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時下說起波蘭的遊戲公司,估計絕大部分玩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有著“蠢驢”之稱的CDPR,憑藉製作精良的《巫師》系列以及耿直的開發理念與用心服務玩家的態度,不僅遊戲的口碑出奇的高,就連公司的名望也業內也是出奇的好,而這樣的遊戲廠商即便是放在全球遊戲市場當中也是少之又少。小眾一點的,或許還有玩家知道一家名叫11Bit的獨立遊戲公司,旗下有《冰汽時代》與《這是我的戰爭》等諸多好評如潮的獨立遊戲佳作。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而有這麼一家遊戲公司,與CDPR幾乎是同一時間成立,並且也是波蘭出身,至今依舊在持續推出遊戲,數量更是已經過百,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的絕大多數遊戲的評價幾乎都是不及格,有著“歐洲最爛遊戲公司”之稱,這家公司名為City-interactive(下文簡稱Ci),旗下代表作為《狙擊手:幽靈戰士》。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出道即暴死

早在2018年的八月份,《狙擊手:幽靈戰士》便公佈了新作,並在今年的E3遊戲展上確定了遊戲的實際內容,名為《狙擊手:幽靈戰士契約》。實際上,這已經是這個系列的第四代作品,距離初代作品的發售已經過去了九年的時間,對於沒有接觸過這個系列的玩家來說,單看名字也應該能知道這應該是一款以扮演狙擊手為賣點的射擊遊戲,玩家在遊戲當中扮演一位身經百戰的狙擊手,孤身一人前往各式各樣的場景執行各種狙殺任務,這種題材的遊戲類型縱觀整個遊戲市場似乎也沒有太多款式,倒是這個名字特別容易被玩家與法國育碧出品的《幽靈行動》系列搞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這個系列除了個什麼外傳性質的作品。

而實際上也確實有這一方面的原因,同是以現代為背景、以潛行為核心的戰術射擊遊戲,顯然《狙擊手》系列的名氣要比《幽靈行動》系列要低得多,而若是提到潛行狙擊題材的遊戲,估計大多數玩家都會聯想到另一邊的二戰背景同類遊戲《狙擊精英》,因此有很多玩家不知道這個系列也算是情有可原。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狙擊精英》

初代《狙擊手》作品誕生於2008年,副標題為《勝利的藝術》,是一款以二戰為背景的FPS遊戲,那段時間正值線性FPS遊戲最為鼎盛的時期,以《使命召喚》系列為此類遊戲的代表,而《勝利的藝術》便同樣是一款這樣的FPS遊戲,只不過將故事的主角固定為了單一角色。玩家將要控制一名蘇聯狙擊手在各式各樣的環境下與德軍進行交戰,遠距離狙殺以及使用武器與場景進行互動是這款遊戲的最大亮點。但這款遊戲可謂是空有一個十分出色的題材,畫面表現十分落後,無論是遊戲機制還是敵人AI表現都十分差勁,並且遊戲中幾乎到處都是Bug,據評分網站Metacritic整合評價,這款遊戲僅獲得了36分(滿分100)的媒體平均分,玩家評分更是僅有3.4(滿分10),媒體大多給出的評價為“很糟糕、不值得玩”,足以證明這部作品的表現有多糟糕,而Ci在全新題材上的初次嘗試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狙擊手:勝利的藝術》

執念

早年間Ci推出的所有射擊遊戲基本都是以二戰為題材,而《勝利的藝術》只是諸多作品中的起重一款,而在上文中我們提到的《狙擊手:幽靈戰士》系列則是將背景改為現代之後另起爐灶的新系列,似乎Ci有意將《狙擊手》作為系列IP進行發展。《幽靈戰士》發售於2010年,遊戲背景的更換,因此在狙擊系統的設計上有了更多詳細的考究,諸如預判彈道、尋找合適的架槍點、道具的使用都被更加細化。

但是,這已經是2010年了,《使命召喚》都已經出到《黑色行動》了,遊戲畫面表現依舊很糟糕,人物建模十分粗糙並且幀數及其不穩定,許多場景都是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稍微一動幀數就猛降;而作為一款狙擊遊戲,最基本的戰鬥系統也是不盡人意,在執行各種動作時都會感覺十分笨重,並且遊戲的關卡設計比較粗糙並且Bug成堆,綜合這一切要素使得這款遊戲的體驗十分鬧心,不出意外的,本作依舊取得了不及格的成績。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狙擊手:幽靈戰士》

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Ci這家公司,其坐落於波蘭首都華沙,有著超百人級別的公司規模,並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部,雖然比起一些一線公司來說Ci起步很晚,但由於是多家公司合併而成,擁有充足的工作經驗,因此公司的發展非常快,在CDPR成名之前,這家公司就是前一任“波蘭國企”。而正是因為有著國家的扶持,這家公司才能夠這般瀟灑地做遊戲,僅在三年之後,Ci便推出了續作《幽靈戰士2》,而這一次遊戲的質量問題幾乎與前作如出一轍甚至完全雷同,但在發售前官方力捧的多人模式卻在發售後不見蹤影,甚至因為這一點不少媒體為本作打出了比前作還低的評價。說來還有些諷刺,《幽靈戰士2》是首個採用Cry engine 3的第三方遊戲作品,但由於沒能駕馭得住引擎的使用難度,最終導致了遊戲不盡人意的質量。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狙擊手:幽靈戰士2》

而再來看兩年前發售的《幽靈戰士3》,這一次Ci決定隨大流,將這款遊戲改為開放世界,而鑑於本身《狙擊手》系列的遊戲模式就有問題,加上任務系統佈置不太理想,許多玩家本以為這一次改為開放世界反而能夠優化一下游戲體驗,結果沒成想他們還是搞砸了。遊戲的地圖十分龐大,但據點的佈置非常分散,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開著載具跑路,雖然遊戲的內容與系統設計有所增加,但前作中曾經出現過的問題在本作中都被很好的“繼承”了下來,一如既往的沒有獲得及格的評價。

許多玩家表示這款遊戲並沒有媒體們所說的那麼不堪,自己玩的就很開心,平信而論,若是能夠無視掉遊戲中那些硬性的問題,其實這款遊戲的體驗還算不錯,超遠距離經過計算之後一槍爆掉敵人的頭,那種感覺絕對是其他射擊遊戲中所不具備的,而能夠無視這些問題的人終究還是少數。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狙擊手:幽靈戰士3》

結語

有著國家的扶持,Ci才能在口碑接連暴死的情況下堅持推出續作,其實實際上他們本身也一心想著能夠做出令所有人滿意的作品,但由於遊戲的開發週期短,並且開發成本較低,資金什麼的他們要省著用,因此只能將遊戲的品質問題暫且一放,儘可能地完成遊戲內容,這也是為什麼這家公司至今有著超百款作品,卻沒有一款能夠稱之為“大作”,3A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遊戲系列,如何做到代代差評且持續出新?

說真的,這一次在時隔兩年之後即將發佈的新作《幽靈戰士契約》筆者依舊十分不看好,畢竟這家公司最近並沒有什麼機遇性的新聞或消息,按照這家公司一貫的製作水平,或許這一次很有可能依舊會是一款爛作。但事無絕對,最近幾年的Ci確實有著小布慢跑的趨勢,雖然抱有這樣想法的玩家還有很多,但我們都很期望這家公司能夠實實在在的打一次我們的臉,做出一款真正令人信服的優秀作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