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張同天


古代皇帝的葬禮,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但下葬過程卻都大同小異。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帝的葬禮自然要表現出莊嚴與豪華。皇陵修建完後,最後一位工匠都是掌握地宮入口機密的,通常是不會活著出來。

皇帝的下葬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就以清代為例,清代時皇帝的葬禮與登基、婚禮等大典一樣重要,通常是由禮部和鑾儀衛共同牽頭辦理。從順治皇帝的葬禮開始,清代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王喪葬制度,之後的皇帝都是按照此制度舉辦葬禮。

首先就是陵寢的選址與修建,清代帝王陵寢都是在東、西兩陵範圍內按昭穆制度進行選址。陵寢的修建通常都是在皇帝生前就要完成,但也有駕崩才修建的特例。像順治的孝陵和光緒的崇陵都是在駕崩後才動工的。

清代皇帝駕崩後,喪葬儀式很是隆重。駕崩後尚未安葬的皇帝被稱為大行皇帝,大行有一去不復返之意。葬禮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小殮,小殮通常是在當日就要完成,而且需要根據欽天監選擇出的吉時良辰入殮。

首先要為皇帝穿戴好衣服鞋帽,嗣皇帝及皇子、皇孫,都要穿上孝服,摘掉帽子上的紅纓,剪去自己一縷頭髮。之後宮內自皇后以下的嬪妃、宮女,都要摘掉首飾與頭飾。最後在屍體上覆蓋由活佛進貢的陀羅經被。

在小殮完成後的次日要進行大殮,其實在小殮之還有個對屍身防腐處理的過程。大殮通俗的講就是將皇帝移入棺柩,皇帝的棺柩又稱梓宮,是由金絲楠木打造而成。大殮完成後,皇帝梓宮要被移到乾清宮正殿。

殿內設大行皇帝的靈堂,宮門外置織金九龍綺丹旌。皇帝喪禮要頒詔天下,梓宮在乾清宮停放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7天。在此期間,諸王公大臣都要入乾清門,瞻仰大行皇帝遺容。嗣皇帝及皇子們都要行大殮禮。

服喪期間,嗣皇帝對朝臣的奏摺,一律改用藍筆批示,各部院衙門也要用藍印。之後頒發大行皇帝遺詔,宣佈全國致哀,27天內不許有娛樂活動。清代不論皇帝駕崩在什麼地方,大殮後都要將梓宮運到乾清宮停放。

在梓宮從宮外運回乾清宮過程中,嗣皇帝必須要跪迎。如咸豐的梓宮運抵紫禁城時,嗣皇帝同治則跪迎於東華門外道旁的。乾清宮的儀式舉行完畢後,梓宮就要被移送到殯宮等待下葬,殯宮是景山的壽皇殿或觀德殿。

梓宮在殯宮停留的時間根據陵墓竣工的情況而定,有幾個月的,也有數年的。梓宮移送殯宮時,先用小轝(yú)抬梓宮出景運門,再更換大升轝運送梓宮。該過程通常在黎明進行,文武百官從東華門到景山跪道哭送。

出殯之前,都先要對下葬過程進行模擬演練。槓夫要按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在德勝門演槓十天。在演練期間,民工要對通往陵墓的道路進行御道改造。送葬是最後的一個隆重儀式,首先當天要燒掉造價昂貴的大法船。

之後是72人的小槓將梓宮抬出東華門,送葬隊伍最前面是64人的執幡隊,接著是1628人的儀仗隊,之後是蓋著圓頂棺罩,四周圍有繡龍帷帳的吉祥轎,裡面放有梓宮。抬棺的槓夫有60班,每班128人,總替補240人。

梓宮之後為武裝護衛,最後面是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的送葬車隊。在和尚、道士的誦經聲中,梓宮被送入幾百裡外的地宮,最後封閉墓門。在寫完皇帝牌位並將牌位放在紫禁城東側的太廟中後,皇帝葬禮宣告結束。

最後一名工匠會有什麼結局?

封閉地宮石門的最後一名工匠通常是掌握核心機密的人員之一,眾所周知,皇帝陵墓最核心的機密就是地宮的入口,這個機密一旦暴露,皇帝的陵墓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盜掘和破壞。因此,對這個機密的守護很重要。

最後的這名工匠一般是不會活著走出地宮,在前代之前,為了保障皇陵免遭盜掘,都會對修陵的部分工匠有一個統一的處理方法,那便是殺死知道地宮入口的工匠,其他不知情的一些工匠則會被放掉。

而清代除此方法外,還創造性的發明了一個比較人道的方法,那就是將核心工匠治成啞巴或者使用皇家培養的啞巴工匠,這些啞巴工匠都不識字,再加上古代沒有聾啞人專用的手語,即使知道秘密也無法洩露出去。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孫殿英在盜掘慈禧定東陵時,找到的那位姜石匠,就是知道地宮入口的機密核心人員。據說這位姜石匠當時是冒充啞巴工匠,在施工過程中意外受傷暈死過去,結果被監工以為是死人給扔了出去。

