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從國企辭職,是跳槽到國企好還是私企好?

土木工程BIM技術


當然要選擇國企。

不得不說,你的機會還是蠻好的,國企工作內容可能有不同,但他的工作穩定性以及福利待遇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國企員工,年薪12萬,月薪萬元,和所學專業比較對口,可以說是比較理想的就業崗位了。

私企,十幾個人,說明是個還在上升期的企業,正處於發展期的企業,有機會,但更多的是無法預知的變動。發展好了當然好,發展不好可以說只能悔不當初了。

且從待遇角度而言,薪資並不吸引人,股份等都太虛了。另一方面,作為技術負責人,壓力大,加班加點將成為常態,長此以往,身體也會熬不住的。

所以,建議國企!


洛陽中公教育


這個問題茉莉很有感受。茉莉是從一個國企跳出來的。

綜合來說還得看你個人。

茉莉先說一下個人感受。

茉莉從國企辭職的原因和前面不少人說的一樣,雖然我很努力了,但是不斷的被邊緣化,一句話來說就是茉莉不善於從事和人際關係有關的事情。我不想心累,寧願手累。

同時茉莉也想過退休的問題,其實現在在哪裡退休不一樣,等我40多了,確實不比在國企,在國企,可能40多就可以天天閒逛了,但是在外面的企業可能就沒得做了。同樣的,還記得之前說過的收費站的員工37歲下崗,結果因為沒有技能沒法找工作嗎?另一面就是:例如我現在身邊的不少超過50歲的朋友,還大有價值,他們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可以說是因為經驗越來越吃香,所以有真本事才能繼續幹活。


針對你的情況,茉莉有如下建議:

第一,企業發展前景。不要管這個是國企還是私企。誰知道誰會先倒閉?五年還是十年?如果你準備去的公司處在上升階段,那你的發展平臺也非常的大,你需要面對的工作,人事,還有你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在對你的不斷的提升。所以必須要選有發展空間的企業。起碼保證這五年個人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再說,企業在上升階段,收入也多啊,這樣你就可以有經驗以及財富的原始積累。


第二,不斷的自我提升。除了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行業競爭力以外(大白話就是:做本崗位的專家),還需要加強如下幾個技能。office裡面excel的使用技能,會用函數意味著會使用數據來進行分析;PPT的使用技能,這樣做彙報或者是輸出信息,有了漂亮的PPT,就算是內容不夠翔實,起碼你的包裝能力強啊;英語能力,語言是溝通以及獲取新知識的一個敲門磚。有了這三板斧,就算是換行業,也是妥妥的。


第三,保持積極的心態。在什麼企業工作都好。其實都一樣,利與弊也一樣,所以如果你實在覺得不開心就要轉換自己,能繼續呆下去的,就開心的待著,不能呆下去,就儘快換工作,不要浪費時間成本。


綜合來說:有奔頭的超前走,才是過得開心的和舒暢的。不辜負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踏實邁步吧。


Molly小秘書


這個本人遇到過,慶幸的是自己部門同事還是互幫互助的,去其他部門辦事就難了。因為本人是主管業務部門,有次想去人事部門問自己住房公積金的事情,找到人事部門同事詢問怎麼提取,人事部門說是替自己問還是替基層員工問,我說替自己,然後我就等著他,忙完,就說,你去問。。。後來我問他說的那個人,那個人說,你去問。。。然後我就把他倆聊天截圖,截下來,一人發個截圖,沉默了一會,她說你過來吧,平常關係都可以,去問個事情就這麼難。因為我要提取需要單位出證明,很簡單的事情。還有次,因為集團公司要檢查,因為本人部門是迎接部門,其他部門人對接崗位負責配合,我任務是督促協調其他部門,到最後其他部門相當不配合,說這個事情他不管,只能回去告訴領導,領導協調後,總算是把東西給我,我在加工完善。這項工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下面的任務只能加班完成,親身感受到,大家都在踢皮球,只有領導發話,才有人配合你。但是自己部門人,負責範圍比較明確,誰的事情,誰負責,可能也是領導,把業務部門事情,分割到人,只有這樣,出了問題,才能找到負責人,才能落實到位。


