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不管我們嘴裡怎麼說釣魚不在乎漁獲,但內心還是想多釣幾條魚的。尤其是剛學釣魚不久的釣友,是會特別在乎漁獲的,因為漁獲就是證明釣技提升最簡單的證明。但是水情和魚情變化無常,有時候很好釣有時候又不好釣。拿釣鯽魚來說吧,,明明水裡有魚,但經常性的不開口。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又該怎樣破解呢?可能有的釣友會下意識的想到是不是餌料有問題,但路人甲想說,別的原因也很多。

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一,找底不準導致調釣不準,或者水底異常

浮漂的信號如何是浮漂調釣出來的,有時候相鄰的2個釣位,別人一個頓口一條魚,自己的浮漂卻是一動不動。如果從一開始的找底就出了問題,浮漂肯定是調不準的。最好是重新調漂,精找底的時候最好用餌料找底。除了這個原因,水底出現異常的幾率也比較高,比如說秋天的雜草,樹葉腐爛後會有大量的淤泥層,只要鉤餌的比重大一點就很容易陷入淤泥層。這時候魚兒根本找不到餌料,更別提吃餌了。同樣的,水底有很多縫隙,有暗草等等,也容易出現魚兒找不到餌料的現象,出現魚不開口的假象也就很正常。

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二,雜魚過多

尤其是餌料霧化比較好的時候成群的小魚會在水底搶食,往往餌料還沒到底就被吃得光光的了。這時候不是魚不開口而是想吃都吃不到。這時候最好是用不霧化的麥粒,玉米粒之類的作釣,或者說用包食釣。為啥不推薦餌料?因為小雜魚太多的時候,你把餌料搓得再硬,餌團再大,小雜魚都是圍上去搶食的,目標魚還沒發現餌料它們就能你一口我一口的啃下來,大魚進窩了之後你的鉤子上就是空蕩蕩的了。只有它們啃不動的東西才會死心,這樣大魚才有進窩的可能。

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三,餌料狀態不好

有時候在魚兒活躍度不高的時候餌料的狀態是非常影響魚口的,因為活躍度不高的時候吃口就有氣無力的。如果餌料的狀態不給力,比如說太黏,比重太大,太硬等等都會讓魚吸不進餌料,不是不吃,而是吸不進去,想吃也吃不了。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魚兒都是有氣無力的,只能儘量讓餌料更蓬鬆,比重輕一些,讓魚兒吃得更輕鬆一些。或者直接用活餌來刺激魚兒覓食的慾望。當然了,有時候也有可能因為餌料太過鬆散,入水後餌料融散得太快,魚鉤還沒到底就脫落了,或者魚兒輕輕一碰就散落了,魚不是不開口,而是吃那些散落的餌料。

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四,天氣不給力

如果說別人有口你沒口,那麼你自己的作釣策略有問題的幾率比較大,如果大家都不開口,天氣的因素就比較大了。遇到天氣不給力也沒啥別的辦法,最明智的方式放收拾東西回家,實在不行就判斷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魚口不給力。比如說是溫度上升了導致魚上浮,那就試試釣草洞釣浮。如果是溫度下降魚不開口,可以試試釣深水溫度高的地方。如果是溶氧量不夠,那就試試下風口,進水口之類溶氧量高的地方。不過這些方法也只能適當的上幾條魚,想要爆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打窩了半天卻沒魚吃餌?胡亂調整餌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結束語:在深秋的時候氣候多變,一天之中溫度的變化很大。釣友們選釣位的時候可以選一個深水,一個淺水,到達釣點後先打窩,哪個有魚就釣哪個。在發現窩子裡的魚不開口的時候也不要輕易的調整餌料,可以先從調釣上調整一下,然後再看看餌料的狀態如何。沒有動靜就去看看別人釣得如何,如果都沒上魚,那就收拾東西回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