正是因為他的洩密,才讓孫殿英輕易的找到地宮入口,讓定東陵遭此大難。清代以前都有殺死工匠的先例和記載,但並不是將所有參與修建陵墓的工匠都殺掉。他們會選擇一些知道核心機密的人,將他們殺死陪葬。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洩。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

因為秦始皇墓中的一些機關是工匠設計製造的,而且他們對隨葬品瞭如指掌,出去容易洩密,因為當他們封閉地宮和中間墓道,到達墓道時,突然關閉墓門,把這些工匠和放置隨葬品的人全部封殺在其中。

據考古發現,秦始皇陵西南方發現的一處墓葬,白骨雜亂的鋪了一層,有人認為這就是被坑埋殺害的修陵工匠和伕役。還有吳王闔閭的虎丘墳冢,劍池附近有“千人石”,這就是殺害築墓工匠和伕役的地方。

總之,皇帝的下葬過程是非常莊重與豪華的,下葬儀式比較繁雜。修建陵墓的工匠和伕役也有一套處理方法,最後一名出來的工匠,在清代通常都是啞巴。


野史也是史


皇帝死後有一套繁瑣的喪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說是死了,要說 “駕崩”。

駕崩的皇帝首先要處理屍體,將屍體淋浴後,塗抹各種香料,然後穿壽衣,嘴內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孫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內不準奏樂,四十九天內不得屠宰牲畜,一個月內禁止婚嫁。



服喪期內天下寺廟、道觀每日整點鳴鐘一百零八下。 先皇遺詔頒佈後,僧侶們開始進入靈堂誦經。

此時抬棺人員開始在德勝門演練,要求在一根萬斤的獨龍木上放一碗水,抬這個木頭時要做到沒有一滴水灑出來。

同時民夫們日夜搶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來將皇帝入殮“梓宮”,移到乾清宮,停放27天,進行祭奠。

守靈大臣在此期間不得離開靈堂。二十七日後,梓宮移到景山壽皇殿,等待擇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在前面引路,接著是一千六百人的滷薄儀仗隊,再下來是七十二名槓夫抬著皇帝的“梓宮”,出東華門往陵寢而去。

“梓宮”後面是全副武裝的侍衛,然後是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隊伍,連綿數里。

至於皇帝安葬入陵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了。

我們以萬曆的定陵舉例。

定陵地下玄宮外部是由23層城磚疊壘的“圭”字形封牆,後面是六十多米的長方形隧道,前面連接著金剛牆,兩壁用九層石條疊砌,頂部用灰磚起券,地面同兩券一樣,也由光滑的石條鋪成。

由地面至券頂通高7.3米,隧道後部與地宮大門相連。位於金剛牆內的地宮隧道,實際上是石隧道的最後部分,也是地宮的引導建築,這部分建築稱為“隧道券”。券門之下,就是兩扇輝煌威武的石門。

石門內有石條把兩扇大門死死頂住,使外來的衝擊力無法破門而入,防止有人打擾皇帝的靈魂。

這塊封門石是怎麼進去的呢?放石頭的人又怎樣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殉葬者都是殺死之後和皇帝的棺槨一起入葬的。地宮也不可能有別的秘密通道,讓人用石頭把門堵死後再從秘密通道爬出來。

只能是安葬完畢後,墓門在外面關閉,裡面的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

宋元時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門,是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的。

先在石門內側做成一個斜坡石面,門檻處鑿出溝槽,槽的頂部放好石球,用敞開的門擋住。

入葬完畢,人走出門外,兩門逐漸關閉,石球便沿著地面斜坡滾動,直到石門完全關閉,石球在兩門交合處的一個更深的石槽內停住,門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門是用封門石條封住的,這就必須使用一種特製的工具——“拐釘鑰匙”。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由一根長條形鐵製成有拐彎的鑰匙,頭部折成一個“∩”形,墓門關上後,將這把鑰匙豎起來順著石門中間的縫隙的最高處塞進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著的石條就斜倒下來,靠在門後,在外面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再也推不開了。

這樣就不需要人工在裡面關門,也不存在怎麼出來的問題了。 怎麼樣,看到這個辦法,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剛日讀史


在民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情:孫殿英光明正大的盜了慈禧的墓。在孫殿英去世之前,他道出了一個秘密:他們設計了一個長石條從陵墓內部將整個門頂住,這樣就沒有人可以從外面推門而入。但是這樣做的話,就必須有一個人留在內部關門,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人要留在墓中出不來。其實呢,是門上有一個非常細小的縫,工匠們會根據這個細分的大小,作為一個特殊的開門工具。這樣就可以在外面將石條放倒,從而頂住門。這樣一來你就不用有人專門留在裡面關門了。當然了,這種設計是十分精密的。它保證了只能往外拉,不能向裡推。

其實每個朝代每個墓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也不能以偏概全的說都是一樣。孫殿英所說的是清朝慈禧的墓。但是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筆者就順著慈禧的講一些有關清朝的皇室下葬制度。

