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能取得天下吗?

夏末知了虫


如果曹操在华容道去世,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数,此时说统一天下还为时过早,刘备如果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还是有机会统一的,但从现实来看,刘备难度极大。

首先得看曹操如果去世将会发生什么?

先分析一下天下形势,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时,整个北方除了关中,基本上已经收入囊中,曹操集团占据了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兖州、徐州、豫州、司隶(除关中外)共八州之地。



曹操集团的所有兵力全部是掌控在曹氏及夏侯氏宗亲手中的,至于外姓将领和汉献帝所在的小朝廷,是没有兵权的,即使曹操去世,只要曹氏及夏侯氏宗亲不自相残杀,其他人即使造反叛乱,也动摇不了根基。

曹氏及夏侯氏宗亲为了自已的利益,就得一致对外,推举一个接班人作为曹操的继承人,而曹丕无疑是最佳人选,曹操的嫡长子,根正苗红,如果曹操临死前还有一口气,也会立下曹丕为继承人的遗命,况且这一年的曹丕已经22岁了,已经成年并且可以亲政了。



曹操的手下,不仅是一个军事集团,而且还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集团,正因为所有的兵权都控制在宗族手中,其他人想要造反,手中无兵,只能勾结外敌,曹丕处理得当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风险,依然能够牢牢控制北方八州。

关中由马超、韩遂及十部军阀占领,势力虽然强大,但就是乌合之众,包括马超也是一样,他们之间本来就是矛盾重重,只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曹操才联合起来,如果曹操去世,他们自已就会打起来,此处暂时按下不表,关中应该是军阀混乱。



益州还是刘璋,汉中有张鲁,江东六郡及扬州大部分地盘为孙权控制,最复杂的形势就是荆州。

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才在赤壁击败了曹操,如果曹操去世,荆州可能会被孙刘联军占领,至于孙权和刘备各自占领哪里,就得看当时的混乱形势了。

孙权参与赤壁之战的军队是周瑜率领的3万,别外孙权本部还有3万人在二线待命,再加上江东其他驻军,孙权总共军队在8万人左右。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逃走,如果在华容道去世,那么驻守在江陵和南郡的曹军肯定军心震动,要么投降孙刘,比如原来投降曹操的那部分荆州军,要么向北逃离,比如曹仁率领的曹家军。

曹军一走,那么孙刘联军就开始分开抢地盘,周瑜势力大,肯定好地方被周瑜抢了,比如江陵城和南郡,刘备势力小,只能抢小地方或偏僻一些的地方,比如荆南四郡。



刘备参与赤壁之战的总人马是2万人,包括刘琦的一万人和刘备自已的一万人,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况且还有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和一代名臣诸葛亮。

虽然曹操去世,在北方局势没有完全明朗前,孙权与刘备的关系就显得尤其特别,两家是因为共同的政治利益走到一起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旦利益改变,两家随时翻脸,但这有一个过程。



刘备取荆州四郡原来就是诸葛亮的计谋,再加上刘琦原来驻守的江夏郡,刘备与刘琦在荆州共有五个郡,荆州总共也就七个郡,还被曹操占了一个南阳郡,而孙权只取了一个最重要的南郡。

孙权出于政治原因及战略考虑,在曹操去世后,他肯定会越过长江北进,事实上孙权也是这么做的,至少在曹操去世的当下,孙权的战略应该是北进而不是攻打刘备,因为北方的领土远远大于荆州的领土,况且即使想要对付刘备,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战略改变和准备的,当然还有鲁肃的战略要求。



刘备在当时的情况下,战略突破只有向西发展,有诸葛亮和庞统在,一定会让刘备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是向益州发展,先是与刘璋结盟,刘备可以答应帮刘璋平定张鲁,同时也要求刘璋在自身受到攻击时协助,无论这个攻击来自北方的曹家,还是江东的孙家。

刘璋没有理由拒绝,双方结盟,共同生存,同时刘备要积极打通通往益州的道路,因为南郡被孙权控制,刘备应该从武陵郡寻找通往益州的道路和突破口。



接下来,刘备就应该派出使者劝说孙权,交换地盘,以江夏郡+桂阳郡+长沙郡换南郡,因为双方地盘交错,如果真打起来,谁也占不到好处,孙权在周瑜去世后有理由会同意刘备的要求,这笔交易孙权不吃亏,三个郡换一个郡,虽然南郡很重要,不过很划算了,再加地盘可以划分得很清晰,孙权会同意。