影視圈快送


我上份工作就是在國企。我上家公司工作十年。從普通員工到組長,主管,經理。上月我已從國企離職。先已入職私企一個月。給我感覺呢?國企平臺大,相對來說發展空間也大,制度福利也相對完善。私企呢,管理較粗獷,很多東西沒有完善,事情多,競爭激烈。有句話說的,學做人到國企,學做事到私企。我比較認同這話。當然你要結合你自身的條件。


農民75256


記住,自己能力不是很強,千萬不要從國企出來,再怎麼樣,這還是“鐵飯碗”,你想想,工作20多年,再養老三四十年,日子過得再怎麼樣都還滋潤。

而私人企業用人看的就是你價值,老闆都是不停的榨取你的價值,當你沒有價值時,可能你就失業了,40歲還沒有積累人脈資源,可能你也就失敗了,你想過有尊嚴的日子也難了,30歲出頭的小夥子變成你的上司,給你安排工作,想想你是什麼心態。

所以,40歲後你會感觸很深,可能這個時候你就會後悔,但是有可能你出來混得很好也有可能。


追夢前行


看到不少帶節奏的朋友,大多慫恿提問者去私企。原因大多是國企沒人脈、沒關係,不溜鬚拍馬,沒有晉升空間。其實真相真的這樣嗎?回答者有多少真的在國企待過,相信也就只有提問者本人才有發言權吧?

回過來說說呆國企還是辭職去私企,通過你的描述,你去了私企之後,待遇也沒見漲多少,至於股權,那也得是這個十幾人的小企業活下來再說,否則都是浮雲。這個需要你的判斷,在這個經濟寒冬,又不知道會淘掉多少企業,特別是創業公司,除非這家創業公司,有很強大的資源和人脈,是國家倡導的新勢能行業。

你還提了一點,就是對口,這個怎麼看呢,光看是否對口,在當下,還是不行,你還要看經濟環境。現在私企都緊縮招人,屯糧過冬,精明的私企都緊著抱國企的大腿。何況個人?

建議好好盤算一下,看出來是不是就要比現在更好,也要看你的經濟狀況,成不成受的起選擇失敗的壓力。


職場攻略菌


去國企還是去私企呢?這的從你自身條件出發,作為人力資源從業者,我來幫你分析一下。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資源是稀缺的,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所以職業的選擇也是有約束的。

你自己評估一下吧。

第一個選擇去私企,前提條件是你在技術上能夠擔當技術負責人的職務,如果技術上不過關,或者市場前景不好,私企混不下去,何況是小私企。你要有足夠的心裡儲備,做好壓力準備,私企給你的收入,前提是你和他創造足夠的價值和利潤,如果半年幾個月打不開局面,老闆有可能轉向了,不投資了,或者覺得你不行,另請高明,你也就失業了。風險和機遇並存,另外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承受失業的壓力和物質負擔。

第二個選擇去國企,相對穩定,目前來說性價比比較高,有個基本的收入,好可以在謀發展,首先能夠站穩腳跟,再圖大業,進可攻,退可守!如果你技術過硬,國企也能發揮作用,關鍵看你的技術對企業或者行業來說,是不是重點的主業,是主業,企業才會投入,才會有前景。

如果你技術小牛,抗壓能力強,能夠承受失敗,經濟上沒有問題和負擔,可以去私企闖一闖;如果你技術一般,經濟基礎不好,還是選擇國企穩定一定,好好幹,再圖大業!

大家怎麼看,你會怎麼選?


沂蒙人闖北京


在做這個選擇之前,你應該先思考自己從上一個國企離職的原因是什麼?是薪資待遇原因?還是體制問題、工作氛圍原因?

如果是待遇原因,國企相對比較穩定,普通職員都是吃大鍋飯,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比較追求均衡,五險一金比私企可能會高一些,因為私企大部分是按最低基數繳納的;當然如果你混到國企的領導層,那待遇就另說了。而私企就要看個人能力以及領導對你的重用程度了,如果是按績效考核,個人能力越強工資就越高,像我們公司在外面跑業務的同事收入差距就比較懸殊。

如果是體制問題,混過國企的可能普遍覺得制度太多、工作流程過於程序化,一個簡單的文件光找領導層層簽字就夠你跑一天。比如搞什麼5S管理,也不考慮是否方便日常工作,只是為了執行制度。每天文山會海,如果做個小領導,還得各種加班、應酬。在私企,可能很多制度不太健全,但做事比較有效率,條條框框的沒有那麼多,職員自我發揮的空間也會大些,但是做領導會比較累,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

至於工作氛圍方面,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會存在一些明爭暗鬥,為了共同利益搞小團體都是不可避免的。國企待久了會讓人覺得壓抑,私企呆久了會覺得心力憔悴。如果有能力的話還是自己去創業吧,哈哈~



石頭姑娘


聽我勸,千萬不要從國企辭職去私企!

