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斯納172 標準操縱程序(SOP)——上

塞斯納172 標準操縱程序(SOP)——上

之前有小夥伴要的超詳細的C172 標準操縱程序(SOP)來了,僅供參考。

序言

本章為 Cessna 172 NAV III 飛機單人制標準操作程序。

標準操作程序包括檢查準備和正常程序。

除了那些按邏輯必須優先進行的操作外,所列的項目均依據駕駛艙儀表板標準佈局而編排,保證所有操作以最佳效率來進行。

執行標準操作程序按飛行階段劃分,並靠記憶來完成。

在飛行訓練初期,學員可以藉助 C172 NAV III QRH(快速參考手冊)完成地面程序, 但空中程序在熟練後靠記憶來完成。

這些程序假設所有系統正常工作。

正常檢查單 完成了規定程序後用正常檢查單來保證所有安全點的檢查。

正常的檢查單包括的項目僅限於那些如不正確執行檢查將直接影響安全和效率的方面。

所有正常檢查單由飛行員起始執行,並念出檢查單內容。

正常檢查單是提問——回答形式,執行單人制機組程序時由飛行員完成,飛行員念出檢查單內容,在完成了現有狀態檢查後才能對提問作出回答,如果形態與檢查單不一致應做出修正後再回答。如果不能做出修正,修改“回答”的內容,以反應實際情況(特殊回答)。

對於那些有按需的檢查單項目應按實際情況或系統狀態來回答。

注:正常檢查單(C/L)不是操作檢查單(do list),應完成動作或檢查再讀檢查 單,很明顯,讀出檢查單時如還沒有獲得滿意的狀態應作修正操作。

交流

駕駛艙交流

對於飛行來說整個駕駛艙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無論何時,只要改變 飛行狀態或對駕駛艙儀表做任何調整修改,都必須告訴另一機組人員他的意圖,並得到確認,這包括但並不限於一些項目如:高度、航向、速度、構型、調諧通訊導航設備、飛行計劃的修改、開關諸如著陸燈等設備。在帶飛過程中,教員的任何意圖必須清晰的向學員表達,學員在口頭上證實後執行動作。

無論是否帶飛,學員在執行前必須喊出明確口令,例如:左轉航向 217, 上升高度 900,高度 900 改平飛,襟翼 10 度,換通訊頻率 123.6,調高度表 1010,開著陸燈等。

從發動機起動到停機都必須使用耳機。

駕駛艙規則

避免駕駛艙機組與後座成員以及駕駛艙機組之間的不必要通話,這樣才能使機組通訊以及緊急情況和與飛行安全有關的信息更有效地交流。

飛行操縱交接

當 PF 希望 PNF 操縱飛機時,PF 應對 PNF 說“你操縱”。PNF 應在 準備好操縱後回答說“我操縱”,PF 通過再一次說“你操縱”確認,並釋放操縱力。當把杆飛行員準備交接飛機時,應確認不把杆飛行員確實做好 操縱飛機的準備。

當 PNF 希望接管對飛機的操縱並做好操縱飛機的準備時,PNF 向 PF 發口令”我操縱”,PF 應當立即回應“你操縱”,並釋放操縱力,新的 PF 應當立即回應“我操縱”。

在 PF 交出飛機後,應確認新的 PF 有效的操縱飛機。

G1000 的使用

G1000 設備提供飛行數據、發動機數據、通訊、導航等功能,基於安 全的考慮,必須在地面學習 G1000 的操作程序。

為了減小不安全操作的風險,仔細複習和理解《G1000 飛行員指南》, 在實際使用之前詳細練習基本的操作。飛行操作中,仔細比較 G1000 與所 有其它導航源的指示信息,包括其它的助航系統、目視觀察、航圖等。基於安全的考慮,在繼續領航之前通常先解決所有的矛盾差異。

在飛行各階段所要求的各種 G1000 的輸入不應影響飛行員的飛行操作和其它任務。

飛行中任何時候出現 G1000 設備失效,首先應立即參考備用儀表保持飛行狀態,按照操縱——導航——通訊 的優先次序控制飛行,在依靠目視和備用儀表控制好飛行後,再參考 QRH 處置故障。

