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个怎样的国家?

taooolu


蒙古国,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苏联解体之前,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苏联解体之后,哈萨克斯坦取代它,蒙古国成为世界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家。

蒙古国面积约为156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仅有300多万,甚至没有中国普通一个地级市人口多,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同时,其境内各类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蒙古国

按道理,如蒙古国这样得天独厚拥有丰富资源、辽阔土地和稀少人口的国家,即使变卖资源也可以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例如澳大利亚、中东诸国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实际上,蒙古国经济十分落后,2017年时,其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11亿美元。

按道理,如蒙古国一样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又没有什么政治强人的国家,在世界上为数并不少,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蒙古国在中国知名度却极高,哪怕是在娱乐新闻之中,蒙古国海军的出镜率都十分惊人。

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人之所以极为关心蒙古国,不是因为它与中国毗邻,是中国的邻国,也不是因为它独特的环境和地理,更与它的人文环境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它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民国成立之前,包括蒙古国在内的整个蒙古高原,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鼎盛时期疆域

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欧美列强如蚂蝗一般扑在远东帝国的身上疯狂吸血,而这其中对中国伤害最深的,莫过于对于土地极为贪婪的沙俄。从北方而来的沙俄,接连侵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面积国土。

至今,中国依然有160多万平方公里被沙俄占据。而同样与沙俄相连的蒙古高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沙俄侵占的目标。最终,在二战结束的雅尔塔会议上,沙俄的继任者苏联倚杖实力,蛮横地将外蒙古分离出中国,从此,蒙古国作为中国与苏联之间的缓冲国,开始正式存在。

蒙古国的两个邻国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蒙古高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一直与内地的中原王朝“相爱相杀”,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曾马踏中原,甚至建立王朝,中央王朝的大军也曾多次横扫蒙古高原。到清朝时期,清廷更是更是直接将蒙古纳入了统治范围。

由于如今的蒙古国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虽然已经被分离出去,但是,这块儿土地上的人们依然眷恋故国。然而,残酷的现实与想象的恰恰相反,虽然军事、文化十分不发达,虽然经济也仰仗中国甚多,但是,蒙古国却是个对中国并不友好的国家,外蒙古人也普遍对中国人没什么好感。

蒙古国邻国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面积虽然辽阔,人口数量却只有中国一个县水平的蒙古国,却患上了中国周边大多数国家都有的通病:心比天高。因此,如同被迫害妄想症一样,蒙古国极力试图摆脱中国的影响和痕迹。

观看地图也可以知道,作为典型的内陆国家,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分别为中国和俄罗斯,而蒙古国贫乏的人口和落后的科技、经济水平也决定了,蒙古国想要更好的发展,有且只有一条路——变卖资源为生。

而蒙古国北方的俄罗斯邻居资源远比它更为丰富,因此实际上,蒙古国出口资源的唯一市场只有中国。但是,蒙古国的政客们却不愿意认清事实,他们异想天开的实际地提出了一个“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妄想依靠其第三邻国,也就是美国、日本等国,抗衡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

外蒙古

然而,蒙古国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分量。结果,这样的外交方针是既交恶了中国,也没得到他们期望的美国、日本的大力支持,反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过,有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意外。试想一下:区区300万的人口基数,再加上落后的教育和经济,蒙古国又如何诞生出一个卓越富有远见的领导人呢?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如今的蒙古国并不等同于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更不能等同于蒙古族。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时代,是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完成的,如今人口300多万的蒙古,虽然主要民族都是蒙古族,但是,与他们一厢情愿的不一样,如今的蒙古国并非蒙古帝国的天然继承者。

曾经的蒙古帝国

因为,在中国的内蒙等省份,还生存着六百多万的蒙古族,无论从人数、经济、文化还是发展程度,中国才是更有资格代表蒙古族的国家。蒙古国充其量只是中国落后时从中国分离出的一部分罢了,他们既代表不了蒙古族,更不可能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


