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统一德国,为何要让国王在法国加冕称帝?

芯疼比快乐真实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一世,在俾斯麦等人以及德意志各邦国王室的拥立下登上了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宝座。至此分裂了几百年的德国再一次走向了大一统,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威廉一世加冕称帝的同时也标志着德意志帝国建立,历史上称之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完成统一是一件让所有德国人无比开心、无比振奋的事情。面对德意志的统一,法国人却感到了莫大的耻辱。因为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帝国正式建立和加冕称帝的地方不是在德国境内,而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镜厅内。德国的皇帝跑到法国的宫殿中登基,宣告德意志帝国建立。这样的景象在近代史上并不常见。德国这么干无疑会引起法国人民的极大不满,德国皇帝为什么要在法国宫殿里面加冕称帝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羞辱法国吗?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说到世仇国家,德国和法国是不能跳过的国家。许多人认为法德结仇的根源就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在法国登基称帝,德意志帝国的崛起伴随着法国人的战败。其实法德结仇的时间要更加久远。法国和德国原来是一个国家,都属于查理曼帝国的一部分。843年根据《凡尔登合约》,统一的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为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这三个国家大体上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意大利王国和法兰西王国的雏形。东法兰克王国后来逐渐形成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光环下,法兰西王国这显得黯然失色。鼎盛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俨然欧洲一哥的既视感,无论是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压力。

所以法兰西人一直希望削弱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随着时间的发展,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走向了衰落,到了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相当衰落。1618年—1648年,在法国宰相黎塞留的策动与支持下,在德国境内发生了欧洲历史上有名的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也可以称为第一次全欧洲大战。最终法国支持的新教诸侯战胜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首天主教派。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的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结束。

德意志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使得德意志各邦国被消灭了40%的人口。路德城维滕贝格大约75%的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损失了近65%的人口,西里西亚损失了25%的人口,整个德意志境内损失了近一半男性。三十年战争之后,德意志境内各诸侯国割据地盘,德意志分裂已经成为定局。黎塞留成功的将统一的德意志撕成三百多个邦国,德意志彻底被黎塞留打趴下。伴随着了德国的分裂,法国冲破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法国的波旁王朝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王族,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法国的崛起伴随着德国的衰落和耻辱,法国人在德国人的耻辱中崛起。法国给德国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德国人早就已经在心里恨透了法国人。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参加了反法同盟。拿破仑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打败了奥地利和普鲁士。1804年拿破仑决定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直接控制了一部分德意志领土。1806年,拿破仑又进一步肢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逼迫奥皇弗朗茨二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拿破仑战争也给普鲁士带来极大损害,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击败腓特烈三世。1807年普鲁士被迫和法国签订和约,普鲁士被迫被迫割让了16万平方千米土地,还赔偿法国1.3亿法郎。拿破仑为了羞辱普鲁士和德国人,把象征普鲁士精神勃兰登堡门女神像运回到了法国。

普鲁士人被法国人羞辱之后,立志自强。普鲁士的首相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改革措施中就包括唤醒普鲁士人的民族主义感情。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强大之后普鲁士意识到只有统一德国才能报复法国,才能拥有称霸欧洲的实力。俾斯麦上台以后,立即着手统一德国。最终俾斯麦确定建立一个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为了统一德国,俾斯麦提出铁血政策,主张依靠政府和军队完成德意志统一。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普丹战争,收复了被丹麦占领的土地,并为对奥地利战争埋下伏笔。1866年,普鲁士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成功地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联邦。打败奥地利之后,普鲁士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德国。

自从德意志分裂之后,法国就是德国统一的外部最大阻碍,法国人一直以各种方式阻碍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南部个邦国或多或少都受到法国的影响。如果不打败法国这个外部敌人,德意志很难完成真正统一,德意志的统一也不稳定。所以普鲁士一定要打败了法国人。法国人也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将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崛起,要求俾斯麦将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俾斯麦拒绝了拿破仑三世的要求,拿破仑三世便想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正好此时发生了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拿破仑三世以此为借口于1870年对普鲁士宣战。

拿破仑三世明显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战争爆发以后,普鲁士人就让拿破仑三世见识到了普鲁士军队的厉害。很快,普鲁士军队在色当击败了法军主力,将拿破仑三世围困在色当。法国组织多次突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9月2日率领8.3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至此德意志统一的外部障碍已经完全消除。

但是普鲁士人并没有打算就此停住脚步,普鲁士决定将战争继续下去,继续向巴黎进军。9月19日,普鲁士军队将巴黎包围,法国的主力部队被普鲁士人歼灭,法国战败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镜厅宣告成立,德意志正式完成统一。德国完成统一之后,同法国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法国向德国支付50亿法郎赔款,德军留驻法国,直至赔款支付完毕为止,军费由法国承担。

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德国分裂了两百多年,也被法国人欺压了两百多年。德国完成统一肯定要报复法国,也要欧洲都知道全新的德意志帝国已经崛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法国的崛起踩着德国人的尸体,德国的崛起又踩着法国人的尸体。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则丧失了欧洲大陆霸权。德国人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法国人的强烈不满,法国人认为德意志帝国生于不义应当死于耻辱,德法矛盾进一步加深。一战中,法国人打败了德国人。法国人利用《凡尔赛和约》恨恨地惩罚了德国。二战时,德国又灭掉了法国,羞辱了法国一番。二战结束之后,法德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向和解,他们一起组建了欧共体,一起组建了欧盟。


依稀说史


德国的地方那么大,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加冕,跑去法国,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这就像自己家里的豪宅装修一新,却要跑到别人家举行婚礼一样,有病?

