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上次寫《BB彈簡史》時,順帶說到了世界公認的第一支近代彈簧氣槍——馬卡姆氣槍。它雖然出奇簡陋,但對於近代氣槍發展史來說,馬卡姆可是個繞不開的關鍵詞。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支名氣很大且極有特點的氣槍。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馬卡姆公司初期生產木桶時的模樣,源自該公司的宣傳畫冊。

威廉·馬卡姆的一生據說豐富多彩,從事過許多事業。有關他的資料倒是不多,只知道他喜歡別人稱呼他馬卡姆上尉,大概是有過從軍的歷史。在19世紀80年代,他在美國密歇根州的普利茅斯,開了一家兩層樓的馬卡姆公司,專門製造盛裝油或其他液體的木桶,但這個行當從事的人較多,所以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馬卡姆氣槍全貌,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氣槍有很大差別。

1885年,馬卡姆也許是自己設計,也許是購買了另外某個人的發明,總之他獲得了一種新氣槍設計的專利。氣槍在當時的美國,包括整個世界上,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當時距離最早的風箱式氣槍在歐洲出現,已經過去了快300年。只不過,此前的氣槍都是貯氣式的,要通過某種方式(比如氣筒),把空氣貯藏到槍身的氣瓶當中。為了防止漏氣,這些氣槍的閥門和密封件的製作必須很精密,因此加工複雜、價格昂貴,難以批量生產,使用過程也比較麻煩,因此限制了氣槍這種武器的使用面,只能是一些財務自由兼有閒階級才能擁有。馬卡姆的貢獻就是讓他的氣槍使用彈簧驅動的活塞氣室作為動力來源,結構得到極大簡化,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和最基本的加工條件就能成批製造,從而讓更多的普通人能夠用上氣槍。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馬卡姆公司更名後,所有生產的氣槍在槍托上均烙有公司名稱印記。

馬卡姆為他的第一支氣槍取名“挑戰者”,並於1886年7月開始正式生產。他很快就發現,這種本來為少年兒童設計的新玩意兒很受市場歡迎。人們紛紛購買這種既沒有多大動靜、也沒有什麼殺傷力的氣槍,且並不僅僅作為孩子的玩具,有的用於新手學習射擊,有的用於室內娛樂射擊,市場需求很大。於是,馬卡姆乾脆把自己的公司改名為馬卡姆氣槍公司,專門從事氣槍的生產。因此,氣槍史研究學者認為,馬卡姆氣槍是第一支成功的商業氣槍。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經銷商為馬卡姆氣槍設計的廣告宣傳畫,圖中女孩正打開槍身,準備裝彈。

1888年,馬卡姆對他的產品設計進行了一些細節修改,並將其更名為“芝加哥”氣槍。“芝加哥”這個名字來源於其經銷商所在城市的名字。這種型號更受歡迎,一直生產到1910年(一說是1915年),整整生產了20多年。此外,馬卡姆也開創了氣槍這種新產品的銷售模式,那就是交給當時新興的零售企業——百貨公司進行代銷。1893年之後,“芝加哥”氣槍一直由新成立的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銷售。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馬卡姆氣槍的材質和設計今天看來都十分粗糙簡陋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馬卡姆氣槍並不太像一支真槍,它的材質和粗短的外形,和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氣槍相差實在是太遠了。該槍全長33英寸,重1磅14盎司。之所以這樣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幾乎全是木頭製造的,加上幾根粗鐵絲,而這些都是製造木桶所必須的原料,只有一些絕對必須的部件,比如彈簧、扳機、槍管等金屬小零件是外購的。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打開後的前槍身末端,槍管周圍是密封用的牛皮墊圈。

馬卡姆氣槍用堅硬的楓木製成,分為兩大部分,我們簡單地稱其為前槍身和後槍身。前槍身正中間嵌有一根9.75英寸長的銅管,作為滑膛槍管,靠槍管末端的直徑稍窄一點,正好讓彈丸卡住,防止彈丸裝上後從槍口處掉落出來。為了防止發射時氣體洩漏,馬卡姆創造性地在槍管末端周邊補上處理成糙面的牛皮墊,現代的中斷式氣槍上,大多仍然有這個密封部件。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左下方是連接兩部分槍身的鉸鏈,上方是固定槍身用的中等長度鐵絲,下方是帶動活塞掛機的長鐵絲框。

