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二戰時期,開闢第二戰場一直是在東線死扛希特勒大軍的斯大林對於英美的最大要求,而這種要求也催生出了許多戰例,比如說戰況激烈的諾曼底登陸戰以及戰況不那麼激烈的西西里登陸戰。不過除了這兩次戰役以外,我們往往會遺漏了盟軍另一次在開闢第二戰場上的努力,這場戰鬥的發生地名氣很大,但不是因為戰鬥本身,而是來自於同名電影。

它就是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在電影裡卡薩布蘭卡是一座擁有著英格麗·褒曼左側輪廓的浪漫城市,而在歷史中,卡薩布蘭卡除了是歐洲難民逃往新大陸的中轉站,更是軸心和盟軍勢力暗流湧動的角力場。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卡薩布蘭卡》劇照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歷史教材乃至許多史書對事件的描述總是一筆帶過,甚至不如某些權謀劇有看點,這裡我們就要替歷史做一些辯駁了,要知道藝術來源與生活,就拿冰與火之歌來說(即權力的遊戲,作為先看小說的孩子,還是習慣小說的名字),中間有多少紅白玫瑰戰爭影子,又有多少古英格蘭七王國的故事,就連北境的長城也是出自哈德良長城。很明顯歷史中的跌宕起伏並不會比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的少,我們今天要說的盟軍為了在卡薩布蘭卡附近登陸北非開闢第二戰場所做出的準備也是同樣曲折複雜。

選擇歐洲還是非洲?

登陸北非的計劃是由英國首相丘吉爾在1941年的聖誕節提出來的,當時的英軍正在沙漠之狐隆美爾的打擊下勉強維持著防禦,而斯大林的鋼鐵洪流還沒有成型,蘇聯西部的工業區大面積淪陷,英國人和蘇聯人難得站在了一邊。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所以當丘吉爾在華盛頓提出這個名為“體育家”的作戰計劃時,羅斯福深表同意,因為無論是從緩解英蘇壓力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在地中海南岸獲得立足之地,威脅北側的軸心國意大利這一角度出發,這個行動都有著重要影響。更何況從英軍非洲戰場統帥的戰報來看,隆美爾的部隊戰力裝備並不充沛,具備戰而勝之的操作空間。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羅斯福

但當他關起門來和參謀部的智囊們討論時,他卻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他的參謀長們似乎遠遠低估了橫掃歐洲的德軍戰力。相比於在非洲迂迴的戰術,他們更傾向於直接在歐洲大陸嘗試登陸作戰,一鼓作氣打到柏林。美國人這種輕率的態度已經讓他們在珍珠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現在他們似乎又要重蹈覆轍了。

不僅是總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就連前線指揮作戰的美軍歐洲戰場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少將也對這一個越過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底登陸的作戰計劃表示了認可。即使英國人認為過早進入歐洲戰場,可能會陷入先遣隊全軍覆沒的風險,羅斯福還是在手下將領的推動下表示要權力推動這個新的計劃。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美軍意向的登陸地點瑟堡

看起來似乎諾曼底登陸提前兩年出現的趨勢不可阻擋了,所幸這些固執的美軍高官還是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也不至於讓反法西斯戰爭陷入危機。轉折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戰爭的主導權,丘吉爾提議已經改名為“火炬”的非洲登陸計劃由美國人來出任最高指揮官,而這個人選就是艾森豪威爾。相比於去支援更遙遠的中東並讓美軍處於英國指揮官的指揮下或者是在諾曼底依靠並不全身心支持登陸的不列顛人發起戰役,在北非讓美軍來統籌樂於配合的英軍進行作戰無疑更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隆美爾給出的,頂著一個編制不全的德械裝甲師,注意是德械裝甲師不是德械頭盔師,和幾個裝備齊全了也是弟弟的意大利步兵師不僅防住了裝備人數都佔優的英軍對昔蘭尼加的進攻,而且還在1942年6月21日前一路反推到了阿拉曼一線。埃及的存亡無疑對於英軍有著重大的意義,假使沒有了蘇伊士運河,英國人目前在地中海的優勢極有可能消失,而且德國人也能順利進入中東獲得最為重要的油氣產地,再進一步就能有機會和亞洲的日軍匯合,這當然也是美國人不想看到的局面。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隆美爾

於是反覆討論了半年多的非洲登陸戰終於被確定要執行了,漫長的過程中甚至連行動代號的名字都變了三次。從“體育家”到“超級體育家”再到“火炬”,宋朝的皇帝們都沒你們這麼會改名字。

選擇大西洋沿岸還是地中海沿岸?

