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入湘十年④丨鳳凰古城即將迎來高鐵“邊城”就在身邊

00:00

高铁入湘十年④丨凤凰古城即将迎来高铁“边城”就在身边

編者按:2009年12月26日,當武廣高鐵的列車用超過300公里/小時的速度穿進三湘大地,湖南正式宣告進入高鐵時代。

時光的車輪雖然沒有高鐵那般真實可感,然而,它卻在我們不經意之間劃過了十年。十年間,高鐵不僅僅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極大地縮短了出行時間,同時也為沿線地區的發展帶來了“高速紅利”。

高鐵入湘這十年,一大批農特產品、旅遊景點在車來車往中被人熟識;一系列新興事物和新興產業也搭上了高速度;一批優秀的年輕人燃起了發展家鄉的激情……即日起,紅網時刻新聞推出“高鐵入湘十年”系列策劃報道。

高铁入湘十年④丨凤凰古城即将迎来高铁“边城”就在身边

2016年12月18日,張吉懷高鐵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鄭濤 攝影徐士潔 湘西報道

時進深秋,沱江水優雅默然地流淌綿延,鳳凰古城的吊腳樓不動聲色地林立在沱江兩邊。精緻、舒緩,這是深秋的古城景區帶給遊客們最美好的印象。

就在距離鳳凰景區不遠的郊外,張吉懷高鐵鳳凰隧道口項目工地上,伴隨著鋼筋、混凝土、運輸車等產生的嘈雜聲,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施工。雖然工期緊、任務重,但工人們始終卯著一股勁兒,因為,再堅持一段時間,一個嶄新、現代的高鐵車站將連接古城與外界。

以前,從鳳凰外出,要先坐2小時左右的汽車到吉首或懷化,再轉乘火車去想去的地方。2014年7月,當高鐵開進懷化之後,這裡便成為進出古城的主要中轉站。

“我們真的太需要一條屬於自己的高鐵!”古城人民期盼多年的願望,即將照進現實。

高鐵是期盼也是情懷

2016年12月18日,張吉懷高鐵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隨著這個項目的破土動工,高鐵開進千年古城指日可待,鳳凰即將插上翅膀騰飛。

張吉懷高鐵全長246公里,全線設張家界西、芙蓉鎮(永順站)、古丈西、吉首東、鳳凰、麻陽西、懷化南客站7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里。通車後,從懷化到張家界時間將由3.5個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屆時,高鐵不僅提升了當地百姓的出行速度,更大的意義在於,將盤活整個武陵山片區的豐富文旅資源,張家界、鳳凰、懷化等地的文旅產業將“鳳舞九天”,舞動得更絢更美。

高铁入湘十年④丨凤凰古城即将迎来高铁“边城”就在身边

旅遊業火爆,是鳳凰的支柱產業。

鳳凰是“湘西明珠”,它的美在沈從文的文裡,在黃永玉的畫裡,早已為世人所知。但因為各種原因,對於生活在鳳凰的人來說,交通不便是心中難以忘懷的痛。在湖南軌道交通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高鐵不僅是當地人的一種期盼,更是一種情懷。

黃旭是鳳凰縣工會幹部,這幾年在當地阿拉營鎮川巖村扶貧,一邊抓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一邊發展蠶桑和雪茶產業。談起高鐵,他感觸頗深。

“以前,從鳳凰外出主要是先坐2個小時左右的汽車到吉首或懷化,然後再坐綠皮火車去想去的地方。”黃旭說,前幾年懷化通高鐵後,稍微快捷些了,但鳳凰真的太需要一條屬於自己的高鐵了。

綠皮火車,曾給黃旭的童年帶來過辛酸的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上小學的他有次去長沙看病,從吉首坐上綠皮火車,本來需要20個小時的車程,但由於當時鐵路不發達,綠皮車經常臨時檢修或避讓來向車輛,整整開了3天。

這麼多年過去,令黃旭記憶猶新的是,綠皮車每次臨時停車就會有沿線老百姓帶上自家炒的飯菜在火車旁售賣。常常有乘客飯還沒吃完火車就開了,把小販的碗也帶走了。一趟去長沙的路,黃旭收了2個碗。回憶起來雖有點好笑,但這樣的交通出行讓他心裡不是滋味。

“現在大家談論出行不說多少公里,而是說高鐵需要多少個小時。”黃旭說,將來鳳凰高鐵開通,外出選擇方式變多,可以拉近老百姓與外界的距離,滿足自由出行願望;對鳳凰旅遊來說,高鐵讓鳳凰成為一個“說走能到” 的地方,遊客從以前的團隊遊將更多轉變為自由行,遊客類型會更多樣。

旅遊是鳳凰的支柱產業。2019年10月1日至7日,鳳凰共接待遊客8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5.8億元。在沈從文故居、在沱江之畔、在苗人谷,人潮湧動,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國內外遊客在這裡或駐足賞景,或拍照留念,徜徉在青磚翹簷的古建築群中,感受千年古城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假如高鐵開通,來鳳凰旅遊會更加快捷,這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火爆場景?”

