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这个概念老生常谈,初次读到这本书是17年,在得到听到了介绍,后来看了一遍。
但是深切有感触确是今年。
起因是搬家,自我感觉东西虽多,但是应该还在合理范围内。
但是实际开始后,就发现是一个好大的工程。
而且在搬家整理过程中,找到了很多以前买的但从来没有用过的物品,但是扔,又很舍不得。
于是在整理了2个月后,我开始真切的开始断舍离。
首先,买东西时就要三思。
从前买东西,是需要的,不需要的,我认为需要的,便宜的,被种草的……
一次能买很多,搬家过程中,一次我需要买几个挂钩,于是我在网上开始挑选,等我下单时,我发现价格是170。
我又重新看了一下购物清单,发现总共是11样物品,包括了挂钩6个、垃圾桶(窄缝垃圾桶、衣架(各种功能的衣架)、很可爱的小洗脸盆、收纳盒、好看的袜子等。
如果是之前,我就下单了,但是这次我没有,我只购买了挂钩和防滑衣架。
因为其他物品大概率是用不到的,买来后,一段时间就会藏在某个角落。
其次,开始整理。
以前的整理就是想办法把物品摆放整齐,但是这次,我在整理时,我把很多物品拿了出来,告诉自己,3个月,如果还是不用这些东西,我就扔了。
比如,化妆品,整理后发现我买了太多的化妆品,护肤品。
大部分都还没有开始使用就已经过期了,或者使用价值很小,还有很多赠品小样,一直收在盒子里。
整理时丢掉了过期产品和快过期产品。剩余的全部拿出来,放在梳妆台前,开始使用。
一个月后,收效很好,小样已经都用完了。
计划未来不再囤货,现在物流很发达,不需要一次购买太多的物品。
第三,一些已经不用了,但是舍不得扔的东西。
我很喜欢买书,搬家时,书就搬了很久,基本上一个书柜是放不下的,于是我发了朋友圈,告诉大家,如果有需要的,可以找我拿书。
而且如果有电子书,还是购买电子书,只留一些经典书籍。孩子的书,都打包送给更小的适合的小朋友们。
第四,购买衣物。
我一直认为我的衣服并不多,但是这次搬家时发现,我家衣服其实很多,只是平时收纳的很好,才没有被发现。
于是我制定不再看到了就买,而是选品质款式很好的。
以前一个季度,喜欢的买3、5件,现在准备一个季度只买1、2件,但是品质更好;不需要的衣物,都捐了或者清理。
至于鞋子,以前两个阳台都有鞋柜,而且玄关处也有收纳的地方,搬过来,这边没有那么多鞋柜,于是我买了一个大的鞋柜放鞋子。
很震惊,买的时候认为已经很大了,2列10层,预计可以放置40-50双,我还想我买个大的鞋柜,空的位置,可以放点杂物。
等放好后发现,鞋柜还不够大,还有大概10来双没有地方放,原来家里有这么多鞋。
于是立下规矩,必须处理2双鞋子,才能购买新鞋。
第五,收纳。
我以前很喜欢购买收纳工具,所以家里有很多东西,但是平时看不到,于是就并不觉得有这么多东西,但是的确是有太多的东西围绕在家里。
这是一个理念,现在很流行极简主义,听到也就过了,认同但是并没有太多感触。
但是这次搬家深刻的思考了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中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比如包,我们需要十几个包吗?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的购买欲到底在填补我们的什么空白。
与远在美国的姐姐交流,姐姐也有感触,而且在1年前就开始了践行,而且效果很好。
不但在购买整理等表面,而且在生活理念中实行断舍离,践行极简主义。
交流后,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子女什么?是很浮夸的物质吗?还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开始践行断舍离后,我开始审视孩子的玩具、书,衣物,她真的需要吗?
其实她总是听一个故事,一听十来天,喜欢纱裙,衣柜里,最喜欢的还是那几件,这是一种小朋友专注力的培养。
反思从小在如此多的玩具中长大,从小就需要不停的做选择,她的专注力是否会受影响?
她的价值观是否会受偏离?她对于现实社会的认知是否会不够?……
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是一个理念,一种精致而丰富的生活方式!
我是阮唐小乔,公众号:阮唐小乔时光手记。
閱讀更多 阮唐小喬時光手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