首先是是出靈那天,用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儀仗隊,有1628人甚至更多組成。儀仗隊舉著各種兵器翻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燒活”就是燒給死人用的紙品,比如紙做的衣服啦啥的。在後面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扛夫每班有128人,分3班輪流抬送。在棺木後面是全副武裝的八旗兵勇,然後接著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覺羅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們身穿法衣手持法器,不斷的吹奏誦經。

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餘里,從北京到林地沿途幾百裡在一些地段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不是簡簡單單的茅草屋,而是仔細修建的工程,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如此看來皇室和普通百姓的下葬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規模更加宏大、參與人員更多、用品更加奢靡。

等到了陵地之後下葬的形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一般來說,先將皇帝遺體裝入“梓宮”,再抬入地宮,最後封閉。如此一來一個皇帝的下葬過程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其實除了元代皇帝是“密葬”以外,歷朝歷代的帝王下葬的制度以及規格都是差不多的。

至於有人說會把工匠關在墓宮裡面,筆者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如果真的把工匠關在裡面的話,修建整個陵墓的是工匠,工匠肯定知道整個陵墓的構造。保不齊他們會對陵墓進行破壞,甚至勾結盜墓賊,進行盜墓。

他們肯定有自己的辦法出來,而皇室也不會對他們進行過多的殘害。至於筆者剛剛提到的細小的門縫是一種方式,工匠們那麼聰明,肯定會有自己更多的方法。所以是不可能會留在裡面的。那些說把工匠留在裡面殺害的,應該是誇張了封建統治的殘暴。


稷下學社


古人迷信,在封建時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無一不是迷信的,他們相信人死後是有靈魂的,人死後也要同生前一樣吃穿用度,他們“視死如生”,死去的人比活著的人更要講究體面排場,這就造成了其後的盜墓文化,而皇室的葬禮尤為隆重繁瑣,陪葬的寶物更加豐富值錢,這就讓盜墓賊有機可趁,即使堵上性命也要挖到財寶。

帝王究竟對葬禮“講究”到什麼程度?

我們知道人死後不能馬上下葬,需要停靈幾日,才能下葬,普通百姓尚且如此,皇帝更是如此,皇帝死後首先要在乾清宮停靈,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十多天,長則幾個月。皇帝為何要停靈呢?一是因為祖宗的規定,大家都是這麼辦的,二是,陵墓還在不斷修葺,以求達到最完美。有的皇帝去世的太快,陵墓還沒修完,只能讓他的屍體在酷暑中等待下葬。

皇帝的喪事是“國喪”,“國喪”的意思是,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好過,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在皇帝死後三年,只能忍受清苦的生活了。

按例,皇帝死後,在上諡號入葬之前稱為“大行皇帝”。死當日要進行“小殮”。小殮後,當日或過幾日進行“大殮”喪儀,親王以下,頂戴官員以上;和碩福晉,佐領三等侍衛妻以上等,要到乾清宮內瞻仰皇帝的遺容,近支王公、公主、福晉等要到乾清門內的丹陛上,隨嗣皇帝行“大殮禮”。

大殮後,靈堂設在乾清宮內,正中寶床上停放梓宮。乾清宮是皇帝睡覺的地方,在此處停靈,含有“壽終正寢”的意思。

頭三日,朝、晡、日中三個時辰,嗣皇帝要到靈前舉茶、上食,奠酒行禮。在京的文武候補官員、進士、舉貢、吏典、僧道等官穿素服,齊集順天府三日,早、晚行禮舉哀。
由此可見皇帝葬禮的繁瑣。

古代帝王下葬有三種形勢,有的依山傍水,利用山丘作為墓地,有的在地宮上砌宏偉的磚城,不過大多是木槨地宮。


出殯那天的陣容也很豪華,就那慈禧來說吧,出靈那天有72個人抬棺出東華門,64個引幡人,高舉旗傘,然後是浩浩蕩蕩的,體現皇家威儀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多人,他們舉著兵器,旗幟和“燒活”,也就是燒給死人用的紙品。

最累的是扛夫,在此之前扛夫就經過很久的訓練——他們要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進行練習,用和棺木同等重的木頭,上面放一碗水,練到走路時水不會灑出來才算合格。

出靈那天扛夫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避免力氣用光發生棺木落地的事情,那可就不吉利了。

皇室宗親按照順序加入送葬行列,大小官員傾巢出動,和尚道士手持法器或者經文,不斷念誦經文超度,還有樂器班奏哀樂,他們一直走到下葬的地宮臺階才停下,由扛夫或者修葺陵墓的工匠抬入下葬,最後封墓。

那麼我們就有疑問了,皇帝的陵墓封上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

秦朝時期,我們有殉葬制度,別說修建陵墓的工匠出不來,就算活著的宮女、士兵也得殉葬。可隨著封建文明的發展,殉葬這種制度太殘忍,慢慢被一些帝王摒棄,修建陵墓的工匠還是可以逃出生天的,那麼他們究竟如何出來呢?

首先,“自來石”是能夠自動封墓墓門的,這是運用了槓桿原理,撤掉另一頭的物品時,墓門就會關閉。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這一點我們古人早就會弄了。

其次,工匠們設計出一個條石,在裡面將石頭門頂住,外面是無法打開的。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工匠留下來頂門,那他就不能活著出來了?

