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戰爭新視界,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作為一支“多國籍”的精銳部隊,維京師基本都是由一些來自荷蘭、弗蘭芒、丹麥以及挪威的志願兵組成,希姆萊對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維京師對裝備的需求當然也是儘量滿足,所以戰鬥慾望旺盛,裝備精良的維京師在東線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當時間來到了1943年,形勢急轉直下,即便是維京師,卻也獨木難支……

▼科爾森包圍戰

1943年夏秋兩季,維京師都在第四裝甲軍麾下防守南方的頓河戰區,因此也避開了庫爾斯克的一場激戰。1943年10月,維京師再度升級,由原本的裝甲擲彈兵師升級為全面裝甲的裝甲師。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1943年7月,維京師擁有八輛三號N型坦克。這種短炮管的75mm戰車炮,特長是支援裝甲部隊作戰,專以高爆彈摧毀敵軍的堅硬防禦工事、或是步兵據點

1943年底,維京師和其他五個師,在聶伯河東邊的科爾森一帶,形成了一個長達96裡的突出部。希特勒天真地以為突出部的56000人能抽調至北方,投入基輔攻擊戰。但他完全沒料到,科涅夫將軍所率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會突然從克萊門察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之間的橋頭堡切入。克萊門察位於哈爾科夫西南方,兩地距離很遠,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則位於克萊門察東邊。科涅夫將軍的目的,是要切斷德軍的第一裝甲軍和第八軍。德國第八軍完全不是強大的俄軍的對手,只能在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的壓迫之下一路撤退。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1943年8月,維京師開始以“黃蜂”自行火炮取代拖曳式火炮,不過只有一個營改裝為新型武器,其餘三個營都還是使用拖曳式火炮,一直到大戰結束為止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維京師炮兵團成立初期,裝備都是拖曳式火炮。到了1943年,第一營才改裝為”黃蜂“自行火炮,上面安裝的是105mm LeFH 18,第一營中裝備了三個連“黃蜂”,每連6輛

基輔

德軍北邊的戰況也不佳。德軍在基輔搶佔的一處橋頭堡,11月6日又被俄軍奪回。11月20日,德軍曾攻陷日托米爾,但在極短的時間內即被俄軍奪回。從此,紅軍士氣大振。城裡的建築,已變成一片瓦礫,道路兩旁堆滿了焚燬的汽車。德國第四裝甲軍在兩年前盛夏的大捷中所建立的大型補給站和糧倉,則形成強烈的對比。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日托米爾雖然被德軍攻克,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被俄軍奪回

包圍戰

維京師被指派加入一個戰況頗不樂觀、而且德國人不願前往的戰區。最後,有四個師在大雪紛飛的天氣下,被圍困在平坦的基洛夫格勒近郊,當時的氣溫只有零下20°C。1月5日,科涅夫將軍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發起反擊,攻打該城。戰鬥當中,德國第三裝甲師在炮兵掩護之下,突圍成功。俄軍完全被德軍的炮火壓制住了,動彈不得,讓一群工兵和裝甲擲彈兵也尾隨第三裝甲師之後衝出了包圍圈。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1943年夏,日耳曼裝甲擲彈兵團麾下的一個營,已改裝為半履帶裝甲化,裝備的是SdKfz 251半履帶裝甲車。日耳曼團是最早期的武裝黨衛軍成員之一,後來更名為第九黨衛裝甲擲彈兵團-日耳曼團

無論黨衛軍和裝甲軍如何努力應戰,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俄軍已展開冬季大追擊,決定給德軍很狠一擊。俄軍的反擊像是一場兇猛的潮水,德軍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

▼撤出切爾卡瑟

1944年1月,維京師在科爾森突出部的狀況,岌岌可危。俄軍精銳部隊已集結完畢,隨時會對當地的德軍發動攻擊。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1944年,維京師的五個偵察連當中,只有一個連使用裝甲車輛,第二裝甲車連的裝備是半履帶搜索車SdKfz 250/9

基洛夫格勒尚未完全落入俄軍之手,因為城北仍有德軍突出部盤在科爾森和切爾卡瑟四周。希特勒曾下令堅守城北據點,當時有6.5個師、約56000人駐守這個據點。

近衛第四軍、第五軍和近衛坦克第五軍,開始攻擊德軍防線心臟區,以重炮轟擊德軍突出在科爾森南方的陣地。俄國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則是由北方攻擊德軍突出部。1月28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由南向北進攻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終於會合,把突出部的56000名德軍包圍了起來,第五黨衛裝甲師一維京師也是被包圍的其中一個師。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維京師裝甲團的裝備,是戰爭後期的標準裝備,包括一個豹式坦克營和一個四號坦克營,四號坦克營中主要裝備的是四號H型坦克

突圍

維京師是包圍圈內唯一的裝甲師,因此突圍衝鋒的任務,便由維京師領頭。當時,維京師麾下還有一支獨立作戰的黨衛軍,即第五黨衛志願突擊旅-瓦隆人旅,這支部隊就是第二八黨衛志願擲彈兵師一瓦隆人師之前身。最後,德軍突圍成功,但傷亡也十分慘重,56000人當中,大約只有30000利逃出。戰鬥過程當中,維京師的裝備武器幾乎損失殆盡。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一輛停靠在路邊的豹式G型坦克。1943年10月,維京師升級為完整的裝甲師。1944年5月,德國總部的檔案記錄顯示,第五裝甲團第一大隊已全面換裝五號豹式坦克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1943年德軍大量引進五號豹式坦克,裝甲部隊的編制也隨之大幅調整。有些裝甲師下設一個裝甲營,營之下有三個連,每個連的編制是一個擁有兩輛坦克的本部排以及四個擁有五輛坦克的裝甲排。1944年夏季,德國裝甲師又再度重整,裝甲師之下的裝甲團由兩個營組成,一個營是豹式坦克,另一個營則是其他型號坦克。有些裝甲連仍為22輛坦克,但很多師的裝甲連,坦克數量則縮水為17輛