可喜的是,黃旭和父老鄉親們心心念唸的高鐵,隨著張吉懷高鐵項目的推進,即將美夢成真。

特大立交橋竣工通車日子越來越近

張吉懷高鐵項目8標段由中鐵五局承建,位於湘西鳳凰縣、懷化麻陽縣境內。線路全長32.019km,主要工程為隧道20座,橋樑28座,路基28處,制架箱梁200孔,無砟道床及軌道精調63.3Km,鳳凰車站1座。

自2017年9月進場施工以來,建設“綠色、智能、精品、人文”的張吉懷鐵路,成了中鐵五局人的目標。9月19日,張吉懷高鐵吉信互通特大立交橋最後一孔連續梁澆築作業完成,高鐵開進鳳凰古城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在中鐵五局張吉懷鐵路項目黨工委書記申長春看來,這是湖南高速鐵路網不可或缺的一條生態線、文化線、扶貧線、旅遊線。

張吉懷鐵路、常益長鐵路與京廣、滬昆高鐵等高速鐵路共同形成的湖南高鐵環線,竣工後將實現全省14個市州全部通高鐵的目標,完成東西通達,全省“一盤棋”格局。

高铁入湘十年④丨凤凰古城即将迎来高铁“边城”就在身边

多孔振搗技術、智能張拉技術,優化施工效果,減少人力成本。

作為土生土長的湘西人,梁慶匯每每念及如此,更加幹勁十足。還記得10年前,隨著京廣高鐵武廣段開通運營,湖南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地緣優勢和經濟優勢從此更加凸顯。

在中鐵五局張吉懷鐵路項目,無論是鳳凰隧道口,還是跨吉信互通特大橋,現場施工的工人並不多。但項目建設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絲毫不影響施工進度。

中鐵五局張吉懷高鐵項目一分部一隊技術主管楊誠說,這就是智能化的體現,在跨吉信互通特大橋項目上運用的BIM技術、多孔振搗技術、智能張拉技術,不僅優化了施工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減少了人力成本。

在鳳凰隧道項目,就連工人的安全帽也是智能的。中鐵五局張吉懷高鐵項目二分部的郭斌說,鳳凰隧道洞口有基站,網絡擴散後,隧道里面每隔幾十米都有設備接收、傳遞信號。智能安全帽與手機APP相連,具有防碰撞、定位、預警等功能,工人在隧道里面哪個區域工作,安全還是危險,都一清二楚。

美麗邊城有了閃亮新名片

郭斌是“高二代”,從小在項目工地上長大,很多時候都在深山老林修路,一年難得回家幾次。想小孩了,就把他們接到項目上來,彷彿把父輩曾經對他的愛,又同樣傾注到了下一代身上。生活是驚人的相似,但愛卻更加深沉。“今年暑假,項目上接來20多個小孩,幾乎可以開幼兒園了。”

鄭文和愛人都在張吉懷鐵路項目工作,早就習慣了東奔西走的生活。他們走到哪裡,路就修到哪裡。項目竣工後,就把路留給了當地。

鳳凰縣以前沒通高鐵,去外地不很方便。當地村民苗龍說,等張吉懷鐵路修通了,就坐著高鐵去北京,去很遠的地方,去外面精彩的世界多看看。

高铁入湘十年④丨凤凰古城即将迎来高铁“边城”就在身边

“鳳凰雪”將乘上高鐵旋風,從這個美麗的邊城啟航。

中鐵五局人走到哪裡,綠色的修路理念就傳播到哪裡。現在,鳳凰當地的不少村民自發和他們一起撿垃圾,講環保。這修的不只是一條路,開放的視野、綠色環保的理念,也一同帶給了鳳凰人。可以預見,未來鳳凰的旅遊業、經濟指數、居民的幸福指數,也將節節攀升。

2019年8月7日至10日,“中國·鳳凰雪茶首屆市場營銷峰會暨雪茶產業專業合作社新品上市推介會”舉行,鳳凰縣委縣政府計劃3年內建成5萬畝雪茶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龍頭企業。

黃旭和阿拉營鎮川巖村村民們辛勤種下的鳳凰雪茶,將成為這個美麗邊城的閃亮新名片。隨著張吉懷高鐵項目竣工日子的臨近,在不久的將來,“鳳凰雪”將乘上高鐵旋風,從這個美麗的邊城啟航,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