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小米是2010年起家,而2010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元年,它算是完整的利用了移動互聯網紅利的一家公司。所以,我們瞭解它是怎麼運作的,怎麼發展的,對我們瞭解整個移動互聯網的商業邏輯有一個標本性意義,能從這家公司身上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共通的邏輯和法則。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小米到底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小米在正式做手機之前,先研發了一個小米的手機系統。MIUI。也就是說,小米是先做好了手機系統,才正式開始做手機的。

一般的傳統的IT工程師、是根據產品經理給他們提的一些想法來做研發。但直接接觸用戶的是客服,他們直接接觸用戶,最清楚用戶需求。客服會把掌握的情況彙總提交紿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會客服反饋的意見去和技術部門溝通。工程師則是完全不接觸用戶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技術開發上。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但是小米手機在開發軟件系統的時候,與傳統的開發模式大不相同,他讓用戶參與進來,一起開發手機系統,建立了一個十萬人的開發團隊。

小米早期做手機系統,一個一個的去了解用戶的需求太慢了,所以就建了一個專門針對手機發燒友的一個論壇。他們先去其他手機的論壇裡發掘一些特別活躍的手機發燒友,把他們拉到自己家的論壇。靠著一點一滴的積累和良性的互動,小米的論壇漸漸壯大起來,大家在裡面討論的都是手機怎麼刷機、刷什麼系統、小米手機應該怎麼做......這些內容。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當然,開發隊伍的核心還是小米的100多名工程師。除了他們,就是榮譽內測組的成員。這些人是從小米論壇人工審核通過的,都有很強的專業水準,屬於發燒友裡的發燒友,也懂一些手機技術方面的專業東西,大概有1000個人。

號稱十萬人的開發團隊,100個工程師加1000個專業發燒友也只是小部分,剩下的人其實都是活躍用戶。這些活躍用戶對產品功能的改進非常熱衷,他們手機裝的都是開發版的系統。相比於大部分人用的穩定版,開發版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也有新的功能和改進。裝開發版的這十萬人活躍用戶,基本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使用開發版的人都很有熱情去完善這個系統,每天提各種意見。後臺的工程師們每天就把這些需求分出一個輕重緩急去開發,滿足這些用戶,每週五發佈一個版本。用戶如果看到自己提的某個功能被開發出來,就會感到滿足感和榮譽感,畢竟這是一個有兩億部手機再用的系統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小米的手機系統就是靠這十萬人的隊伍不斷的完善。這個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工程師直接接觸了用戶。減少了層層轉述,工程師也就能更準確的瞭解用戶需求。

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不少企業甚至會主動限制研發部門和外界的接觸,一是認為研發是非常機密的工作,二是可能覺得用戶太不專業,怕把工程師帶跑偏了。

而小米的看法恰恰相反,在小米手機系統剛剛起步的時候,他們就要求工程師要養成泡論壇、接觸用戶的習慣。一開始很多資深的工程師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覺得安安靜靜的寫一小時程序比去聽一個用戶嘮叨有價值得多。小米的高層像雷軍、黎萬強天天紿工程師們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們泡論壇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工程師必須要養成泡論壇的習慣?

小米的做法就是要讓一線的產品經理和一線的開發工程師直接面對用戶,這樣才能知道用戶到底要什麼。對用戶也一樣,不再是面對一個冰冷的數據報表或者更新日誌,而是直接和工程師溝通,覺得特別興奮。工程師們做得好,會直接得到用戶的表揚。如果做得不好,工程師們就會被用戶"當面"吐槽、甚至大罵。他們會覺得羞愧難當,自覺的加班加點修改程序。所以,讓用戶參與的產品開發這件事很大膽,但收益也很高。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這十萬人的開發團隊既是開發者也是用戶,他們還會影響其他人。所以,小米在正式做手機之前,它的手機系統的用戶已經有50萬了。當時除了國外的蘋果、三星,國產手機的有中興、華為、酷派、聯想......有50萬用這些手機的人願意在手機刷上一個小米的系統,這事確實很不容易!