可是我们只要了解其中缘由,就知道他们在法国加冕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欧洲可不像在中国称帝那么容易,赵匡胤跟手下晚餐时候在一起一嘀咕,让裁缝弄个黄袍穿上去这事就成了。在欧洲当皇帝比世界杯夺冠都难,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有的国家几辈子都出不了个皇帝。

欧洲是个另类的地方,有很多的规矩,很多的讲究,这些规矩大家伙都很尊重,也自觉遵守,更非常看重。

这样说吧,欧洲列强们把权力的正当性看的比生命都重要,他们更懂得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

直白地说,欧洲各国不管国家大小和强弱, 那里的老大都可以自称国王,可是皇帝可不能随便称,得有非常高的门槛和非常繁琐的手续。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俱乐部冠军很好拿,只要在几个赛季都出现进入决赛就能夺冠;但想拿世界杯冠军却有着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在各大洲小组进行预选赛,初赛完了复赛,出线之后才可以参加世界杯,再分成好多小组先打循环赛,前两名进入下一轮淘汰赛,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冠亚军决赛,取胜了由国际足联给你颁奖,才算把大力神杯捧到手。

世界杯四年一次还有盼头,而欧洲皇帝比世界杯还难得多,欧洲历史上只诞生过几个皇冠,想想有多难吧。在欧洲能够称帝国的才有资格出皇帝,也就是说帝国的老大才有可能当皇帝。欧洲历史上一个皇帝是大名鼎鼎的屋大维,奥古斯都大帝就是说的屋大维。他的帝国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罗马帝国。

当时整个欧洲就这一个皇帝,你说有多荣耀吧。

罗马皇帝作为欧洲的老大本来只是一个皇帝,后来却衍生出两个,多出一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皇位传到了罗马皇帝狄奥多西这一代,确定继承人的时候,狄奥多西为难了,他对两个儿子都很喜欢,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后来索性把国土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人一半。公元395年,帝国分身成了两个,就是我们知道东、西罗马帝国;皇帝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两个。

欧洲人守规则,坚信王侯将相有种,一般人对皇位没有非分之想。所以皇位比较稳固,不像中国,走马灯似的。但有得就有失,有开始就有结束;再稳固的王朝也有灭亡的时候。1453年,稳固了近千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灭亡,皇冠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西罗马帝国的皇冠在476年被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夺去,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被推翻,西罗马帝国成为历史。

风水轮流转,多年以后,欧洲出了个查理大帝,查理大帝一手遮天,成为老大,欧洲成了法兰克王国的天下,皇冠也顺理成章被法兰克王国拥有。

公元936年,德意志国王去世,他的儿子即位,也就是奥托大帝。奥托大帝雄才大略,兢兢业业。在他的治理下德国很快崛起,成为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

公元961年,意大利发生叛乱,教皇向奥托大帝求救,奥托大帝二话没说就派兵前去解围。教皇觉得奥托大帝够意思,就送给奥托大帝一个皇冠,这就是欧洲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打这时候大帝才真正成为大帝。

世事无常,19世纪法国诞生了一个"小"伟人,他叫拿破仑,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在欧洲东征西杀,把那些老牌的列强打得满地找牙。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元帅不是好元帅。拿破仑也如愿建立了法兰西帝国被教皇加冕为法兰西皇帝,这样一来,当时的欧洲就出现了两个皇帝。可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拿破仑毫不客气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从皇位上赶了下来。

可是好景不长,没有多久,拿破仑就遭遇了滑铁卢,法兰西开始走向没落,奥匈帝国崛起。

1870年强大的普鲁士击败法国,法兰西帝国彻底灭亡。而当年被拿破仑赶下皇帝宝座的,正是普鲁士的先人哈布斯堡家族。普鲁士之所以要在凡尔赛宫让教皇为自己加冕,就是为了报当年被拿破仑打败的一箭之仇,借此来羞辱法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加冕。

最后要交代的是,所有西方国家的皇帝加冕必须要得到教皇的首肯,所有的基督教国家中,教皇的地位至高无上,比皇帝还牛。因此欧洲无论谁称帝,必须要教皇认证才能合法。


历来现实


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短短40多天后,包括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内的10万法军一起成为俘虏。

法兰西第二帝国就此灭亡。

1871年1月18日,74岁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西南部的凡尔赛宫举行加冕仪式,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

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此诞生(神圣罗马帝国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可以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是踩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尸体上诞生的。

如果把“铁血宰相”俾斯麦看作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助产士的话,那么,凡尔赛宫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产房。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1689年建成竣工,此后,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的100多年里,一直是法国的王宫所在地。