再接下来,刘备就应该积极向益州发展,同时守好荆州三郡,如果处理得当,刘备能够听从庞统与诸葛亮的建议的话,很快拿下益州,再攻占汉中,让自已的地盘横垮荆州三郡、益州及汉中,这对刘备有很大的好处。



一旦北方的曹丕稳定下来,首要敌人还是江东的孙权,有曹丕在,孙权大概率不会与刘备火拼,刘备在正确的战略下,拿下益州和汉中后,就必须联合关中军阀中的一部,攻打其他几部,与曹丕抢占先机争夺关中。

兵贵神速,就看谁的速度快,曹丕即使接班人,要处理内部一系列的问题与叛乱,至少也得一二年时间,同时还要稳定权力,面对外敌,比如孙权,西北的鲜卑人,和北方的乌桓人。



如果真是这样发展的话,刘备尚有一线希望能够统一天下,关健就是谁能最先拿下关中,如果刘备,那就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了,刘备还需要不断吸收新人加入集团,如果能拉拢马超最好,让马超率军出函谷关,攻打曹丕。

如果刘备将重心放在关中,模仿当年刘邦统一天下的路径,确实还是有机会的,毕竟曹操去世,关中肯定是混乱一片,不是曹家的地盘,而一旦局势明朗,比如刘备联合马超出函谷关攻打中原腹地,曹丕还真不好应付。



如果曹丕与孙权联合对付刘备的话,如果孙权主动攻击荆州的话,那刘备集团也不会存在大意失荆州的情况,毕竟公开为敌,你孙权就不可能会偷袭成功,荆州还是关羽镇守,另派出赵云协助,荆州成为前线,未尝不是好事。孙权如果硬攻荆州,能打赢关羽吗?就凭吕蒙和陆逊?

这样的话,刘备还真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梦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兵败赤壁。曹操败退时,有一个关羽华容道、捉放曹的桥段。不过这只是演义小说中的桥段,真实并不存在。当然,也有史料记载曹操兵败时走过华容道,而且情况非常之惨,只不过没有遇到伏兵而已。

倘若曹操当时真的死在了华容道,刘备能取天下吗?

末将想说的是,如果曹操死在了华容道的话,刘备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

在北方曹魏方面,曹操一死,北方绝对会出现很大的动乱。士族阶级和曹氏宗亲的矛盾会随着曹操的死而逐渐激化。谁胜谁败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讨论,我们只需要知道北方势力短时间不会再威胁到南方就行了。

没有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自然就是南方政权趁机做大做强的时候。


当初,赤壁之战后,在曹操没有死的情况下,东吴内部出现过两派意见:

一派是以鲁肃为代表的联盟派,鲁肃建议“借荆州”给刘备(实际上就是以东吴的南郡换刘备手上的江夏)鲁肃的目的在于连刘抗曹,把刘备推向抵御曹操南下的第一战线。

另一派是以周瑜为首的鹰派,周瑜建议直接软禁刘备,收编其部下。

刘备是什么人,孙权心里很清楚。只是孙权考虑到北方曹操的军事压力,又考虑到刘备的部下不容易收编。于是选择了鲁肃的建议(在很多年后,孙权和陆逊谈到这件事,孙权都非常后悔。后悔没采取周瑜的强硬措施。让后来的东吴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才拿下荆州)。


可想而知,一旦曹操在赤壁之战死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瞬间小了。孙权就有机会和时间来实现他的宏图伟业了。

东吴的第一战略目标是荆州,刘备虽是盟友却又是潜在的敌人。此时刘备坐阵荆州,实力还很弱小。所以东吴定会向刘备动刀兵,而当时的刘备也绝对不是东吴的对手。

至于刘备方面,刘备的政治嗅觉是很敏锐的,加之诸葛亮的战略意识。他们绝对很清楚在曹操死后,东吴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打又打不过,就只能走。走的话就只能往益州走。反正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是敌对面,刘备唯有向刘璋借宿,请求收留,刘璋一定会答应的,因为刘璋也需要借助刘备来进攻张鲁。

然后刘备表面上替刘璋进攻张鲁而占据汉中。实际上可以攻汉中也可以夺益州。因为张松、法正等益州谋士肯定会像历史轨道中那样去支持刘备。因为刘璋是外来政权,对益州本地士族阶级是大力打压,所以益州本地士族早就有其他的心思了,他们早就想通过换领导人的方式来谋取利益。所以他们会相助刘备夺取益州。


