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存量市場,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當前農機行業銷售中面臨著新用戶少、老用戶更挑剔的狀況。

那麼,在一個存量市場,面對用戶數量不斷減少,只有老用戶的情況下,農機經銷商該如何搞銷售,並且實現銷售收入的逆勢增長呢?

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式可以嘗試一下。

經營好老用戶

根據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系統的數據,2012年通過補貼系統購買農機的用戶有330萬戶,2018年只有126.33萬戶,購機用戶減少200萬戶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經銷商的經營規模變小,收入銳減,有些經銷商出現了虧損,有的已經被淘汰。

很明顯,農機行業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老用戶已經成為稀缺資源。農機經銷商之間由搶新用戶變成爭奪老用戶。


農機存量市場,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通過農機補貼系統購機用戶數量變化

筆者認為,當前的農機經銷商活著是第一要義,而要活下來,首先要做好老用戶的經營。

注意,筆者在這裡用的是“經營”這個詞。

事實上國內絕大數經銷商都是在近10年才出現的,前期的成長主要得益於國家宏觀環境、農業規模化發展和農機購置補貼等外部因素。

很多經銷商都是粗放式發展,根本談不上什麼經營和管理,而現在讓他們開始“經營”用戶,的確是一門全新但必須補上的功課。

那麼到底該如何經營好老用戶?筆者有幾點建議。

一是情感的維繫。情感的力量是強大的,在熟人社會里維持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情感,所以農機經銷商更應該對老用戶投入情感。

不要張口閉口都是生意,平常有時間到用戶家裡坐坐,逢年過節勤走動,遇到事能伸出援手。如此這般,用戶認可個人,今後如有需求,一般不會到別人家去的,這種內心深處的認同,有可能就是一輩子的生意。

二是密切關注老用戶的需求動向。有人說發展一個新用戶是維繫一個老用戶的成本的6~8倍,可見維繫老用戶的重要性。對於想換機器的老用戶,可以採取以舊換新或折扣優惠等辦法鎖定需求,如果老用戶有多臺購機需求,得到優惠價格也是正常之事。

三是和老用戶互動。老用戶和老親戚一樣,如果時常走動,關係就會融洽;如果沒有這些,就是陌生人。

所以經營老用戶,還需要在互動上做文章,不定期舉行產品推介會、新產品試乘試駕、老用戶聯歡會等,增強和用戶之間的溝通、瞭解。

四是把老用戶發展成編外業務員。當然也可以把用戶變成自己人,筆者每年都會選定三五個老用戶,給他們發“榮譽員工”證書。這些老用戶大多數是老機手,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在購買農機時是意見領袖。

挖競爭對手的牆角

農機存量市場,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在一個幾乎沒有新用戶的存量市場裡,你掙得多了,競爭對手肯定會少。但企業必須要發展,所以要生存就得挖競爭對手的牆角,那麼如何挖呢?

第一是挖競爭對手的用戶。銷售事實上是增加用戶的活動,把競爭對手的忠誠用戶挖過來,此消彼漲過程中,對手的業務也變成自己的了。

第二是挖競爭對手的員工。很多情況下,用戶信息都掌握在業務員手裡,挖了對方的人,尤其是銷售高手和服務高手,對手的業務也就成自己的了,但是代價也比較大。

第三是挖競爭對手的品牌。強勢品牌總是稀缺的,品牌也是農機經銷商的核心資源,爭奪用戶最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挖競爭對手手裡的強勢品牌。

把非用戶變成用戶

農機存量市場,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經營老用戶和爭奪競爭對手的用戶都是傳統套路,但接下來說的則是新思路,市場營銷最大的魅力就是變不可能為可能。

國外有個著名的營銷專家說:企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創造新用戶,或是把非用戶變成用戶。這是一種積極開放的思維,就是打破現在的格局或資源界限來尋找用戶。

一是產品高端化或低端化。比如原來生產手扶插秧機的久富進入高速乘坐式插秧機市場,從久保田、洋馬等國際頂級品牌手裡爭奪了一部分高端用戶;另一方面高端品牌也可以向低端市場滲透,比如凱斯紐荷蘭推出1404系列拖拉機,向國內低端市場延伸,爭取到一部分用戶。

二是做好競爭對手的優勢領域。比如在水稻聯合收穫機跨區作業市場裡,原來是久保田的天下,後來沃得通過推出喂入量更大、收穫效率更高的機器,爭取到了大量的以跨區作業為主的機手,從而增加了這部分新用戶,並且是聯合收穫機行業最有價值的用戶。

三是業務相關多元化。比如巨明,利用玉米聯合收穫機底盤技術開發了花生聯合收穫機、鮮食玉米收穫機、打瓜收穫機、毛豆收穫機等,順利進入全新的領域,業務的擴展也獲得了全新的用戶資源。

所以,經營好用戶是農機經銷商最根本的工作。在當下這個競爭環境中,在維繫好老用戶的前提下,要想盡一切辦法發展新用戶,唯有此,經銷商才能成長壯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