▼匈牙利和奧地利

在科爾森和切爾卡瑟包圍戰中遭受重創的維京師,1944年春季的大幅重整,已是勢在必行。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維京師餘眾正從東線撤退。切爾卡瑟包圍戰中幾乎全軍覆沒的維京師餘眾,在1944年初撤出東線,由於裝備幾乎全數遺失,倖存的部隊只能組成戰鬥群,等待上級派發的新裝備

維京師餘部組成一個戰鬥群,繼續在東線作戰,最後才被調回波蘭,重新組成全新的第五黨衛裝甲師-維京師。由於不在前線,所以沒有遇上俄軍的夏日大追擊——巴格拉季昂攻勢。巴格拉季昂攻勢可算是史上最為威猛的軍事攻擊行動,攻擊目標是德國東線,幾乎殲滅德國中央集團軍。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維京師的一輛“野蜂”150mm自行火炮,服役於第五黨衛裝甲炮兵團第二營第三連。其上安裝了一門150mm sFH18 重型榴彈炮,能發射43.5千克榴彈,射程最遠可達13325米

維京師再度投入戰場時,俄軍正大舉向西推進,攻向維斯杜拉河和波蘭首都華沙。維京師和骷髏師、以及德軍第十九裝甲師並肩作戰,阻擋俄軍進攻,守住了維斯杜拉河一帶的陣線。

俄軍自喀爾巴阡山北麓席捲而來,大舉攻向德國,但希特勒卻認為匈牙利才是防守重鎮。1944年12月,希特勒命令維京師南下,開往匈牙利,解救陷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6萬名德軍以及超過8萬的德籍居民。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德軍在一輛1噸拖車SdKfz 10上安裝了一門Flak 38 20mm高射炮。維京師本部連的編制,包含高射炮排、步兵炮排和反裝甲排。高射炮排的裝備便是四輛此型SdKfz 10/5自行高射炮

被編派在第四黨衛裝甲軍團內的維京師,花了兩週的時間壓迫俄軍,但徒勞無功,仍舊無法突破俄軍的重重包圍。雖然德軍已逼近布達佩斯近郊,肉眼可見紅軍蹤跡,但第四黨衛裝甲軍團卻在這個時候收到命令,轉向布達佩斯西南方的斯科斯富赫瓦工業區及農業區。後來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希特勒親自下達的命令。德國將在此地重新發起攻擊,以突破俄軍的包圍。

戰鬥當中,維京師和骷髏師死傷慘重,人員裝備遭受重大損失,黨衛軍自此元氣大傷。在俄軍的強烈炮火之下,德軍完全無法撼動俄軍,只好拆除斯科斯富赫瓦的指揮部,致使德軍防守線全面瓦解。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戰爭初期,僅有少量37mm反坦克炮裝備在德軍的反裝甲單位內,這種反坦克炮對於較為新型的裝甲車幾乎毫無作用。

戰況危急,連迪特里希和他所率的第六黨衛裝甲軍,也遠從西線的阿登戰場上被抽調出來,並橫越歐陸,抵達匈牙利支援作戰。3月25日,俄軍幾已全面瓦解德軍守勢,遂於隔日揮軍南下奧地利,準備完成戰爭的最後階段。維京師在布達佩斯爭奪戰失利之後,即撤退至奧地利,並在當地打了最後一仗——1945年的維也納保衛戰。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一輛受損的Sd.kfz.251、22型自行反坦克炮,還有一個擊殺環。戰爭最後一年大量生產的SdKfz 251/22裝甲車,構造很簡單,只是把75mmPak 40反坦克炮安裝在中型半履帶裝甲車的炮座上

維也納保衛戰

武裝黨衛軍的最優先任務,就是保衛維也納。雖然黨衛軍的武器裝備已遠遠比不上布達佩斯之役時,但第六黨衛裝甲軍的後衛部隊、維京師、警衛旗隊以及德軍第十七步兵師,還是在維也納四周埋下伏兵、在道路橋樑佈下地雷,阻擋俄軍進城。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維京師裝甲偵察大隊的重裝甲排,在戰爭最後一個月的裝備是6輛8輪重裝甲車——SdKfz 234/3,車上安裝了一門短管75mm戰車炮KwK 51

只不過,此時的俄國大軍已是無人能擋,維京師殘餘部隊只好再撤退至格拉茨。俄軍最後停在穆爾河,等待後方的補給和T-34坦克。

維京師最後一役是攻擊美軍在拉斯塔德的防線,之後便於當地向美軍投降。至此,維京師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向美軍投降的維京師眾人,也在巴伐利亞的戰俘營裡得到禮遇,1945年9月,巴伐利亞戰俘營解散,維京師官兵都回到了各自的故鄉,可能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戰爭末期,德軍已擁有大量反坦克炮,有些反坦克炮甚至安裝在自走式平臺上,非常實用而且靈活,戰爭結束時,維京師的三個反裝甲連已全面改為自走式
維京師在戰爭的最後幾年:“獨木難支,終是倒,雙挙難敵四手”

  • 戰爭結束時,維京師的三個反裝甲連中擁有各式自行反坦克炮,包括著名的火炮半履帶裝甲車SdKfz 251/22,以及服役時間很長的黃鼠狼III型。黃鼠狼III型是在1942年引進德軍,到了1945年2月,能用的黃鼠狼III型自行反坦克炮仍有350輛,散佈在德國國防軍的各單位裡

想了解更多近代戰爭的相關知識,就快來關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議與疑問,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