後來工匠發明了一個辦法,人站在外面先關掉一扇門,從鎖孔大的眼裡將條石慢慢傾斜移動,條石靠衝擊力就能自動堵上門,工匠也就不用犧牲一個了。

第三,封門石的運用。墓門在外面關閉,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宋元時期的皇陵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先做出一個斜坡的世面,然後挖出溝槽,把石球放在溝槽頂部,人一關門,石球受力,從溝槽頂部滾落,在設計的終點死死卡住門,封門石就形成了。

明清時期開始使用“拐打鑰匙”,這是一種特製的工具,工匠先關一扇門,然後站在外面撥弄條石,當另一扇門關上後,條石像鑰匙一樣卡在門與門之間,墓門也就堵上了。

不過也有很多狠心的統治者,想要殺人滅口,想把工匠都殺死,比如慈禧,她去世前讓81名工匠封墓,這些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不過只有一個工匠,因為封墓的時候被石頭砸暈了,負責看守的士兵以為這傢伙掛了,就扔亂葬崗了,後來他又“活”了,在孫殿英盜墓的時候,還起了作用,發光發熱,這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情。


靜說歷史


《皇明大政記》記載:朱元璋下葬那天,“而發引,各門下葬”。

該書由明萬曆首輔大臣、武英殿大學士、學者朱國楨總裁。總裁在古代是指彙總裁決其事的意思。如:清朝國史館總裁,掌修國史。因此,該歷史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或許,朱元璋也看到了多有帝王的陵寢遭到盜掘破壞,屍體更是被盜賊荼毒,或者是仇家報復,反而還不如一名普通百姓。這才遺言朱允炆,搞了一個出殯“迷魂陣”。即:當天十三支送殯隊伍同時從南京的十三個城門出發,且馬車數、人數、旗幡數、棺槨等方面盡皆相同,此法讓人無法判斷出那口棺槨中才是朱元璋的真身。對此,雖然考古界證明了明孝陵地宮的存在,但並不能證明朱元璋的骸骨是否安葬於地宮之中。其實,歷史上的帝王陵墓被盜事件並不鮮見。例如:陝西的關中平原,共有帝王陵墓72座,埋葬皇帝73位,但是72座帝王陵墓卻是十墓九空,就連秦始皇墓也被發現了247個盜洞。可見,帝王陵墓被盜的機率之高。

因此,歷代帝王對自己陵寢安全的重視程度可不是一般高。如此以來,就形成了一個難以化解的矛盾,皇家想要保護先皇陵寢安全,就勢必殺工匠以防皇陵修建秘密洩露,而工匠自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逃生。那麼,修建皇陵的工匠是否能夠逃出生天?

皇帝下葬流程中,最後一名工匠(或最後一批工匠)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墓室結構

要講皇帝棺槨的下葬,就不得不說一下古代帝王陵寢的四種墓室結構。

  • 一是土坑葬:只需在地下挖一個能夠容納屍體的土坑,然後將屍體放入掩埋,並無棺槨。這類喪葬形式主要發源於原始社會早期。但是,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後期,墓坑面積開始不斷擴大,並且會在墓坑的四壁用木材壘筑後,上面再用木材覆蓋,算是棺槨的最早雛形。

  • 二是木槨地宮:下有箱底,上有箱蓋,四周有箱板,棺槨早期形式。同時,棺內四周還會分割出數個方格,便於存放隨葬品。這一過程,屬於帝王陵寢發展的初級階段。

  • 三是磚石地宮:從始皇帝開始,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仿照現實生活的住宅式樣,皇陵普遍採用磚石修築墓室的形式,木槨地宮被逐漸取代。墓中存放有大量隨葬品,墓室中也雕刻有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如:西漢中期流行的空心磚墓,西漢晚期出現的石室墓,唐僖宗靖陵地宮等。無論是“積土為陵”,還是“依山為陵”(如:唐昭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建寶城,修寶頂”,即:在墓室地宮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再向磚城內填土成圓頂形式,並使之高出城牆,稱之為“寶城、寶頂。”待到下葬時,可通過地宮通道放入棺槨,然而封閉地宮入口。不過,普通百姓都是先將棺槨下葬,然後才會在棺槨上蓋土,並壘土成寶頂形狀。


因此,作為封閉地宮入口的最後一名工匠,其實是最後一批工匠,絕對嚴重威脅著皇陵的安全,他們能否僥倖活下來嗎?