刘备夺取益州后,下一步就应该是汉中。孙权夺了荆州后下一步就应该是进伐中原。

好了,好了,实在编不下去了,赶紧收尾。孙权进伐中原很困难,而刘备攻取汉中很容易。而北方在曹丕的领导下重新平底各种叛乱和反对的声音。天下又回到了襄樊之战后的局面。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左将军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了解诸葛亮安排关羽去守的目的便知。曹操赤壁之战惨败,败走华容道,诸葛亮有意安排关羽去守,并让关羽立下军令状——一定不会心软放过曹操。当关羽离开以后,刘备向诸葛亮询问,为什么让与曹操有渊源(关羽曾经因为种种原因,投降过曹操,并得到曹操很大的尊敬)的关羽去守,就不怕关羽心软放过曹操吗?然后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一番当时天下的局势。说出曹操在此还不能死的原因,曹操身为北方势力的头领,如若死去,必定会引起北方的大乱,一定会有各种势力崛起去争取曹操的位置,这对于刘备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不知道下个势力崛起时,自己将面临的是什么。还有一方面是孙权也会趁乱去平定北方,以孙权的势力,远远超过刘备,如果给孙权这个机会,那么他们会更加壮大,到那时孙权想要摧毁刘备,简直不要太轻而易举。此时如果杀掉曹操,那也与诸葛亮隆中对的天下三分计划不符合,容易导致政治跑偏,战略模糊,没有具体的指导性原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各种机会。 事实上,诸葛亮让关羽去守华容道,换句话说,也就是故意不让曹操在此时死。由此可见,如果曹操在华容道死去,那对刘备集团是很不利的,刘备又靠什么去取天下呢!


张帅83884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真的于华容道被关羽所斩杀,那只能说刘备也算走到头了,更别说取得天下。<strong>

我们要知道孙刘联盟得以存续的先决条件,是因为曹操的威胁,那么如果曹操一死,这个威胁自然解除了,孙刘联盟破裂,曹操的势力虽然还在,但北方地区必将在一次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对于孙权集团是十分的有利的,而对于刘备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在曹操死后,北方的各大世族势力以及心向汉献帝汉朝重臣们,势必会借着这个机会你争我夺,整个北方地区陷入内乱的局面,甚至再一次走向分裂都是有可能的,至于曹操的儿子们在彼时还没有任何的政治影响力,在加上法理上丞相并非世袭职位,所以他们也没办法阻止这一局面的发生。

鉴于北方的混乱局面,此时的孙权自然没有来自北方的威胁,加上刘表这个阻碍已经没了,刘备的日子也不好过。孙权势必会扩大战果,占领整个荆州成了孙权一方的首要战略,而此时仅有半个江夏与半个南郡的刘备根本不是对手,极有可能会被孙权整个吞并。

随后,孙权势力克益州、收蜀中,占领整个南方地区。

<strong>如此下去,后面也不会三足鼎立的局面的,最有可能形成的是北方的内乱平息后,重新回归统一的局面,而南方则被孙权统一,形成一个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要么孙权在夺取整个南方地区后,迂回出关中,夺取天下,要么就是北方重新回归统一后,借着北方强悍的军事势力一举荡平东吴。

总之,如果曹操死在华容道,后面就没有刘备什么事情了。


像素说历史


首先,魏军兵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孟德这一段其实是罗贯中先生虚构的画面,现实情况中并不存在,然而小编以为,就算是曹操真的在华容道被刘备军队拦截,诸葛亮也会放他一马,这里面是有历史的必然性的

赤壁之战,天下三分

曹操本事东汉官宦后代,初以孝廉举仕,曾担任东汉地方县令,为政不惧权贵而又严格执法,后来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率领中央军剿灭乱军,自此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曹操的一生自黄巾之乱起,经过讨伐董卓,攻占兖州豫州,而后打败刘备兼并徐州,等他收拾完袁术袁绍后,曹操已经具有北方东汉除开凉州和并州一部的全部故土,他前进的方向只有南方的荆州,益州,扬州,交州这半壁江山

然而世事无常,曹操南下在赤壁为孙刘联军以火攻打败,几十万军队转瞬成空,曹操不得不仓皇逃回南郡

孙权和刘备想要曹操死吗?估计是的,可问题是,曹操应该死在谁的手上?当时曹操虽然败了,可是其北方诸州仍有几十万部队,刘备和孙权的实力仍然远不及曹操,可如果谁杀了曹操,那么北方的兵锋就一定会先指向谁,孙刘并不是铁板一块,二者都想祸水流向对方,所以曹操看似危险,其实是死不了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如果曹操被杀,那么刘备可能会败的很惨,哪里还有能力争夺天下。(根据《三国演义》评价,历史上没有此故事)