在講《重新定義公司》這本書時我舉過一個例子:你在汽車發明之前問用戶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交通工具,他們會告訴你需要一匹跑得快的馬,但是做出汽車之後,他們看到了就會說"這個就是我要的"。這和小米讓用戶參與開發矛盾嗎?

其實並不矛盾。之前說的"不要問用戶需要什麼",是針對市面上沒有這類產品的情況。這時就算問用戶,他也沒有概念。但手機不一樣,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智能手機了,小米不過是想在這些手機的基礎上做一個有差異化的產品。

做了差異化之後小米就開始“定位”了、

關於品牌,有一個詞兒永遠繞不過去那就是定位“定位”1969年傑克•特勞特營銷大師首次提出,“定位理論”在17年去世了。這個定位理論一直到今天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定位理論”被評為有史以來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商業理論。對中國又何嘗不是呢?

小米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比較有標本意義的創業企業,自然少不了要在品牌定位上有一些創見。不過小米很快認識到,雖然定位理論很經典,創造過很多銷售奇蹟,但也有幾個地方不太適應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定位理論本質上是競品思維,而現在講的是產品思維。

以前做產品思考的出發點都是看競爭對手是怎麼定位的,故意錯開,製造出一種差異化。這其實是利用了人大腦記憶的一種特點:大腦對一個品牌的認知和記憶,並不是從品牌名字開始的,而是先從品類開始的。

比如一提到“蘋果”,首先反應的是智能手機,然後在從“智能手機”這個品類裡找符合你認知的點,像“最好的智能手機”。其他智能手機如果只是強調“智能手機”,就相當於歸類到跟蘋果同一類的大類裡,可是大家已經認可蘋果是最好的了,你就是在幫別人打廣告呢。

這就是做品牌的一個大忌。聰明的做法那是開發出一個新的品類,比如自拍神器、遊戲神機......誰是第一個喊,誰就佔據了第一的位置。

比如紅牛的廣告語“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它打了一個解困解乏的飲料品類;“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是給自己定位成一個去火的飲料品類。

類似這種思考模式是利用了人腦記憶的特點,還是非常有效的。但這終歸是盯著對手出牌,還是忽略了消費者。

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腦白金把保健品定位成禮品,和競爭對手有了品類上的區分。但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看,並沒有和其他保健品有什麼本質區別。

“保健品”就是生造出來的概念,在藥品和食品中間的夾縫裡活著的。既不敢說自己是藥品,又不敢說自己是食品。食品藥品管理局明確表示,保健品不準虛假宣傳,不允許在廣告或者是包裝盒上寫任何關於治療效果的表述,不然堅決打擊。吃保健品除了浪費錢,其他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廣告喊得再好,也沒有從服務消費者得角度考慮過。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移動互聯網對用戶體驗的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產品不管怎麼定位,根本上取決於你對用戶價值點的大小。

小米做的定位就開創了一個新品類——互聯網手機。這個定位跟“中華酷聯”等國產品牌就區分開了。從用戶角度來看,小米確實把互聯網思維引進了手機產品上。

小米在手機系統的開發階段,用戶就參與了。當年小米手機跟其他手機的感覺確實完全不一樣,是不一樣的物種,一些細節會讓人眼前一亮。比如手機桌面有時會很亂,一般的手機都是手動拖拽對齊,但是小米就推出了一個“搖一搖”的功能,搖幾下所有的圖標就自動對齊了。

開發“搖一搖”的功能很難嗎?