飛機的技術狀態

機組將確認飛機的技術狀態,如飛機的適航性,不正常狀態的可接受 性(MEL)以及其對該次飛行計劃的影響。

注:CCAR 91.09 規定:

(a)任何人不得運行未處於適航狀態的民用航空器。

(b)航空器的機長負責確認航空器是否處於可實施安全飛行的狀態。當航空器的機械、電子或結構出現不適航狀態時,機長應當中斷該次飛行。

氣象簡報

機組人員將接到氣象文件

對於轉場飛行,氣象文件將包括:

起飛和離場時的實況和預報(METAR 和 TAF);

航線上重要天氣,不同高度的風和溫度;

目的地機場和備降場的實況和預報;

檢查沿計劃航線上各機場的氣象情況;

天氣可影響航路的選擇、飛行高度層的選擇,必須查實起飛機場和目 的地機場出現汙染跑道的可能,國際標準大氣(ISA)偏差和航路結冰情 況以及考慮目的地機場天氣原因造成的等待。

航行通告(NOTAMS)

對於轉場飛行,確認航行通告包括所飛航路的區域與所涉及到的機 場。必須查看航行通告以確定航路是否有變化,導航設備是否提供服務,跑道和進近導航是否可使用,所有這些都可能對燃油要求有影響.

飛行計劃和領航計劃

本場飛行:

計算飛行所需燃油量,根據氣象條件和飛行科目,證實飛機攜帶燃油能滿足本次飛行要求。

做好空域飛行計劃,包括空域進出方法、飛行高度等。

轉場飛行:

對於轉場飛行,應完成領航計劃表中的相應內容。

填寫飛行計劃。

無論帶飛和單飛,飛行教員應檢查所填寫的飛行計劃和領航計劃。

證實飛機攜帶燃油能滿足本次飛行要求。

重量與平衡

確認最大允許起飛和著陸重量

計算並填寫重量平衡表

證實飛機重量與平衡在限制範圍內

機外安全檢查

短停和過站停留時只完成標有星號的步驟。

檢查完成後可保證飛機和周圍環境對飛行沒有不安全因素。

檢查飛機周圍的障礙、工程活動、加油等。

停機區域檢查

檢查停機區域地面清潔,沒有影響開車和滑行的障礙物,確定開車和 滑行不會對周圍設施、飛機和人員構成威脅。

空速管套放好

空速管套取下放在座艙規定位置

駕駛艙預先準備

短停和過站停留時只完成標有星號的步驟。

*磁電機——證實關

鑰匙取下。為了防止地面發動機突然爆發傷人,此時必須檢查磁電機鑰匙已經取下。

*停留剎車——重新設置

為防止出現停留剎車手柄在拉出位,但無剎車壓力的情況,無論停留剎車手柄是否拉出,在執行此項檢查時都應重新設置。設置停留剎車時,用力踩下兩個剎車踏板,然後將停留剎車手柄拉出(或鬆開後重新拉出)最程並逆時針旋轉90度置於鎖定位。

飛機維護狀況——檢查

檢查飛機記錄本上飛機放行簽字有效,查閱飛機近期維護記錄。機務正常放行及有沒有最低設備清單的放行.將文件上的登記標誌和/或序列號與飛機登記標誌或序列號項對比,以確定該飛機滿足本次運行的適航要求,這種檢查在每次飛行前必須完成。

發動機計時器——檢查

對比發動機計時器(HOBBS)和飛機記錄本上的記錄,確保一致,如果不一致,報告地面人員。

應急和安全設備——檢查

滅火瓶確認其壓力指針在綠弧區、標牌上標示的合格證日期在有效 期,檢查鎖釦鎖好並可以輕鬆打開。緊急定位發射機(ELT)電門在 ARM位置,如放在ON位則會打開緊急定位發射機。