凡尔赛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单单园林面积就达到了100万平方米,总共有1300多间房,鼎盛时期居住的王室成员、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等竟达36000名之多,堪称当时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

在“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凡尔赛宫还是当时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

不过,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王冠落地。王权象征的凡尔赛宫也多次遭到暴民洗劫,宫中陈设扫荡一空,门窗悉数被砸毁拆除。

1793年,曾经的欧洲心脏——凡尔赛宫,彻底沦为废墟。

拿破仑皇帝在位期间,选择枫丹白露宫作为王宫。此后直到1833年,由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才将凡尔赛宫予以修复,并改成历史博物馆。

那么,普鲁士国王为何要兴师动众跑到邻国法国的凡尔赛宫去加冕呢?

一个德国皇帝,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宣誓即位,往往被认为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蔑视和羞辱。

不过,德国人其实是在报复几十年前的一桩仇恨。

前文提到,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在前面还有一个“德意志第一帝国”,即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于公元962年,当时的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疆域囊括了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在内的广大领土。

不过,从15世纪初期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各地开始出现割据。到了17世纪初期,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390个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

尽管皇位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但是整个德意志民族一直处于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空头“国家”状态。

换句话说,“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

不过,尽管早已名存实亡,“神圣罗马帝国”的躯壳依然存在。

1805年12月,法国皇帝拿破仑在捷克境内的的奥斯特利茨彻底击败俄国、奥地利联军。

1806年,拿破仑决定亲手把神圣罗马帝国送入坟墓,他对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

8月6日,弗朗茨二世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德意志第一帝国灭亡。

强横的拿破仑虽然最终被击败并流放致死,但德国人记住了这个屈辱。

此后,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过程中,法国再次扮演了强大的阻力角色,道理很简单:法国不愿意身边出现一个强大且统一的德国。

所以,在普法战争中取胜的德国人,新仇老账一起算,大张旗鼓地跑到了法国凡尔赛宫宣布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

不过,会记仇的不仅仅是德国人,法国人同样铭记住了这个巨大的耻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取胜的法国人刻意再次选择了凡尔赛宫作为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地点,会议开始的时间,同样是1月18日。

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在会议开始时,致辞称,“德意志帝国生于不义,因此必将死于耻辱。”

11月11日,战败国德国代表来到巴黎北部贡比涅森林,在一节拿破仑三世曾经用过的车厢里,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

事后,法国人在此刻下铭文:“1918年11月11日,在这里,德意志帝国罪恶的荣耀最终屈服。”

那么,恩怨就此结束了吗?

不要忘了,还有二战。。。


小奔说史


这个问题可没那简单,原因包括很大政治因素,军事因素,还有威慑作用,皇冠在欧洲可不是和中国一样,兵强马壮就是草头王,而是非常有讲究一件事,所以主因是政治正统性个法理合法性。

欧洲是个神奇的州,邦国林立,小国众多,皇帝很少,国王很多,原因也很简单,和欧洲自古以来分封制传统有关。造成结果就是,欧洲国王一抓一大把,而皇帝很少,少到只需一个手就可以数出来,四个半(有一个还很水)

那么这件事为何如此,如果不追根述源是不会明白为何普鲁士在法国加冕的。

我们由欧洲皇帝始祖开始说起,再到近现代欧洲就会明白。

欧洲第一个皇冠产生于罗马帝国,能称帝国,必然有皇帝,所以古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就是欧洲历史第一个皇帝,哪个人是谁,其实大家都听过,他就是屋大维也叫奥古斯都大帝。

所以按正统政治正确性来说,分邦建国的欧洲共主就是罗马皇帝及其后裔。

罗马皇帝作为欧洲共主,有一个皇冠,也是当时全欧唯一皇冠,可事情在公元395年发生变化,当时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逝世,死就死呗,他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导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分成东西罗马帝国之后,欧洲就有了二个合法皇冠,而分裂的二个皇冠后来结局也各不相同。

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在传承一千多年后,于1453年5月29日,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皇冠丢失。

西罗马帝国:皇冠颠沛流离,因为日耳曼人入侵,为了保住皇位,分化日耳曼人,西罗马帝国决定用赔款封爵形式维持统治,谁知最后结果是西罗马帝国皇帝成了傀儡,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

法兰克王国崛起和分裂。

之后西罗马帝国皇冠也遗失,随后又经过多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建立统一欧洲的法兰克王国,并且占领意大利罗马,接受教皇承认,又一次取得皇冠,成为皇帝,之后又逗比的将国家一分为三,东中西法兰克王国并列,中法兰克王国就是现在意大利的前身,于是就成了皇冠拥有者。也就是说,中法兰克王国是皇冠合法拥有者。

加冕皇冠的奥托大帝和神圣罗马帝国

后来又过了不少年日耳曼内战,国家实力不济皇冠就没人敢戴,于是都称国王,东罗马帝国皇冠居然没人敢要,直到奥托大帝崛起事情才出现变化,

公元936年,奥托大帝继位成德意志国王,也就是德意志萨克森王朝第二代国王。公元937年,奥托大帝异母兄弟唐克马尔叛乱国内纷纷响应,奥托大帝击溃叛军巩固德意志,随后经多年奋战,其治理下的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国。

