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一部《紅樓夢》擺在面前,我們能從裡面讀到什麼呢?魯迅先生說:

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這還不是全部,《紅樓夢》裡還有園林,繪畫,戲曲,美食,服飾,醫藥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看見詩,看見詞,看見曲,看見文。《紅樓夢》是一部小說,小說最該關注的是人物和情節,為什麼我們要關注詩詞曲文呢?這是不是捨本逐末?不是。有人說。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這是不是危言聳聽呢?也不是。詩詞在《紅樓夢》裡不是跟“本”相對的“末”,也不是附庸和點綴,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何以見得呢?我們從三個方面說。

第一、紅樓有詩乃全,詩是構建紅樓的磚瓦。

從《唐傳奇》開始,我國古代小說,熔史才,詩筆,議論三者於一爐,形成了“文備眾體”的藝術特色,《紅樓夢》在這方面堪稱一流,小說的主體是白話文,可是詩,詞,曲,賦,誄文,對聯,謎語,酒令等等不僅齊備,而且精彩。光就詩歌來說,絕句,律師,歌行,寫人,詠物,即事反覆出現,佳作頻仍。凡此種種,成就了紅樓詩的天地。

紅樓有詩乃全,詩和寫詩是《紅樓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說地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描寫黛玉創作《葬花吟》。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裡錯以錯勸哥哥”,寶玉贈帕傳情感動了黛玉引出了她的題帕三絕句。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細悶制風雨詞”告訴我們黛玉寫《秋窗風雨夕》的前情後事。而沒有第七十回的《桃花行》,海棠詩社就不會更名為桃花社。從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議結詩社起,寫詩就成了書中的線索之一。結完海棠詩社就詠白海棠,詠了白海棠又賽菊花詩,連吃一頓螃蟹都無詩不歡。香菱學詩驚動了半個大觀園,一場大雪如果沒有詩又怎麼對得起那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重讀地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這一回曹雪芹可謂寫盡了詩與青春聯袂的快樂。那一次參與寫詩的人最多最全,詠白海棠,詠菊花,填柳絮詞,基本上就是寶玉,黛玉,寶釵,探春,湘雲。可蘆雪庵聯句,除了他們幾位之外,還增加了香菱,抱琴,岫煙,李玟,李綺,連不會作詩的李紈和王熙鳳那天也被激發出了詩興,聯句的頭一句“一夜北風緊”就是王熙鳳的創作,這是她一生中唯一作過的詩。她自嘲這是句粗話,可眾人都為她點贊說“這句雖粗,不見底下的,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與後人。”有了好的開頭後,這首以雪為主體的五言排律就在姐妹們爭前恐後的熱情中以此往下聯,聯句自帶競賽性質,它考驗人的反應是否靈敏,出對是否得當。雖然是自由接力,但既要聯得好,更要聯得快,用湘雲的話說“這不是作詩,竟是搶命呢。”剛開始,大家按照抓鬮的順序一個一個聯,幾句之後李紈自知才力不夠,主動退出,盯著丫頭熱酒去了,而湘雲卻詩興大發,開始搶著聯,把反應不快的人擠在一邊,本來還規矩坐著的,一激動竟然站了起來。寶琴見湘雲站著聯,也不斯文,站了起來。黛玉見寶玉光顧著看,推他快說,寶玉應付了兩句,湘雲嫌他擋路說“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擱了我。”就這一句話的功夫,寶琴又佔了先,湘雲急忙用“盤蛇一徑遙”聯寶琴的”伏象千峰凸“描寫雪中的群峰和小路。見湘雲累了捧杯茶喝,岫煙趕緊見縫插針說上兩句,才說完,之間湘雲已經扔了茶杯再次參戰。最後其他人都退出了,就剩下湘雲,黛玉和寶琴三人對搶,好句伴隨著笑聲,你追我趕,想收都收不住。這次聯句,湘雲充分地表現了她的才華和豪情,黛玉也一反常態笑得握著胸口,連聲音都抬高了。你看她這樣子能想到這是無事悶坐,不愁眉便長嘆,好端端就要流淚的黛玉嗎?太不像了,兩個畫面大相徑庭。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聯完雪天即景詩,大夥兒意猶未盡。李紈罰落第的寶玉去櫳翠庵訪妙玉討要紅梅花,“紅梅”又成了詩題。由寶玉,寶琴和聯句時沒怎麼搶到機會的岫煙,李玟四人分詠,作出了三首《詠紅梅花》和一首《訪妙玉乞紅梅》。那一天簡直就是大觀園的詩歌節,這以後還有“寶琴新編懷古詩”,“黛玉悲題五美吟”,“湘雲偶填柳絮詞”,“賈政閒徵姽嫿詞”和“寶玉撰寫芙蓉誄”。小說前八十回詩和寫詩一幕接一幕,一場連一場,像一條綵線穿起來精彩的情節,活化出人物多姿的風采。

《紅樓夢》裡眾人作詩,吟詩,既生動活潑又風雅有趣,恍若畫中之景,唯美動人。吟詠之間,紅樓兒女們不同的性格特徵也躍然於詩詞之中,“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多愁善感的黛玉。“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牆魂。”這是低調端莊的寶釵。“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這是博愛多情的寶玉。那麼這些紅樓詩詞都是來自曹雪芹的原創嗎?詩詞除了刻畫人物個性還有那些深層次的用意呢?

