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1》

人间五味,藏在酸甜苦辣咸当中。

一提起某种美食,舌尖上便自然而然地冒出它应有的滋味。

酸笋酸菜,尚且没入口,脑海中仿佛便自行演练了一次它酸津津、脆生生的口感。

而广东人心中的甜,该是糖水番薯——

白砂糖的甜和番薯自带的绵甜交迭,甜上添甜。

辣味,如今已不再是重庆川蜀地区的专属。

大江南北,一口铜锅内翻滚的牛油火锅鲜红,艳丽的辣椒翻飞。

涮过的肉泛着微微的红油,蘸料里来回打滚,也挡不住那丝丝缕缕的辣。

咸味,浙东地区的人有话说——

他们最爱咸。

咸,能重口到什么地步?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早餐的时候,浙东地区的同学甚至能掰开包子,往热乎乎冒着烟的内馅生猛地倒酱油。

咸得很了,搭上一口豆浆,又重启了嗜“咸”的能力。

而最后这一味苦,村姑陈是有私心的。

清淡而似有若无的苦味,藏在一杯清茶当中。

但茶,却又不止苦味——

鲜香醇爽、或是香清甘活,层次多变,有滋有味。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见有滋有味的茶。

他们手边的茶,寡淡无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喝到这样的茶,绝对遗憾,避开这些寡淡滋味,感受茶应有的有滋有味!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2》

避开寡淡无味的茶,选好产区工艺

茶的滋味,说起来玄乎,其实深究起来,十分简单。

茶叶小小的叶片中,储存着700多种内物质。

其中,水浸出物,便是茶叶的滋味来源。

一杯茶的滋味究竟如何,全靠水浸出物的调控。

而泡茶时的手法搭配,也全是为了掌控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

水浸出物,便好似一锅高汤中的调味料——

少了它,茶便失去了它应有的滋味,成为寡淡无味的一杯清水。

那么,掌管滋味的水浸出物,究竟受什么因素把控?

茶从茶青蜕变成茶,界定它品质的基础,无非是产地和工艺。

产地,是能最直接地给予茶叶内质帮助的要素。

茶树作为一种植物,每个地区不同的温光水气土,能给予茶叶不同的反馈。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对于白茶而言,它身为一种原产地保护的作物,并非没有道理。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不同的水土,不同的光照,不同的海拔,给予茶树的是全然不同的生长助力。

若是要当得起福鼎白茶的美名,茶树必须生长在福鼎地区,当地采摘、加工,才能称之为福鼎白茶。

离开原产地福鼎的白茶,都只能灰溜溜地称为“外地白茶”。

外地白茶的,纵使用着和福鼎地区一样的白茶树,一样的工艺——

但,不同的地区固有不同天气和水土,使得外地白茶的生长状况并不如意。

它们白毫稀疏,芽头瘦小,内质单薄。

如此一来,茶叶中的水浸出物必然较少,制成的茶,滋味寡淡无比。

福鼎地区内的白茶,要想找到“有滋有味”的最佳选手,当往高山上找。

“高山云雾出好茶”,此话不假。

高山独有的云雾环境,既补充茶树的水分,又能折射阳光,降低阳光的强度。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而高山独有的空灵空气,疏松土壤中的丰厚矿物质,都是茶树生长的最好条件。

如此一来,茶叶的内质在低温,水汽充足,光照和煦的情况下絮絮积累。

高山白茶,内质之丰厚,远超平地白茶。

选好产区,便是为白茶选好了内质的基础。

随后,白茶的工艺,是决定这些丰厚内质能保留多少的重要步骤。

唯有萎凋、烘干,这两道工艺都足够耐心细心,白茶的内质才不至于过度流失——

随意渥堆、高温烤干、一晒到底……

拙劣的工艺,是伤害内质的最好方式。

选好产区,是白茶内质的基础,而工艺,是保留内质的重要手段。

当这两项指标都选到最好,何愁白茶不够有滋有味?

此时,它的鲜香醇爽,将会带给你滋味的最好答案。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3》

不买寡淡无味的茶,确认存储

当然,挑好白茶,感受它曼妙的滋味,产区工艺之后,还有一道难关——

储存。

众所周知,白茶并非制好便立刻上市的茶。

它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聚香,凝味。

如此一来,当它上市后,到茶友手中,才是最为美妙的滋味。

而且,白茶是一种经得起长时间储存的茶。

有些茶友,更爱把目光放在那些已经陈化数年的白茶身上。

此时,工艺和产区是挑好白茶的基础,储存,更是这些白茶不可忽视的要素!