鸢飞九天2018


外蒙,蒙古国,有我的亲戚。他们是我爷爷的兄弟一支人。建国后有几年边境还是互通来往的,后来说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别回来了,想回来的就回来吧。这之后就慢慢收紧了,边境来逐渐减少,直到完全隔离。

蒙古是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这样贸易全靠空运,自然是不行,成本太高。这样,就没有竟争力,所以,经济就上不去。再多矿藏也是没用。最多和中国打交道。和内蒙和东北通货物。他们的货物另一个邻居俄罗斯感兴趣的也不多。工业更上不去,根本不健全,连一般的日用工具都生产不了。生活的很多东西依靠进口。

它对中国的态度也是不稳定的,忽冷怱热狗一阵猫一阵的。不过越来越弄明白了一件事,不指望中国还真是不行,玩不转,近年口岸贸易似乎活跃了许多。十年前不少瓦工去打工,特别贴瓷瓦的挺赚钱的。这些活计,中国单干的工匠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准。至少在蒙古人的眼里是上乘。

蒙古大概是全世界最靠近海的内陆国家,想单依靠自身国力把经济搞上去,几无可能,唯有大规模的通商贸易,这是唯一的出路。就说这几句。


秋歌988


说起在蒙古共和国的经历,在蒙古国打工的李树华说,最大的感想就是那里和报所在的村许多差别。比如说路,从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发到他所在的矿山,300多公里,车上路后,在柏油路上走了40多公里,剩下的柏油路堆起了土包,不让车行走,据当地人说,柏油路是中国援建的,怕车行走轧坏了路面无法维修,剩下的路程全是土路,土路岔道多,很难分辨走哪条路,不是当地的司机,根本无法找到他所要去的矿山。

由于人烟稀少,蒙古共和国的县城不及中国北方的村庄大,更没有柏油路四通八达,县里设的这个局那个部的比中国少,因为没有多少人可管,有的部门设了也没用;县级医院不及天山镇的医院大,没有几个医生,周围很远才有蒙古包。有的当地人到他们公司要酒和烟,以为要一件或者两件酒,开口却只要一瓶,要烟也是两盒。他感慨地说,只有出国走一走,看一看,才体会到在中国村庄里生活是多么的富足。


吕洞宾


蒙古,全名蒙古国,面积156万平方千米,人口308万(2016年),人口密度1.97/km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911年清朝灭亡后,蒙古曾宣布独立,但一直未获承认;1921年在苏俄的支持下正式独立,后来成为苏联的卫星国。1990年初蒙古发生转型革命,1992年颁布了新宪法,开始向多党制和市场经济过渡。

传统意义上来说,蒙古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2016年GDP为111亿美元, 人均3660美元,在亚洲来说应该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经济成长速度显著加快。2011年经济成长率达17%,高居世界第一。有经济学家曾放言蒙古可能就是下一个阿联酋,此言不虚。近年来,乌兰巴托街头的豪车多了起来,穿着入时的蒙古美女开始出入各类高档夜店和酒吧,LV甚至在蒙古开了一家旗舰店,可见能源经济带来的红利。但蒙古依然是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能源经济的发展更加剧了之一局面。

(打扮入时的乌拉巴托女性)

军事上,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已成为过去时,目前蒙古的军力只能实现自卫和维护国内的稳定。目前蒙古的总兵力13万7千人,陆军占很大比重,很多蒙古士兵还穿着苏联时代的军装;空军最好的作战飞机是米格-21,外加少量的米-8直升机;而海军,总人数只有7人,只有一艘内河拖船,经常成为国内一些相声段子搞笑的梗。

(可汗探索2016联合军事演习)

但正是这样一个经济、军事实力都不算强的内陆国家,却在外交上日益受到美、日、韩等国的重视。美国非常重视与蒙古关系的发展,称美国为其“第三邻国”。从小布什时代开始,美国便与蒙古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和军事联系。据2010年的一份盖洛普民调显示,58%蒙古民众对美国抱有好感,而这一比例在青年人中则更高。在乌兰巴托的街头,可以很容易地买到蒙古语版的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各种美国的商品更是随处可见。

