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有女兒的南方父母不喜歡被叫外公外婆,覺得是外人,當初是誰規定叫外公外婆的?

霧裡看花花太香


就衝外公外婆這個稱呼,一看就是典型封建社會男權下,為了排外女方家族的行為!

我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在南方呆過一段時間,所以我姑姑的孩子們就習慣了管他們稱外公外婆。但是我一直很不喜歡這種稱呼,都是自己家的親人,為什麼非得分裡外?

我媽媽是東北人,所以我管自己的姥姥姥爺就稱呼姥姥姥爺。

我獨生女兒出生以後,我讓她管我爸爸媽媽,同樣叫姥姥姥爺,然後讓我的爸爸媽媽管我的女兒叫孫女,在我們家不允許出現,帶外字的稱呼,這是對自己家親人的一種侮辱。


唯家至珍


我們這裡祖祖輩輩都是叫外公外婆的,這些稱呼都是先輩遺留下來的對長輩一個稱謂,一個稱呼而已,就像人要取名一樣,所以沒有必要去計較。難道說叫外婆外公就是不孝?叫爺爺婆婆就會孝順了,才能叫一家人?

一個人孝不孝與名字金錢沒有關係,與人的品行素質教育有關。

外孫叫他自己家喊爺爺奶奶,喊你還是喊的爺爺婆婆,卻沒有叫你們爺爺奶奶,要說見外的話說明還是把你區別了呀?

所以我的外孫叫我外公外婆。當時我女問我叫什麼好,我說無所謂。因為叫什麼與孩子今後的成長史沒有關係,孩子成長快樂素質好,一樣的對你好。

現在這些稱呼都改來改去的,簡直是五花八門,


紀哥話談


我家蘇州,本地農村風俗實行二家並一家,我的兒子兒媳都是獨生子女,按照當地習俗,第一胎跟爸爸姓,二胎跟媽媽姓。

但是,在我兒媳懷孕後,考慮到親家此生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我們家決定,如果頭胎生男孩,那就讓我孫子乾脆跟媽媽姓(這樣也可以圓了親家沒有兒子的心願)。

心想事成,兒媳頭胎生了我孫子,然後,親家親家母讓我孫子也叫他們為爺爺奶奶(我們也沒有任何意見)。

二胎時,兒媳生了我孫女,跟爸爸姓(再次如願我們家此生沒有女兒的遺憾)。

既然,我的孫子都可以讓給親家姓,那麼,我孫子平時叫他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我還會再有意見麼?

既然,獨生子女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那麼,真的沒有必要在乎計較太多,否則,嚴重影響兒女的婚姻及孫輩的幸福成長。





賞花聽語486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稱呼而已,但“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存在著太多的差異,導致這樣一種奇怪的現實的是世俗的偏見,牽強附會地認為跟字眼有關係,然中國人恰恰很在意用詞,更別說稱謂了,事關重大!


小時候我們聽過這樣一首描述血緣關係的兒歌,歌詞是這樣的:爸爸的爸爸是爺爺,爸爸的媽媽是奶奶;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北方稱之謂姥爺姥姥)……,雖然這只是一首兒童啟蒙歌曲,但字裡行間在給稱謂下定義的時候也捎帶了幾分區別的色彩,從而也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的變樣走形,成為了這種”孰輕孰重”的替代詞,以至於現在很多外公外婆特別反感如此稱呼,堅持傳統的則認為不可更改,甚至鬧出矛盾來;而較通情達理的則認為無所謂,搞得爺爺奶奶也有“愧疚”之意,為了子孫好一切都不計較。


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我認為都是一樣親,沒有彼此之分。但不妨有講究字面的,為了和諧,建議口頭語統一稱之為“爺爺奶奶”,如果你寫文章,在文字上可以使用“外公外婆”之類的書面語言來加以區別。我就是一很好的例子,我如今也加入到了“外公外婆”的行列中,小傢伙出生以後,我們也盤算著是否該叫“外公外婆”(畢竟這是中國的一個很傳統的稱謂),但女兒女婿還有親家堅決反對,這也正和我意。小傢伙似乎也弄懂了其中緣由,對誰都親著呢,幾家人合成一家人,其歡樂程度可想而知!