談談本人的親身經歷。

本人年輕時在國企,技術大牛。還當了一個負責技術的小官。

想辭職無非就是馬雲說的兩個原因,不再贅述。

本人在國企辭職後,先後5次私企跳槽,原因是,就算老闆暫時看重你,今年用你,明年是否用你?40歲用你,50歲是否用你?能否到60歲退休一直用你?

私企完全可以今天任命你為副總經理,明天任命你為廁所所長。

私企可以本月給你工資30000元,下個月給你工資3000元。理由很簡單,私人企業。勿噴,社會上的大環境缺乏誠信。當然也許會下個月給你50000元。

各種福利、雙休、節假日,別夢想了。有些私企在大城市有五險一金。正常上下班就不錯了,還想要加班費?理由也是很簡單,你不創造2倍以上的工資利潤,老闆拿什麼給你發工資?

不要道聽途說,本人親身經歷。現在私企不規範,不是西方國家的私企。

如果你在國企有無法忍受的原因,建議可以先請假做嘗試,不要辭職。



海步深河尚


作為老國企人,我的回答不模稜兩可,很明確地回答:別跳槽去私企。剛解答了一箇中年人的問題,他月薪一萬想跳槽去私企。我說,你大概率後悔得腸子青。什麼是中年人?現在的定義是45-55歲之間了。這個年齡,如果不是技術專家、職業經理人,不是持續帶來穩定的盈利資源(背景過硬,並且長期過硬),一般外企民企是不會聘用的,即使聘用也是短期合同,沒利用價值都會拋棄,無情無義的狠,老闆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翻臉比翻書還快。

比如,我以前的單位,行業最火的時候,民企外企來挖人比較多,挖三十多歲的骨幹比較多。很簡單,國企月薪3000元,民企開9000元,直接砸錢,多少人被“砸”跑了。中層人員,哪怕開出50萬-100萬年薪,很多人也挖不動。很簡單,年齡大了,經受不起風險。再大的誘惑也不靠譜,中年人成熟了,明白行業和職場規律和人性,知道自己價值下降之時,就是自己被拋棄之日。

第一,月薪一萬的國企,性價比超過私企月薪三萬。然而你即使跳槽給你開到3萬的機會也比較少。國企的社保大約是40%,公積金雙方是24%,企業年金雙方是4%-6%,還有補充醫療保險。另外還有福利費裡列支的通訊補貼、午餐費、交通補貼、休假補貼、採暖補貼、防暑降溫,等等。還有2%的教育培訓經費計提、2%的會費計提,比如,2%裡的會費裡,每年大幾千的福利,逢年過節的生活福利,生病住院的慰問金。再加上長期穩定、休假正常、壓力小、社會地位高等優勢,綜合性價比月薪3萬是不換的。

第二,你有沒有市場化能力的切換水平。在國企工作有個誤區,以為月薪上萬已經很牛,到私企還不是小菜一碟?其實,國企的能力並不一定適合於民企私企。千萬要冷靜思考,自己在國企的能力是不是市場化的能力?如果能力在市場化也適用,那麼,要看環境的影響。舉一個例子:有人在國企管100人,以為到私企也能管100人,實際上是誤區。你是國企是上級任命的,下屬不得不“假裝”服你討好你,目的是多得到你的資源。你到私企,沒有真本事,下屬根本不服你。

第三,被拋棄的風險很大。我身邊也有中層人跳槽的,一般都是體制內調動。跳槽到民企外企,混得好的只有兩類人。一類人是技術專家,一類是自帶資源人脈。一般過去當高管。但是,開始幾年混得不錯。後來行業不景氣,基本都被辭退了,不知道他們去哪裡了?在私企,由來只見新人笑,誰人聽到舊人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