(蒙古军队宣传画)

蒙古与美国合作的重头戏是自2003年来每年举办的“可汗探索”蒙美联合军事演习,2006年扩大到多国。近几年来,美国都是拍国防部副部长级的官员来观摩演习,并提供大量经济军事援助。当然,美国人从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其背后的目的何如?不言自明。与此同时,蒙古与日韩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日韩争相向蒙古提供开放援助贷款,其目的都是垂涎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

综上,蒙古未来将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内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将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角色。


来杯历史阿华田


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国土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这300万人,有将近一半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蒙古国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中国历史有特殊的意义。元朝时,蒙古国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于岭北行省。清朝时,按亲疏远近的关系,把整个蒙古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藩蒙古俗称为外蒙古,大体为现在的蒙古国,清朝在这里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进行有效统治管辖。清朝末年,外蒙古受到沙俄的控制。民国初年,徐树铮曾出兵外蒙,宣誓主权。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影响下,外蒙古于1946年独立,1949年,中蒙建交。

蒙古国地处蒙古高原,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部分国土被戈壁和草原覆盖,耕地极少,畜牧业是其主体经济。虽然地理位置不好,但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黄金储量丰富,只是受限于国内技术水平和交通条件,没有得到有效开采和利用,发展潜力巨大。蒙古国的经济曾经不错,但近些年遭遇寒冬,欠下无数外债,最困难时甚至连公务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


蒙古国主体民族为蒙古族,和我国的蒙古族是一个民族。语言同为蒙语,但蒙古国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我国蒙古族使用的传统蒙文不同。所以双方交谈没有障碍,但文字是彼此看不懂的。不过,蒙古国已经决定在2020年彻底废除西里尔蒙古文,恢复传统文字,到时候,内蒙和外蒙的蒙族交流就没有障碍了。

最后说一下,据2016的统计数据,内蒙古的GDP是蒙古国的25倍,写差距可不小呦!


石头说历史


说几个关键词吧:资源的诅咒、新纳粹、政府极度腐败、酗酒严重

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富饶的国家。煤、铁、金、银、铜、各种有色金属和稀土矿藏极其丰富。而且开采容易,距离主要市场也很近。

蒙古全国只有31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这么少的人口,这么多的资源,原本能像邻近的哈萨克斯坦一样富起来。但是2017年整个蒙古的人均GDP才只有3500多美元。

但在世界上,矿藏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多数会遭受“资源的诅咒”,即资源的开发只会让一小部分人暴富,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从中受益。蒙古就是典型。

金矿矿工工作条件恶劣

因此,大多数没有从资源贸易中受益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蒙古年轻人失业率非常高,街头大量闲逛的年轻男女),就开始把自己的悲惨处境归咎于外国人,特别是邻国。不少蒙古青年加入了“新纳粹”组织。这些“新纳粹”把成吉思汗当成他们的精神偶像,叫嚣要重建蒙古大帝国。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新纳粹还非常崇拜日本。当年被蒙古军队多次击败的“日本皇军”在今天的蒙古青年中大有市场。

蒙古国的政府也是极其腐败,各种政党选举统统是花钱贿选,官员对外国商人的敲诈勒索极其严重,小官员和警察尤其是狗仗人势。

蒙古的青年人由于找不到工作,大多有酗酒抽烟的恶习,男女皆然。走在街上经常能看到醉汉,乌兰巴托到了冬天常有冻僵在街上的酒鬼。


莱茵的黄金


蒙古国是东亚唯一的内陆国,也是世界上面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内陆国家。

蒙古国是建立在蒙古高原的一个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主体族群为蒙古族,说蒙古语,使用斯拉夫化的新蒙文。

历史上,蒙古国形成的第一个强大国家是匈奴,先后经历了中国的商、周、秦、汉、晋等时期,到东晋时消亡于历史之中。

此后,蒙古国地区先后有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等族群分别建立过一些国家。

而现在的蒙古人,则是在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中崛起的。蒙古崛起以后,在亚欧大陆建立了超过3300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现在的蒙古国所在地为当时的元朝治下。