曹操赤壁之战被周瑜黄忠用诈降计,烧了他的20万军队,曹操战败,被迫北逃,在经过诸葛亮的两次设伏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到华容道的时候,被关羽埋伏,此时曹操已经是必死,但是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

曹操被关羽放过之后得以逃回北方,那如果关羽杀了曹操,三国就会完全不一样。曹操一旦被杀,荆州将会出现混乱,北方曹丕和曹植的继承人之争将会直接以战争的形式表现,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北方混战。

孙权此时最大的敌人将不再是北方的曹操,而是眼前的刘备,所以孙权一定会进攻刘备,刘备处在江夏,无论水军还是陆军都是东吴的对手。因为当时的刘备只有江夏一片之地,而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在兵力对比之上,刘备只有区区两万人不到,而孙权有五六万人之多。

从实力上来讲刘备对阵孙权差距比较大,并且刘备驻扎的江夏,是一个水陆都可用兵的地方,这样一来东吴的水军优势将会发挥出来,刘备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孙权打败刘备之后会攻占荆州,而且很有可能借着北方混战的局面北伐,当然也有可能成绩攻占益州,但是无论怎么样,刘备都不可能统一天下。


帝国烽火


刘备和孙权都不傻,谁杀了曹操都会收到魏国的复仇,说是联盟,实际上是各怀鬼胎,互相算计对方,所以才有了我们在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一路逃跑,刘备和孙权都会派兵拦截,但都心有灵犀,不管是东吴名将还是张分 赵云 关羽 只会堵住拦截而不会杀掉曹操.


这个假设如果成立,刘备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虽然死在了华容道,但是魏国主力尚在,优秀的将领和谋士都没有损失,曹丕带领的魏国定会举兵复仇那么刘备很可能会兵败死亡,哪来的取得天下,根本不可能.

第二个问题你想过孙权吗,魏国复仇刘备,孙权很大可能不会帮助刘备抵抗曹魏的的入侵,说不定还会蚕食刘备的地盘和收编刘备的军事实力为自己所用,到那时,刘备很可能会成为兵败如山倒和他手下的能臣良将都会被东吴和曹魏瓜分,自己会成为阶下囚,这肯定不是诸葛亮和刘备想看到的结果.


经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曹操第一个死,刘备不会快活多久就会被消灭,真到那时,三国鼎立恐怕也就不存在了.


幽默历史小王子课堂


如果曹操在华容道没有逃出生天,刘备能不能最终统一天下?小编仔细看了一下楼下诸位高手的回答,答案几乎是一边倒的不可能,因为在大家心目中,刘备就是一个屌丝逆袭,能够偏居一隅已经是捡了大便宜,更何况统一天下。但是在小编来看,其实也未必,刘备作为乱世一枭雄,能够从一个卖草席的发展成一方皇帝,绝对有他的必然性。梳理一下,曹操若死,刘备未必不可能草鸡变凤凰,成为真正的大汉天子。原因如下:

其一,刘备有无可比拟的“血统”优势。当然,您也注意到,我这里的血统是打了引号的血统,也就是是说刘备皇室贵胄的身份存疑。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本题的前提是曹操在华容道遇难,那么北方刚稳定的局势势必再崩塌,曹操手下的各路大将能否继续团结高度存疑。此外,西凉马腾,辽东公孙氏,汉中张鲁,还有河北袁绍残部,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失去曹操这个最大霸主之后,肯定会蠢蠢欲动,再次发生群雄逐鹿也并非不可能。当然,这个时候的刘备、孙权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角逐中原必然会有他们的戏份,而且是很重的戏份。相较于各路豪强,刘备这个不太纯正的血统也弥足珍贵。人家毕竟姓刘,而且是汉献帝亲口承认的皇叔,你纵然有这样那样的亦或,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搞学术研究。所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有利于刘备发展壮大,比其他诸侯有血统上的优势。

其二,赤壁之战后的刘备已非小鱼。的确,刘备是白手起家的屌丝,但是在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大破曹军,几十万北方军队灰飞烟灭,这时的刘备已然脱胎换骨、破茧成蝶。这个时候的刘备集团,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张赵,更兼吸收了荆州刘表的水军主力,其实力不可谓不大。否则,孙吴集团也不会看着刘备独吞荆州而无可赖何。以这样的势力,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曹操败亡,北方大乱,以纸面势力来看,刘备集团完全可以排在前三。只要战略得当,刘备统一天下绝非不可能。

其三,刘备的个人威望无人能敌。汉末大乱以来,从镇压黄巾军到诸侯反董卓,从汉帝被挟到群雄逐鹿,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争锋,几乎每一个热点都能看到刘备的身影。所谓十处打锣,九处有他,而且还越做越强!可以说到了华容道这一段,天下老资格的大佬,真的只剩曹操和刘备了。曹操煮酒论英雄可谓是一语成谶!如果曹操在华容道丢了性命,那么天下英雄就只剩下刘备。有能力,有经验,有实力,有威望,更加上还有血统优势,这样的刘备问鼎天下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有希望!



