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二十四史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部历史巨著。毛主席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二十四史。毛主席在日理万机之余,用顽强的毅力通读了这部历史长卷,并且还做了点评。毛主席对二十四史的点评,可谓句句精辟。毛主席当时读二十四史时的心境,虽然今天非我们所能描摹,但是细细体会书中的每一句,或许能受益一生。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常言道: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下面这50句话,取自《二十四史》,字字句句发人深省。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人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者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收获。

任何事情,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有时候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刚柔相济,容人之短。

3、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在社会上立足,需要完善的修养和品行,但诚与孝是最重要的。

没有诚信的能力,会大打折扣;而孝心,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4、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杨震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懂得慎独。任何时候,都不应做有悖道德和原则的事。

5、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汉书扬雄传》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去除束缚心灵的功利欲望,你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宁和自在、洒脱。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

浑浊源头流出清澈泉水,扭曲形体有笔直影子,都是不可能的。

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选择融入什么样的朋友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7、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要敬畏自己所处的位置,像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

学识越高越应谦恭卑下,名气越大越应谨小慎微,俸禄越多越不该索取分外之物,唯此才能功成天下。

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梦想再美好,不付诸行动,也只是空想。

1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你度过难关,这样的朋友值得信赖,不能忘记。

和你携手共过患难,经过风风雨雨磨难的妻子是最为珍贵的,不能抛弃。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正所谓,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一旦触及真正的利益,人的本质就会显露无遗。

12、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徐勉传》

一个家庭的家风,承载着过去,更预示着未来。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13、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帝纪第一章》

一杯清水滴入一滴污水会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而变清澈。

长久积善,知者甚少;做了一次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所以说,谨言慎行。

1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

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喝盗泉里的之,正直廉洁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

守住气节,挺直脊梁,做一股"清流"。

15、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传》

身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要防止它溢出来。

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万事切忌一个"满"字。

16、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人生需懂得藏拙,发现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17、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这里的"小人",并非是见利忘义的小人,这句话是强调与不同的人相处,需采取不同策略。

18、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汤和传》

人的眼界一旦被局限住,就无法做成大事。有长远眼光的人不应为眼前的困难而抱怨,做大事不必顾及方方面面的细微琐事。用长远的眼光,去拥抱未来。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汉书成帝纪》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试问人生在世,谁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籍传》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谁能很快地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21、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一个人若只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那必然会有困窘发生,会有灾祸降临。知足常乐,知足免灾。

22、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晋书傅玄传》

奢侈所浪费的财务,要比天灾还要严重。

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透支了,早晚要还回去。惜食惜衣皆惜福,修孙修子在修身。

23、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

坐别人的车,就要承担他的祸患;穿别人的衣,就要考虑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就要为他的效命。俗话说,拿别人手短,吃别人嘴软,人活着,还是要学会自食其力。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24、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而要想变的明智、充满智慧,就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修炼。

25、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不因为人的短处而弃去人的长处。

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有的人短处多一些,有的人短处少一些。若看人、用人只取人的短处,而看不到人的长处,就会把人看得一无所是,而埋没了人的长处。

26、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人的身体需要得到活动,只是不应当过分劳累罢了。生命在于运动。人必须经常活动锻炼,才能使食物消化,血脉流通,保持健康。

古人认为人运动不宜过度,过度就会产生疲倦,神思不振,甚而使部分器官受损,反而有害于健康。可用于说明身体应该适度活动,以利养生。

27、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不因为别人的衰败而自以为成功,不因为别人的卑微而自以为高大。

骄傲自满的人往往用别人的弱点来抬高自己,处处感到别人不行,而自以为高明。这样的人必然闭目塞听,自满自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可引用作为鉴戒。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28、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性格品质不同,所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关心的是道义,小人关心的是利益。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一个君子,那就应该用道义感动他。而如果对方是个小人,那就只能以利益诱惑他们了。

2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朋友。

阴阳相济,一张一弛才是我们做人做事应该有的品质和节奏。

30、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分清楚本末源流。本和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应该摆在首位的。本末倒置,源流不分的人是不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的。

31、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杨震传》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杨震是汉代有名的清官。有人给杨震送礼想打通关节谋取不当利益,杨震拒绝了,对方说暗夜无人知,杨震对他说了这几句,意为: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看到别人的好,大多是羡慕,欣赏。却很少有人去行动的。

33、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易经》和《道德经》《论语》里关于谨慎的论述非常之多,谨慎的确是我们做事不可或缺的品质。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3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这就是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应该多静下心来思考,考虑的越周全,纰漏就会越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3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3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37、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

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38、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汉书·食货志》

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39、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徐勉传》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多数人都会觉得把有形的财富留给子孙才好,其实我们更应该留给子孙的是无形的优秀品质。有形财富总有用完之时,而无形品质却不可限量。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40、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41、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

——《元史·郝经传》

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42、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43、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44.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

——《旧唐书·魏征传》

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45、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46、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4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4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

49、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5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三国志》

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当面听从,而背后又反对的人。

毛主席一生青睐的《二十四史》,50句名言句句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学习国学智慧,纵横人生,成为人生赢家。专门为管理者打造的30期国学精品课程和150个管理问题解读,包括管理智慧、领导力、组织生态与基业长青、经营谋略等等。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对管理有启发,对人生有启迪。如果您感兴趣,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链接,开启您的发展进阶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