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尧头窑遗址是中国民间粗瓷的活化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头窑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有古窑30余座,古民居上百家,从残瓷及窑具堆积能划分出元、明、清、民国等地层,烧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

尧头窑遗址 陕西澄城尧瓷,是中国民间粗瓷的活化石,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著名的窑口。

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优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尧头镇这一地名一直称谓至今

古往今来,澄城尧头窑烧制的瓷器,大部分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种类繁多。诸如缸、盆、碗、炉、罐、瓶、盏、托、灯、玩具等,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施釉,用倒焰式的馒头窑烧制,采用当地蕴藏的大量的高岭土,白碱土,其主要以黑釉为主,兼烧青釉、杂色釉。运用刻划花、青花、铁锈花及黄、褐、蓝、酱、窑变釉等进行装饰,题材极为广汜。

2013年4月,尧头窑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杜洪闽武超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