周周说古今


方圆论坛在线

历史上曹操赤壁之败后确实从华容道退走。虽然在华容道行军途中辛苦危险了一些。但这都是因为道路崎岖的问题。实际上在华容道上曹操并没有遇到敌人。我们所熟知的华容道关羽私放曹操,这实际上就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一个桥段罢了。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一段。曹操赤壁之败后,整个刘备势力都在东吴背后抢地盘。哪有时间出来追击曹操。


关于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件事记载于裴松之引注的《山阳公载记》中。原文为“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大意就是赤壁之战后,曹操船队被刘备烧了,曹操无奈只能领军从华容道撤退。因为华容道地势崎岖,所以损失了不少士兵。出了华容道之后,曹操大笑着对众人说,刘备不是我的对手。如果他早点放火我们就活不了了。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走了华容道但没有遇见任何敌人。曹操确实大笑了。但只笑了一次并没有三次。

而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匆忙退回北方并没有再次卷土重来。其目的也是为了稳定北方。因为当年袁绍就是官渡之战失败后后方不稳导致叛乱四起最终覆灭。所以曹操很害怕会重蹈覆辙。这也是曹操兵败后着急赶回北方的主要原因。

曹操如果死在华容道刘备会夺取天下?这玩笑开的有点大。且不说刘备之后会如何。如果曹操真的死在华容道,那么孙权和周瑜会毫不留情的立刻对刘备下手除掉他。要知道赤壁之战实际上就是东吴和曹魏之间的一次较量。刘备在其中最多算是一个敲边鼓打酱油的角色。当时刘备势单力薄只能从旁侧应。而且当时的刘备连块地盘都没有。之所以东吴会允许刘备占据荆州部分地盘就是想以刘备为屏障隔在东吴和曹操中间。如果曹操死了刘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周瑜会毫不留情的铲除刘备。


以当时东吴的兵力和刘备的兵力对比来看。刘备必败无疑。刘备要么被杀。要么逃亡益州。这两个结果不管是选择哪一条路刘备以后的发展之路基本上就暗淡无光了。而东吴可以顺势占领荆州在图谋益州。所以如果曹操真的死了,那么东吴最后可能趁势而起。也最有可能和曹魏一较高下。刘备并没有机会夺取天下。反而刘备会消失在争霸的舞台上。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太能逗了,就算曹操在华容道死八十回,刘备也不可能取得天下,原因是刘备太弱,但是却太惹眼,所以他没时间取得天下,而且他有一个好盟友。

估计有的朋友会说,你这个傻缺,你说的是什么呀?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的,别急,我解释一下。

刘备当时最多只能出兵一万,协助东吴拒曹,这点兵力都快要超出他的预算范围了。试问,拿这么点人取天下,有可能么?

刘备虽弱,但是雄心已露,招武将,请军师,无疑是着手准备逐鹿中原,他身边的强手会不防备他吗?

东吴当时虽然也不富裕,但是比刘备强太多,刘备一旦有异动,最先对付他的绝对是东吴。卧榻之侧,你刘备跑来酣睡?那怎么行!东吴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对刘备下手,是刘备沾了曹操的光。孙权明白,自己的首要之敌是曹操,曹操觊觎东吴,自己要是敢和刘备撕破脸开战,曹操必然会趁机夺取东吴之地。

可如果按照问题所问,曹操死在华容道,那么北方的危险暂时解除,孙权九成会趁热打铁干掉刘备。他们的盟约并不可靠,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夺荆州事件了。

当时的刘备集团实在太弱,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孙权不可能不把握这个机会。

所以,即使曹操死了,刘备也不会有机会取得天下,相反,可能会紧随曹公之后,去阴曹地府报道。

说句题外话,这也有可能是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的原因。因为关二爷重义气,会放走曹操。只有曹操活着,才能钳制孙吴,使其不敢对刘备轻易动手。借曹魏势力求自身安全,并借机开疆扩土,壮大实力,这是自保的高明策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