明朝建立以后,残元势力退居塞外,主要基地即位于现在的蒙古国。残元后来被鞑靼所取代,鞑靼是困扰明朝北方安全的主要势力之一。

明末东北后金崛起,通过一系列战争、以及联姻等方式,让现蒙古国地区臣服于后金之下。清朝康熙年间,现蒙古地区完全成为清朝领土。后来清朝先后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库伦办事大臣等机构对该地进行管辖,成为清朝的一个省级区域。

清朝最后一年,现蒙古国地区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脱离清朝。后来在新建立的民国的努力下,依然维持了对外蒙古地区的管辖,但统治基础已经较为薄弱。


1921年,外蒙古击退民国驻军,先后自称“自治”并宣布脱离民国建立君主立宪国家。1924年由君主立宪国家改为共和国,但是,在协议中,民国对其仍具有宗主权。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苏联为了中苏之间的缓冲地带,策动蒙古公投并成功,最终蒙古国正式取得民国承认,成为北方邻国。

现在的蒙古国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蒙古全国仅300万人,社会建设还整体较差,与内蒙古还有很大的差距。


苏绽


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和中国新疆差不多大。新疆人口2300多万,蒙古却只有300万人,比北京海淀区的人口还少。三百万人,大约一半住在首都乌兰巴托附近。蒙古国是领土上的第十九大国家;从人口看,却是真正的小国。

这是一个经济上几无作为,全世界最不起眼,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很多人以为,蒙古国的资源不是很丰富,应该不会很穷吧?

这里面有误解。前些年国际市场的煤炭、铜铁资源上涨,蒙古国靠卖资源大赚其钱,GDP上涨很厉害。很多人产生错觉,以为蒙古像俄罗斯、沙特那样,自然资源丰富得不行,靠卖资源大发其财——国家人口那么少,国民应该普遍发财吧?

其实,所谓“卖资源”赚的钱微不足道。蒙古国没有哪种矿产有支配地位,没有哪项资源能影响国际市场。这个国家太穷了,没有像样一点的产业,矿业一发展,才显得很出众。

蒙古高原以戈壁大致为界,又分内外蒙古。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外蒙古是蒙古人的故乡,蒙古国人民才是“正统蒙古族”后裔。甚至蒙古国的国内,很多人看不起中国境内的蒙古族,认为他们已经不算正宗的蒙古。事实上,中国境内的蒙古族才是蒙古族的主流。

外蒙古多为戈壁荒漠,耕地和草场稀少,质量也差;内蒙古位于戈壁南侧,受东亚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土质和草场优良。这里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干旱草场,还有多条河流经过,用“水草丰美”形容一点不为过。

自然条件不同,养育的人口就有多寡。今天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数有600万,多过外蒙古的300万人口。至于蒙古族文化的保存,也是中国境内较为完好丰富。许多人说,蒙古国现在还在用蒙古文字,中国境内就很少见吧。其实,蒙古国的蒙古文字是斯拉夫化改造过的。由于长期受到苏联的控制和荼毒,这个国家深深染上了俄罗斯的色彩。

这就是贫瘠内陆国家的困境。由于人口极少,自然条件恶劣,蒙古国很难发展出灿烂发达的现代文明。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文字,蒙古国都深受外国影响。不是中国,就是俄罗斯。蒙古国面临着“夹在两大国之间”的困境。

很多中国人对外蒙古有特殊情感,认为它曾是中国领土。有一个话题经常在中国互联网上讨论。当年外蒙独立,对于其本国人民而言,是否划算呢?很多人也经常问到我。在我看来,国家独立与合并只是统治者区别。我认为,这种区别的优劣可以比较出来。

