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她很擅長創作愛情小說,尤其是上個世紀女性在愛情中的悲涼處境這類題材。

這些女性由於缺乏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被男權社會的種種帶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的文化裹挾著往前走。

張愛玲在她的作品中,既無情揭示和批判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嚴苛要求,又力圖喚醒女性的自我意識,催促她們脫離舊社會的束縛,學會獨立和自我成長。

短篇小說《傾城之戀》大抵如此。

但它不同的是,張愛玲雖然花了大量筆墨描寫女主白流蘇,對男主範柳原著色較淡,但在我看來,她這次對兩人的重視程度是不相上下的。

因為,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男生也有決定權。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01 巔峰對決:關於人生智慧的愛情攻堅戰

在香港飯店,兩人的對話充滿了別樣的趣味性。

範柳原半開玩笑地表白:“白流蘇,我愛你,一輩子都愛。”

而白流蘇一眼就看穿了對方的奸詐:男人的花言巧語,大多是裹了糖的毒藥,不可信。尤其是這種眾人虎視眈眈、又家財萬貫的鑽石王老五。

畢竟白流蘇也是離過婚的女人,快30歲的她,是親戚口中的殘花敗柳。前夫是個敗家子,還家暴妻子,兩人離婚後,白流蘇就回了孃家。

在她住在孃家的七八年裡,家族愈發沒落,父親又是個賭徒。各種冷嘲熱諷、明爭暗鬥,每天都在家族裡上演。

白流蘇早已見慣了世態的炎涼、人心的複雜,範柳原的情話對她起不了作用。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電視劇《傾城之戀》

她毫不客氣地反擊道:

“你喜歡的女人,不過是在人前冰清玉潔,而在你面前,要富有情趣,你才覺得有魅力,對吧!”

她深知對方的為人,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並非沉迷於範的人格魅力,只因錢財都被哥嫂揮霍殆盡,她必須為自己找個金飯碗,好安頓下半生。

範柳原也瞭解白流蘇的艱難處境,他知道她只是看上了自己的財富,沒什麼真感情。

而範柳原自己呢?身材嬌小,玲瓏可愛,嬌滴滴的清水眼,不像別的女人那樣做作,白流蘇確實迷到他了。

只是,範柳原不會沉迷於美色,在國內外的生意場上奔波多年,他早已看膩了各種風韻。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人際關係本就是一場力量的格鬥。

愛情亦是如此。

愛情中,人人也都有欺軟怕硬的傾向。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具體地說,是為了獲得親密關係走向的主導權,我們會通過語言和行為,在無意中試探對方的底線和對感情的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參與度。

倘若對方低聲下氣、不堪一擊,這場遊戲也將盡早結束。

而如果對方和自己勢均力敵,那雙方就像打網球一樣,你來我往,讓人感到興趣盎然。

這是一場關於人生閱歷所沉澱的智慧的攻堅戰,雖然沒有硝煙瀰漫的戰場,沒有刀光劍影的搏擊,但這種同級別的力量比拼太有嚼勁,雙方都不願退出,也不願服軟。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範柳原

02 結局甚好:放下各自的顧忌,深情守候

兩人繼續僵持下去,不知何時才能分出勝負。

張愛玲索性筆墨一甩,為這場愛情加了一點暴風雨,劇情便有了突破。

原本出發去英國的範柳原,因為遇到了香港的戰爭,改了計劃。

第二天,範柳原出現在白流蘇的家門口,孤零零的白流蘇一下子溫暖湧上心頭:

白流蘇打開門,發現竟然是範柳原,她忘記了自己不能示弱的立場,緊緊抓住範的手,摟住他的胳膊,人順勢往前一撲,頭撞到了水泥牆上。

而範柳原,則用空著的一隻手撫摸她的頭,像心疼一個人孩子一樣安慰她:“受到驚嚇了吧?彆著急,趕緊收拾東西,我們去淺水灣飯店,那裡安全。”

淺水灣飯店也不安全,英國兵竟然在餐廳門口架起了大炮往外打,而對方的軍艦也用炮彈進行回應。

範柳原、白流蘇等人都得聽天由命。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這時,兩人的心裡早就沒有了錢財得失、輸贏的猜忌和顧慮,有個人守在身邊,就是最暖心的。

