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唐光陵位於渭南市蒲城縣城北15公里的堯山西嶺,與堯山主峰重疊,也被稱為“重山”。這裡是唐穆宗李恆的陵墓,屬於翔村鎮光陵村的範圍,乃蒲城縣破壞最嚴重的一座唐代帝王陵墓——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1956年8月6日,“穆宗光陵”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光陵與陝西境內的多座唐陵一起,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5月31日下午,我和家人來到唐光陵,參觀了神道上的石刻。2019年10月12日下午,我和朋友來到唐光陵。轉眼之間,五年過去,這裡沒有太大變化。神道被村莊佔據,依然看不到全貌;石刻散落於田野之中,依然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神道也稱“司馬道”,位於朱雀門的正南側,長約533米,寬約60米,兩側原本豎立著望柱、翼馬、鴕鳥、仗馬、翁仲、石獅等大量石刻。如今,石刻或被砸毀,或被深埋地下,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殘破不堪的石刻——

1、望柱

也被稱為“華表”,位於神道的最南端,呈八稜形,由底座、柱身和柱頭三部分組成。據說,方形的底座象徵大地,圓形的柱頭象徵蒼天,中間的八稜柱象徵八卦表示的八個方向,整個造型體現了唐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

唐代帝陵的望柱,直徑約1米,高度約8米,重量達40噸。光陵神道上的兩根望柱,傾倒在田野,散落成數段。石塊依然堆放在原處,重要的構件清晰可見,完全能夠重新復原起來!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望柱柱頭和底座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望柱柱身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望柱柱頭和底座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望柱柱身

2、翼馬

也被稱為“天馬”,位於望柱北側約22米,為古代傳說中的瑞獸。光陵的翼馬保存比較好,只是馬的面部略有殘缺,左右對稱,東西相望。

翼馬身長約2米,身高約2.6米,站立在三層石基座之上,由一整塊巨石雕鑿而成。東側翼馬頸披長鬃,尾巴下垂;西側翼馬頭頂有一個角,鬃毛修剪,尾巴豎起。翼馬的翅膀緊貼在肩膀兩側,被雕刻成優美的捲雲紋形象,瀟灑自如,英姿煥發。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翼馬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翼馬

3、翁仲

俗稱為“石人”,豎立於神道東西兩側,象徵唐朝的直閣將軍。光陵的翁仲原本應該有十對,東側為持笏的文官,西側為握劍的武官,身高約2.8米,間距約22米。

目前,在光陵的神道上,只能看到兩件翁仲:一件矗立於西側的樹林裡,一件半埋在路邊的斷面上,均沒有頭,廣袖長袍,袖口過膝,雙手握劍,緊貼胸前。據說,還有兩三件翁仲,被村民深埋地下。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樹林裡的石人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半埋於地下的石人

4、石獅

在神道北端,便是朱雀門,俗稱為“南神門”。曾經的土木結構建築遺蹟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對土闕遺址和一對石獅子,一件蹲坐在田野裡面,一件緊貼在道路旁邊。

這兩件石獅子大小相同,坐北朝南,高約1.8米,寬約0.8米。獅子的頭部略呈方形,眉脊突起,顴骨突出,軀體肥壯。東側為雄獅子,毛髮捲曲,器宇軒昂;西側為雌獅子,頭髮順暢,五官清晰。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石獅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石獅

在東側石獅子的背後,可以隱約看到一段字,比較模糊,很難辨認。據說,所刻的內容是“明荊山雷潛游”五個字:明代蒲城縣的一位叫雷潛的人,在這裡留下“到此一遊”性質的題刻。

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中國人在旅遊的時候,便有到處刻字的習慣。明代的人,在唐代的石獅子上題刻,當時也算是“破壞文物”吧?但是,幾百年過去,曾經的題刻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價值。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石獅背後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東側石獅背部題刻

即將離開的時候,經過西側石獅子,看到它的下半身,左側的大腿上怎麼有一大塊“新傷”呢?回來以後,對比曾經的照片,確實缺少了一點兒,心裡瞬間疼了一下!

南門西側的石獅子,擺放在道路的旁邊,周圍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村子裡種地和運輸的車輛,從土路上搖搖晃晃地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撞一兩下,也是正常。

唐代的石獅子,歷經千年風雨,才保存到今天。作為名副其實的文物,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讓它發揮自身的價值。因此,希望有關部門,採取一定措施,將光陵南門西側的石獅子保護起來。否則,今天少一塊,明天少一塊,文物還有尊嚴嗎?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石獅背部

唐穆宗李恆光陵:神道石刻,散落田野之中

西側石獅下半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