下葬流程

無論是民間,還是帝王下葬,都離不開三大流程:即:出殯、落葬及封土。

  • 出殯:根據欽天監測算的黃道吉日吉時,將靈柩抬往帝陵。例如:清朝皇帝出殯當日,皇室人員全部跟隨送殯,最前面有64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128名身穿孝服的槓夫,分三班各72人抬著棺槨從東華門出來,前往陵地。後面則跟隨1628人的送殯儀仗隊,舉著各種祭奠用的紙花圈、紙人、紙籠及綢緞製作的燒祭用品。同時,送殯行列中還有身著法衣、手持法器的和尚、道士、尼姑及喇嘛進行誦經祈福。整個送殯隊伍浩浩蕩蕩,長達數十里,莊嚴而又壯觀。

  • 落葬:棺槨送入地宮後,新皇獨自進入墓坑,檢查墓穴修建和整理隨葬品。退出時,還需清掃走過留下的腳印,而皇室其餘人員則只能在墓室外進行燒紙祭奠。


  • 封土:新皇退出地宮後,最後一批修陵工匠封閉地宮出入口石門,再由新皇鏟第一鏟封門土後,最後由死囚犯將門封死。

那麼,工匠的結局會是怎樣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

不要說最後一名工匠了,所有的工匠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例如:秦始皇陵的修建,就有極其嚴苛的監管制度。工匠每10人為1組,設組長(小工頭)1人;每10組為1隊,設長隊(大工頭)1人。施工過程中,由9個大工頭指揮90個小工頭施工,再由90個小工頭帶領900個工匠施工,執行的是軍隊的連坐制度。如若1人失職或逃跑,必須積極揭發,否則全組連坐,而且還會牽連家人。所以,沒有一個工匠有逃生的機會。

據《資治通鑑》記載:南朝時期,齊國齊獻武王死後將修墓和參與下葬的工匠盡皆殺死。但是,齊國滅亡後,當時一名工匠的兒子通過父親暗中傳遞出來的齊獻武王墓葬圖紙,將該墓葬盜竊一空,總算為父親報了仇。可以說,古代對於修陵的工匠看管極其嚴格,根本極難發生“漏網之魚”。

再如,蒙古大汗死後,送葬途中,就算有百姓不幸遇到,也會被立即殺死。大汗下葬後,不僅修陵的工匠會被全部殺死,就連送葬的多數人和駱駝、馬也會被殺死。

至於網上流傳的“自來石”、“拐釘”的說法,是盜墓類小說中的情節,那是極不可信了。因為,門後靠石,選好距離,只要關閉石門,門後的“頂門石”就會滑入石門背後卡槽,根本沒有必要再預留一個拐釘洞眼。再說,皇室監工人員不可能不注意這樣明顯的安全隱患。

所以,無論是最後一個工匠,還是其他工匠,結局就是被處死。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殉葬於地宮之中,畢竟不是什麼人死後都可以同帝王“同室居住”。

那麼,修陵的工匠都是怎麼死的,又死在何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

也就是說,主要工匠盡皆死於被封閉的中羨門和下外羨門之間。同時,根據後世考古發現,秦始皇陵的西邊有140餘座服役人員墓葬,屍骸堆疊積壓,人數難以預估。所以,對墓葬修建知情的大多數工匠和勞役人員(重點是死囚或奴隸),都會被殺害。(注:羨門,是指墓門。)

再如:位於陝西興平市東9公里處漢武帝的茂陵,陵區佔地面積達60多萬平方米,而修陵人的墓地就佔了約4萬平方米,預估埋葬屍骸2萬多具。

那麼,既然修陵人的結局都是慘死,為何還有人會幹修陵的行當?

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奇怪,既然修陵人的結局都是慘死,誰還會去幹這份差事?畢竟你不會幹,誰也拿你沒有辦法。

其實,說白了道理很簡單。例如:太監,誰又會心甘情願去當,還不是生活所迫,並且許多人能以進入皇宮當差為榮。所以,無論是古代,還是後世,只要好處足夠,完全是可以輕鬆買到一條人命的。再如: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記載,為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宮女等家庭,都被皇上封為朝天女戶,還將其家人盡皆封為世襲錦衣衛千百戶。如此,誰又敢去鬧,誰又願意去鬧呢。

所以,雖然修陵人的結局都非常悽慘,但依舊還是會有許多人心甘情願去幹這份差事,這個行當自然也就不會消失。

那麼,究竟有沒有僥倖存活下來的修陵人呢?

當然會有。例如:1928年7月,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實施的“東陵大盜案”,當時的“嚮導”就是僥倖存活下來的修陵人姜石匠。當初,慈禧下葬時,負責封閉墓道的共有81人。施工過程中,姜石匠不幸被落石砸中頭部,當場昏死過去。現場監工已為他被砸死,便讓人將他丟到了亂葬崗,這才僥倖撿回一條命。因此,當孫殿英偷盜清東陵時,聽說這件事後,這才將姜石匠“請來做嚮導”,從而順利找到了墓葬入口通道,並炸開了入口。否則,亂炸一通,不但不一定能夠順利盜取財寶,而且還可能炸燬墓室,造成寶毀或人亡的結局。

因此,能夠僥倖存活下來的修陵人,絕對是少之有少的幸運兒。


祥子談歷史


古人有視死如生的觀念,所以皇帝即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為自己修建陵墓,以秦始皇為例,當他13歲剛登上皇帝的寶座時,陵園工程也就隨之開始了,到秦始皇去世還沒有完全峻工,於是秦二世繼位之後又補修了一年。皇帝生前哀榮無限,生後的排場並不比生前遜色,所以下葬過程往往都極其隆重,除非遇到戰亂年代,自然也就顧不上那麼多講究了。



