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的鄉鎮衛生院長“打偏了”

打“太極”的鄉鎮衛生院長“打偏了”

“你鎮衛生院違規決策,相關人員採取虛開發票、提供虛假採購資料申報中醫文化打造設備資金的行為,違反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經縣衛生健康局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分別給予劉德勇、肖世崇行政警告處分。”今年4月30日處分下達後,自貢市富順縣李橋鎮衛生院院長劉德勇和工作人員肖世崇成了“霜打的茄子”,他們終於確信自己的“太極”“打偏了”。

事情還得從2018年6月說起。彼時自貢市委第一巡察組到李橋鎮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暨深度整治“微腐敗”專項巡察。在翻看李橋鎮衛生院關於“2017年富順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服務能力項目建設”相關材料時,2017年12月12日的院委會會議記錄令巡察組幹部眉頭緊鎖——“為應付財政局及衛計局中醫文化打造後續審批,本院現在光華醫藥公司胡光潔處開具假髮票上繳備案……關於虛假報的中醫設備38500元本院另做一份詢價記錄,以備以後翻查,關於結餘的13230元,以後本院在光華繼續拿耗材抵消。”

“弄虛作假竟如此堂而皇之,是不是認為只要是‘為了醫院’,就可以為所欲為?只要‘經過集體研究’就能夠‘以假亂真’?”巡察組質問道。

接到線索,富順縣紀委派駐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立即去往李橋鎮衛生院:“劉德勇,李橋鎮2017年中醫文化打造的情況,你作為一院之長肯定清楚。最開始預算是4萬多元,為什麼後來只買了2萬多元設備?”

“中醫文化打造,我院是從2016年開始,但沒有資金,2017年才有的打造資金,具體是經辦人在負責,我不清楚。只買2萬多元設備,是由於還有一些中醫的重要東西沒買,都是經辦人員的問題……”劉德勇“一推六二五”,一問三不知。在此後的談話過程中,劉德勇提及最多的就是“具體經辦人在負責”,自己彷彿“置身事外”,項目於他“毫無干係”。

調查人員隨即找到劉德勇口中“什麼都經辦”的具體經辦人——康復科醫師肖世崇。然而,肖世崇的回答卻截然不同:“採購前都要向院委會彙報,院委會就是醫院主要班子,以院長為首。院委會才有決策權。”兩個人對質卻“對不上”,箇中原委浮出水面。

原來,2017年4月,李橋鎮衛生院申請獲得四川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項目建設資金10萬元,其中5.4萬元用於中醫館裝修改造,4.6萬元用於中醫設備採購。衛生院經詢價確定光華公司為設備中標供應商,但最終僅在光華公司採購了25270元的中醫設備。為了應付項目資金檢查,通過院委會研究決定,在光華醫藥公司開具38500元的發票,並製作了虛假詢價資料。結餘預算13230元,院委會決定用於以後在光華公司繼續購買耗材。

細查之下,調查人員發現李橋鎮衛生院提供的光華公司開具的38500元發票和銷售出庫單與實際採購設備不一致,且中標通知書、中醫設備購銷合同、競爭性談判報價均屬後補資料;採購項目驗收單上劉德勇、肖世崇簽署意見與實際採購項目不符。

2019年初,經富順縣衛計局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劉德勇立案調查。宣佈立案決定時,面對鐵證,劉德勇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太極”打不動了:“這個事情確實是我做的決定,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後我一定按照規定辦事,嚴守財經紀律,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應付檢查’‘開具假髮票’‘虛假票據’,弄虛作假也搞起了‘形式主義’,不僅開會研究,還記錄留檔。這反映出部分工作人員財經紀律意識薄弱,相關部門監督力度不夠,專項資金管理不公開透明。今後,富順縣將拓寬監督渠道,綜合利用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為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富順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理主任楊鴻臻表示。(責編/周盼)(本文刊發於《四川黨的建設》2019年10月下/第2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