紅樓詩詞是曹雪芹為他筆下的人物代擬的,這些詩詞不完全是他的獨創,其中有些參考了前人的作品。比如《葬花吟》,寶釵和湘雲想出了菊花詩分詠十二題的寫法,說前人沒作過,部落俗套。其實曹雪芹同時代就有人作過這種類型的菊花詩,而且《問菊》,《對菊》《訪菊》等詩題和《紅樓夢》裡寫到的一模一樣,只是不好斷定誰影響了誰,有借鑑,但是紅樓詩詞魅力不減,它最成功之處在於曹月琴按頭制帽,量體裁衣,做到了詩詞的個性化。曹雪芹筆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聲調口氣,《桃花行》是哀音,一定出自“曾經離喪”的黛玉之口,寶琴有這個才力,可她不寫這種風格的詩。寶玉過生日,席上行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加起來湊成一句話“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迴腸,這是鴻雁來賓。”和“奔騰而砰湃,江間波浪兼天湧,須要鐵索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這兩句不過是酒席上助興的話,風格也不一樣。前一句有孤鶩,雁哀,折足雁,九迴腸,一定是黛玉的口氣。後一句奔騰澎湃,波浪連天,風打鐵鎖,可見湘雲的氣勢。紅樓詩詞展現紅樓人物不同的個性和異樣的風采,黛玉的詩文采風流,感傷纏綿,寶釵的詩含蓄渾厚,沉著穩當,湘雲的詩灑脫,寶琴的詩清麗。每個人的學識,氣質,性情,修養都在詩詞裡,如果我們把詩詞曲文和寫詩詞曲文的情節抽走,紅樓將減少一層殘缺角。紅樓有詩乃全,詩是構建紅樓必不可少的磚瓦。

第二、紅樓以詩為讖,詩是導航紅樓的路標。

《紅樓夢》在寫作上有一個特點,曹雪芹大量使用多種類型的讖語來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讖語”就是有意無意的預言,比如說我們讀到小說地五回時會發現作者通過圖讖,也就是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的形式預言了書中主要女性命硬的走向,之後隨著小說情節的展開,星羅棋佈的詩讖、謎讖、戲讖、物讖會陸續出現在我們的閱讀當中,只要你有一雙慧眼,就能通過它們判斷出小說主要人物的未來將往何處去。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在這些讖語中,詩讖是最常見的,什麼是詩讖呢?舉一個比《紅樓夢》更早的例子。西晉有一個人叫石崇,石崇有個史上很有名的園子,叫做金谷園。園子裡常常高朋滿座,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作詩,其中有一位就是著名的美男子潘岳潘安仁。潘岳寫過這麼兩句詩:

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意思是我們志趣相投,意氣相合,友誼堅如金石,直到白頭。沒過多久,趙王司馬倫掌權,石崇和潘岳因為得罪了司馬倫的親信孫秀,被先後押赴刑場。石崇先到, 潘岳後到,石崇看見潘岳很驚訝說“安仁,你怎麼也來了?”潘岳慘然一笑回答到,這就是所謂“白首同所歸”了。“白首同所歸”這句詩可以指到白頭,到老不變,也可以指同時死亡。所以當時知道潘岳這句詩的人都說他適成其讖,不幸而言中,是不祥的預言。這句詩就是詩讖,《紅樓夢》裡這樣的詩讖幾乎隨處可見,時刻提醒我們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人未來將遭遇什麼。比如《葬花吟》以花喻熱,人花共命,很多學者認為它就是黛玉自作的讖語,或者至少帶有讖語的性質,詩裡暗藏著黛玉的死亡: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很可能預示著黛玉最後和晴雯一樣,在寂寞淒涼中死去。《桃花行》也是如此: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這些句子如果從黛玉的命運角度去理解,絕不是好兆頭。書裡說寶玉讀完這首詩後“並不稱讚,卻滾下淚來。”,瞬間發生這麼多的心理反應,說明寶玉被詩裡的某些句子觸動了,他有很不好的預感,不願意往下多想,深想,這首詩就是詩讖。還是寶玉過生日這一回,探春和寶釵行射覆的酒令,探春覆了“人”“窗”兩個字。寶釵知道她用的是“雞人”和“雞窗”的典故,於是覆了一個“塒”字,這個字出自《詩經·王鳳·君子于役》,“

