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為花中“四君子”指什麼,“歲寒三友”指什麼?

小不溫柔


四君子和歲寒三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也是中國畫重要的題材。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花、蘭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

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

四君子與歲寒三友,在中國應該是人人皆知吧,既然自己是學習國畫的,就從國畫的角度介紹一下四君子與歲寒三友

 “四君子”是國畫創作中慣用的素材,以梅、蘭、竹、菊寓意高貴品質和崇高品德,古往今來凡文人雅士都喜用“四君子”表現自己卓爾不凡的情趣或者作為品德的鑑戒。表現正直、虛心、純潔而有氣節的思想感情。

“松竹梅”歲寒三友早在北宋徽宗時期內府所藏的《宣和畫譜》的解說中,就有關於花鳥畫的記載:“故花之於牡丹芍藥,禽之於鸞鳳孔翠,必使富貴。而松竹梅菊,鷗鷺雁鶩,必見之幽間。至於鶴之軒昂,鷹隼之擊搏,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松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於圖繪,有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也。”到北宋末年,“松竹梅”的寓意是“歲寒而磊落”“見之於幽間”的歲寒三友,具有登高臨遠的意氣,賦予節操美的意識形態。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

蘭花入畫則比梅花晚,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菊花入畫則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根據畫史來看,五代徐熙、黃筌都畫過菊,宋人畫菊者極少。元代蘇明遠、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

松,從戰國時代起,因其常綠耐寒,而被世人神化了,帶有宗教意識的“精神領域”方面的含義。儒教象徵為“節操堅貞、不屈不撓”;道教寓意為“長生不老、飽經風霜”,故在墓地陵園和寺院山門兩旁遍植喬松與古柏。松柏是中國代表文人士族的精神領域上的理想化的道德和節操的寫照。

中國古代以松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不可勝數。據《芥子園畫傳》樹譜的畫松法雲:“松如端人正士,雖有潛虯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種聳峭之氣,凜凜難犯。凡畫松者,宜存此意於胸中,則筆下自有奇致”,又云:“馬遠松多作瘦硬如屈鐵狀。”

竹應該要多說一些,畢竟竹在國畫中太有名,也更是因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更是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

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四君子和歲寒三友入畫,豐富了中國畫題材,擴大了審美領域,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人類的品格,所以它既便於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於文人們借物寓意,抒發情感,因此至今不衰。


紅梅工筆佛畫


“花中四君子”為梅、蘭、竹、菊,“歲寒三友”是松、竹、梅。說實話本來這個問題也算簡單,大多數人也都知道,也沒有什麼回答的必要。但是看到這個問題後,感覺與本人有緣就認真回答一下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的四個姑姑,也就是我父親的姐妹四人的名字就以梅蘭竹菊四字各取其一而得名的,名字裡分別有一個字是四君子之一的字。所以今天以詩詞對聯對這四君子與歲寒三友共五種植物的描寫,來說一說它們為什麼被稱為四君子和三友。


一.菊花

菊花是原產我國的名貴花卉之一,現在我國有三千多種。它以其幽貞高雅的神態號稱“四雅”之一,又與梅、蘭、竹同為“花中四君子”。

早在戰國時期就被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所贊詠:“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了晉朝更為大詩人陶潛所鍾愛,他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寧願棄官不做,卻甘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黃巢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描寫菊花的作品,還有一首《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二.臘梅

臘梅因在臘月開花,花香似梅,故而得名。

數九寒天,朔風凜冽。百花俱凋,唯有臘梅迎霜鬥雪,一樹繁花,凍蕊尤香。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特別喜愛臘梅,古人用“金蓓鎖春寒”,“一花香十里”來吟詠臘梅。

