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明白股票的定價原理就夠了

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應該如何選擇和操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炒股秘籍,低買高賣,怎麼買到低點,賣到高點是每個股民夢寐以求的事情,可以說並沒有這樣在股市無往不勝的"葵花秘籍"。我覺得要理解買點,必須搞清楚賣點,因為買和賣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根據自己的判斷抓住交易的區間就是自己的盈利。

1、 漁網理論

我們設想一下,漁船上的漁民在海里打魚,一網下去能撈多少魚呢?取決於兩個數據,一個是魚的數量,一個是魚的肥瘦程度。

怎麼選擇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明白股票的定價原理就夠了

我們做交易也是這樣的,一次完整的買賣,盈利取決於買點和賣點之間的差距,而不是簡單的買點和賣點的位置。

不同的人對估值有不同的偏好,這是背後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的反應。我們以市淨率區間為例,假如你認為市淨率為1才能買,市淨率為2就應該賣出去。=,恰好歷史最低點也就是1.那你一定沒有回撤的經歷。但是你的盈利未必最大,當市盈率為2的時候賣出你盈利一倍。

假如你在市淨率為1.5的時候開始買,那你錯過市淨率為1到1.5的這段區間。但是市淨率最後變成了3,那麼儘管你在1.5的市淨率購買的成本較高,但是持有到市淨率為3的時候。你的盈利比市淨率從1變為1.5的盈利更大。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絕對盈利除了取決於漲幅還取決於資產規模,在自己認可的投資區間中敢下多少的注,也是決定你的投資回報重要因素。

有沒有可能我們的網裡面魚又多,又肥呢。就是一個人的投資區間買賣之間的落差很高,同時下注的比例也較高?

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個人下限很低,說明它的風險意識很強,上限怎麼會很高呢。如果一個人下限很低,上限很高,那麼這個人要不背叛了自己的價值投資,要不是本來做趨勢的,如果本來做趨勢的,一開始就不太需要設置投資區間,我們這裡的討論(價值)就沒意義。

買點和賣點之間的落差其實反應了一個對投資的認知和風險承受能力,一般是穩定的,如果這張"漁網"的開度區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一定是其投資認知發生了鉅變。

說到底,一個人只能在股市中賺取自己認知的利潤。道理就是買低了買不滿,買高了成本高。但是我們的獲利取決於我們的網的有效性:魚的多少和魚的肥瘦,而且這兩個因素成反比。

在你的投資認知不變的時候,怎麼選擇買賣點,你的投資結果都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過多的關注據具體的買點和賣點毫無意義,應該關注自己賺的是市場哪部分的錢。

2、 市場對於資產的定價

在絕對理性的經濟市場中,各種資產的收益率是相等的,而且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相一致。但是這種市場是不存在的,資產有稟賦的差異,投資人有情緒的震盪。那麼資產的價值就不一樣,資產的價格也是多變的。

怎麼選擇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明白股票的定價原理就夠了

資產價格的變化是有上下空間的,比如兩張一模一樣的債券,面值一樣都是100元,一年後到期,A的本息和為120元,B的本息和為144元,那麼市場一定會選擇A,拋棄B,導致A的交易價格上升,B的交易價格下降,直到以相同資金持有兩種債券一年後的收益率相等為止。

①資金會自發流動,填平收益率差異留下的真空。上面這個案例我們最後計算的結果是債券B的價格因為是債券A的1.2倍。比如面值100債券A的交易價格為100,那麼面值為100的債券B的交易價格就是120。不管投資人買哪一張,一年後的收益率都是20%。

現在我們設想一個情況,債券B一年後的收益有兩種情況,要不本金收不回來,價值為0,要不收益極高,可以本息和為312元,兩種情況的概率都是50%,那麼我們可以預期其年底收益應該是156元,是債券A的1.3倍,那麼同樣的,債券B現在的交易價格應該是A的1.3倍,即130元一張。

②可見,市場是根據某種資產預期的收益情況給它定價,這種預期包含了其未來收益的大小和需要承擔的風險。

現在我們設想另一種情況,B一年後有一半的可能性收益為312元,但是也有可能達不到,達不到的時候其收益不確定,現在怎麼定價呢,我們可以知道其一年後可能的收益區間為(156,312),這個時候其交易價格區間就是(130,260),具體的交易價格取決於市場對於其風險大小的判斷、

③可見,當市場為某種資產未來收益風險不確定的時候,其交易價格也是不確定的,最後的價格反應了市場對於未來風險大小的預期。

① ② ③就是市場對於資產定價的基本原理。

3、 理性確定買點和賣點

現在我們來思考股票的價格。我們需要先尋找一個錨點,這個作為錨點的資產價格是易於確定的。這個資產我們一般選擇國債,認為它的風險是0,然後以此判斷。

怎麼選擇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明白股票的定價原理就夠了

假如股票是無風險的資產,那麼其等額資產的交易價格就應該和國債一樣。舉例,國債收益率為5%,股票也是5%,面值100的國債交易價格為100,那麼淨資產價格為100的股票交易價格也應該是100。

當股票的交易風險可知的時候,我們計算一個預期收益率,然後和國債做比較,就很容易算出其股票價格。

但事實是股票的風險是未知的,這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風險大小確實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的底線是多少,比如一隻股票淨資產價格為100,我知道一年後最低收益率為105,但是具體有多高我不知道,那麼很容易的我就可以在交易價格和國債一樣的時候選擇股票,認為未來的風險越小,可能實現的收益越大,可以接受的股票價格就越大。

另一種情況是這樣的,我可以判斷一個收益區間,比如淨資產價格為100的股票,一年後的收益在105到210之間,那麼可以接受的股票價格就應該是100到200之間。

說到底股票的交易價格是市場對於其未來收益大小和承受的風險計算之後預期值的一個數字反應。

我們討論股票的買點和賣點就是來分析其收益的大小和承受的風險,從而確定一個價格區間,然後根據自己的收益預期選擇買或者賣,或者不參與。

你看,我們分析到最後,是不是單純去看股票的價格高低或者變化趨勢毫無意義,拉長區間看就是我們對股票本身,對市場,對自己一個綜合認知的體現。

這就是投資的本質,低買高賣的全部奧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