就像程序員修補bug一般,當你修復了一個bug的時候,往往會有更多的bug湧現出來,當下擺在英美雙方面前的分歧就是從哪裡動手進行這個外科手術。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當時從摩洛哥到埃及的勢力分佈,摩洛哥是西班牙和法國的保護國,除了北部沿海處於西班牙控制下,其餘大部分都是法國的勢力範圍(包括我們所說的卡薩布蘭卡),而當時西班牙是德國的非交戰同盟者,也就是略微偏向於軸心卻又不參與實際戰鬥的國家,而法國戰敗後則在一戰英雄貝當的組織下成立了維希法國,並且控制了包括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在內的法屬非洲,維希法國雖然是傀儡政府,但由殖民地武裝力量獨立性,以及國仇家恨下對德國人的反感,法屬非洲當局還是屬於可以爭奪的範疇。在阿爾及利亞西側的是隆美爾賴以發起攻擊的後勤基地意屬突尼斯和利比亞,他的攻擊方向正是非洲大陸東端的英屬埃及。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弄明白了北非的現狀後,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為了最快扭轉北非的不利戰局,登陸地點離突尼斯越近越好。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來自軸心國的反噬也會比較劇烈,在盟軍內部英美雙方再次意見想左。急著解決埃及危機的英國人傾向於直搗黃龍,在地中海南岸登陸。而美國人則認為這樣的挑釁這一地區的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會讓本可以爭取到自己陣營的勢力成為前進路上的阻礙,因此他們傾向於選擇位於大西洋沿岸的卡薩布蘭卡登陸。而這距離突尼斯這一戰略要點有一千六百公里之多,一時間,關於登陸地點的選擇又成了僵局。

為了讓唐寧街十號通過方案,艾森豪威爾提出了折中方案,他主張登陸同時在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展開。主戰場為卡薩布蘭卡,而副戰場在阿爾及利亞的波尼,雖然距離比塞大的軸心國基地只有250公里,但是美軍只計劃在波尼投入小規模作戰部隊,戰鬥目標也是蜻蜓點水,僅限於奪取機場。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艾森豪威爾

但英國人馬上就弄明白了艾森豪威爾敷衍的態度,因為在波尼的投入遠不能讓盟軍達到迅速向突尼斯推進的目的 。為了讓羅斯福明白登陸點和突尼斯的距離決定了隆美爾軍隊和蘇伊士運河的距離,他們動用了參謀部所有的專家,寫了一篇篇論文,不對應該是報告,給到羅斯福,報告內容具體是什麼我們並不知曉。

但是美方隨後提出了一個偏向英國人的登陸計劃,在這個計劃裡沒有卡薩布蘭卡的影子,美軍會在奧蘭登陸,英軍將在阿爾及爾和波尼登陸,三個地點全都分佈在地中海南岸。但就像英國人不同意第一方案,美國的參謀部也不認可這個完全沒有側翼支撐,把賭注都壓到阿爾及利亞的方案。

看著英美再次陷入論文辯論的僵局,斯大林可是看不下去了,說好的第二戰場呢,說好的1942年大動作呢,這讓已經使斯大林產生了對北非戰場關注的丘吉爾極度掛不住面子。最終替盟軍下定決心的還是羅斯福,他替盟軍的作戰定下了基調。8月30日,羅斯福在回覆英國首相的電報中表示:

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有一個登陸方向是在大西洋海岸。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斯大林

不過和最後的計劃相比,美國人對於進攻的節奏顯然有不同理解,他們認為德國人並不能迅速對盟軍在摩洛哥的行動作出反應,因而他們希望在完成卡薩布蘭卡登陸後的一兩週內再發動阿爾及利亞地區登陸作戰。

這當然和英軍的計劃南轅北轍,這種認知偏差產生的原因其實在於對法屬非洲當局態度的理解不同。因為英國人認為這種被動等待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站隊顯然是極為不可靠的,一旦德國人迅速施壓那整個阿爾及利亞將成為盟軍進攻突尼斯的第一道障礙,最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將法國在該區域的中心城市阿爾及爾擺到和卡薩布蘭卡一樣重要的地位上來。

為了讓美軍意識到這一點,丘吉爾曲線救國,表示願意在所有的登陸行動中都讓英軍處於從屬地位,他在9月15日回覆羅斯福的電報中這樣說道:

在整個火炬作戰中,我都把我自己當做是你的助手。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年輕時的丘吉爾

最終英美雙方確定了卡薩布蘭卡為主,奧蘭和阿爾及爾為輔的作戰計劃,其中卡薩布蘭卡以巴頓指揮的2.45萬美軍負責,奧蘭方向的美軍則有1.85萬人,突擊阿爾及爾的則是英美混編的0.9萬人,三支部隊中登陸作戰的基本都是美軍,就連混編的阿爾及爾也是美軍打頭陣,這麼處理其實都是為了儘量少得引起法國方面的抵抗。

選擇戴高樂還是達爾朗?