白茶虽能经得起储存,却很容易在时光的流失下变质、霉变。

它的储存,需要层层保护——

避开光照、高温,避开水汽、杂味……

光照和高温,是破坏茶叶内质的罪魁祸首之一。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这两种因素,都会让茶叶的丰厚内质加速挥发。

此时,控制茶香的芳香醇类物质、掌管滋味的水浸出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

因此,在光照和高温下备受折磨的白茶,过不了多久,一身滋味便会散去。

没有滋味的茶,就此诞生。

而水汽,是促成白茶霉变的要命物质。

白茶的制作工艺中,需要将白茶的含水量保持在8.5%以下。

唯有如此,白茶才能经得起长时间的储存。

由此可见,水汽对于白茶的储存,是何其关键的障碍!

若是在储存的过程中,将白茶裸露在空气中,或者放置在水汽弥漫的地方。

用不了多久,吸附性极强的白茶便会吸纳空气中的水汽。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长期以往,当含水量达到一个峰值,叶片中的水汽重新析出叶片,与茶叶纠葛——

受潮、霉变,接踵而至。

此时,茶叶的内质也跟着析出的水汽流失。

失去了水浸出物,白茶谈何滋味?

故而,买白茶时,必须确认白茶之前的储存!

感受它的叶片干燥度,捻动叶片,干脆或是受潮发轫,一碰即知。

感知它的茶香是否正常,当茶叶中出现梅子味、巧克力味,水汽闷闷的潮味……

拥有诡异的气味的白茶,绝不能购买!

到手的茶,也要做好三层包装和良好的储存——

否则,存不过一两年,茶室中的茶也会失去滋味!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4》

不爱寡淡无味的茶,不要冲泡出错!

当然,有些没有滋味的茶汤,并不能怪罪茶叶的品质。

冲泡的方式不同,是诞生不同茶汤的重要原因。

尤其,白茶本身便是一种香气高扬,而滋味清雅的茶类。

冲泡的方式出了差错,都会对它的滋味和茶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当茶叶的品质没有问题,此时便要审视冲泡的过程,是否有些小问题——

泡茶之前,先选茶器。

对于白茶,最好的茶器当是白瓷盖碗。

不同于蕴香藏味的紫砂壶,白瓷盖碗,能完整地展示一杯茶当有的滋味。

它周身光滑的釉质,能阻隔茶器和茶汤。

从此,白茶茶汤的滋味再没有被吸收滋味的隐患。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而它可调节的开口,能够让白茶做到快出水,避免茶汤的滋味受到波折。

随后,泡茶,选好水质和水温。

冲泡白茶,且不可使用自来水或者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矿泉水。

前者中的化学物质,后者中的矿物质,都能与白茶的丰厚内质发生反应。

茶叶中的水浸出物,发生反应后成为了新的物质,再也不能成为白茶的“调味”。

故而,此时的白茶少去了三分滋味。

冲泡白茶,纯净水最方便合适的选择。

其次,沸水,才是展示白茶滋味的最佳温度。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白茶的丰厚内质,虽然含量高,却需要沸水作为“敲门砖”。

沸水,能快速而有序地引出白茶的水浸出物。

同时,沸水也能引出白茶高、中、低沸点的所有茶香。

最后,投茶比例正确,是保证茶汤滋味的最后一环。

白瓷盖碗冲泡白茶,需要记好比例——110ml容量的盖碗,搭配5g干茶。

投茶过少,茶汤的滋味顿时失去了“灵魂”。

有限的水浸出物,不能浸染过多的水。

此时的茶汤,必然滋味寡淡!

做好冲泡的每一分细节,选好茶、茶器,备好沸水,投茶适宜——

如此一来,茶汤的滋味才能圆满而如意,有滋有味。

既然喝茶,就要有滋有味,简单三招,教你避开寡淡无味的白茶

《5》

舌尖尝到的滋味,构成了味蕾的万千世界。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

滋味二字,能牵动味蕾馋虫,也能牵引思绪万千。

泡茶时,无论所求为何,目的或许各不相同——

落入口中的茶汤滋味,是所有人不变而相同的感知。

磋磨茶叶,泡出一杯清汤寡水,难道不是为难自己的味蕾?

既然泡茶,当然要有滋有味。

人间五味,才是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