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英年早逝,卻在臨死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何?

明朝雖然滅亡,可是大明王朝仍然在中國南方有著廣大的控制力,因此南明政權應運而生。在保衛南明政權中,有一對父子是其中流砥柱,他們就是鄭芝龍和鄭成功兩父子。其中,兒子鄭成功的名氣比他父親還大,可是鄭成功英年早逝,一直沒完成復明大業。但是,鄭成功死前卻留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那就是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為何呢?

鄭成功是福建人,父親鄭芝龍是當時著名的大海盜,在日本經商的時候一個日本女子結緣,並且生下了鄭成功。

可是由於鄭成功母親地位比較低下,因此雖然鄭成功是鄭芝龍的長子,但並不受到多大的重視,所以鄭成功小時候是一直和他的母親在日本生活,沒有跟父親鄭芝龍一起回到明朝,這導致鄭成功和母親的感情非常深厚。

他英年早逝,卻在臨死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何?

直到鄭芝龍妻子去世,鄭芝龍這才想起他遠在日本的長子鄭成功,這才派人把鄭成功接回中國,原本鄭芝龍是想把鄭成功母親一起接回來的,可是由於日本幕府的極力阻攔,鄭成功的母親因此不能一起回來。回國後已經接受明朝招安的父親鄭芝龍為了鄭成功的未來,因此花了大價錢聘請教書先生,指導他學習,並將他撫養成才。

值得一提地是鄭成功的師傅就是著名的領袖錢謙益。見到鄭成功後,錢謙益為其取字為大木。1644年,大明滅亡後,在東南坐擁重兵的鄭芝龍極力擁護唐王上臺,是為隆武帝,並將自己的兒子鄭成功引薦給隆武帝。因為父親鄭芝龍手握重兵的緣故,隆武帝也十分依賴他,因此對鄭成功也是十分欣賞,稱其:“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

他英年早逝,卻在臨死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何?

一向接受儒學教育的鄭成功見到隆武帝如此欣賞他,於是暗暗發誓效忠於隆武帝。為此當鄭芝龍坐視隆武帝被清軍活捉殺害時,鄭成功決定與父親鄭芝龍毅然決裂,獨立承擔反清復明的重任。

可是清軍一統天下,大勢所趨,即使是鄭成功也無法阻擋大勢。因此,鄭成功決定攻下當時荷蘭人佔領的臺灣島,以此作為後路。由於鄭軍是海賊起家,善於海戰,臺灣很快就被鄭成功攻下。然而一個個不幸的消息接連而來,首先是父親鄭芝龍在北京被害的消息傳來,接著又是親家公唐顯悅告狀他的長子鄭經與自己弟弟的奶媽私通有染,並且生下兒子鄭克臧。

他英年早逝,卻在臨死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何?

這讓一向注重自己的臉面的鄭成功非常生氣,為此氣病在床上。氣不過和感到羞恥的鄭成功在還有一口氣的時候,命令自己的親信要將鄭經處死,說完遺願,沒過幾天后就因病去世了,享年39歲。

儘管鄭成功有著很多性格上的缺點和不足,可是他仍然是一個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他收復臺灣的壯舉和一片對大明的忠心,值得我們大家肯定。

參考文獻:

《鄭成功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