飛機文件——檢查

檢查飛機國籍登記證,適航證,無線電臺使用證和經批准的飛行手冊完整有效,並安放在飛機指定位置。

個人文件——檢查

檢查機組執照(學生駕駛員執照)、教員執照、體檢合格證、登機牌(如適用)合格有效,飛行經歷本、訓練記錄。

運行相關文件——檢查

檢查本次飛⾏的任務書、氣象單,航圖、飛行計劃(領航計劃)、放行文件、航行通告(NOTAM),檢查飛機上的運行手冊完整有效,並放 在飛機指定位置。

*飛機重量與平衡——計算、檢查

每次飛行前,飛行員必須完成重量及平衡計算,並填寫重量/平衡表。

*舵面鎖——解除

舵面鎖插銷取下並放在規定位置。

*電子設備電門(BUS1 和 BUS2)——關

檢查電子設備電門(BUS1和BUS2)在關位,避免接通電源時電流過大。

*ALT 電門和 BAT 電門——關

打開ALT電門和BAT電門。

警告:當打開總電門、使用外部電源、或用手扳動螺旋槳時,要當心螺旋槳突然旋轉,不要站立、也不要讓任何其他人站 在螺旋槳轉動弧線內。因為電線的鬆動或斷裂、或者部件 故障都可能引起螺旋槳轉動。

*主飛行顯示器(PFD) ——檢查

證實PFD有顯示。

*燃油量(左和右)——檢查/設置

檢查油量表油量,左右平衡,確定燃油量與計劃油量一致,在發動機 頁面輸入當前飛機燃油量。

*警告系統.——檢查

a) 檢查當電壓低於24V時出現LOW VOLTS(低電壓)警告

b) 檢查LOW FUEL L/R(左/右燃油量低)警告沒有顯示

c) 檢查出現OIL PRESSURE(滑油低壓力)警告

d) 檢查出現LOW VACUUM(真空度低)警戒

*前/後電子設備冷卻風扇——檢查

打開電子設備電門(BUS1),確認可聽見風扇工作聲音正常並有流動空氣,然後關上電子設備電門(BUS1)

打開電子設備電門(BUS2),確認可聽見風扇工作聲音正常並有流動空氣(後電子設備冷卻風扇出風口位於行李艙裡行李艙門附近,避免行李遮擋出風口),然後關上電子設備電門(BUS2)。

空速管加溫.——檢查(按需要)

打開空速管加溫電門,檢查左機翼下方的空速管加溫正常(在30秒內 觸摸,小心燙傷),檢查完後立即關閉空速管加溫電門,地面空速管加溫禁止超過2分鐘。

儀表和外部燈光——檢查

打開所有外部燈光(防撞燈、著陸燈、滑行燈、航行燈、頻閃燈), 然後到飛機外部檢查,檢查完畢立即回到駕駛艙關閉所有外部燈光,避免長時間使用蓄電池。夜航前還必須檢查所有駕駛艙和儀表照明正常。

襟翼——30度

放襟翼前確認機翼下無人,將襟翼手柄放在全放出位置,便於外部檢查時檢查襟翼連桿。

注意:地面檢查時不要撞到放出的襟翼。

*ALT 和 BAT 電門 .——關

關閉ALT電門和BAT電門。

備用靜壓源活門——關

確認備用靜壓源活門在關位(全推入位)

*升降舵配平控制——“起飛”位

調整配平手輪使其上的參考標誌位於起飛位。

*燃油關斷活門.——開

按機務維護要求,燃油關斷活門運行中保持在開位(全推入位)

*燃油選擇活門——BOTH 位

為保證發動機的良好供油,確保在起飛前設置燃油選擇活門在BOTH 位。

*ELT 電門——.ARM 位

檢查位於儀表板右上方的ELT(緊急定位發射機)控制開關處於ARM 位,正常情況下禁止將電門置於ON位。

*手電筒——檢查

確認手電筒工作良好,並置於隨時可以取得的位置(一般置於前座椅靠背後部)

*口令.——座艙檢查單

*座艙檢查單——執行

機外檢查

繫留及放油

飛機繫留及輪檔——移除

檢查左右機翼和尾翼下部的繫留移除,移除前輪和兩個主輪的輪擋並放在規定位置。

燃油——檢查

從飛機的十三個燃油放油口取油樣以檢查燃油,這些放油口位於左右機翼和機頭下部(左右機翼下方分別有五個放油口,機頭下部有三 個)。在每次飛行前和每次加油後,從每個集油槽處排放至少一滿杯 燃油(使用樣品杯),以檢查是否有水、沉澱物以及正確的燃油等級。 如果觀察到有水,進一步放油直到清潔為止。然後,輕輕地搖動機翼, 將機尾放低到地面,以將更多的雜質移到放油口。重複從所有的燃油 放油孔取樣直到去除全部雜質。如果仍然存在雜質,參考下述“警告”, 飛機不得飛行。