于是他开始加冕之路,公元961年,奥托大帝率军进入意大利,帮教皇平叛,教皇为表达感谢,对奥托大帝加冕,奥托大帝成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选帝候于哈布斯堡家族。

奥托大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说他是一个集权国家,绝对是个笑话,他就是一个和中国周朝类似的分封制国家。

分封结果就是,皇冠成国家统一象征,而国家四分五裂,为保证所谓皇冠传承公平性,神圣罗马帝国开始施行选帝候制度,作为皇冠传承制度,于是皇冠开始在神圣罗马帝国各个实力派诸侯间传来传去,直到奥匈帝国统治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崛起后,皇冠才在实力最强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传承。

拿破仑崛起于被剥夺的皇冠

随拿破仑崛起,欧洲进入新时代,公元1805年他闪击占领意大利,随后占领维也纳,志得意满的拿破仑开始对皇冠窥伺,于是做了件大逆不道事情,他要求教皇在巴黎给自己加冕,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的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是欧洲除神圣罗马之外又一帝国。

随法兰西第一帝国诞生,一大群日耳曼君主开始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因为欧洲正统皇冠地位来自教皇的加冕,还有国家实力,神圣罗马帝国衰弱啦,当然不被承认。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也是干脆人,既然都不认我啦,干脆我退位吧,于是就退位成奥地利国王哈布斯堡君主。

就这样,由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剥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冠。

仇怨就此接下,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何普鲁士要在法国加冕称帝了吧?

拿破仑帝国成欧洲霸主没维持多久,就在东征俄国失败后,经历复辟再失败,然后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被瓦解。数十年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拿破仑侄子拿破仑二世哪里复兴,这是后话。

拿破仑帝国解体没多久,哈布斯吧家族又再次将被剥夺的皇冠捡起来,成为奥地利皇帝,也就是后来奥匈帝国,也算夺回皇冠了。

而法国能再次成帝国则是因为拿破仑称帝,带来的政治正统和合法皇冠地位。

时间到德国统一战争时期,事情又有变化,强大的普鲁士击败法国,在凡尔赛宫称帝。

其实不过是当年拿破仑做的同样事情而已,那就是抢夺皇冠,普鲁士在凡尔赛宫,同样邀请教皇为自己加冕,最终目的不过是将哈布斯堡家族曾经被剥夺的皇冠夺回而已。

因为教皇加冕和法国让出皇冠,最后普鲁士得到政治正统的合法皇冠地位,这才是普鲁士,为何要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主要政治原因。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为了威慑法国让法国感受到普鲁士强大,比如,为了给予法国人心灵打击,比如。。。。貌似没更多原因啦

胜利重要,政治正统和合法合理更重要,不过随欧洲近代化工业化的开始,皇冠这东西其实也不值钱,后来的沙皇就是传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他们以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亲戚名义,就敢戴皇冠,比如后来大英帝国则更搞笑,因为从古至今跟罗马帝国没半分钱关系,他们就给自己脸上贴金,称呼自己为印度皇帝,大英帝国国王。

下面科普一下欧洲三个半皇冠:

第一个,承接西罗马帝国皇冠知道近代的哈布斯堡家族奥匈帝国皇冠,

第二个,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皇帝的法兰西帝国皇冠,

第三个,剥夺法兰西帝国皇冠,也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皇帝的德意志帝国皇冠

半个:还有那半个就是自封的大英帝国皇冠

水货皇冠: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皇冠,一般而言也算皇冠,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而已。


阿斗不傻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德国君主威廉一世带着自己的功臣们,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内进行加冕仪式。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普鲁士的皇帝为什么会在法国的宫殿内进行加冕,莫非是因为法国的宫殿比普鲁士的宫殿更加繁华;其实并不是这样,威廉一世之所以让自己的加冕礼在这里进行,其实是有很多种用意的。

当时野心不断膨胀的拿破仑三世想像他的叔叔一样征服欧洲、为了能够完成这样的理想,他首先便和刚刚崛起的普鲁士交手了,可不幸的是,此时的普鲁士已经不是拿破仑一世时期的普鲁士了,而是经过改革逐渐强盛了的普鲁士。威廉一世因为重用俾斯麦,所以使得普鲁士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军事上已经有了超过法国的势头。面对拿破仑三世的野心,威廉一世也随之将计就计的迎战,他们两人都信心满满的出征,可在这场战争中只会有一个人能够胜出。最终普鲁士赢得了这场战役,将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给打的稀巴烂,正是因为如此,刚刚才建立的“法兰西第三帝国”便“流产”了。

一个帝国的流产伴随的便是一个帝国的兴起,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使得的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轴心,使得威廉一世成为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功绩,为了让自己的此举载入史册,这位皇帝将加冕的地址选在了历史悠久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见证了法国皇室的兴衰