歷朝歷代,帝王下葬的過程及方式都大同小異,除非一些少數名族政權,會按照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而選擇比較特殊的喪葬方式。比如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傳說他的下葬過程是採用一種“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的習俗。

傳說成吉思汗生前就選好了自己的墓地,他死後消息也不能外傳,親信們在運送其靈柩到陵地的過程中“遇人盡殺之”。到了地點後把靈柩深埋,並將墓穴填平,把草仍蓋在上面,恢復原來的樣子,然後讓群馬在上面踩踏。等到第二年青草長出,與茫茫草原沒有區別,才將軍隊撤走。為了能找到祭祀的墳地,人們牽一隻幼駝過來,然後當著駝母的面殺掉並將血灑在墓地,每逢祭祀時,人們再把駝母牽來,它徘徊哀鳴的地方就是陵墓的所在地。



而清朝皇帝下葬的過程最為繁瑣,也有比較細緻的記載,我們可以借鑑一下網上的資料:

皇帝嚥氣之後(稱晏駕或駕崩),要擇吉時良辰入殮。入殮之後,還要不斷地舉行法事和弔唁活動。在德勝門還要演槓十天,槓夫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先抬著一塊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獨龍木,大約有萬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練到走時水灑不出來為止。在演槓時,還要日夜施工,搶修去陵墓的御道。 出靈那天,先用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此時,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滷薄儀仗隊,有1628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在棺木後面是全副武裝的八旗兵勇。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覺羅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裡,從北京到陵地,沿途幾百裡,第段距離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那麼,最後一名工匠是怎麼出來的呢?


通常工匠都能出來,墓道的大門後都有一塊巨大的封門石,當把皇帝棺槨安頓好後,裡面的工匠全部退出,然後在關閉墓門的同時拉動機關,封門巨石自動落下,將墓門從裡面頂死。但是埋葬完皇帝之後,工匠的命運就不好說了,為了防止墓葬被盜,工匠做為熟悉墓葬結構的人,都成了陪葬品。這就是封建階級的的殘忍之處,當然工匠的家人會受到相當豐厚的優待。以漢景帝的陽陵為例,考古人員在其陵南邊發掘出數里長的殉葬坑!坑中屍骨不計其數,很多骸骨的手腳上還帶有鐐銬,據推測都是修陵墓的工匠。

感謝朋友們點選、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人這一輩子,打出生起,吃夠了,喝夠了,玩也玩夠了,臨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死後埋葬這事。而皇帝崩了這事,那更是了不得的大事,大部分皇帝打登基開始就為自己個死後的事開始謀劃。

找地頭,玩規劃,還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別的不幹就忙乎給在世的皇帝修陵墓的事。那麼大傢伙都知道,當皇帝崩了之後,把那棺槨往地宮的棺床上一塞,一大幫人撤出來,最後要留一關門的,要求這門關了之後是不能從外邊打開的。

就這要求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門裡邊就得蹲一個大活人,從裡邊把門鎖死了,外邊自然就打不開了。

可這事沒人幹呀!

哦!皇帝崩了埋進去,為了鎖門,就得留一個關門人,說好聽點您這是為了工作把自己個奉獻給皇上了,說不好聽點這就是活活的把自己個給葬了啊!這沒幾個人會情願幹這事,就算是您強迫人家去幹了,免不了這位瞅著外邊沒動靜,蹲裡邊給你整個破壞,把躺下這位拉出來,自己躺裡邊去,那叫得不償失啊,所以皇帝也真不會在關門的時候,留這麼一位蹲裡邊關門是吧。

當然這門關好了,他不介意在門外邊把這幹活的工匠弄死,守住他這地宮裡的消息。當然這事就不是本文要解決的問題了。

那這事咋整呢?要不說這智慧就出自民間呢?這事最後還是被咱玩石頭的工匠給解決了。

好了,咱就拿滿清地頭上的皇帝下葬過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舉例

乾隆知道吧?有名的敗家子,活著的時候敗家,把個雍正留給他滿滿的一國庫的雪花銀糟蹋了個乾乾淨淨,臨到了眼瞅著國家都快撐不下去了,蹲紫禁城裡開始賣官掙錢,勉勉強強的把自己這波算是撐下去了。

那麼他修自己那裕陵用了九年時間,白花花的雪花銀就整出去二百多萬兩,整到最後,經費有點不足,加上需要的金絲楠木也不好找,他這本著好面子的原則,他這就把眼珠子瞪向了明十三陵的木頭疙瘩。

這明十三陵長陵、永陵和定陵這三家的金絲楠木是最棒的。有一天這乾隆打著要祭拜朱棣的幌子,跑到長陵去實地勘察。

“好啊!這木頭又粗又壯又大!”乾隆拍著金絲楠木這頓誇獎,可要把這木頭撬下來用在自己的陵墓上,這好說不好聽啊,咋整?

