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給您講述蘭州高原夏菜的“臺前幕後”故事(下)——從高原出發 去漂洋過海

原標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百名記者走基層】

記者給您講述蘭州高原夏菜的“臺前幕後”故事(下)——

從高原出發 去漂洋過海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

瞧,我們的顏值這麼高!(資料圖)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

農技人員培育高原夏菜種苗。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下)——从高原出发 去漂洋过海

榆中縣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保障了蘭州高原夏菜的品質。本版圖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鐵梁拍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趙 梅

外銷量達到100萬噸,銷往全國22個省(直轄市)近100個專業批發市場,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港、澳、臺地區……

從“三馬子”販運到進入國際市場,從第一家蔬菜保鮮庫的建立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

經過20年的發展,蘭州高原夏菜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小散亂到品牌化的靚麗蛻變。

1 從種菜人到銷售商

9月,杭州,清晨6點30分,呂奕萱便開始準備早餐和中午的便當。

營養搭配、健康綠色是不變的主題。其中總是少不了來自大西北蘭州的甘藍、娃娃菜。水煮、清炒,從原汁原味的菜餚中獲取所需的維生素和能量,這位都市白領信心滿滿地投入一天的工作。

此時,西北高原夏菜種植區的蔬菜保鮮庫裡,又是一番緊張而忙碌的場面。

蔣小兵是蘭州市榆中縣蔣家營村村民,一大早就開著三馬子來交散花菜。從上年農曆臘月二十開始育苗,4月初移栽到地裡,精心細緻的田間管理後,菜終於採收了。今年的菜價比往年低一些,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種植信心。

“父輩們種地就靠體力,產量低、賣菜難,現在大不一樣了!”蔣小兵說,以前種地都靠體力,如今種地有鋪膜機、提壟機,不僅省力還規範,最重要的是菜採收後不愁銷售,直接拉到保鮮庫,1畝地收入4000多元。

正在忙著過秤、開單、記賬的蔣家營村村民張紅軍今年45歲,他完成了將最初種的菜,用手扶拖拉機運到蘭州蔬菜批發市場搶位置,再到近年來租用蔬菜保鮮庫搞蔬菜外銷的轉變。

“7月份我們又打開了江蘇的淮安市場,發展前景肯定不錯!”張紅軍說,自2016年租用4個保鮮庫銷往南京以來,他們的高原夏菜在不斷開拓外地市場。

而在高原夏菜發展初期,銷售這條路並不順暢。尤其是隨著高原夏菜種植面積的逐漸增加,銷售成了難題。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一輛滿載白菜、甘藍,上頭還坐著幾個人的三馬子在公路上行駛,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晚上8點後進城,到蔬菜批發市場佔位置。早上5點,食堂、菜館來批發。”蔣家營村村民蔣得輝說,那時村民種的菜採收了,各家各戶便用竹筐子裝好,晚上用三馬子運到蘭州蔬菜批發市場,等買主,睡在三馬子或者地上,忍受蚊蟲叮咬是最平常的事。

菜一茬接一茬的熟,賣不掉就要爛到地裡。蔣家營村村民蔣宜民看到這樣的情況,坐不住了。當時,臨近的蘭州市城關區雁灘一帶有個蔬菜保鮮庫,他想,如果村裡建起冷庫,村民們就不必再為賣菜奔波,事故也就不會發生了。

1997年,蔣宜民前往深圳、廣州考察。回來後多方籌措資金,年底投入700多萬元開始修建蔬菜保鮮庫。第二年6月,當時全省最大的集蔬菜收購、貯藏、加工、銷售於—體的蔬菜保鮮庫建成,並投入運營,12間200多平方米的保鮮庫被蔬菜收購商租賃一空。

也正是因為這座蔬菜保鮮庫的建立,榆中縣的蔬菜開始走出蘭州,走向囯內和囯外市場,當年銷售蔬菜1.2億公斤,菜農人均收入超過千元。

農民在種菜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開始大面積種植。榆中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出臺多項優惠政策,扶持農業龍頭企業,鼓勵農民發展蔬菜生產,榆中縣的蔬菜生產開始朝著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2 從“賣菜鐵三角”到千帆競發

