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提起瀘州的老街

在你的心中

肯定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那關於“肖巷子”“南極子”

你有屬於它的記憶嗎?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動脈”,熙熙攘攘的來往之中,流淌著城市的活力,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樹影婆娑的林蔭路,寧靜滄桑的柏油路,流芳百世的老字號……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都說現在的城市長得越來越像,但是每座城市窗臺樓閣之間、灰牆瓦礫之間,卻又有獨特之處。酒城瀘州,依舊保留著一些最市井的老街區,這些老街區隱匿在城市中,填補著城市的記憶。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舊時光老平房 承包獨特印記

肖巷子,對於瀘州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穿過擁擠的主幹道,拐個彎便來到了肖巷子。“瀘州全書”之《夢裡幾回老瀘州》中曾提到,肖巷子內原有一座朱衣祠。據說此處祀奉著可以幫助士子皇榜高中的朱衣神。傳說歐陽修主持貢舉,批閱考卷,有穿著朱衣人站在他後面,朱衣人點頭的文章,便皆合格。回頭看,又無一人。赴試舉子無不“唯願朱衣一點頭”,所以建祠奉祀。1917年,朱衣祠改建為紅十字會醫院。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瀘州,加拿大國際友人文幼章先生率領紅十字會醫療隊來瀘,就在這裡救治受傷民眾。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據老瀘州人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肖巷子還是平房,路面是石板地,只有一幢市級機關的三層樓房。那時隔幾條街都有一個供水站,大家用水都要到供水站去挑。

藝趣文玩婚慶 往昔繁華不復

提到肖巷子,留在人們印象中最典型的就是婚慶一條街和古玩一條街,這兩處特徵也曾讓這裡成為繁華的商業街。婚慶街的門牌字樣還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樹木中,然而走進去看到,酷暑之下,街內的門店大多數都呈現關閉狀態。曾經掛滿婚紗禮服、婚慶裝飾品的大小店鋪,要麼轉讓要麼搬離,整條街冷冷清清,呈現出蕭條景象。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原來在肖巷子做婚慶服務的徐軍,已搬到城西商圈。他說,也就在五六年前,這裡整條街都是婚慶公司,每天接單、談判忙到手軟,往往這邊還在談著,那邊電話就來了。後來隨著城市各大商圈的變遷,他們也不得不考慮轉移到人流量更多的地段。

隔壁的古玩一條街,也基本是相同狀態,平時門可羅雀、鮮有客戶上門。好在肖巷子步行街的舊貨市場保留了曾有的熱鬧。一到週末從早上六七點開始,市場上就人聲鼎沸,賣家用編織口袋或各種繩索捆紮的舊書、字畫、古玩等一字排開,買家流連在市場內,翻書、品相、議價……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幾年來,家住回龍灣的蘇佐每個週末都會到肖巷子逛逛舊貨市場。“只要在家,無論天晴下雨都會來‘趕場’,在這裡能淘到很多關於瀘州記憶的老物件。”蘇佐說。舊貨市場,以中老年人居多。清一色的地攤不僅有各個年代的舊書、字畫、錢幣,還有很多仿的古玩和藝術品;甚至連前些年流行的唱機、鐘錶、錄音機等老物件都有,彷彿一個“記憶倉庫”。

老座標小吃店 傳統美食圖鑑


談到老街,餐飲是最能讓人記憶猶新的一個話題。慈善路街頭的三家瀘州名小吃店,一家是瀘州紅橋豬兒粑,一家是瀘州白糕,還有一家是豆腐腦。三家店鋪臨街而設,相鄰而居,繁榮了幾十年,至今依然生意興隆,從早到晚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雖說是慈善路,但是瀘州本地人說起來,都愛稱“就在肖巷子口口”上。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這家瀘州白糕始創於1920年代的“三義園”白糕店,距今已有近百年曆史,是選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豬油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製而成,故全稱“桂花豬油提糖白糕”。除了紅橋豬兒粑和瀘州白糕承載著老一代瀘州人的記憶之外。“我要10塊錢的白糕”“買5塊錢的”“我都要10塊錢的”剛剛端出來的一籠白糕,短短几分鐘就售空。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每次買白糕都要排隊等很久,晚點來還買不到。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還有一家老媽蹄花也時常被愛吃的市民提及。但凡有吃貨總結一些瀘州“蒼蠅”館子的資料,肖巷子這家老媽蹄花一定會位列其中。