这座宫殿曾经是法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它的位置在首都巴黎的郊外,它和中国的故宫、“英”白金汉宫、“美”白宫,以及“俄”克里姆林宫一起被世界称为世界的五大宫。它们因为历史悠久、价值较高,所以被人们称为是不可多得艺术珍品。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凡尔赛宫的遗址还只是一片荒芜,因为地理位置较好、空气宜人,而且周围人烟稀少,所以当时的法国国王,也就是路易十三在这里买下了一百一十七法亩的荒地。在买下了这片土地后,他命人将这里修建了一座“两层”的红砖楼,为的只是自己的在外出打猎的时候,可以有地方进行休息。大家别看这栋小楼规模很小,但是里面却别有洞天,一应俱全,在当时还没有扩建的时候,它就已经拥有了二十六个房间,分别有兵器室、国王办公室、寝室以及接见室等。

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时候,因为一些情况的需要,所以他将路易十三的小楼扩建为了著名的“凡尔赛宫”。此宫殿的建立是在1661年的时候,一直到1756年时才算完工,中间一共经历了95年的时光,也正是这95年,使得这座宫殿拔地而起。该宫殿一共有一百一十一万平方米,当中园林和建筑的面积分别为一百万平方米和十一万平方米。

为什么会在这里加冕

在介绍凡尔赛宫的时候,大家已经知道该宫殿曾是法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当时对法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宫殿就相当于是穆斯林眼中的“清真寺”,是天主教徒们眼中的教堂,普鲁士人选择在这里进行加冕,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在信仰上打败和击败法国人。

其次,因为拿破仑一世的原因,使得教皇权力的“正统”转移到了法国,要知道在最初的时候,这所谓的“正统”一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手里的,为了夺回这样的头衔和荣耀,威廉一世便选择在凡尔赛宫进行加冕,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将皇帝的“正统”夺回。


木剑温不胜


法国的凡尔赛宫,相当于中国的圆明园。这座宫殿不在巴黎城内,而是坐落于距离巴黎十一公里之外的凡尔赛镇。自从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落成后,这里就变成法国的政治象征了。因此,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之所以在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皇帝加冕仪式,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羞辱法国人。这就好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样,侵略者目的就是为了羞辱清政府。(当然了,抢劫财宝也是很重要的目的)


不过,羞辱法国人也不是唯一的目的。威廉一世当时会选择在凡尔赛宫加冕,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摧垮法国人的抵抗意志,加强普鲁士军队的士气。

色当会战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然而法国人随即就成立了第三共和国。虽然普军很快就摧垮了法军的武装力量,并于1870年9月19日包围了巴黎,但是法国人并没有放弃抵抗。普军为了攻占巴黎,使用了五百门重炮对巴黎城实施轰击,不过巴黎的守军抗住了普鲁士的炮轰,坚守了四个月之久。为了击垮法国人的抵抗意志,普鲁士国王决定来一手狠招。

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国人的政治象征所在地,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

结果五天后,巴黎市民起义。第三共和国政府面对外有普鲁士的炮轰,内有巴黎人民起义的窘境下,决定开城投降,并派出使者到德军指挥部进行谈判。

又过了四天,法德政府签订了关于巴黎投降的条约。几天后,又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这两个条约,法军将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连同火炮和弹药都移交给了德军,并赔款两亿法郎。法国正式投降。

所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皇帝。一方面摧垮了法国人的抵抗意志,一方面也加强了德军的士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威廉一世当时正好住在凡尔赛宫。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举行加盟仪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本人正好就在凡尔赛宫。因为如果他在柏林,很可能他就在柏林举行加冕仪式了。

那么,威廉一世为什么不在国内待着,却要跑到法国去呢?

这是因为,根据普鲁士的制度,国王在战时必须和他的军队大本营在一起,这是国王作为三军统帅,而且并非虚君的普鲁士君主的义务所在。毕竟在风云莫测的战时,无论是一纸和平协议,还是总参谋部的各项命令的签发,都少不了国王的意见和决定。

色当会战时,威廉一世跟俾斯麦和老毛奇都在前线督战。后来法军惨败,普军长驱直入法国腹地,并很快围住了巴黎。威廉一世的大本营也就随大部队一起移到了巴黎郊外。

但是由于第三共和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使着普鲁士短期内签订和约的企图破产。于是普鲁士军队只得选择将法国首都巴黎包围,直到这座城市弹尽粮绝愿意投降为止。而凡尔赛宫正好就在巴黎郊外,装饰的富丽堂皇精妙绝伦。于是,威廉一世的大本营也就直接设在了凡尔赛宫。

后来普军围攻巴黎四个月,无所收获,威廉一世也不能脱离部队回去吧?

