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武漢封城後的一個星期裡,在家隔離的日子裡重溫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裡,香港的淪陷促成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與婚姻。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

《傾城之戀》裡,香港淪陷之時白流蘇才發現:

“在這動盪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都不可靠了。靠的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

2020年1月的武漢封城,隨即是湖北各地的封城,其他省市封鎖交通要道。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陰霾之下的湖北各地,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下,武漢,湖北,以及這些城市中的人們又何嘗不似白流蘇呢?

以往所倚重的財富,地位,辛苦打拼的一切看起來都不可靠了,即便有萬貫家財,病毒面前,我們的恐慌和焦慮何其一致。

囤積藥品,物資,口罩,這都沒法減輕他們對於病毒的恐慌和焦慮。

對於武漢這座城市的愛戀都因為封城被全部激發出來了。在疫情面前,以往對於生活在武漢,工作在武漢的種種不如意,都變得不值一提了,所剩下的只有對武漢這個城市無盡的愛和恢復如常生活的期盼。

疫情下的武漢又有什麼倚靠?除了政府和醫療隊伍,就是自己的家人,和麵對困境時激發的求生本能,勇氣和決心。

對於生命的敬畏讓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疫情裡負重前行。

首當其衝的醫務工作者們,他們是這個疫情當中最偉大的人們。


在這場疫情到來之時,這些白衣天使們,向我們展現了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素養。他們不躲不閃,衝上了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第一線。

這不是普通的救死扶傷,即便是層層防護服保護之下,部分醫務工作者們還是可能被感染。

他們因為這個工作有可能會感染,被隔離,甚至嚴重的會失去生命。

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家庭和孩子,一入戰場,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放在身後。

他們是這場疫情中最讓人敬愛的英雄。


防護疫情的後勤保障工作者,你們都是好樣的。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之時,國家迅速決定參照小湯山模式在武漢建立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這2座醫院的建成對於確診患者入院難的問題可謂是雪中送炭。

一週建一座醫院,為了這樣的速度和效率。這背後是多少基層項目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電力,設備,水利等各方面的配合,放棄假期,放棄親人團聚,使命必達的疫情防衛工作者們,他們都是好樣的。

疫情期間的快遞小哥們,他們依然堅持著給疫情嚴重區域送貨,他們是多少人生活的希望。

還有一些志願者們,他們自發組織物資捐贈,組織物資搬運,組織給醫院的醫生們送熱菜熱飯。

不幸感染的人們,活著的渴望生出的勇氣和決心讓人敬佩。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武漢,很多確診病人因為醫療資源的緊張根本無法入院就醫,只能自行隔離。一個武漢的網友說她在發高燒8天8夜以後,自己在家吃藥治癒了。

她的成功治癒,無疑給其他的患者以信心,在連續高燒的夜晚,除了日常的鍛鍊身體素質過硬外,對於活著的渴望大抵是催生強大意志力的源泉。

有一口氣在,就不放棄生的希望,這強大的意志力讓人敬佩。也讓很多輕症患者有了信心,自行隔離,堅持吃藥,直到完全康復。

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人在困境中生出的勇氣和決心?

自動隔離的全國人民,守望武漢,待到陽春三月,再去武大看櫻花。

除了疑似患者和到過武漢的安全人士,在2020年初,全國其他人士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自制。堅決呆在家裡不出門,不走親戚,不串門,不聚會。

對於很多城市居民,長期呆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裡是可怕的,無聊之極,食物不豐富,精神空虛,腰痠背痛,還有對於疫情的擔憂和恐慌,這一切都打擊著他們脆弱的神經。

可是,他們還是在堅持著。這樣的他們也何嘗不是在負重前行。

武漢加油,大家都要好好的,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工作。這一場疫情下的《傾城之戀》促成的是我們對於武漢,湖北這片荊楚大地的熱愛,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下的人們真摯的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