老茶館嘮生活 飲一杯舊時光


從肖巷子過街,就是瀘州的南極子。之所以有這地名,據說是因為當時它地處瀘州城的南邊。早年,這裡建有一座南極仙翁廟。據考證,宋代詩人黃庭堅在瀘州得一紋石,曾寫下“南極一星天九秋”之句,被人刻於石上,立於路頭。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南極子市場與大慈路連接處 王偉/攝


解放前,這兒是瀘州最有商氣的交易市場。街上有兩家大茶館,一家叫涇南茶園,另一家叫龍泉居。當時瀘州各大商號的採購人員到茶館,問一問行情,就瞭解市場信息,做生意就有了把握。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如今,南極子還保留著一些老茶館的氣息。“哎呀,一直摸不到牌”“今天終於涼快了,熱了好久咯喲”“老徐,弄久沒看到你了,跑哪裡去了?”一陣陣喧囂聲從角落的青磚白牆房屋裡傳出,記者走進一看,原來是梓桐路老年茶園。雖房屋陳舊、桌椅也都是充斥年代感的木質,茶具也不夠精緻,但60平米大小的茶館,卻被打牌、聊天、看客的身影占滿。“我們在這4、5年了,都是老鄰居,沒事就來坐坐。”張大爺小心翼翼地提著手中的大貳說。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初顯繁華市集 瀰漫煙火氣息


南極子向東,僅100米長的街道叫“南極路”。這是古往今來瀘州商鋪密集、人員密集的一條街。由於四面八方的大小生意在此交易,所以南極子就成了那個年代瀘州城裡的百日場,天天人潮湧動,夜夜久不散場。同時,這兒又是瀘州一處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水產批發市場。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新中國成立後,南極路又有了新變化。1958年在修建了郵電大樓,成為當時我市地標式建築。改革開放後,電信、移動等幾家營業廳相繼初露頭角,在他們的門店前,瀘州最大的二手手機市場也依附而生。雖近幾年街道進行了整治,路邊的二手手機市場被取消,但整條街的現代通訊工具門店依舊熱鬧非凡。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從南極路往正興隆街方向走,道路旁邊有各式各樣的攤位,從賣小菜的地攤、特色口水鴨的移動攤位車,再到賣傢俱用品和中介幫人介紹工作的門市等讓人應接不暇。在一棟舊樓房的出入口擺煙攤的陳大爺告訴新報記者,他今年79歲,擺了近20年的煙攤子。“南極子每天都熱鬧的很,人來人往,以前賣吃的時候,更熱鬧。”

難忘孩提時光 服務街坊四鄰


南極子很多樓房都是90年代甚至更早建立,窗外通常還晾曬著衣物,門口是閒聊的居民。

現代化小區環境、物業等優越因素,讓大批年輕人購房後從老城區搬走,但南極子的煙火氣息而又不失閒適慵懶的氛圍,讓很多人留守。家住南極子的付豪告訴新報記者,他在這住了12年,以前住在大慈路,文化宮和南極子就是整個童年的回憶。“我讀的忠山小學,放學後和同學會從庫房街穿南極子繞回家。”付豪表示,選擇定居在南極子不僅是因為過往的記憶。“通往哪裡都很方便,從大慈路走可以到鐘鼓樓,走庫房街能到白招牌,而且南極路出去就是水井溝,幾個商場在那,買東西和聚會都很方便。”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從付豪所居住的樓房走出,記者看到在好幾個小區的單元樓門口,都有老式的理髮攤,其中還有不少小朋友在理髮。李師傅告訴記者,他從1997學了理髮技術後就一直在這擺攤,南極子變化不大,就街面更寬、更乾淨。“來的都是街鄰街坊,主要就簡單剃個寸頭。”李師傅和記者聊著,也沒停下手中的理髮器。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城中的老街自在平和、恬淡恬淡,堅守著一份寧靜,身處其中,好像面對著一條緩緩流動的歷史河流。站在這片靜待夕陽西下的老城的街上,它身臨城中卻又似乎遠離城中心,四周散發著樸實無華的氣息,那些城市裡的繁雜心緒便會像綠茶一樣慢慢沉澱下來,一切都變得閒靜,散淡而又真實。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更多詳細內容

請關注酒城新報第363期

《一磚一瓦起炊煙 獨特老街韻味濃》

↓ ↓ ↓


99.9%的瀘州人都來過的這條街,你逛過嗎?▎記憶


關於這條街

你有什麼故事嗎?

歡迎和我們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