于是,俾斯麦干脆就建议威廉一世,您直接就在凡尔赛宫加冕皇帝算了。这一来,可以羞辱法国人的信心和士气,提升我们的士气;这二来,现在您哪里也去不了,只有凡尔赛宫最合适了。

威廉一世觉得俾斯麦的建议合理,就同意了他的建议,于1871年新年伊始,也是普鲁士第一位国王加冕的一百七十年纪念日。在炮轰巴黎的隆隆炮鸣声中,以及德意志诸邦诸侯和其他臣属的万岁声中,威廉一世国王就这么加冕成为了『德意志的皇帝』。皇帝的加冕仪式结束后,各部队的指挥官立即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对巴黎展开炮轰。

最后做一个逻辑梳理:

(1)按照惯例,威廉一世的大本营必须跟随军队的主力一起行动;

(2)普鲁士军队将巴黎包围,威廉一世的大本营也搬到巴黎郊外;

(3)巴黎城的郊外,最能羞辱法国人自尊心的地方就是凡尔赛宫;

(4)法军坚持抵抗,战争被延长,威廉一世不可能独自回到国内;

(5)为了激励士气,打击法国人的信心,为了一世直接就在凡尔赛宫举行加冕仪式。

加冕仪式十天后,普鲁士与法国共和政府签订了停战协议。这一次,德国人赢了。


Mer86


一切都归于同年的普法战争,德意志等统一的一天等太久了,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德意志第一帝国最后给德意志带来的是邦联选侯的四分五裂。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普鲁士,德意志这时候统一的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借法国的凡尔赛宫给威廉一世加冕不过是为了趁手。

1871年普鲁士打这场对法国的战争,是为了对1806年法国拿破仑的所作所为报仇。



这年拿破仑对哈布斯堡王朝发布最后通牒,要求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普鲁士在1805年被法军打得体无完肤,不仅赔款还割地。


这可是赔了普鲁士一半的领土,首都的胜利女神雕像还被拿破仑掠走,这绝对是普鲁士建国以来最大的耻辱,整个德意志都把这个仇记下了。

在普鲁士试图统一德意志邦联时,作为邻居的法国也是百般阻挠。


这场战争起因是西班牙的王位继承问题,这倒是跟两者离得很远。


然而是普鲁士国王的某远房亲戚有望竞选为国王,拿破仑三世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要求跟威廉开会谈话。


因为俾斯麦在《埃姆斯密电》中添油加醋了一下并且回绝了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对此火非常大,于是愤然对普鲁士宣战,普鲁士差的这个出兵法国的名头终于有了。


在1871年俾斯麦的带领下,德意志的军队开到法国对法宣战,而拥有三十万陆军的法国在拿破仑三世的一番胡乱操作之后,居然在色当战役宣告投降,法国皇帝也被俘虏。


此时的德军是把巴黎团团围住,想一举拿下巴黎,谁叫当年法军也是这番操作攻进普鲁士首都,并且在法国的象征凡尔赛宫狠狠羞辱一番法国。

然而此时法军不肯投降坚持抵抗,其实最后普鲁士也拿它没有办法,只是签个要地要钱的协议就走。


但是普鲁士想把利益最大化,而此时普鲁士国王的大本营就在巴黎郊外,这一眼瞅见了同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



作为陆军统帅的俾斯麦建议“陛下不如就在这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咱德意志终于可以统一了,顺便宣告一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成立。


威廉想着也是啊,现在也回不去,军队还落在巴黎郊外这里,不如就在这里加冕吧,看在凡尔赛宫这么富丽堂皇还有这么重要的象征意义,那就定在这里了,然后就出现了这一幕:



虎历


1871年,普鲁士军队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于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登基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终于建立,而威廉一世的加冕地正是法国国王的宫廷所在。

那普鲁士国王要在法国加冕称帝呢?首先我们要搞明白当时的欧洲政治环境,那就是伴随着普鲁士强权的兴起而导致的洗牌。

先说一下普鲁士统一德国

从1864年至1866年,日益强大的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先后发动普丹战争及普奥战争,丹麦王国及奥地利帝国成为德意志通往欧陆霸权之路的牺牲品。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开始策划对法国的战争,他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并制造“埃姆斯密电”来激发出普、法两地人民的民族仇恨。1870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附图,德意志帝国(桃色)的成员,普鲁士王国为蓝色

普奥战争结束后,为了防止俄罗斯加入奥地利一方,普鲁士决定迅速议和。在此期间普鲁士吞并了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和法兰克福市等邦国,黑森-达姆施塔特也失去部分领土,莱茵河南岸的国家(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等成为普鲁士的势力范围,奥地利和其大部分盟友被排除在北德意志邦联之外。而俾斯麦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并入北德意志邦联这一举动,使得与法国冲突逐渐增加。

1867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接受了妥协(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二元制君主国家奥地利-匈牙利得以建立。普奥战争后,法国公众对普鲁士的胜利表示不满,要求“为萨多瓦复仇”(Revanche pour Sadová),这展示出法国强烈的反普鲁士情绪——这一问题在普法战争前的几个月急剧扩大。1865年9月,在比亚里茨同拿破仑三世的会晤中,俾斯麦使拿破仑认为(或者拿破仑自认为)法国能够通过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换取吞并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一些领土,但这一情况并没有发生,感觉受到欺骗的拿破仑三世因而对俾斯麦以及普鲁士产生了怨恨。