注:用安全的容器收集所有的燃油樣本。處理燃油樣本時,注意不要妨害他人造成危險、或對環境造成損害。

警告:如果反覆採樣以後,仍然存在雜質,則該飛機不得飛行。應由合格的維護人員排放油箱、淨化系統。在下一次飛行前必須去除所有雜質。

左機身及尾翼

行李艙門——檢查

每次飛行前應檢查行李艙門關好。

天線檢查

目視檢查機身外的所有天線狀態良好。

操縱舵面——檢查

檢查舵面狀態良好,活動升降舵面無卡阻,向上扳動升降舵時檢查駕駛杆向後移動。地面禁止扳動方向舵。

配平調整片——檢查

檢查調整片緊固,升降舵配平處於起飛位時,扳動升降舵至與水平安定面角度一致,檢查調整片與升降舵角度一致。

右機翼

襟翼檢查

檢查襟翼連桿安裝牢固

副翼檢查

檢查舵面操縱靈活,連桿安裝緊固,向上扳動右側副翼時檢查駕駛盤向右轉動,同時檢查左側副翼下偏。

燃油油量——檢查

打開燃油箱蓋,檢查油量是否和油量表指示一致,關緊燃油箱蓋。

起落架、剎車和輪胎——檢查

輪胎檢查充氣適當、及總體狀況(檢查老化情況、胎面深度和磨損等, 如果可見輪胎的纖維布,則需更換輪胎)。檢查剎車油管無滲漏。檢查輪胎時如有必要可以推動飛機檢查輪胎與地面接觸部分。

機頭

風擋清潔

為了獲得良好的視線,每次飛行前確保風檔清潔。使用乾淨,柔軟的布以清水或指定清潔劑清潔風擋和窗戶。防止刮傷塑料部分。不要嘗 試用乾布或金屬器具擦掉塑料部分上的汙垢。

發動機滑油——檢查

打開發動機滑油蓋板,逆時針旋轉滑油量標尺,取出標尺檢查滑油量的油位顯示在5~8夸脫,順時針旋轉擰上標尺(注意不要擰得過緊),蓋上發動機滑油蓋板。

注:小於5夸脫時不要運行。長時間飛行時加至8夸脫。

螺旋槳及整流罩——檢查

檢查螺旋槳槳面無刻痕,整流罩螺絲齊全且安裝牢固。檢查螺旋槳時禁止扳動螺旋槳。

發動機冷卻空氣進氣口——無堵塞

空氣濾——檢查

未受灰塵或其他外來物阻塞

燃油放油活門 ——檢查

檢查燃油放油活門無燃油滲漏。

前輪減震支柱和輪胎——檢查

檢查前輪減震支柱(正常停機位支柱伸出XX),輪胎充壓正常及總體狀況(侵蝕檢查、胎紋深度和磨損等)。檢查輪胎時如有必要可以推動飛機檢查輪胎與地面接觸部分。

靜壓口——檢查

確認清潔無堵塞。

左機翼

燃油油量——檢查

打開燃油箱蓋,檢查油量是否和油量表指示一致,關緊燃油箱蓋。

空速管套——取下

將空速管套取下放在座艙規定位置

檢查空速管無堵塞

油箱通氣口——檢查

檢查通氣孔清潔無堵塞

失速警告開口——檢查

檢查開口清潔無堵塞

注:檢查系統時,將一塊乾淨的手帕或工具置於通氣口上,向外吸氣,聽到警告聲以確認系統工作。

燃油放油活門——檢查

檢查燃油放油活門無燃油滲漏。

起落架、剎車和輪胎.——檢查

輪胎檢查充氣適當、及總體狀況(檢查老化情況、胎面深度和磨損等,如果可見輪胎的纖維布,則需更換輪胎)。檢查輪胎時如有必要可以推動飛機檢查輪胎與地面接觸部分。

襟翼檢查

檢查襟翼連桿安裝牢固

副翼檢查

舵面操縱靈活,連桿安裝緊固

起動前

座椅和座椅安全帶——調整/繫好

調整座椅前後位置以保證可以蹬舵至最大行程。調整座椅高低位置以保證獲得良好的視線(飛行員剛好可以目視PFD上端的“GARMIN”字 樣)。確保機上人員正確使用並繫好安全帶。