抛弃民族情感,纯粹从民众福祉看,我认为外蒙古独立是一出悲剧。少数人物将漠北地区从蒙古高原剜出,不止无数中国人痛心,外蒙古人的利益也受损害。国家成立意味着国界划定,交通物流不便,人民迁徙受阻。外蒙独立使自古完整的蒙古经济体割裂,外蒙古人民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无论两国怎样友好,跨国市场始终不如统一完整的国内市场。

今天的外蒙古,孤悬漠北,除乌兰巴托有一百多万人口,其余到处散落。这些人口太过分散,过着粗放原始的耕牧生活,生活仅够糊口。这样的人群在文明地图那里,几乎没有一点光亮。囿于国界限制,他们可选择的文明城市除乌兰巴托,就没有像样地方。由于是独立的国家,外国人想进入也没那么便利。蒙古国有再多的资源,也难以开发出来。

贫穷容易滋生极端。今天的蒙古国排外情绪严重。由于近代史原因,他们对俄罗斯人有深切的厌恶感。许多中国人到蒙古工作,挖矿采掘,又被认为是“掠取”当地资源。中国游客到蒙古国旅游,偶尔会受攻击。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小国,却滋生出一些“新纳粹”“光头党”的组织,令外国人闻之生厌。

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整个中国市场结为一体,享受着大国市场的福利。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反而得到保存发扬。中国的蒙古族人民,无论他们怎样贫穷,只要买一张火车票,就可以到全世界最发达的城市群工作生活。这样的福祉,是外蒙古人民所不曾具备的。

最后再说说很多爱国者爱谈的“外蒙古回归”。可预见的时期内,这种畅想无异于说梦话。当今国际版图清晰,民族情绪炽烈,国家势力的均衡也很稳定,“回归”“并吞”哪有这么容易。

站在中国立场看,“外蒙古回归”可能是负担沉重的事情,会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沉重负担;站在蒙古国那边看,出于民族情绪惯性,他们也是宁愿受穷,也要保持“光荣独立”,对于任何“国家吞并”,一定拼死抗争。这是我们应该面对的现实,侈谈“外蒙古回归中国”没有任何意义。

摆在现实面前的,是蒙古国应如何发展,中国应扮演什么角色。

蒙古国的北邻是俄罗斯,一个不断向西收缩的衰退型国家,其北境西伯利亚荒无人烟,比蒙古国的条件还恶劣。蒙古国的发展希望在中国。我希望中蒙两国加强经济交流。这不是空话,而是真切希望两国人民通行便利,货物自由来往,交通金融来往无障碍。蒙古国人民可以到中国经商卖货,中国人也可以前往垦殖开矿。国境线或难消弭,经济上却应融为一体。两国应成为东亚的加拿大和美国,舍此之外,实在想不出蒙古国能有什么别的前途。


菁城子


阿斗解读《现代蒙古你让成吉思汗脸往哪搁》

这里我就不介绍啥面积人口啦,每个回答都千篇一律,这里我们介绍蒙古人。

作为世界第一大游牧帝国,蒙元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世子孙,现在蒙古国还有蒙古人,可谓吧天骄的脸丢干净啦。


为何这么说,首先我们下一个定义,那就是,蒙古这里特指外蒙古,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民族,不光是人不靠谱,政府还有其他组织也一样都不靠谱。

为啥这样说,我们一条条讲。

相对于外蒙古的蒙古国,我们内蒙的蒙古族兄弟可谓是有天大区别,内蒙人,重教育、上进、勤劳,勇敢,学者、高官和商人可谓层出不穷,但外蒙古人,只能说,同样是蒙古人,差别咋这么大。一一对比三观就不在啦。😤


第一个,政府问题,那里的腐败可谓肆无忌惮,无处不在!

