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皇后"馬大腳"是個怎樣的人?讓朱元璋在其死後再未立後

《明史》:後仁慈有智鑑,好書史。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朱元璋的皇后"馬大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朱元璋的皇后

馬皇后

我們先來看下馬皇后的身世背景

馬皇后(孝慈高皇后)是歸德府宿州人(1332-1382年),那麼有人會說宿州不是安徽的嗎?幹嘛加個歸德府?這裡筆者給大家解釋下:

歸德府的治所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所管轄地區包括了河南東部、蘇北地區、皖北地區。當時的宿州是在歸德府的管制下的。直到民國時期設置了長達八百年的歸德府才被撤銷。

朱元璋的皇后

歸德府舊址

馬皇后出生在當地富豪家庭,其母早逝,其父對其十分寵愛,對其百依百順,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女子是要纏足(古代女子為了迎合男子審美)的吧,可是馬皇后認為這是陋習所以不想纏足,其父也是聽之任之,小編想說這在當時可是相當的任性啊!小編想給馬皇后一個大大的贊,敢於破除古代陋習堅持自己的想法。馬皇后也是個極有才華的女子,會寫詩會畫畫,最擅長的是史書。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馬皇后更加有自己的主見,對後來朱元璋開國之路,安國之路都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議,朱元璋這樣評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後來馬皇后的父親馬公因避禍,將馬皇后送到友人郭子興處,郭子興膝下無子女,對聰明伶俐的馬皇后很是喜愛,將其認作養女。後馬公不幸離世,郭子興更是將其視如己出。教其知識、刺繡之法等,望其以後能嫁個好丈夫。

馬皇后與朱元璋相遇

元末,政府腐敗,社會動盪,民不聊生。郭子興在1352年發動起義,攻打到朱元璋老家濠州時,此時的朱元璋是個遊歷乞討的僧人,社會動盪,自然僧人的日子也不好過,朱元璋在遊歷期間也深深體會到社會黑暗,民間疾苦,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恰逢此時郭子興打到濠州,於是朱元璋便加入了起義軍。

朱元璋的皇后

朱元璋

加入起義軍後朱元璋精明幹練,打仗勇猛,很快就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覺得朱元璋以後一定有不凡的成就,於是便將養女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

那麼相遇以後得馬皇后為朱元璋做了什麼

其一、郭子興之困

郭子興雖然很看重朱元璋,但是卻是個心胸狹隘之人,忌才妒能,愛聽讒言的人。朱元璋深受郭子興重用,樹大招風自然有人眼紅,便在郭子興面前進言詆譭朱元璋,郭子興聽的多了,自然也就信了,所以便將朱元璋關了起來,不讓他吃飯。

朱元璋的皇后

郭子興劇照

馬皇后此時做了什麼呢?

馬皇后,雖然是郭子興的養女,但是既然嫁給朱元璋了,她就一心站在朱元璋這邊。馬皇后得知朱元璋被禁食,於是"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偷了幾塊熱餅放在懷裡,皮膚都被燙傷了,就為了讓朱元璋吃點熱乎的餅。與此同時,馬皇后用自己身上僅有的財物送於她的養母和郭子興的妾室,讓她們在郭子興面前多說點好話,郭子興也是個軟耳根子,這才使得朱元璋得以脫困。

其二、安定人心,堅實後盾

01

朱元璋的皇后

攻打集慶配圖

1355年,朱元璋渡江攻打集慶(南京),為了阻斷後援,元軍派兵阻斷了長江的沿線,此時留在和州的馬皇后和將士的家眷,被孤立著。一時間將士們和家眷們都有點心惶惶。此時的馬皇后並沒有慌亂,積極的去安撫人心,使得前線將士得以安心殺敵,與此同時還親自帶領隨從和家眷們給前線將士做軍鞋。朱元璋毫無後顧之憂,最終成功攻下集慶。

02

朱元璋的皇后

朱元璋對戰陳友諒

1360年,三大勢力之一的陳友諒,想要滅掉朱元璋,率兵來到江寧城下,城內一片惶恐,百姓官員都整理東西準備隨時逃跑,此時馬皇后知道,一定要穩住人心,於是將自己積累的一些私人財物犒賞給將士,將士們很受感動,穩定住了軍心,將士們奮勇殺敵,這才擊退了陳友諒的大軍。

其三、教子有方

01

馬皇后有五子,周定王朱橚是最小的兒子,放蕩不羈的性格讓馬皇后很是擔心,周定王前往封地時,馬皇后讓江貴妃去監督周定王,賜了個木杖給江貴妃"周定王若有過錯,可以披衣杖責",周定王一聽,瞬間慫了,哪裡還敢做些出格的事,安分守己的做著自己的周定王。

