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有理智的教育和培養能帶來益處,而失去理智將帶來危害。

——蘇格拉底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這幾天看微博的時候,刷到了一則#量子波動速讀大賽#的熱搜消息。

大概是運用量子波動的力量,讓孩子在短短几分鐘內看完一本十萬字的書籍!

現場圖如下: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這不就是一堆小孩在瞎翻書嗎?和我找書裡夾的零花錢的樣子有區別嗎?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仔細一看,發現裡面有的娃翻書時,連書都拿倒了……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當然,也有清醒的小姑娘在一頁一頁看書,但周圍人的詭異行徑顯然讓她對世界產生了疑惑...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我問了問高中時候物理學習特好的學霸朋友曉君,他看完之後說:

這又是什麼智商稅,量子和波動不是普朗克薛定諤他們的物理概念嗎!怎麼就能快速讀書了啊!

於是,我查了下,發現這量子波動速讀還不是個例,全國類似的教學機構遍地開花...

我感覺自己為數不多的智商都快被他們翻書掀起的風給颳走了...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這些迷惑行為發起者——培訓機構宣稱,這就是最前沿的量子波動速讀(Quantum Speed Reading, QSR),能使大腦呈現書本的動態影像,幫助孩子們高效閱讀,翻得越快你的閱讀速度越厲害!

聽完後,我覺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還是頒早了。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事實上說出這話的老師連波動方程都寫不出來,能做到向記者解釋量子糾纏的時候不笑場都很難了。

據瞭解,這個課程便宜點的5萬塊,貴點的8萬元,只要交錢,不論資質,成年人和孩子都能學會這項神級技能。

速讀不是什麼新鮮概念,上一次穿的馬甲是矇眼速讀。

現在,套上物理名詞“量子”以後,新一茬的父母一不小心還是中了招。

中招的父母不一定是笨,而是被營銷者利用了他們的焦慮,於是情緒壓倒了理智,稀裡糊塗掏了錢,信了這個邪。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源於日本的概念,是如何蒙人的。

量子波動速讀的概念解釋,很厲害。全是中文,連在一起卻不怎麼通順。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這家培訓機構比較有商業頭腦,把課程用戶圈定在了10-16歲的孩子,也就是家長最頭疼的孩子叛逆期。

潛臺詞是:只要您肯花錢,就能讓孩子讀書。提供了一種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安全感。

根據官方解釋,量子波動速讀是運用HSP(Heightened Sensory Perception),即高感知力量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腦呈現動態影像。

量子確實很了不起,比原子核還小,應用範圍廣。量子計算機造價在2500萬美元左右。

以上看不懂沒關係簡單來說,量子波動速讀相當於把人腦當作X光機,而且更高級,人腦看的還是X光片動畫。

但從體積來看,要把醫院的掃描儀塞到人類大腦裡,很難。

更不要說動輒幾千萬美金的技術只要幾萬人民幣就能學會了。

這不是賣柺嗎?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孩子讀書確實是剛需,對有的成年人來說也是。這個強需求為量子速讀提供了大片的“割韭菜”基礎。

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東西不僅是騙家長們的錢,還騙小孩,讓他們學會了撒謊。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朋友的當頭一棒,讓我想起我在央視新聞裡看過,說的並不是量子波動速讀,而是名噪一時的矇眼識字。

2014年,央視新聞揭穿了所謂全腦教育、矇眼識字、波動速讀的真相,就是教孩子在識字的時候,從眼罩的縫隙裡偷看,跟“老師”合夥矇騙家長。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用偷看假裝特異功能的騙局,不是新鮮事。據報道,往前一路追溯,甚至可以追溯到1979年。

居然連波動速讀四個字都是舊的!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不知道當年寫檢討的孩子,還記不記得這一項特殊的偷看技術。

乍看之下,這個騙局不是很嚴重。騙子賺了錢,孩子免了家長的責罵,家長省了教孩子的壓力。

但真正贏家只有賺到錢的騙子,孩子和家長都被坑慘了,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金錢。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小升初、中考、高考, 是孩子和家長的三大焦慮節點。