“高原夏菜發展快,勢如破竹地大步邁,生產規模在擴大,種植面積也增大,遵循自然來栽培,精心播種細施肥,品種達到三百多……甘藍長出來是綠油油,還有青菜花的玉冠和綠洲,菜用豌豆不常見,那把國內市場佔了個遍……”

2008年7月,廣州,江南市場。

清晨的寧靜,被清脆的蘭州快板聲打破。一座寫有“蘭州高原夏菜現場推介”字樣的紅色拱門和擺放整齊的來自大西北蘭州的甘藍、娃娃菜、西蘭花等二十多種高原夏菜及宣傳展板,吸引了各經銷商和周邊住戶前來觀看。

“蘭州地處高原,氣候乾燥,早晚溫差大,沒有蟲害,因為日常充分,蔬菜的品質都很好……”當時抽調在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的宋海慧在現場為大家講解。

在2003年,為了打開高原夏菜的銷路,蘭州農業部門便採取“請進來”模式,邀請南方的蔬菜企業和經銷商到蘭州參觀高原夏菜種植基地,擴大影響力。

要讓高原夏菜走出去,還得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2008年7月,當時的蘭州市農村局決定“走出去”。

可走出去推介還是第一次,具體該怎麼做?似乎沒有抓手。

時任蘭州市農牧局副局長的才吉安有豐富的推介經驗,她負責打前站,和南方農業部門、農貿市場對接。時任產業處處長的張要玉對接蘭州各高原夏菜經銷商,充分準備各種菜品,用冷鏈車運往南方。加上宋海慧在現場從技術方面講解高原夏菜的優勢,以及各種種植技術。她們被大家稱作“賣菜鐵三角”。

就這樣,走進一座城市,晚上搭建宣傳展臺,第二天進行宣傳推介,第三天撤離。高原夏菜的推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一個個大型農貿市場輪番宣傳。也正是這樣直觀的宣傳、推介,讓更多的蔬菜經銷商和市民知道了蘭州高原夏菜的名字和好處。

“看到‘蘭包真好吃,如假包換’的字樣,我很激動。”宋海慧說,第二年,她進入杭州市場時,看到一些菜場原本被當地人稱作包心菜的甘藍面前,已然寫著“蘭包”字樣。蘭州包心菜已經深入人心,後來又因這甘藍有天然甜味,還被稱為“甜包”。

2006年開始,蘭州市通過舉辦產銷對接活動、參加國內大型產銷對接會、展會,在重點終端銷售城市舉辦專場推介會等方式大力宣傳推介高原夏菜。當年,外銷量達到70萬噸。

隨後外銷量穩步增長。尤其是近兩年,蘭州市通過產業扶貧,大力組織榆中、永登等貧困地區的冷涼蔬菜走出去,外銷量明顯增加。

產品好不好,質量安全是生命線。

初夏季節,榆中縣不管是在川區的三角城鄉,還是二陰地區的馬坡、新營鄉,錯落有致的菜地裡,一張張黃板甚是醒目。因為蚜蟲有趨黃性,這種黃板就代替了農藥。

為了把好綠色安全關,打出高原夏菜優質品牌。蘭州高原夏菜種植區,不僅採用黃板滅殺蚜蟲,還採用滴灌,微噴水肥一體化技術減少蔬菜農藥、化肥的使用,以此打造高原夏菜優良品質。

同時,蘭州市還採取多種措施嚴把蔬菜質量安全關,實行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監管。

在榆中縣農業技術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化驗員劉霞將早晨從菜地採收來的芹菜切碎、稱量,通過儀器檢測農藥含量。

“菜農採收的菜要外運,必須要有當地鄉政府開的農產品產地準出證明,蔬菜保鮮庫還要出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證書。”榆中縣農業技術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站長許麗芸說,如今,縣裡41座蔬菜保鮮庫和專業合作社也都配備了農殘速測儀,進行全面檢測,保證菜品的質量。

