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在準格爾旗布爾陶亥蘇木李家塔村,有一家保存幾近完整的老供銷社,風蝕後發白的牆體,雕花的牆簷,歲月和風雨磨損了當年的風光,但老供銷社依然保存著歷史的痕跡,坐落在被遺忘的路口。

車停到供銷社門前的時候,我們一致認為這座歷經風雨的供銷社早已人去房空被廢棄,殘敗的屋舍看不出是否依然對外營業,直至推門踏入店門的那一刻起,這座保存了最原始營業場景的老“供銷社”讓我們所有人為之驚歎,老供銷社裡的老場景像是這棟歷史博物館裡一粒“像素”安靜地存在著,供銷社裡散發的那種獨有的味道像是醬醋缸的味混著橡膠鞋味,又好像是松木櫃檯的味摻著煤油味,置身其中彷彿穿越到40年前那個物資短缺憑票供應的歲月。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售貨員老常

李家塔供銷社屬於布爾陶亥蘇木供銷社的一個分銷店,1982年28歲的常明亮就來到李家塔供銷社當起了售貨員站起了櫃檯。現在老常60多歲,有點耳聾,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隔壁裡屋做飯,我們大點聲才把他喊來,日常店裡人少,見到我們一行幾人他特別高興,招呼我們坐下聊聊天。老常很健談,他和我們聊起當年站櫃檯的經歷,隨手撥起算盤珠子一舉一動依然帶範兒。又有誰能想到這個老供銷社裡只有他一個人負責打理,店主常明亮這輩子只做了一份工作——供銷社售貨員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分門別類的櫃檯和貨架

對於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在農村生活的人來說,供銷社是他們無論購買生產生活資料,還是售賣農副產品都離不開的地方。在很多地方,供銷社是當地唯一的“購物天堂”。三尺櫃檯內,七八米長的立櫃上擺著各類商品,可以說什麼都賣,無論是生產用的農具、種子、化肥,還是生活必需的油、鹽、醬、醋、茶,或者布料、文具、糖果、小人書……供銷社像魔術師手裡的百寶箱,要什麼有什麼。

老百姓要想添置東西,供銷社是唯一的購買渠道,而且買啥都得憑票。在那個年代,供銷社儼然就是老一輩心目中的“購物中心”。它獨一無二的市場角色,造就了供銷社有一個黃金般的榮耀時期。如果誰家有小夥子、大姑娘在鄉里(那時候叫公社)的供銷社門市部當上售貨員,就算得上光耀門庭了,這些站櫃檯的人穿的闆闆正正、乾乾淨淨的上班,形象氣質是過去年代裡所有人的標榜,“站櫃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村裡或者街上最體面、最時尚、最搶眼的行當。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上個世紀的布票

可以想像每逢節假日,供銷社便是村裡人拿著積攢的錢和票來消費的時候,在那個商品匱乏的年代,百十平米的店鋪裡雖然商品也豐富不到哪去,可在那個年代的人看來,這裡簡直就是天堂。五顏六色的布匹,各種學習用具、糖果糕點,在供銷社都可以一次性買到,這裡是一個能見識到新鮮花樣,來了不想走的地方。但是並不富裕的人們來逛供銷社,很多時候,就是來過過眼癮,看一看那些望塵莫及的“高檔商品”,聊聊天,把這兒當成一個閒聊拉話的落腳地。

但凡看到村裡的哪家買了糕點菸酒或者搪瓷臉盆和大花被面,那麼這家人家不是娶媳婦兒就是聘女子呀。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30多年前的老賬本

老常從抽屜裡翻出1982年的進貨明細表和賬單,褶皺泛黃的臺賬本密密麻麻記錄著這個紅極一時、門庭若市的供銷社的走貨量和賬目。站在這個百十平米的屋子裡,摸著掉漆磨損的櫃檯邊緣,嗅著屋子裡上世紀留下的獨有的“供銷社”味道,看著櫃檯上鏽跡斑斑的檯秤,這些物件都好似在無聲講述著“供銷社”的歲月。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市場經濟的大門徐徐打開,各種小商小販、商店門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供銷社從“唯一”變成了“之一”,失去了壟斷地位。農村的買賣也逐漸活躍起來,人們購買商品再也不只認“供銷社”一個門了。隨著物資的極大富裕,“票”和“券”都退出了歷史舞臺,供銷社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屋子裡的桌椅板凳、算盤這些老物件見證著40年的變遷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供銷社的門面沒有變,屋裡的貨架櫃檯沒有變,貼的那些價籤都沒有變,連售貨的人都沒有變。

變了的是桌椅舊了、貨品少了、數量少了、買貨的人更少了。

失去風光的供銷社卻依然發揮著它蠟燭般的光亮,慰藉著老常的心,牽掛著經常光顧的那幾人。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老常老伴嘆著氣,擔心著供銷社的未來。

那些掛了灰的五金小件、褪了色的小价籤、上個世紀的影集、成立供銷社時分下的條絨布料與老常老伴一起擔心著。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老常卻還樂觀,打起櫃檯上的算盤,“老鄰居們還得來咱這兒打個撲克,拉一陣兒塔嘴(聊天),他們油、鹽、醋、醬還是得買點……”。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近四十年過去,村裡的人打工外出,舉家搬遷的不在少數,留在村裡的大多是七八十的老爺爺老孃娘,“我還願意繼續開,也為了方便村裡不方便外出的老人買個零兒八碎”老常說。

準旗現在竟還有家老供銷社

門前沒有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老常一個人依然“守著”供銷社,一年又一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