後槍身部分結構要“複雜”一點,它是中空的,前半截是一個圓柱形空腔,裝有一個一端封閉的鐵皮筒,這就是活塞室。鐵皮筒的末端有一個小孔,讓一根粗鐵絲穿過,鐵絲前端固定有皮質活塞,活塞和鐵皮筒底之間有一根彈簧,套在鐵絲上,這就構成了該槍的動力系統。鐵絲的後端彎成鉤狀,當活塞向後移動到最末端、彈簧被完全壓縮時,鉤尖可以掛住後槍身正下方的扳機,形成待機狀態。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前、後槍身兩部分之間,是直接用一個櫥櫃用鉸鏈連接在一起的!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前槍身打開後,翹起的是固定槍身用的中等長度鐵絲,此外可以看出長鐵絲框與後槍身之間位置關係

馬卡姆氣槍其餘的部件,就只剩下三根粗鐵絲了。其中,最短的一根在槍身右側,固定在前槍身上,向後伸出半截,其作用是保證槍身關閉時左右對齊。最長的一根彎成一個長框形,前頭穿過前槍身,後頭穿入後槍身上的長槽裡,卡在活塞筒鐵絲末端的鉤狀部分裡,長槽對應活塞筒的後面,是空腔的後半部分。不長不短的鐵絲也在左側,在最長的一根上方,它的一頭固定在前槍身上,另一頭彎了一個圈,利用自身的彈性卡在與後槍身上對應的一根釘子頭上,起到讓前後槍身相對固定的作用。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槍身右側短鐵絲的作用是保持槍身對正

除此之外,馬卡姆氣槍上還有一些小零件,比如前槍身前端的珠狀準星,後槍身上的缺口標尺,以及槍托下方靠近託底的通條固定環等等。後者也非常重要,因為有些彈丸不標準,或者變了形的,容易卡在槍管裡,需要時不時地用通條清理一番才能使用。缺口標尺也出奇簡單,就是一塊開了個小口的金屬片,嵌在槍身上鋸出的一道槽裡,根本不存在什麼調整不調整的問題。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打開的後槍身,正對鏡頭的是活塞筒。

這種氣槍的使用倒很簡單,把不長不短的那根鐵絲帶圈的一頭向左拔開,使其脫離後槍身左側的釘子頭,前槍身便會打開,並由於重力而下垂,露出槍管尾端,便可裝入一粒彈丸,讓它剛好卡進槍管末端。一手握住前槍身,將其用力向下扳開,這時最長的那個鐵絲框就會以穿入前槍身上的一邊為轉軸發生轉動,迫使鐵絲框的另一邊沿著後槍身上的長槽向後移動,拉動活塞向後移動,直至鉤尖被扳機頭部掛住。再將槍身迴轉,讓不長不短的鐵絲帶圈的一頭重新被釘子頭卡住。這時就可以瞄準目標,進行發射了。當扳機摳動時,活塞筒鐵絲底部的鉤狀尖彈脫離控制,活塞在彈簧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快速擠壓活塞筒的空氣,當壓力大於彈丸與槍管之間的摩擦力時,彈丸開始向前運動,並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繼續加速,直至飛出槍口。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槍身後部的長槽,槽中的金屬物體是活塞鐵絲末端的鉤狀部分。

馬卡姆氣槍可以打小粒的碗豆之類的球狀硬物,但要想射遠射準,必須使用標準子彈,其實是當時常見的一種霰彈槍用鉛質彈丸,直徑為0.180英寸(4.57毫米),重約9格令,對應的號數為BB碼。因此以馬卡姆氣槍為起點的此類發射圓球形彈丸的氣槍都稱為BB氣槍,當然這和現在所說的打塑料小球的BB玩具槍並不是一回事。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槍身後上方的缺口標尺,是個嵌在木件上的金屬片。

