成門店重負。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2年,抑制公款消費的“八項規定”出臺。金錢豹是受到重擊的餐飲品牌之一。

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05 消費趨勢,加速金錢豹衰落

在物質還沒沒有足夠豐裕的年代,金錢豹的大而全,以及市面上不多見的海鮮品類都讓它成為了一種稀缺性的存在,這讓它在當時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然而,在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自助餐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日漸衰減,自助餐廳們多是以數量取勝,但當社會物質資源越來越豐富,人們開始追求品質和精緻,消費升級被不斷強調的時候,以量取勝的自助餐廳自然就變成不高檔的代名詞。

且現在餐飲消費的主力已經變成了年輕的80、90後,他們的餐飲消費呈現:快時尚化、健康化、細分化和潮流化幾個趨勢。餐飲已從解決溫飽上升到精神情感需求,消費者正從“價格敏感型”向“價值敏感型”轉換

曾經人們把金錢豹當社交貨幣,可以炫耀的資本,但如今的自助餐廳很難做成社交貨幣,畢竟炫耀佔便宜本來就不是件太光彩的事情,這是普通大眾的消費心理。

人才流失,管理缺位,基層貪汙,中國第一自助餐,出局

趨勢的力量不可阻擋,要麼改變,要麼淘汰

06 揮淚大甩賣,金錢豹徹底出局

2013年,金錢豹開始虧損,據公開資料顯示,其在2013年和2014年稅前虧損分別為2.24億元、2.08億元。

2015年6月,金錢豹揮淚大甩賣,以2.53億港元的價格,被二次轉手給在港上市的嘉年華國際。 與安佰深一樣,嘉年華國際的接盤也不能拯救金錢豹的衰弱,

據嘉年華國際2016年報顯示,餐飲業務全年收益為5.02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逾100%。然而實際虧損0.82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惡化逾60%,負債逾10億港元。

2016年起,金錢豹在全國掀起了關店潮,迅速關閉了數十家,最後只剩下北京和上海兩家店面,而現在隨著北京這家店的關門停業,金錢豹在大陸徹底出局…



(文中所涉及人物名稱,均為化名。)

參考文獻:

2017.7.06 澎湃新聞網【金錢豹關門背後亂局:高管集體失蹤收銀員連買幾個LV】

2017.7.17 好奇心日報【金錢豹為什麼經營不下去了,自助餐這個生意發生了什麼變化?】

2017.7.12 新浪專欄【昔日高端自助餐如今慘淡倒閉,金錢豹都經歷了什麼?】

更多細節,詳情,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