結果有那腦殼起泡的大臣想了一主意,打著修繕的名義,把這金絲楠木偷樑換柱了。

您這修咋也得討錢不是,他就這麼修,開始是大建築,他就改成小建築,人家開始有小建築,到他修的時候直接就修沒了,開頭十幾個建築,到修完了變成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的建築。

好吧,這也是一種盜取吧,乾隆妥妥的把修自己陵墓的木頭疙瘩算是找齊了,可他沒有想到,多年後有個叫孫殿英的主,把他這辛辛苦苦搞了的東西全弄沒了,啊,這也叫天意難違吧!

哎!這話頭扯的有點遠,咱拉回來繼續聊。

當年乾隆蹲在龍椅是崩了,雖然說當了太上皇,但手裡的權利只要是活著,就沒有一丁點給出去的意思。他這一崩,最開心的當然是嘉慶了。

所以這乾隆崩了三天之後,太監給這屍體洗了最後一個熱水澡,裝到棺材板裡這才結束了他掌權的生涯。

下葬的過程

按照滿清的規矩,乾隆這棺木蹲乾清宮停靈,這一停就是二十天。

當然這停靈的時候,下邊人還在忙乎著,一波人挑吉日,一波人開始整著儀式。

在德勝門這地頭上,就要槓演十天。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啥叫槓演?”

簡單的說一幫子槓夫蹲在這裡做個出殯的預演,他們先找一塊重達萬斤的木頭,就這分量要和乾隆那棺材一樣的重。上面再整滿滿的一碗水,要求很簡單,您這往起一抬這水碗裡的水不能有一滴掉出來。

他們這裡槓演,別人也不能停著,日夜搶修這陵墓的御道,方便乾隆大大方方的進去,舒舒服服的躺下去。

這事都整妥了,這就開始出靈。先找七十二個棒小夥子,把乾隆抬到東華門,跟著這拉藩的,扯旗的,舉傘的,吹喇叭的,玩嗩吶的,全塞到隊伍裡,光這些人就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

你就別說那些個舉著紙糊的洋槍,洋炮,洋人,那就更多了,這些東西到了地頭上全得燒了。

這一出了東華門這槓夫就整到了一百二十八個人(每班),路太長了不然累吐血了都抗不動,還得三班捯飭。

接著這吃啥啥不夠,幹啥啥不靈的八旗大兵跟著,那些個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懟在隊伍中間,扯著嗓門在哭上幾嗓子。

一路上叮叮噹噹的道士,和尚,尼姑一排排的往前走,這就十幾裡的送葬隊伍就出來了。

到了地頭上把乾隆塞進去,所有人一前一後的全出來。

接著就是最後的工匠玩手藝的時候了。

這大門裡邊有一塊立起來的長條形的封門石,這物件是卡在地面上的一個凹槽裡。這工匠先把這大門關一邊,這邊先弄死了,人再出來,接著把這石門的另半邊關虛掩著,從這門的一個空洞中伸進一把鑰匙。

當然這鑰匙不是咱鎖家門的鑰匙,他前頭是一個凹字形的一個扣,正好能套在那立起來的石條上,好吧,套上去以後,就這麼一拉,立起來的石條就倒了,一下就把剩下的半扇石門就給頂死了。齊活,這活也就幹完了,這人也不用蹲裡邊鎖門了。

當然這事處理完了,就該皇帝處理這幫子幹活的工匠,畢竟是他們修的這地宮,裡邊的情況比皇帝都清楚,所以被弄死是在所難免的。

據說當年慈禧掛了之前,就專門給她幹活的八十一個工匠下了旨,就等著這墓一封,就處死這波人。

這事還被整漏了一個,一個叫姜石的人,幹活過程中被石頭砸暈了,大傢伙以為這貨死了,就扔到了亂葬崗,結果這貨命不該絕又爬著回了家,沒敢聲張。這事到了孫殿英盜墓的時候,又把他找出來這才找到了慈禧的金剛牆,才順順利利的把慈禧的墓給盜掘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給皇帝建墳,你還想活著出來?

在古時的很多朝代,只要皇帝的梓宮葬入陵寢地宮後,所有的工匠們,不分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工匠,全部都難逃一死,會被迫給皇帝殉葬。

活殉匠人的目的是防止他們洩漏陵寢的機密。

舉例而言,秦始皇的陵寢就活生生殉死了上萬名工匠。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初,就開始了驪山的陵寢工程,當時調派了70多萬人去“穿三泉,下銅而致槨”,最終建成規模浩大的陵寢工程。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陵寢,為之喪命的工匠數目之多令人髮指。秦始皇入葬後,秦二世胡亥便即刻下令關閉陵寢,“生薶工匠,計以萬數”。

這上萬名工匠最後都在裡面被悶死了,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

秦始皇如此,其他古代帝王也都是如此。

殺工匠,無非是為確保陵寢不被盜竊。但是,這些自大的皇帝可能想不到——有些工匠還有子孫後代。

你殺了人家老子,沒準還有兒子報復回來,把你的墓葬偷的精光。

例如,北齊時期高歡入葬時,工匠也全都被殺了,但出乎人預料的是,有工匠還留後後人。史載:

甲申,虛葬齊獻武王於漳水之西,潛鑿鼓山石窟天宮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石取金而逃。

這話的意思是——有一個被殉葬的工匠的兒子不甘心父親被殺,就在北齊滅亡時,找到高歡的墓葬,偷了裡面的金子跑路了。

當然,這種情況到後來就不存在了。

像是清朝時期,就不會有這種事發生。如果都把工匠搞死了,誰還敢做這行啊?