應該也不至於,但是就是小的創新點、會讓你覺得這種互聯網化的用戶思維在手機這件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想做品牌定位的話,一定不能只盯著競品,而是要轉向產品思維。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出好產品才是差異化定位的根本,而不是靠一個區別於競爭對手的口號。以前做品牌定位,想到一個口號就拼命的打廣告。廠家總是希望通過重複打廣告把內容灌輸進我們的大腦。但是現在這種粗暴的廣告越來越少了,因為效果不好,沒有人會乖乖地等著接受洗腦。

今天市場競爭太激烈了,導致產品同質化。所以,應該用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影響用戶的大腦。最好的方式就是口碑,通過口碑推薦讓用戶參與進來,使用這個產品。

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那麼發達,好口碑和壞口碑傳播起來都非常快。從口碑這個角度出發,小米有很多做法是很反常識的。比如小米主張先做忠誠度,再做知名度;而傳統企業一般是先投錢做知名度,然後做美譽度,最後才是做忠誠度。

互聯網的很多產品一般首先發展“種子用戶”,這幫用戶一定是對產品非常熱情、非常忠誠的一幫人。小米早期把手機系統做出來放到論壇上,好多人把這個系統刷到自己的手機上刷。因此有人建議開發一個專門的刷機軟件,方便大家刷機。

經過小米內部討論之後,這個想法被否決了。這個建議雖然看起來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但是早期的系統肯定有很多漏洞。刷小米手機系統的人肯定是對小米做的系統非常認可,對產品的忠誠度非常高。而且,他們的專業程度也是很高,對他們來說刷機是件比較簡單的事。有了輔助刷機軟件,刷機的門檻變低了,可能就有很多小白用戶把一個不太成熟的手機系統裝到自己手機上,他們發現有各種漏洞,口碑就會受到影響。

引爆口碑,小米總結了兩句話一一^產品活動化,活動產品化。

產品活動化

小米認為要想引爆口碑,在傳播上獲得特別良好的效果,除了好好做產品之外,要想辦法把發佈產品這件事做成一個盛大的活動。活動可以有很多互動、很多交流、很多儀式感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讓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口碑有非常不一樣的改觀。

比如小米在每週二的中午12點開放購買,這在整個電商領域算是一個首創,小米的粉絲把星期二稱為“紅色星期二”。再比如小米手機系統的第一個正式版本的開機頁面是100名對他們幫助很大的論壇用戶的id。在產品上加上這些有儀式感的東西,就變得像一個活動了。

活動產品化

活動產品化的意思是每一場活動要像做產品一樣,去發現這場活動對用戶的價值,然後把價值點放大,讓很多細節精益求精。最典型的例子是小米的發佈會.小米發佈會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的發佈會,現在所有手機行業的發佈會都做成那樣了。

比如舞臺一定要簡潔,太花了會干擾用戶視覺的中心;現場的座椅統一,不把座椅分等級;發佈會的時長不要超過90分鐘,因為聽眾的疲勞感有上限;場外設計一些互動的環節,這樣來得早的人可以在場外做一些互動;發佈會的核心是產品,關鍵的表現形式是PPT,前期準備時組織多個尖叫點,預先合理的安排好節奏,保證每五分鐘出現一個尖叫點。就是這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想各種需求,怎麼讓聽眾覺得興奮,從頭到尾的一直覺得驚豔,並且不煩、不悶、不困。

《參與感》小米是怎麼起家的?不懂編程也能開發手機系統?

《參與感》《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雖說這兩本書都是小米自己內部人寫的,但是為什麼我會講這兩本書呢、我看過之後“總結”這本書就是一個工具書、有特別好的內容產品化的例子。寫法上沒有寫特別多的故事細節,而是把故事簡單的彙總成了一個個的案例。

為了論證書的結論,分成了好多模塊:產品篇,品牌篇,新媒體篇,客服篇等,這是按照一個產品的開發運營邏輯寫的、當然無形之中也是一種品牌傳播的力量,屬於比較高級的營銷手段,對我們培養商業思維也非常有幫助

而很多企業出書的很多,但是能成為暢銷書的很少,因為書裡少不了都是些“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事兒。談到思考問題的實質、做事的本質方法時,基本上都是避重就輕。

《參與感》已講完~

另外一篇《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可以到我的文章,裡面免費閱讀:講述小米成功後的佈局。

”我是商果:每週解讀一本泛商業類的暢銷書“精簡版”,供你參考,用最短的時間,吸收全書的精華,瞭解更多的好書,請留言關注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