馬卡姆氣槍儘管簡陋粗糙,看起來真的很像玩具,但它的彈簧仍然是較硬的,所以初速會比較可觀,射程號稱可達50英尺。一個證明就是,保存到今天的馬卡姆氣槍,前槍身後端在經歷了成百上千次活塞的撞擊後,多半都會出現了開裂的問題。而到今天,由於很找找到0.180英寸鉛丸,收藏家也捨不得換用標準彈簧進行測試,因此沒有人準確地測試這種氣槍的威力。但該槍肯定是有一定的殺傷力的,只是與後來的早期金屬氣槍相比威力較弱。在早期的宣傳單上,馬卡姆氣槍被作為一種可以培養男孩勇武氣概的玩具來推薦的,據稱可以用它獵取松鼠。這可能有誇大之嫌,因為即使今天,也要.22口徑的鉛彈氣槍才能擔任獵殺松鼠的任務。也可能是意識到這一點,在後來的改進型號上,馬卡姆氣槍改為發射一頭是鋼尖、一頭是線球的飛鏢彈,提高了威力,這種改進型在槍管末端下方增設了一個小彈簧片,在插入飛鏢彈時起到固定的作用。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槍身前端的珠狀準星

作為活塞氣槍的鼻祖,馬卡姆氣槍自然有很多缺點,比如木質件太多、容易損壞,沒有扳機護圈或任何保險,等等。但即使和最現代的中斷式氣槍相比,它在組成結構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採用彈簧活塞原理,同樣具有動力機構、擊發機構、瞄準機構、閉鎖和開啟機構(儘管很原始),並能夠正常實現射擊,具備了最基本的結構與性能,別忘了,它可是130年前一個箍桶匠的作品。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這支馬卡姆氣槍相對狀態更好,連槍托下方的通條也保存了下來。

儘管看起來不是很像樣,但馬卡姆氣槍的售價並不便宜,當時西爾斯百貨銷售的價格是每支97美元,如果加上一些彈丸、揹帶之類的附件,即使打折後也要1個美元。而1美元在1890年時還是銀幣,有相當的購買力。我沒有找到當時其他物品的零售價格以供對比,只知道1美元在1900年時可以買一雙相當不錯的皮鞋。不過按照貨幣發行量來算,當時的1美元大致相當於現在的40-50美元,按照這種方法來計算,美國100多年來的BB氣槍價格倒還是穩定的,現在一支黛西的普通BB氣槍也要30-40美元。無論如何,毫無疑問當時馬卡姆公司的利潤相當豐厚。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馬卡姆氣槍的宣傳廣告,宣稱可以用它獵取松鼠。

馬卡姆氣槍的成功帶來了許多模仿者。鼎盛時期,以密歇根州為中心,整個美國有幾十家企業在生產各種各樣的氣槍。但只有馬卡姆上尉的對門鄰居,最早跟風從事氣槍生產的普利茅斯鐵葉風車公司笑到了最後。後者在1895年改名為黛西氣槍公司,依靠天才的推銷策略和靈活的產品創新,迅速成長壯大。而馬卡姆公司於1890年推出“國王”(King)單發全金屬氣槍之後,再也沒有有名的產品。1916年,馬卡姆公司被黛西公司接管,改為生產黛西的一些廉價產品。1917年,公司推出了“新芝加哥”,不過這是一種全金屬氣槍,和原來的木製槍幾乎沒有相似之處。1920年之後,馬卡姆公司被改名為“國王”氣槍公司,又稱馬卡姆•金公司,以獨立公司的形式繼續經營,儘管董事會和行政管理層中均引進了黛西公司的人員。又過了幾年,該公司完全併入了黛西公司,馬卡姆公司就此成為了歷史。

由於以木質件為主,馬卡姆氣槍的保存比其他氣槍更為困難,所以到現在就成為了一種比較少見的珍稀品種。到1977年時,這種氣槍每支要賣到75美元,而到2005年時,就達到了500美元,即使一支只使用了部分原始零件的重建品,也要將近300美元。

箍桶匠的發明,幾乎全木製的馬卡姆氣槍,開啟了彈簧氣槍的新時代

20世紀初期銷售“芝加哥”氣槍的廣告,此時售價已漲到2美元,號稱“劃到1美分打100槍”。

最後要補充的一點就是,儘管黛西公司從來沒有承認,但他們肯定心裡還是很忌妒馬卡姆公司造出了最早的商業化氣槍這一事實的。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在黛西公司在自己的公司史上,一直聲稱他們是從1886年起就開始製售BB氣槍的,實際上第一支由普利茅斯鋼鐵風車公司名義設計製造的氣槍是1887年底造出來的,直到1888年才開始銷售。真正從1886年就開始生產銷售氣槍的,仍然只有那家箍桶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