孩子的世界跟成年人不一樣。所以孩子對於未來工作、未來生活的生存焦慮,往往是被家長給帶動了起來。

而家長的焦慮,則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不考上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會活不下去甚至結不了婚。

讀書確實能幫我們闖獨木橋。然而我們也知道,好工作和好伴侶,不是單靠讀書就能有,需要多方面元素的綜合。

孩子是一面鏡子,我們從鏡子裡看到的其實是家長的內心。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表面上是家長為孩子的生存而感到焦慮,望子成龍。

潛意識裡,是家長在嘗試通過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認為這樣就能補足自己小時候的錯失,從而孩子就能達到更高的成就,不要像自己這樣,留有遺憾。

“如果我當年數學再好一點,就能考上清北,今天如何如何。“要是我小時候打籃球,肯定比現在高,就換個人結婚了。

發現了嗎?家長在補償的,是童年的自己。

這份焦慮甚至凌駕於理智之上。只要有辦法能減輕焦慮,上網搜新聞、去工商網站查執照,這些步驟都會跳過。

交錢=減輕焦慮的解憂效果,更有吸引力。

“我花5萬塊,讓孩子跟大師學會了扇風”:求求家長們別再入坑了

騙局不是孩子攢的,但孩子是騙局裡最關鍵的一環。

“老師”指示孩子撒謊,孩子聽話執行,培訓就算成功了。

問題來了,既然孩子串通“老師”作假矇騙家長,孩子為什麼不揭穿騙局呢?

因為孩子同樣迫切地想掙脫開這份焦慮。

就像剛才所說的,孩子的世界跟成年人不一樣,孩子對未來的生存焦慮的理解主要來自於成年人。

孩子人云亦云,承接了這份來自家長的焦慮情緒,他很難區分真假,但是自己好像也應該焦慮起來。

於是,當家長把孩子塞到這些騙子培訓機構的時候,孩子就算知道是矇騙家長,也會欣然接受。

因為這樣做了,就能讓爸媽不焦慮。爸媽不焦慮了,他們轉移到孩子身上的焦慮也會變少。

配合矇騙,就能擺脫焦慮,同樣的解憂效果出現在了孩子身上。

更糟糕的是,有的孩子還會因為說謊而得到褒獎和免責。

“真聰明啊,上課這麼快就學會了!”“不愧是我家娃,簡直是天才。”“我就說寶寶聰明嘛,考試分數低都怪學校的老師不會教。”

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其實我們人類的反應機制,說簡單也簡單。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發射原理表明:人在做一件事,得到正反饋,我們就會認為這件事是好事,應該多做幾次。

小孩正處於建立三觀的階段,當他不斷被強化說謊就能獲得正反饋的印象,那麼他會認為說謊是對的,爭奪虛榮讓人誇是對的,為了虛榮去說謊也是對的。

寫在最後

可能很多人說家長是傻嗎?這麼手法拙劣的騙局,怎麼都往坑裡跳呢?不是這屆家長不行,而是當你有需求又不甚瞭解某方面時,就很容易被套路。

層出不窮的騙局,細細拆分開來,並沒有太多新鮮玩意兒。但騙子們瞄準的,是我們的弱點。

就像我們會不理解:

老年人為什麼會相信家門口的玉石理療床,這些推銷員撫慰的也是需求與情緒:被人關心的需求,對死亡的恐懼。年輕人買保健品、健身課來緩解健康的焦慮,中年人買保險緩解疾病的焦慮。

這樣的例子餘不一一。

對於家長來說,什麼是科學的教育理念?

最基本的一條,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不要總想走捷徑,不要總想把孩子培養成“神童”,總想著讓孩子掌握“超能力”。

當然,那些大行其道、花樣不斷翻新的培訓騙局也提醒監管部門,治理校外培訓亂象沒有完成時,一定不能任由這些違背基本常識、違背基本教育規律的騙局肆意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