HuiNanHistory


一個很殘忍的事實:

古代帝王為了防止墓葬被盜,會採取很多極端的殉葬措施。

而修築帝王陵墓的工匠,必然是最為熟悉墓葬結構的人,因此在陵墓封門的那一刻,他們就全成了陪葬品,帶著帝陵的秘密,隨著帝王一起長眠於地下,直至千年萬載。

(漢景帝陽陵)

歷史上著名的殉葬坑,比如漢景帝的陽陵,整整修建了26年,在這26年裡,徵用了大量工匠,這些工匠對墓室的構造與各種機闊瞭如指掌,因此在陽陵封門時,為防止有人私自出逃,便將他們用堅固的鐐銬縛住手腳,再全部殺死,最後掩埋在殉葬坑裡,直到千年後,考古人員發掘出漢陽陵,才讓這些無辜慘死的工匠被世人所知,後來據清點,發現隨同殉葬的工匠超過一萬人。

當然這些工匠也有可能是從外族部落裡抓回來的奴隸或者戰俘,也有可能是罪犯囚徒,但放在今天來看,這些可都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所以為帝王修建陵墓的工匠,在開始修建帝陵的那一刻,就早已註定了他們的悲慘命運,於帝王眼中,他們不過是為了保守秘密而必須要犧牲的陪葬品。

這也是封建主義的殘忍之處,雖然我們看待歷史,會選擇性的去歌頌古代帝王或朝代的豐功偉績,但同樣的,還是那句老話:

伴隨著一代帝王的登基,多的是累累白骨與血流成河。

而有些秘密,也隨著生命的消逝,被永遠的掩埋在歷史長河之中,直到千百年後被後人所知,卻也只能感嘆一句: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錢品聚


古代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

其實也有很多人好奇這個,因為在清朝末期時,很多讀者曾看見光緒以及慈禧太后的葬禮流程,非常好奇,古代帝王在登基後不久就會給自己的陵墓選址,開始建造,皇帝駕崩後就開始裝入棺槨,抬入地宮,最後開始封閉。

其實古代帝王下葬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木槨地宮,這種陵墓的規格是十分宏大的;二是以山為陵,就是利用山丘為墓地;三是寶城寶頂,就是在地宮上砌築宏偉的磚城。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皇帝的棺木必須是雲南的金絲楠木,棺木做成之後還要刷四十九道漆,在皇帝駕崩後就開始選擇吉日吉時入殮,隨後開始舉行法事以及弔唁活動,尤其是皇子皇孫跪拜。

而在這之前最累的恐怕是槓夫,他們要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進行練習,用和棺木同等重的木頭,上面放一碗水,練到走路時水不會灑出來才算合格。

在出殯的那天,由槓夫抬出,皇室宗親以及大小官員傾巢出動,百姓在兩旁表示哀悼(觀看),後面會跟隨一些車輛,裡面裝的全是一些紙人或者是陪葬品,還有許多人收執法器,奏哀樂、誦經,直到抵達下葬位置,這才開始下葬,最後封墓。

說到封墓,很多人又有疑問,在皇帝下葬後,最後一名工匠又是如何出來的?

當然自古以來帝王就有殉葬、陪葬制度,倘若是陪葬,那麼工匠或者宮女自然是出不來的,但是很多工匠並不會這樣做,作為修建皇陵的工匠,他們對整個陵墓的走向以及其他信息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據說工匠發明了“自來石”,就是一整塊大石頭,皇帝下葬後,這塊巨石會自動封閉墓門,運用的就是槓桿原理,先用另一頭頂起來,在撤掉槓桿另一頭的物品時就會自動擋住石門。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可靠,因為往往有時候槓桿會被壓壞,導致裡面的石頭過早掉下來,所以後來工匠又發明了一個“拐釘鑰匙”,就是設計出一個條石,在裡面將石門頂住,外面是無法打開的。等到皇帝下葬後,工匠自己站在門外,先關掉一扇門,將條石慢慢傾斜挪移,然後將另一扇門小心翼翼的關上,這樣自己就不用在裡面了。

所以說一般皇帝不要求工匠陪葬,這些工匠是不可能會在裡面出不來的,然而古代帝王大多不願意自己的陵墓被發現被盜掘,就會下令處死這些建築的工匠。

還有傳言說,負責建築的工匠都會在地宮挖一條通道,可以通往外界,即使封墓之後,這些工匠也可以通過這條密道出去,這樣便可以保證自己被活埋,一般來說工匠也大多沒有好下場。

據記載慈禧去世前就下令用81名工匠為自己留下來做最後的封墓工作,工匠都知道命不久矣,當時有個工匠叫姜石,他因為自己喜得貴子,在封墓的時候不小心被石頭砸中,眾人以為他死了,就將他扔在了亂葬崗,之後姜石卻醒過來,連夜跑回家,因禍得福,後來他還帶領孫殿英挖掘清東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