(謝謝閱讀!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配圖來源於網絡及個人手機相冊。)


手機用戶早知道了


其實叫什麼,沒什麼關係的。叫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無非就是分別叫外公外婆的,孩子是自己女兒的孩子叫爺爺奶奶的孩子,是自己兒子的孩子。根本是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的人想的太多了。就生出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是這麼理解的,我們倆的孩子女兒的就叫外公外婆兒子的就叫爺爺奶奶,我覺得很好。女兒還在別人家裡生的肯定不是本家的姓,叫外公外婆很正確。唉,自己多煩惱,所以省出一些煩惱。


何老婆婆4


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只是個稱謂,我就感覺怪怪的不平等,為什麼我女兒生的孩子把別人叫爺爺、奶奶,而把我們 稱為姥爺、姥姥,不公平,我就讓孩子叫爺爺、奶奶!你們能怎麼樣???我們鄰居家的孩子把他爺爺奶奶叫大爺爺、大奶奶,因男方父母年長几歲,把鄰居姥爺姥姥稱為小爺爺、小奶奶。我跟鄰居說啊這個更彆扭,這個小奶奶怎麼像人家(小老婆)的稱謂,鄰居說不喜歡和別人不一樣,孩子是我女兒生的我說了算!就是不能讓他們心安理得的當爺爺奶奶。


順其自然136575980


我外婆是江蘇江陰人,我們稱呼她為好婆。

好婆這個詞在我心目中是獨一無二的,我從來不覺得好婆代表外婆,好婆就是好婆,好像她與生俱來的姓名一樣。

我有了兒子,我曾經很猶豫要不要他叫我媽也叫好婆,把這個稱呼傳下去,後來發現是我自己不願意。好婆只能是那個人,即使是我媽我也沒法讓她成為好婆。

致敬所有為女兒付出,帶大外孫外孫女的外婆外公姥姥姥爺們!


柏趣趣


南方,媽媽的爸爸媽媽叫外公外婆,在北方叫姥姥姥爺,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傳統的輩分稱呼,現在的孩子很多都亂叫了父親的哥哥叫伯伯,伯伯的老婆叫伯母,弟弟叫叔叔,叔叔的老婆叫嬸嬸,伯伯家的孩子,叫比你大,男孩叫堂哥,女孩叫堂姐,比你小自然是堂弟和堂妹,爸爸的姐姐叫姑媽,爸爸的妹妹叫姑姑,姑媽和姑姑的孩子就是俵親了,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媽媽的姐妹叫阿姨,阿姨的老公叫姨父或者姨丈,媽媽的兄弟叫舅舅,舅舅的老婆叫舅媽或者舅母阿姨和舅舅的孩子都是俵親。還有很多,先理清這三輩的吧


好兒姐姐


這個外公、外婆的稱謂其實是一種誤傳。

外公、外婆的稱謂另有來歷,與曹操和漢獻帝劉協有關。 曹操當時能迅速壯大,漢獻帝起的作用那是無可替代的,要不怎麼叫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可以說沒有漢獻帝,也不可能有曹操時代的來臨。所以,曹操為了成就自己,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做老婆。你說這曹操多下本兒。



漢獻帝禪讓皇位之後,被曹丕封為山陽公,被貶到山陽之後,人生開始大徹大悟,做了幾十年的傀儡皇帝琢磨出味道來了,應了現在那句話:神馬都是浮雲哪!從此真正做到了與民同憂、同生活,親自下地幹活,對百姓還噓寒問暖,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他和老婆曹節被老百姓尊為父母,劉協被當地老百姓稱為“大”,曹節被稱為“美”。


“大”和“美”直到現在還是焦作人對父母的稱謂,現在,許多官員自稱為“父母官”,其實也是來源於漢獻帝成為山陽公之後。

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漢獻帝稱曹操為魏公,曹節也隨老公的稱謂轉變,稱自己的父親為魏公,叫母親為魏婆,而且讓自己的兒女稱曹操和卞氏亦為魏公、魏婆。

即使是曹操被尊諡為魏武帝,但倔強的曹節依舊稱自己的父親曹操為魏公,稱母親卞氏為魏婆。讓自己的女兒對於外祖父祖母的稱謂也不變,依然叫“魏公”、魏婆“。漢獻帝被貶之後,曹節從此也不願意再回孃家,而曹節的母親卞皇后因為經常思念女兒,即便是過年過節,也都是卞氏來看望他們(現在,在焦作還依然流行過年過節父母來女兒家探望的習俗)。



“魏公”、”“魏婆”從此就在山陽一帶成為對外祖父母的稱謂,流傳開來,慢慢的就傳成了“外公”、“外婆”。

姥姥姥爺的叫法是清朝末年才有的。


何必強求


在北方孫輩稱女方父母為姥姥姥爺,南方則大多稱為外公外婆,都是祖輩傳下來的習慣稱呼,沒毛病。有人認為雙方老人都是一樣的,叫外公外婆是把女方父母視為外人,那麼叫姥姥姥爺就不見外了嗎?姥字偏旁是一個女字,提示這是女方的老人。姥姥姥爺是親人,外公外婆就不是了嗎?中國人重視親情往來,相處得好的親家會經常走動見面,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還不是該叫什麼叫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會弄混,以免稱呼起來還要帶上姓,那不是更見外。我是南方人,家裡都是叫外公外婆的,如果我的孫輩叫我姥姥,我會不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