就连援助项目都敢上下其手,公然要钱,更何况其他正常项目。在那里做点生意,所有环节都得打点,最可气的是,收钱还不一定办事。

据说有个关于放火的笑话,话说外蒙古内蒙古外蒙古相连,外蒙古草原起火,烧到啦中国内蒙古,内蒙就派人扑灭大火。可是不久外蒙古火又烧到中国,于是内蒙又又扑灭。好景不长,又来一次大火。中国忍不了啦就问外蒙领古,境内怎么不灭火?外蒙古说,钱不够,快给钱。内蒙古又说,这太多啦,灭火没那么贵。外蒙古说,不给吗?那就一直烧过看你个给不给。(这是无赖作风啊)


内蒙古就说,我帮你灭,不要钱。外蒙古还说不同意,只要钱,有钱就灭火。内蒙古急拉,直接来句,你不同意,我就所有钱都不给你。外蒙古一听,鸡飞蛋打,这不行,你还是来灭火吧。

最后参加谈判的内蒙领导回来路上一直在用蒙语说“不要脸”。🤗🤗🤗(这就起碰持吗)说的冠冕堂堂。

第二点,水平低,音调高。(同韩国人)

说大话、使小钱,每天呜呜喳喳,不干正经事。

有关案例:据说因为援助的需要参观一个样板大型养鸡场。外蒙古厂长,大肆吹嘘其自己鸡场如何了得。翻译就问:产蛋多少?鸡肉多少?他又说了一遍。中方各位面面相觑,中国乡下一个农户都比她们强。

第三点,喝酒,永远是喝酒。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到处都是醉汉。壮年劳动力,全部都只知道喝酒,不管家、不管孩子。

有关案例:外蒙农业部官员来内蒙豪饮,日程表成了废纸,开会时在半醉之中。

第四点,懒到让人无语。

一个懒惰到极点的民族,一个一千年没进步的民族,草原上的马和一千年前一样。所有技术资料都是苏联人的。苏联人走了,就没有一点进步。

第五,对中国人不友好,那里是唯一一个要小心少说中国话的国家。最流行的话是“俄国人坏,中国人更坏,会说民族语言的中国人(内蒙古的蒙族)最坏。”

第六条,拉下脸来,到处要援助,说要和你战略伙伴,拿了钱。马上就找美国佬:我位置重要,可以帮你制衡喔。拿了美国佬的钱又来找中国:我很想向你靠拢,但人家给的多呀,来,再加点,呵呵呵。左右逢源,左右不要脸。

最后,我们只能说,都是蒙古人,还是有区别,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不知道外边有没有后悔出去啦,内边有没有庆幸留下啦。


成吉思汗的子孙,哎,没法说!!


阿斗不傻


一个曾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如今地位尴尬的国家!蒙古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历史不到百年,但是他的地位太尴尬,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那种。


想要与任何国家发展关系,都必须经过中俄同意,毗邻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蒙古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来不独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蒙古独立是1911年辛亥年之后的问题,早在1854年太平天国运动初起时,当时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唯夫就强调:“一旦中国发生政变,一定要抵制新政权在蒙古的统治!”

等到了1911年沙俄如期兑现了当初许下的诺言。不过当时蒙古的局势很不稳定,基本上受制于沙俄以及民国的政局变动。

当1917年至1919年沙俄内讧时,特别是1919年,北洋政府徐世昌、段祺瑞派小扇子徐树铮出征乌兰巴托,成功收复蒙古,并设立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


但是到了1920年,徐树铮率部内归,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1921年沙俄与前苏军队打得火热,先是白俄恩琴部入乌兰巴托,赶走了徐树铮留下的部队。

一部返回国内,一部退往蒙古境内买卖城,不久前苏军队赶到,又赶走了驻守买卖城的中国军队,自此以后,中国军队在蒙古境内绝迹。

到了1924年,前苏支持蒙古牧民出身的巴托尔建立独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虽然民国始终不承认蒙古的独立地位,却始终无法全面处理蒙古问题。

前苏军队一直驻扎蒙古到1992年,根本就不给民国及后来政府机会。但从目前蒙古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不免让人感慨一些人的狂欢带走了一大批人的幸福。


当年独立闹的欢,不过为一些政客沽名钓誉提供了契机,至于说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在政客眼里,老百姓不过是天下最光明正大的说辞谎言罢了。

一小撮人的利益才是政客政治行为的最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