當然英美雙方為了爭取法屬非洲當局理解而做出的努力遠不止這些,為了樹立一個可靠的法國方面的抵抗核心,減輕盟軍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阻力,他們試探了所有可能內心偏向盟軍的法國官員,這裡面有幾位關鍵人物,法國在北非的總司令餘安一直處於搖擺中,相比於做戴高樂他更樂意成為佛朗哥,看形勢發展再決定自己轉向哪一邊,相比之下他的幾個手下無疑更為靠譜,馬斯特將軍作為阿爾及爾的法軍指揮官,承擔了維希法國內部的抵抗派和盟軍溝通的責任,而卡薩布蘭卡地區的法軍指揮官貝陶將軍也在美軍登陸時第一時間去接管了拉巴特的營地。

但無論是貝陶還是馬斯特都承載不了法屬非洲領袖的角色,本來在倫敦倒是有一個現成的人選,那就是自由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將軍,但問題是他在1940年背叛貝當的行為以及在其他法屬非洲奪取殖民地的行為都令那些在維希法國任職的人感到不爽,由他出任這個領袖角色就像讓英軍充當主力作戰一樣,將會引起維希法國部隊大範圍的抵抗。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戴高樂

於是美國人首先接觸了維希法國的三軍總司令達爾朗上將,但這位貝當元帥的繼承人有著和戴高樂完全相反的問題,作為一個維希法國的在職高官,他和希特勒接觸的時間顯然要多於和羅斯福的,為什麼不說丘吉爾,因為他可是下令攻擊維希法國艦隊的人,不是冤家不聚首,怎麼還會有信任。

所以兩個人選一個美國人和法屬非洲當局並不信任,另一個成分不清也不信任英國人,都不能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盟軍找到了第三候選人——吉勞德將軍,這位將軍目前賦閒在家,從履歷上來看,法軍投降前他一直在作戰直到被俘虜,就算到了戰俘營他也發揮了打不死小強的精神,在幾個月前竟然逃出生天,到了維希法國控制區住了下來,當然他能活下來也是因為表示了對貝當政府的支持。

這位曾經的戰爭英雄再次走出舒適區的條件是美軍提供援助,幫助他解放整個法國,當然也包括任命他為聯軍總司令,當然這項承諾不可能得到兌現,不然還要艾森豪威爾什麼事。甚至他連法軍總司令都沒當上,因為大局已定的時候比他級別更高的達爾朗停止了搖擺,美國人自然選擇了價值更高的。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於是從1941年12月25日到1942年11月8日,醞釀了接近一年的非洲登陸作戰計劃終於落地執行了,這裡面經歷歐洲和非洲的選擇,經歷了大西洋海岸還是地中海海岸的搖擺,就連要樹立的法國方面領袖也經歷了達爾朗到戴高樂到吉勞德再到達爾朗的輪迴,而這一切可能僅僅是歷史課本里簡簡單單的一句:1942年11月8日,盟軍登陸北非,扭轉了反法西斯聯盟在非洲戰場的頹勢。

就像電影《卡薩布蘭卡》成功了,卻沒有多少人會去想電影裡埋藏的故事,當亨弗萊·鮑嘉飾演的極端利己的裡克向愛情低頭,開槍打死德軍少校,幫助維克多夫婦登上飛離卡薩布蘭卡的飛機時,他就把自己丟給了未知的命運,而這在盟軍尚未介入的摩洛哥極有可能就是直面死亡的抉擇。雖然電影尾聲雷諾警長的存在可以動用一些權力幫助他們擺脫卡薩布蘭卡的深坑,但是江湖那麼大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溼到腳。換一個角度來說,又有誰能保證逃到美國的捷克抵抗運動人維克多在戰後不會遭遇布拉格某季節運動的牽連,而這只是影藏在電影背後的冰山一角。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就連一部電影都會有這麼多細緻末梢沒有被擺到銀幕上說,何況是卷宗多如牛毛的歷史,我們上面還沒說到假如西班牙揮軍南下佔領直布羅陀,假如法屬非洲的武裝力量沒有搖擺,假如希特勒願意在之前多給兩到三個裝甲師,非洲戰場的局面又會有什麼不一樣。一句話來總結不是歷史不好看,只是看的不夠多,只要心中有T,開啥都是渦輪增壓。

羅斯福和丘吉爾選擇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背後其實經歷了3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