另外說一句,這個“歲寒三友”中的梅就指得是臘梅,它與“花中四君子”中的梅花是不一樣的。臘梅在嚴冬開放,不屬於梅屬,只是與梅花花型香味相似才稱為臘梅。


三.蘭花

宋朝詩人蘇軾《詠幽蘭》:“本是王者香,託根在空谷。先春發叢花,鮮枝如新沐”。

《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四.竹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首《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同時代詩人李賀的《昌谷北園新筍》:“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五.松

陳毅元帥有一首著名的《詠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宋朝詩人吳芾也有一首《詠松》詩:“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六.梅花

唐宋文人非常尊重梅花的品格,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的友人陳亮也有四句梅花詩曰:“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為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我認為在宋代,這是寫梅花詩詞中最突出的兩首上佳作品。



以上,就是寒柏隴臥子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薄識。如果各位還滿意的話,請寒柏隴臥子。本人專注於文化寫作、文玩收藏、郵票知識、詩詞對聯、謎語諺語等方面,大家關注後可以看到我的其它文章、微頭條與問答。

寒柏隴臥子


花中四君子出自明代黃池輯的《梅蘭竹菊四譜》。

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具有傲霜凌寒的特徵,一身傲骨,比喻高潔之士。

2、蘭花:聞香喜識玉蘭幽,蘭花多生長於幽僻之處,色淡香清,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徵。

3、竹子:竹子經冬不凋,寧折不彎。寓意剛直、謙遜,不亢不卑,因此常被看作高雅之士的象徵。

4、菊花:菊花不僅清香淡雅,而且是開於秋天,百花凋零以後,美麗絕俗,卻不與群芳爭豔,故歷來被用來象徵傲然不屈,與世無爭的品格。

歲寒三友則是指松樹,竹,梅花。都具有經冬不凋的特點。




寒江釣魚


古人所說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蘭.竹.菊。

“歲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趙先生110047856


古人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

把"松竹梅"定為"歲寒三友”。

四君子:幽芳逸緻,滌人穢腸,澄其神骨。

三友:經寒霜歷嚴冬,萬木調零,唯有松竹葉翠梅花抱雪。


大豐205065954


因為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菊花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而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徵;它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豔,故歷來被用來象徵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所以常被寓為凌霜飄逸的世外隱士。

花中四君子介紹:

梅花、蘭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韋海鯨1


花中四君子,梅蘭荷萄。歲寒三友,松竹梅。均取清,香,不畏嚴寒之品德。詩人輩輩贊梅格。取其傲骨琤琤,迎雪而開,不畏嚴寒。蘭花以獨香為最,頌為王者之香。獨處幽谷,不以無聞不香。荷花處汙泥而不染,多譽廉潔,菊花秋天開放,晚節好。松樹長青,譽為官長清,其挺立不阿,稱為君孑樹。竹子空心挺立,密集叢生,懺懺競長,高峰亮節。梅花常與竹旁生,同在歲寒,像徵友誼。


101528958629汪天壽


花國四使,

春蘭,夏荷,秋菊,冬梅,

四君子,梅蘭竹菊

三友松竹梅,

但這大多是文人附會,

現代很多人學的很垃圾,

梅寒,竹瘦,蘭幽,菊殘,

都是一些失意文人自我陶醉意淫,

梅花長的慢,樹形矮小,中國人做成盆景,用來當做氣候指示,

竹子吸水,可制扇,制筆,制席,制筷,

蘭花敏感,脆弱,能把蘭花養好,環境要求很高,

菊花防蚊蟲,園中種菊不招蚊蟲。


AUTUYT


歲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種植物。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另外歲寒三友也是一個漢語成語,指松、竹、梅,經冬不衰。


紫元琴修


四君子是指梅、蘭、菊、竹。梅花傲雪開放,品高芬芳,菊花開事,百花已敗,青竹虛而有節。古人多以此比喻人格的高尚堅韌。歲寒三友,指松、竹、梅。都是在嚴寒冰雪中,亭亭玉立,無所畏懼。這就是人們成大事所需要的精神。所以,倍受詩人們的歌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