為維護好生命線,蘭州市在全市範圍內取締了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銷售許可,全面推行高原夏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探索實施蔬菜質量管理追溯體系,推行了“聯戶聯保”組織化管理模式,逐步實現了生產全程無公害控制,蔬菜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在國家農業部連續多年對全國37個大中城市進行蔬菜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中,蘭州市的綜合排名始終名列前茅。現在,榆中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和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範區。

3 從供應當地到粵港澳大灣區……

隨著高原夏菜種植規模的增加,其組織化程度低、龍頭帶動不夠、品牌化銷售利益鏈條不長、產品質量效益發揮不完全等問題日漸凸顯。

找到一條既能促進蔬菜質量提升,又能擴大銷路的出路是當務之急。

2019年,一份來自廣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共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函,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由於廣州市是蘭州高原夏菜銷售的重點城市之一,年銷售量達10萬噸以上,佔高原夏菜外銷總量的10%以上。而且據廣州市部分蔬菜經銷商預測,廣州市對蘭州高原夏菜的需求還有不小上漲的空間,我們的預期目標是15萬噸以上。”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科長李海湧說。

多年來,蘭州市與廣州市在農產品產銷對接方面合作良好,若通過共商共建共享“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實現互惠互利,對推動蘭州高原夏菜“走出去”,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意義重大。

今年5月8日至9日,在廣州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大會上,蘭州市與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簽訂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城際聯席會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蘭州高原夏菜直供粵港澳的新紀元。

目前,蘭州三鑫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蔬菜出口基地、蘭州市鵬成百合供港澳種植基地2家企業已獲批供港澳蔬菜備案種植場,甘肅康源等8家企業正在申報供港澳備案證書,有3家公司正在申報供港澳流通企業,預計年內獲批供港澳蔬菜備案種植養殖場、流通企業有10家以上,將為蘭州“菜籃子”產品直供粵港澳開闢一條綠色通道。

在榆中縣高崖鎮李家磨村,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蘭州高原夏菜榆中專供基地,露天種植的西生菜、娃娃菜、油麥菜等已採收完畢,第二茬的育苗正在進行中。

“藉助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我們加快推動榆中蔬菜產業轉型升級,讓榆中優質的綠色農產品走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共同打造榆中高原夏菜的亮麗品牌和區域名片。”康源公司副總經理王剛介紹說。

供港蔬菜基地和普通種植基地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而且在基地管理上對種植和田間管理的規範化程度更高,對農藥、肥料的使用以及採收都有明確要求。

為了規範農戶的標準化種植,蘭州三鑫公司還給農戶發放了黃板、農藥和有機肥,規範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菜農的綠色無公害意識也不斷提升。

“供港蔬菜基地的建設,是高原夏菜質量提升和市場開發的寫照。”榆中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滕輝說,最初建供港蔬菜基地,菜農只負責種植,由外商負責外銷。如今,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由當地企業直接參與,這對外地的菜品需求和外銷信息的掌握十分有利。

從僅供當地市場,到走向中南沿海,再到港澳市場,高原夏菜的銷售規模在不斷擴大。

蘭州高原夏菜的發展模式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以前發展產業一家一戶‘單打獨鬥’成不了氣候,如今‘抱團取暖、共同致富’!”騰輝說,高原夏菜產業發展逐漸實現了“單兵作戰”到“聯動共贏”的轉變,產業做大做強了,農民收入增加了。

今年4月,蘭州高原夏菜產業化聯盟成立。43家蔬菜產銷企業介入其中,各蔬菜種植、外銷企業和技術單位合作,信息共享、錯茬種植,推行標準化種植,通過直供市場減少中間銷售環節,增加菜農收入,實現蔬菜品種的多元化、產業化體系。

目前,蘭州已創建高原夏菜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0個、省市級標準化生產基地40多個,帶動高原夏菜從最初的十幾萬畝發展到目前的78萬畝,年產蔬菜167萬噸,外銷量達到100萬噸,銷往全國22個省(直轄市)近100個專業批發市場,10%的蔬菜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港、澳、臺地區。

高原夏菜已經成為蘭州農業最具特色、最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及知名農業品牌,也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