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農民在我們的經濟位置上是困難的群體,不管你是做基礎科學,還是做專業科學,一定要了解中國的農民。

——束懷瑞

一雙簡單的布鞋、操著一口濃重的山東口音站在農民中間話家常,穿梭在果園中間修剪枝葉……

或許也無法想象到這是一位院士,一位與果樹相伴了七十年,帶領我國果樹行業大發展的引路人。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束懷瑞用畢生的時間致力於一件事,就是通過研究果樹根系和果樹營養,找尋方法讓果樹豐產增收、提質增效,從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而他所研究的品種,就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水果——蘋果。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其實,蘋果看似普通,但每一枚果實的獲得都要經過土壤管理、修剪枝條、套袋摘袋、轉動果實、採摘分級等多個環節,過程充滿了艱辛。

01

70年專注於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束懷瑞近70年來致力於研究如何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問題,由於深諳理論和實踐,很多果樹栽培中的問題到他那裡都能順利解決。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幫助沂蒙山革命老區人民治理果樹。

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為支援老區人民發展,在沂蒙山區栽種了5萬餘畝蘋果,但由於土壤貧瘠、管理落後等原因,只有幾千畝果樹結果,大部分都面臨著絕產。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為挽救這些果樹,當時年過五旬的束懷瑞參加了扶貧開發項目。

那段時間,束懷瑞每天都待在果園裡尋找解決方法,為了不給鄉親們添麻煩,他自己帶著燒餅,餓了就在田間地頭吃飯。

根據多年對果樹根系的研究,經過反覆思考,他終於發明了一種經濟實惠又簡便有效的方法——“地膜覆蓋穴貯肥水”技術。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為穩妥起見,束懷瑞選了條件最差的七八年不結果的果園進行試驗。

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第二年畝產量竟達到1100公斤。有了這個樣板,這項技術一下子就推廣開來,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在束懷瑞的帶動下,經過七年開發推廣,蒙陰縣成為我國重要果品生產基地,他的“地膜覆蓋穴貯肥水”在全國17個省市推廣470萬畝,創經濟效益7.6億元,至今這項技術仍在西部乾旱地區廣泛應用。

後來他又承擔了“山東省百萬畝蘋果幼樹優質豐產開發研究”的課題,對全省18個縣108萬畝的果園進行研究開發,新增經濟效益56億元,1996年該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02

“根系是植物的根本,要養根壯樹”

2018年5月,在一次全國媒體的集體採訪中,束懷瑞專門帶領我們參觀了用於觀察蘋果根系的根窖。他告訴我們,根據觀察內容的不同,他一共建立了四個根窖,其中1956年建立的165平米的根窖,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根窖。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人們想不到的是,根窖竟然是他所有根系研究理論和技術發明靈感的重要來源。曾經轟動全國的“地膜覆蓋穴貯肥水技術”就是在研究根系特徵基礎上提出的。

其實束懷瑞畢業不久1954年就開始研究根,當時人們都把研究目光放在地上部分,而他卻另闢蹊徑研究起了地下部分。

束懷瑞說:當時畢業以後,跟著一些老先生去給人解決問題,它果園是栽在一個城裡飛機跑道上,飛機跑道土壤很緊,栽上樹樹長得很好,就是不結果。當時我們看了以後,一看那個地,地上的問題在地下。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束懷瑞告訴我們“根系是植物的‘根本’,任何影響根系發育的因子都會影響整個植株的生長髮育;人類最基本的農事活動都主要是為根系創造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與合理的營養空間。果樹根系是提高果品產量和改善果實品質的潛力所在。”

在一次拍攝中,束懷瑞帶領我們去肥城上寨村一個果農家裡考察,在這裡他要向我們介紹一項近幾年發明的新技術——“局部優化土壤三層管理”。

束懷瑞介紹:磚塊具有很好的吸水作用,土壤三層管理技術,就是通過在兩行樹中間埋下一定數量的磚並施足有機肥,從而將營養和水分源源不斷地供給果樹根系,達到養根壯樹、節水節肥的效果。採用這項技術,可以做到依靠自然降水,基本不用灌水就能保證果樹正常生長。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在拍攝當天,讓我們想不到的是,身為院士的束懷瑞直接坐到地上與果農話家常,討論種植技巧,沒有任何距離感。

在採訪中他告訴我們,他的很多技術發明都是在和農民交往中學到的。

03

陌上耕耘,一心為農

1998年開始,束懷瑞相繼建立了山東省和國家蘋果工程中心,帶領團隊從事包括育種、苗木、生理生態、土肥、重茬、採收、品質、市場、數字化管理、儲藏、加工等全產業鏈的研究。

在當前,生產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果園管理人員老齡化,50%以上種植果園的人在50到70歲之間,這些人隨著年齡增大,做套袋摘袋、果樹修剪這些農活越來越困難。

為此束懷瑞也是憂心忡忡。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只要有利於農民,有利於生產,束懷瑞總是不遺餘力地研究解決方法,他研究過有機肥,組建了有機肥廠,他支持學生下鄉扶貧,七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有三十年是在田間地頭度過。

此外,他還將實踐經驗提升到理論研究,主編出版了《乾果栽培學》、《蘋果學》、《果樹栽培理論與實踐》、《果樹栽培生理》、《中國果樹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多本著作。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如今束懷瑞已經是四世同堂,生活中他最幸福的事兒就是有兩個雙胞胎重孫的陪伴,由於對果樹事業的熱愛,他特意為他們取名為蘋蘋和果果。

束懷瑞:一位“蘋果院士”的70年,70年專注果樹研究,創收幾十億


一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你定位好了以後你一定要堅持跟上時代。回憶我這一生主要是學習,向農民學習,向我的學生學習。

——束懷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