02

對待自己其他的子女,也是嚴格要求他們,嚴於律己,勤儉持家,不能因為身份高貴就目中無人,奢侈無度。

其四、後宮典範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印象中的皇后雖然沒有皇帝高貴,但是在後宮可是一宮之主,穿戴極盡奢華,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一個不開心隨便處死個宮女太監都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這在馬皇后身上真的是一點都不沾邊,馬皇后雖然是富貴出身,而後又被封為皇后,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是養尊處優的主,然而馬皇后在後宮中卻是勤儉、友善、仁厚的形象。她遵循”前人古訓”吸取前人的好的經驗,用來管理後宮。

01

有一次一位宮女無意中讓朱元璋生氣,朱元璋大發雷霆,馬皇后跟著朱元璋假裝發脾氣,讓人把這個宮女送到宮正司定罪。朱元璋平時只看到馬皇后宅心仁厚,不想這時為什麼會做出如此舉動,於是便問馬皇后為什麼這樣做,馬皇后回答朱元璋:陛下是一國之君,個人的喜怒哀樂如果沒有掌控好,很可能會讓一些無辜之人受冤,所以我把這個宮女送到宮正司,根據律法公正的處理這個宮女。

02

馬皇后早年跟隨養母學習過織布刺繡之法,雖然做了皇后但是她沒有高高在上,而是閒暇之時組織宮女親自帶領她們織布,並且將這些織布送給一些需要的人。

03

朱元璋的皇后

馬皇后和後宮嬪妃

對待後宮嬪妃,馬皇后沒有像有些皇后那樣為了自己的地位想方設法的去設計對付那些受寵嬪妃,相反馬皇后在朱元璋對嬪妃有怒火時極力保護嬪妃們。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經常有電視劇裡嬪妃們為了爭權想盡一切辦法不讓一些嬪妃懷龍種,但是在馬皇后看來,這卻是他們朱家的後人,無論是誰生的都要好好對待,馬皇后甚至親自為這些懷孕的嬪妃做膳食,有沒有驚呆哦?正因為馬皇后的這些舉動,後宮嬪妃和宮女們都很愛戴尊敬馬皇后,後宮秩序也是井井有條,嬪妃和宮女們也都積極的像馬皇后學習。

其五、心懷天下,愛民如子

馬皇后不僅僅將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對於朝廷政事也給了朱元璋很多幫助和建議。朱元璋其實是個急性子易怒而遷怒於人,同時也是個“飛鳥盡、良弓藏”的主,陪朱元璋打天下的人,在後來大多都被朱元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除掉了。馬皇后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只是儘自己所能去挽救了一些賢良之才。

01

沈萬山大家都不陌生,當時的首富,因為捐獻家財修築護城牆,且犒賞軍士。

朱元璋聽說這件事後大怒:“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馬皇后勸說:“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詳”

朱元璋聽後雖然消氣了不少,但是心裡還是不舒服的,這個梗過不去啊!於是免了沈萬山的死罪,將其發配到雲南去做勞力。

02

大學士宋濂大家都不陌生,由於宋濂的子孫宋慎和胡惟庸的案子有牽連,朱元璋就想順勢把開國功臣宋濂給殺了,宋濂是太子的老師,為了給宋濂求情太子差點投水淹死,然而並沒有改變朱元璋的想法。後馬皇后得知便命令廚房都佈置素食,

朱元璋吃飯時納悶問馬皇后:“這是為何”、

馬皇后回:”尋常百姓家請先生教子,都要禮遇一輩子,我們作為帝王之家居然這樣對待太子的老師,我們應該吃素為他祈福“

朱元璋聽完慚愧,便免了宋濂的死罪。

03

一日閒來無事,馬皇后和朱元璋閒聊

馬皇后對朱元璋說“今天下民安乎?”

朱元璋回:"此非爾所宜問"

馬皇后回:“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

由此可見馬皇后對天下百姓的情懷,可能也正是出身於百姓家庭和成長於戰亂年代才更加能理解百姓的苦楚與不易,能保持這份初心也是難能可貴的!

.......

馬皇后之死

公元1382年,馬皇后因病離世,留下遺言於朱元璋”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朱元璋的皇后

馬皇后病死

馬皇后最後都放不下天下的百姓安危,可謂是一代明後。

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再沒有立過新的皇后。

小結:

在筆者看來,在古代封建社會,能做到像馬皇后這樣的實屬少之又少,大多為了權力之爭喪失本心。馬皇后對於明朝的建立和後世的穩定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沒有馬皇后就不一定有明太祖朱元璋,興許朱元璋早在郭子興在世時就困死牢獄了,可以說馬皇后是朱元璋的妻子,更是朱元璋的貴人,因此朱元璋稱帝后和馬皇后之間相敬如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有了大明朝的盛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