艙門——關並鎖好

電子設備、燈光、系統電門——關

檢查電子設備電門、所有燈光電門、系統電門(電動燃油泵、空速管 加溫)處於關閉位置。

注意 發動機起動時,電子設備總電門(BUS 1和BUS 2)必須關,防止對電子設備可能造成的損壞。

斷路器——檢查、全部按入

斷路器用以在電路負載過高而過熱時保護線路。如果電路出故障,斷路器開關會跳出。跳出的斷路器只能按壓復位一次,如果故障仍然存在,斷路器開關會立即跳出,不要試圖第二次復位。

停留剎車——證實設置

油門杆——設置

設置油門杆至最有利於發動機爆發的位置,通常情況下拉出油門杆至慢車位,然後推入1釐米。

混合比——關斷

當混合比杆被置於最後的位置上(全拉出)時,發動機供油在燃油分配系統處被切斷。該位置被稱作“慢車關斷”位。

備用電瓶電門——測試、預位

按壓至測試位置保持20秒,確認綠色“測試”燈不熄滅,然後將電門置於預位(ARM),確認PFD工作。

發動機指示系統——無紅色“X”

確認“發動機”參數的指示中,沒有紅色" X "。

M BUS 和 BUS E 電壓——不大於 1.5 伏/不低於 24 伏

檢查E匯流條電壓大於24伏,M匯流條電壓低於1.5伏。

BATT S 電流——負值

通過檢查備用電瓶電流為負值(正在放電),確認此時使用的是備用電瓶。

STBY BATT(備用電瓶)——顯示

在PFD警告窗出現黃色“STBY BATT”警戒。

注:在打開總電門後,飛機由主電瓶供電,執行開車前檢查單中關於14、15、16條項目檢查時,按照此時的顯示執行檢查單。

BAT 和 ALT 電門——開

獲得開車許可後

BEACON(防撞燈)——開

出於安全的考慮,飛機防撞燈在啟動發動機之前和發動機轉動的所有時間內都應該打開,以警示地面人員或其它飛機。但在接近其它飛機時,為了避免防撞燈造成其它駕駛員暫時失明,可以暫時關閉防撞燈。

口令——開車前檢查單

開車前檢查單——執行

發動機起動

螺旋槳區域——清潔

起動發動機(轉動螺旋槳)前應該確保螺旋槳區域沒有人或障礙物。

剎車——使用

在起動發動機時應該踩住剎車避免停留剎車失效。

口令/手勢——“起動發動機”

準備要起動發動機前大聲的口令“起動發動機”不僅僅是向機上人員宣佈,也是向飛機附近的地面人員宣佈以避免靠近螺旋槳/飛機。

冷發起動時執行下面注油程序,熱發時直接執行起動

燃油泵電門——開

混合比——全富油 3 到 5 秒後關斷 為全富油(最前),直到指示穩定的燃油流量(大約3 到5 秒),然後 設置為慢車關斷(最後位) 燃油泵電門——關

磁電機電門——起動

當發動機爆發時

混合比.——全富油

磁電機電門——鬆開

油門 ——轉速 1000~1200RPM 發動機起動後應該立即設置油門至轉速1000~1200RPM,避免在發動機未有效潤滑時高轉速損壞發動機。

滑油壓力 ——檢查 滑油壓力在30秒內出現指示,如果開車後30秒內無滑油壓力指示立即拉回混合比杆,執興關車程序。

發動機起動後

M BATT 和 BATT S——顯示正值

檢查發電機向主電瓶和備用電瓶充電。

PFD 發動機和 LOW VOLTS 警告 ——無警告

檢查PFD上無發動機警告或警戒信息,無LOW VOLTS(電壓低)警 告警告,如出現LOW VOLTS(電壓低)警告,通常是由於發電機轉 速低導致輸出電壓底所致,增大發動機功率(增加轉速)會消除此警告。

電子設備電門(BUS1 和 BUS2)——開

航行燈——開(按需要)