到1870年时普奥战争带来的三大启示已经变得明显。首先,一个强国可以通过武力挑战旧的联盟和1815年以来所建立的欧洲权力体系;其次,有能力的领袖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创造一个环境使敌国首先宣战,迫使“受害者”一方的盟友进行帮助;最后,普鲁士远超奥地利的军事实力使它成为邦联(或德意志诸国)中唯一能够保卫各国不受外部介入或入侵的国家。

1866年,大多数中等规模的德意志国家都反对普鲁士,而到1870年这些国家都被迫使或诱使同普鲁士进入了一个相互保护的同盟:如果一个欧洲国家对其中一国宣战,所有国家都会支援受到攻击的一国。通过对欧洲政治的巧妙操控,俾斯麦创造了一个完全有利于普鲁士的外交环境,这使法国成为德意志事务中的进攻一方,而普鲁士则成为德意志权利和自由的保卫者。

战争的前奏——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与“埃姆斯密电”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他的保守派盟友重建了西班牙的君主制,然而1868年的革命推翻了西班牙伊莎贝拉二世的统治,为了寻找合适的天主教继承者,西班牙向三个欧洲王侯提出邀请,作为区域权力协调者的拿破仑三世拒绝了这三个人选。

1870年,西班牙摄政提议将王位交给霍亨索伦的王侯天主教分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王朝的利奥波德。史学家们将此后的骚动局面称作“霍亨索伦候选”。俾斯麦鼓励利奥波德接受这一提议,倘若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王朝能够在西班牙登上王位,这便意味着在法国的两侧都是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国王。这对于俾斯麦来说是有利的,但对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外交大臣格拉蒙公爵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格拉蒙起草了一封言辞尖锐的最后通牒给霍亨索伦王朝的家长威廉一世,称倘若任何霍亨索伦王朝的王侯接受西班牙王位,法国政府将会做出回应。利奥波德宣布退出后解除了这一危机,但法国要求威廉一世保证绝不会再让霍亨索伦王朝的成员成为西班牙王位的候选人,威廉拒绝给予肯定的答复,他在此后向俾斯麦发电报描述了法国的要求。俾斯麦利用这份电报——《埃姆斯密电》——为模板起草了一份声明,他将言词修改得简略而尖锐,而法国方面翻译之后产生了更大的变更,最后激起了法国的愤怒。

普法战争——新时代的战争

冯·罗恩改革后的军队和冯·毛奇的军事战略在法国的战争中起到了极好的效果,普鲁士军队的动员速度超出了法国的预期,并且其能够有效利用铁路网络,在到达战区时已经休息充分并做好作战准备,而法国军队则需要行军一定距离才能到达战区。经过几场战役后(尤其是在斯皮舍朗、沃埃尔、马尔拉图和格拉韦洛特),普鲁士击败了法军主力。1870年9月1日,法军在色当失利,拿破仑三世被俘。

附图,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左)坐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身边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投降而告结束,而在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登基成为德皇,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普鲁士拥有德意志帝国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并且在军事、经济、工业等方面远远超过帝国内其他王国、公国,因此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的扩大版。

在1860年代前半段,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试图为德意志诸国代言,两国都认为自己能够在海外支持、在国内保护德意志的利益。在解决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上,两国都证明自己足够勤勉。1866年在击败奥地利之后,普鲁士开始在德意志诸国内部树立权威,而奥地利则将其注意力转移至巴尔干。1871年战胜法国使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权上升到了国际级别,威廉成为皇帝之后,普鲁士成为了新帝国的领导者。在《1871年凡尔赛条约》中,德意志南方诸国正式并入统一的德国。

因此普法战争结束后,德意志民族所追求的统一已经实现,普鲁士无可争议的成为统一的主导者,威廉一世在凡尔赛的加冕象征着德国已经成为欧陆霸主。

附图,德意志帝国成立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


我没忘记home


法国和德国这对上百年的世仇+冤家,彼此积累的仇恨是如此复杂,普鲁士国王在法国人的骄傲之地—凡尔赛宫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并加冕称帝,这对德意志地区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酣畅淋漓、大呼痛快的事情。

早在三十年战争时期,法国人击败了德国人,神圣罗马帝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给法国,此后,为了防范不断崛起的普鲁士,法国人处处打压普鲁士人。

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鲁士人联合奥利地、英国、西班牙等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时期,一度把普鲁士打的差点亡国,普鲁士国王甚至屈辱地让往后去“服侍”拿破仑,以求拿破仑留下一点“生存”的土地。随后,拿破仑还强迫奥地利皇室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使得自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开始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寿终正寝。

最后,普鲁士联合各国最终击败了拿破仑,报仇雪恨。

拿破仑三世作为拿破仑的继承者,发动了不成熟的普法战争,法军一败涂地,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最终进入巴黎,普鲁士国王。

普鲁士军队的高歌猛进一路凯旋,促使整个德意志地区爱国主义情绪日渐高涨,连独立性最强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也意识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已经无法避免。

而俾斯麦也希望利用这种大好形势,顺水推舟做点什么大事情,而德意志许多邦国也纷纷派遣代表来到普军驻扎的凡尔赛地区,一起探讨建立一个德意志联邦的事宜,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的建立就这么被确定下来。