雞棲於塒,日之夕矣。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這首詩寫的是妻子思念久久不歸的丈夫,所以“雞棲於塒”可能是隱隱透露寶釵結局的詩讖。小說暗示我們,《紅樓夢》接近尾聲時,寶玉可能離家而去,留下寶釵一人孤苦度日。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再比如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雲中秋夜聯詩,湘雲說“寒塘渡鶴影

”,黛玉聯到“冷月葬詩魂”,湘雲立刻表示她的擔憂,立刻說“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你現病著,不改作此過於清奇詭譎之語。”連在山石後,聽她倆聯句的妙玉也忍不住現身出來打斷說“好詩,好詩,果然太悲涼了”,又說“方才我聽見這一首中有幾句雖好,只是過於頹敗悽楚,此亦關人之氣數而有,所以我出來止住。”這是小說裡很有代表性的直接寫到詩讖的情節,這幾句對話相當於提醒我們紅樓詩詞不可等閒視之,它們中有很多關乎作詩人的氣運,具有“讖”的意義。

曹雪芹提前安排好了人物的命運,再通過詩讖點點滴滴進行預告,詩詞曲文閃爍其詞,欲言又止地洩露天機,不時地刺激著我們往下讀的慾望,它們像導航紅樓的路標一樣,被曹雪芹設置在我們閱讀的道路上,所以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大,卻並非全無道理。

作為《紅樓夢》裡最常見的讖語,詩詞曲文具有讖的功能,發揮著讖的作用,但它們首先是詩詞曲文,然後才是讖語。小說裡的詩詞曲文不讀可惜,讀而不品遺憾。《紅樓夢》精讀,泛讀兩可,整體讀和部分讀都行,但是如果跳過詩詞你就會減少很多閱讀的樂趣。這部鉅著充滿了詩美,黛玉葬花有詩意,寶黛愛情有詩意,連賈府的日常生活有詩意,可最能體現詩意美的還得是這些詩詞曲文。以詩為讖,詩是導航紅樓的路標,這是詩詞之於紅樓重要性的第二點。

第三、紅樓因詩而雅,詩是提升紅樓的階梯

林黛玉是《紅樓夢》裡頭一個為詩而生的人物,她就是詩歌的化身,沒有詩的黛玉,跟沒有愛的黛玉一樣,會停止思想,像靈魂被抽走。黛玉很美,可她最突出的特點是有才,“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寶釵有德,黛玉有才。小說一開始就把黛玉比作東晉著名的才女謝道韞,進入小說的正文後,黛玉的才華更是時時顯露,尤其是詩才,無人不服。詩對黛玉來說,不為顯露才華,博得名聲,也不為坐著好玩打發時間,而是詩與身心一體,詩和生命同在。黛玉的思維方式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就用眼淚表達。眼淚表達還不夠的,就以詩和淚一起抒發。《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桃花行》這三首代表作,都這這種情境下的產物。黛玉把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世,無法言說的愛情,對青春的珍愛和生命不久長的悲傷化作悲慼之感寫進詩裡,詩是發自心靈的歌唱和哭泣,能寫詩並且致力於詩是黛玉成為大觀園裡真正的同時也是最出色的詩人。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再舉個例子,小說第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寫香菱學寫詩,他茶飯無心,坐臥不寧,著魔一般地苦吟苦學。寶玉說“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學詩之前的香菱跟大觀園姐妹們一樣青春妙齡,可是命運卻坎坷的多。本來出身書香門第,命運偏偏讓她做了薛蟠的小妾。儘管在這樣的周折中,香菱難得地保有天真和慧心,可她的生活跟詩無關。用今天流行的話說香菱在薛家只有眼前的苟且,沒有詩和遠方,所以寶玉等人為她嘆息。好在香菱不甘現狀,一有機會住進大觀園,就迫不及待地學習作詩。命運不能改變,小妾依然是小妾,可詩讓精神昇華。學詩和作詩是香菱能想到的完成自己,實現自己的唯一的途徑。賈府年輕貌美的侍妾不少,只有學詩的慕雅女香菱脫穎而出,對詩的崇敬和嚮往使香菱真正成為大觀園女兒國的一份子,這就是詩的力量。

紅樓因詩而雅,因詩而純淨。寶玉為香菱的加入而欣慰,他自己不就是個典型例子嗎?小說第八回,因為奶媽李嬤嬤一再勸阻寶玉喝酒,又把寶玉專門為晴雯從寧國府要來的豆腐皮包子拿回家給孫子吃了,早期沏好的楓露茶也被李嬤嬤喝了。寶玉借酒發怒,把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摔,砸了個粉碎,潑了倒茶來的茜雪一裙子茶,又跳起來罵茜雪:

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麼孝敬他,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他幾日奶罷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還大了……白白的養著祖宗做什麼?攆了出去,大家乾淨。

寶玉這次發飆的結果是李嬤嬤安然無事,無辜的茜雪卻被攆出去當了替罪羊。還有一回,小說地三十回,寶玉回怡紅院,淋著雨叫門,半天叫不開,一肚子沒好氣。等襲人終於把門打開,他不看是誰,抬腿就踢了過去。一邊罵道:

下流東西們,我素日擔待你們得了意,一點也不怕,越發拿我取笑兒了。

襲人被踢的肋下青了碗大一塊,夜間還咳出了鮮血。寶玉這樣的言行恐怕不比賈璉,賈蓉等人好到哪兒去。如果小說繼續朝這個方向寫寶玉,他就當不起“絳洞花主”這個名兒了,好在曹雪芹用了更多的筆墨,深入到寶玉豐富的內心世界,慢慢地把他跟一味施威的蠻橫少爺劃出界限來。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寶玉和黛玉一樣,保持並堅守著自然天性,他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有兩件,愛和寫詩。這兩件事發自他的內心,沒有目的,沒有功利。寶玉情不情,不僅愛眼前所有可愛的人,還將這種愛延伸到花,鳥,魚,星星,月亮等一切無情之物,包括詩。在詩社活動中,寶玉的作品屢屢壓尾,無論詠白海棠,還是詠菊花,他都是最後一名,填柳絮詞他甚至交了白卷,可他不以為意,真心稱賞姐妹們的好詩,為黛玉奪魁鼓掌。蘆雪庵聯句落第,被罰去櫳翠庵討紅梅,寶玉巴不得呢,詩才不如姐妹們,可這絲毫不影響寶玉快樂的寫詩,熱情地愛詩。詩是才能,更是美和境界。沒有詩,我們要把寶玉這位養尊處優的貴族少爺跟賈璉,賈蓉等人區別開來,恐怕有點難度。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小說第二十八回,寶玉參加了一個由貴族公子馮紫英組織的小型酒宴,與宴的還有寶釵的哥哥薛蟠,唱小旦的蔣玉菡和妓女雲兒。酒宴剛開始,薛蟠就要雲兒唱打情罵俏的私房小曲兒,說唱得好,我喝一罈子酒。寶玉覺得如此濫飲,易醉而無味,他建議行一個新酒令,說出女兒的悲,愁,喜,樂,說完再唱一個同樣主題的小曲。他那首哀婉纏綿,後來在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中被命名為《紅豆曲》的作品,就是這樣產生的。那一天的寶玉剛剛從黛玉的《葬花吟》裡獲得感悟,知道有花開就有花落,有生就有死,沒有什麼能永遠把握,然而他依然想盡一己之力,緊緊握住眼前的美好,哪怕只有一時半刻: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這首用十個“不”字,為抒情線索,展開女兒悲愁的《紅豆曲》,正是對第二十七回《葬花吟》的回應,一個自傷自戀,一個深情體貼,不細看原文,我們和容易忘記這首《紅豆曲》是產生在貴族公子取樂的酒宴上的,是黛玉泣血帶淚的《葬花吟》淨化了寶玉的心靈。這塊通靈寶玉一步一步在黛玉含著眼淚的愛和美好的詩歌裡變得晴朗通透,一步一步遠離賈府那些真正的鬚眉濁物。李紈年輕守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探春一說結詩社,她就立刻響應說:

雅的緊,要起詩社,五品自薦我掌壇,前兒春天我原宥這個意思的。我那裡地方大, 竟在我那裡做社。我雖不能作詩,這些詩人竟不厭俗客,我作個東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來了。

看她毛遂自薦當社長的積極勁兒,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詩給李紈單調冷清的守寡生活送來了溫暖的色彩。王熙鳳識字很少,可隨口一句“一夜北風緊”,頓時讓我們看到她蹬著門檻,拿著耳挖子剔牙和挽幾挽袖子,腳跐著門檻,罵趙姨娘的粗俗潑辣背後,原來也有和紅樓姐妹一樣的文雅和可愛。

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我們為什麼要讀“紅樓詩詞”?

一句話,紅樓因詩而雅,詩是提升紅樓的階梯,是紅樓的品味和精神。沒有詩,紅樓天地將華彩減半。所以我們要讀《紅樓夢》中詩,聽《紅樓夢》中曲,感受《紅樓夢》中情,通過詩詞剖析紅樓人物,借人物瞭解這部小說,打開詩詞曲文這扇窗,我們將看到不一樣的《紅樓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