按CCAR91部91.407規定,夜間運行時必須打開航行燈。

襟翼——設置起飛位/證實 設置襟翼至起飛位,檢查襟翼指位器並觀察襟翼位置與設置一致。

音頻控制面板——設置

按需要設置揚聲器,調節內話音量以合適。如果是帶飛,則學生和教員應該分別調節內話音量以合適的交流,學生和教員在調節內話音量後應該進行內話檢查。

選擇發射機及接收機。通過音頻控制板上的MIC和COM按鈕來選擇所 需要的發射機與接收機,推薦使用COM1進行無線電通訊。注意:為了避免駕駛員聽力受到噪聲影響損害,建議在 C172飛機上全程使用帶密封隔音罩的航空耳機。

PFD/MFD——參數正常/無警告

檢查PFD所有參數指示正常,無故障警告(無紅色X)。檢查MFD所有參數指示正常,無故障警告(無紅色X)。

HDG(航向遊標)——起飛航向

設置航向遊標至跑道方向,有助於防止飛機使用錯誤的跑道,並且有 助於飛行員在起飛後執行ATC給出“保持起飛航向”的指令,直到ATC 給出新的指令。

預選高度 ——設置

設置預選高度至起始高度,幫助保持對高度的情景意識,防止無意中超過許可的高度。

CDI 和 BRG ——選擇/設置

按需要選擇CDI導航源,設置CDI航道。

按需要選擇BRG1和BRG2。

注:選擇合適的導航源可以避免出現起飛後導航錯誤,保 持對位置的情景意識。

高度表——設置

設置PFD高度表和備用高度表氣壓值,檢查備用高度表指示和PFD高 度表指示一致。

通訊頻率 ——設置

設置 COM1 和 COM2 主用頻率和備用頻率,設置 COM1 音量至 50%-70%,COM2音量不要超過COM1音量。

導航頻率 ——設置/識別

設置NAV1和NAV2主用頻率和備用頻率。

設置ADF導航頻率。

識別導 航臺信號,檢查指針方位。

PFD 速度帶速度遊標 ——檢查

設置/檢查PFD速度帶上VR,VX,VG,VY速度遊標。

應答機編碼——設置

G1000 飛行計劃 ——設置

根據飛行科目選擇正確的飛行計劃。

起飛簡述 ——完成

滑行前檢查單——完成

起飛簡述

起飛簡述由操縱飛機的飛行員完成,應包含以下內容:

1.誰來執行本次起飛;

2. 本次起飛的類型,飛行科目;

3. 起飛速度,初始高度和離場航路;

4. 離場頻率和應答機編碼;

5. 起飛發動機故障處置

6. 討論任何異常非標準或會影響飛行安全的情況

注:起飛發動機失效,建議的程序為:

1.如果離地前發動機故障,收油門,中斷起飛

2. 如果起飛後發動機失效

a. 低於 300 米,保持飛行操縱,建立 65 節下滑姿態,前方直線迫 降,如有必要使用小坡度轉彎避開障礙物。

b. 高於 300 米,建立 65 節下滑姿態,選擇合適迫降場,如有可能 轉回機場迫降。

c. 如有可能,執行相關檢查單並通知 ATC。

起飛簡述的例子:

“本次為正常起飛,科目空域。起飛後左轉,起始高度 900 米,VR55, VY67。如果在抬前輪前或者剩餘跑道足夠時發動機故障,我們將中斷起飛。如果執行場外迫降,保持飛行操縱,建立 65 節下滑,執行標準應急程序。轉回機場著陸的高度為 300 米。有什麼補充嗎?”

滑行

滑行許可 ——.獲取

獲取滑行許可時,應參考機場平面圖。

滑行區域 ——觀察

向滑行區域做扇形觀察,確認無障礙。

滑行燈——開

滑行手勢 ——打手勢

停留剎車 ——解除

踩住剎車踏板,解除停留剎車,然後鬆開剎車踏板。

剎車 ——檢查

飛機滑動後,柔和踩下剎車踏板檢查剎車效果。

脫離障礙區後

飛行操縱 ——檢查

全行程活動操縱系統檢查操縱系統無卡阻,向左/右蹬舵確保前輪轉彎機構工作正常。

飛行儀表和導航設備 ——檢查

直線滑行時檢查HSI和磁羅盤航向一致。轉彎時檢查側滑指標和航向指示正確。

(未完)

qinghangwang

(旋翼機、固定翼、直升機相關圖紙、資料)

文章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