在宗教改革前的欧洲,天主教世界的君主们要即位,都要得到教皇的认可,这代表教权高于君权,而整个欧洲也只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拿破仑虽然也是由教皇加冕,但是他逼迫教皇庇护七世前往巴黎为他加冕,而不是自己去罗马,而且加冕时自己抢夺了皇冠,并自行戴上,这被教廷视为奇耻大辱。

而普鲁士国王属于新教徒,自然不需要教皇为他的帝位加冕,自拿破仑三世被普军俘虏后,法兰西的帝国也瓦解了。

此时,在法国的凡尔赛称帝,代表德意志人又从法国人手中夺回了皇帝正统与欧陆霸权,这也算是对法国人当年终结德意志第一帝国的一种报复。

而当时按照普鲁士人的习惯,普军的对外战争,普鲁士国王一般都会随军出征,因为普鲁士国王是拥有实权的君主,他必须坐镇大营,对战争的每个进程和决定提供自己的意见,并最终拍板。

既然已经进了法国人的骄傲—凡尔赛宫,这是当年欧洲的时尚中心、奢华的中心,就顺势在这里称了帝。

这次普法战争,德国人又抢回了阿尔萨斯—洛林,还索取了50亿法郎的赔款,从此法德矛盾更加激烈,一方法国要东山再起、报仇雪恨,一方德国则扩军备战,以防备法国。

一战、二战、法德又打成一锅粥,循环着互相伤害的戏码,直到二战结束后很久,双方才把关系缓和。


云中史记


提起德意志的统一和德皇加冕典礼,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即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


1864年起经过三次王朝战争,仅仅经过了7年时间,德意志实行统一,德意志先辈百年夙愿,被这哥俩七年就干完了。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封建领主和大臣们的拥护下,在法国巴黎西南郊外凡尔赛镜宫正式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正式实行统一。之所以别出心裁的选择在巴黎凡尔赛镜宫加冕为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多半也是俾斯麦的主意。



此时战争还并未结束,国王加冕为帝正式宣告德意志统一,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普法战争开始于1870年7月19日法国正式对普鲁士宣战,然而战争顺利的出乎意料,可能连威廉一世和俾斯麦都没有想到法军如此不堪一击,仅仅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普鲁士大败法军于普法边境,在色当俘虏法王拿破仑三世和十万法军,在梅斯包围法军最精锐的莱茵军团,兵锋直指巴黎,并将其团团包围。然而此时出乎意料的是,普军的继续深入激起了法国人极大的爱国热情,新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组织了100万大军,分别组建东方集团军,北方集团军,卢瓦尔集团军和巴黎守军,再加上驻守梅斯的法军莱茵集团军17万人牵制住了普军两个军团的兵力。虽然最终莱茵军团顶不住压力向普鲁士投降,普鲁士终于将两个军团腾出投入巴黎战场,并在巴黎近郊大败法军。但是截止1871年1月中旬,经过近4个月的围城的巴黎仍然牢牢的掌握在法国军队的手里,尽管此刻的战事非常不利于法国,但法军的抵抗意志仍然坚决。

1871年1月18日,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建议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标志着德意志正式统一。对德意志军队来说,百年夙愿终于实现,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鼓舞了他们的战斗士气。


德法是世仇,在法国首都近郊加冕是对法国人极大的侮辱。

一,两国结仇于17世纪初发生的三十年战争,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战败告终,被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然而这两个地区主要人口是讲德语的日耳曼人,这对德意志民族自然是耻辱。

二,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曾以汉诺威为条件诱使普鲁士保持中立,但转身之后拿破仑就以归还汉诺威为条件与英国和谈,深感被骗的普鲁士重新参加反法联盟,却被拿破仑打的大败,被迫割让大部分领土,普鲁士差点灭国。

三,法国为了自身利益,坚决反对德意志统一,并多次干预。

以前德意志力量微弱且分散,远不是法国的对手,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德意志强大又团结,俾斯麦将皇帝加冕仪式定在法国首都近郊这座由太阳王路易十四所建的凡尔赛宫,是对法国赤裸裸的羞辱,也有报复1806年拿破仑推翻德意志第一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意思,和打击法军士气的作用。

标志着德国代替法国,取得欧陆霸权

反法战争虽然在1815取得最终胜利,但经年累月的战争打残了法、奥、普等陆上强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沙俄取得欧陆霸权,成为欧洲宪兵,并主导签订神圣同盟,且多次为镇压欧洲革命起到决定作用。然而太过高调并且极富侵略性沙俄逐渐威胁到英法的利益,引起了英法的不满。1853年英法、奥斯曼和撒丁王国分别向沙俄宣战,并于1856年击败沙俄,终结了沙俄的欧陆霸权。此后法国通过支持意大利统一等对外战争逐步取得欧陆霸权。
战败后的法王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普鲁士皇帝如此高调的在凡尔赛宫宣布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实际上也有代表着法国霸权的旁落,统一的德意志将接过欧陆的霸权,成为欧陆举足轻重的国家,一个新的霸主。

如有补充,请大家不吝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