對於浪蕩公子範柳原來說,他是渴望愛的。流連於風月場所多年,早就看透了女人的矯揉造作、阿諛奉承,沒了婚配的打算。但是白流蘇讓他動了真情。之前,他擔憂對方只是看重了自己的錢。現在,他已經無暇顧及了,錢再多也沒有性命重要,沒有愛人陪著重要。

而對於白流蘇來說,她原本是想要找個下半生的依靠,同時讓那些嚼舌根的人自討苦吃,才從上海來到香港的。為避免淪為範柳原的情婦,她趾高氣揚,展現了淑女風範,她要範柳原明媒正娶。現在,能活下去,有個男人願意保護自己,其它的都不重要。

戰爭讓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張愛玲還是不願意看到兩人繼續顛沛流離,她渴望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

對於自己,何嘗不是呢?

從小被父母排斥的張愛玲,她的成長道路是缺愛的。從離開家,到香港大學上學期間,她的親情、愛情世界,空虛得一塵不染。

所以,她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了白流蘇身上,她希望白流蘇有個幸福的歸宿。

任何文藝作品,包括小說、繪畫、戲劇等,都是在表達創作者真實的內心感受,都是在演繹自己。

張愛玲哪是在寫白流蘇,她是在寫自己。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03 自我反思:愛情、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自古以來,無數人都在自我審視,戀愛、結婚的目的是什麼?

有人說,我們談戀愛,就是在尋找自己缺失的另一半。

家庭貧窮的,想找個有錢人;缺少疼愛的,想找個能有父母般寬容胸懷的;長相普通的,想找個長得出眾的。彷彿我們找對象,首先就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缺陷與劣勢。

範柳原就曾對白流蘇說:“雖然我不懂我自己,但我要你懂我。”

他的父母是非正式婚配,作為私生子,他雖然很有錢,仍舊遭到很多人的白眼。他的內心深處,是渴望理解與被愛的。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可在我看來,愛情就是一場價值相當的資源等價交換,不管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的。

物質層面,如果一人富甲一方,另一人身無分文,就會造成財富懸殊。因為經濟條件是一切活動的基礎,這種懸殊所帶來的後果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財富依賴,生活的所有開支,都需要通過各種示好,有條件地獲取對方的「賞賜」。

精神層面,如果一人胸無點墨、孤陋寡聞,另一人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兩人在精神上是無法溝通的,因為他們沒什麼共同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精神境界相差越來越大,當他們爬到不同高度的時候,這時候就會遇到志投道合的知己。

再放寬鬆一點,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的總分,應該是相差不大的。

這就是門當戶對的本質。

所以,當我們在向對方提條件的時候,應該首先看看自己各項指標是什麼水平,加起來又是哪一個層次。不自我反省,一味地要求對方擁有各種優點,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04 我們都是懷揣過去,走向未來

小說始終是虛構的,像白流蘇和範柳元這樣的愛情故事,放到現實中,他們婚後幸福的概率有多高呢?

我並不看好。

因為在推動他們做出結婚決定的因素中,戰爭這個外在因素的作用太大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吊橋效應,意思是,當一個人在經過獨木橋的時候,會感到緊張萬分、心跳加速,如果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人,就會誤以為自己的心跳加速是對方引起的,很大概率上會愛上對方。

在這場傾城之戀中,戰爭就發揮了吊橋的「催化作用」。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對於他們自身來說,兩個人都是滿目瘡痍,範柳原由於成長經歷的原因,缺乏對親密關係的信任感,而白流蘇根本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劇情的陡然變化滿足了讀者的情感期待,可是從長期來說,婚姻並不是浪漫。

根據心理學上的愛情三角理論:激情、親密、承諾是婚姻中主要的三個因素,婚姻的時間越長,激情所佔的比例越來越低,承諾所佔的比例越高。

也就是說,兩個人的共同生活,會變得越來越柴米油鹽,越來越清淡無味。不管多麼英俊瀟灑、婀娜多姿,最終都會淪為蚊子血和米飯粒。

這就告訴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別人在某方面的優點,並不能從根本上彌補我們的缺失。我們最終還是要跟自己相處。

這就是為什麼張愛玲在她的作品中,始終在呼籲,女性要有自我意識,要成長、要獨立。

其實男性也是一樣,也得成長、得克服自己過去遺留的問題。

《傾城之戀》:因戰爭而結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婚後會幸福嗎?

愛情應是兩個獨立的人在人生旅途中的互相滋養,而不是某一個人的雪中送炭、大發慈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