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有一首描寫二十四節氣中霜降的詩:“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每年的公立10月23號前後,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讓我們通過一些詩詞來了解霜降吧。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歲晚》

唐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深秋的景色一片肅殺之氣,風蕭瑟、葉歸根,一年將盡歲尾,萬物又開始了又一輪的循環。作為一個遊子,五年都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經歷了沉沉浮浮,心境如同這秋霜一樣,一片清冷,就算此刻身在故鄉恐怕也未能開心快樂,人生何必自尋煩惱,把很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雲生。

滔滔不自辯,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雲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徵。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已是深秋初冬時,詩人的內心並不平靜,他能從秀麗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內涵,拋卻了赤裸裸的實用性、功利性的目光,得到了心靈上的釋放和昇華,如同那降臨的白霜那麼的白潔無暇!

《舟中雜記其十》

元末明初 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首詩寫了霜降時節的舟中之景,詩人並沒有寫秋冬交替時節的蕭瑟之氣,相反深秋之色更加的精緻。老樹映襯著斜輝,流水環繞著人家,閒適的生活讓人沉醉其中:有吳女划著船,品嚐著美酒,還有肥美的螃蟹,讓人忍不住歌唱起來。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寫霜降之日登臨遠望的所觀所感,通過對所觀景象的描寫,表達自己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的無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飲來抒發自己達觀的人生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全詞使用用戲謔的手法,展現了自己的人生態度,抒發了作者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剩的矛盾心境。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在我國古代文化當中,將霜降分為了三候,這三候分別是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捕獵,以獸祭天報本,樹葉枯落,蜇蟲冬眠。霜降也有很多習俗。

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雲淡風輕時,登高遠眺,縱然不是一覽眾山小,也是清風拂面,雲捲雲舒,心曠神怡啊。不過秋盡天涼,還是要注意保暖的哦。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霜降賞菊

“霜打菊花開”,《續齊諧記》也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賞菊,在這霜降時節也是一大美事啊。

霜降蘿蔔

白蘿蔔能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此外白蘿蔔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白蘿蔔可以生吃,也可以做熟,想想就饞了呢。

吃鴨子

北方有“貼秋膘”一說,閩臺地區也有“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新鴨養到秋季,肉質肥美,營養豐富,而且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是秋季潤燥的首選哦。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霜降吃柿子

民間有說:“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這些說法是有依據的,霜降時候的柿子不但皮薄肉厚,而且營養價值高,含有大量維生素C。

正式入冬,四首詩感受霜降秋景

霜降來了,大家可要注意保暖!對詩詞音樂或歷史文化感興趣就關注“詩而歌之”或搜索黃璐中國詩詞音樂會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