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Rway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制度为禅让制,依据标准为德高望重,具有原始民主色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私欲不断产生,公元前21世纪左右,禹开创了家天下时代,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王位世袭取代了具有民主色彩的禅让制,选官的方式也随之变化。

“世官制”盛行于先秦时期,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就是王权与族权统一,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范围固定。周天子分封诸侯主体以具有血缘亲疏的姬姓为主,土地肥沃、战略要地王族把持,以达到保卫王族的稳定和特权的垄断来拱卫周天子。

同时,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机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搞下。担任官员的大小柜组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时期,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于官位,即军功爵制,打破了依据血缘标准选官,军功越大爵位越高,授官的范围扩大,有利于社会平民阶层入仕,方法得当,秦军作战勇敢,号称虎狼之师,为秦统一创造条件,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士族把持用人大全,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即考官,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入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一稿考据考试地位,后成为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到明代,程朱理学风行,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于是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之为“八股文”。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选官有统一的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向各地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定思想。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能再封建社会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得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选官制度的 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开、公平、客观;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坍塌的历史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根据史书记载,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在史前期主要是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到夏商西周时期除世官制外, 下层官吏的产生通常有选举、学校教育、考核等多种途径。至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已名存实亡,一些新型选官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不断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简单概括起来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这种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 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

选举制

这一制度的基本运作方式是采用推选与举荐方式产生领导人,这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比如尧舜禹时代就是采取这种“贤能共主”的方式 ,当热其也包括在夏商周时期官吏选拔时的举荐。选举制是古代最早的选官制度,发展到先秦时期前后就已经实行了几千年 。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的低落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阶段 。

学仕制

学士制则指由学入仕 , 学有成而入仕 , 靠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入仕 。公学的创办为官员选拔创造了条件 。

先秦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这种模式一直是占据主流,即国家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培养入仕人才。

军功制

所谓的军功制即通过战争实践考验而选拔人才,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战功而入仕 、按照作战功劳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 , 诸侯争霸 , 列国争雄 , 战争使得军人凭军功入仕而显得特别突出, 以军功选拔官 吏渐成制度 , 各国都注意从下层有实践经验的人中选拔人才, 有军功者授爵或做官 。 凭军功和治绩擢升, 成为各诸侯国大批中下级官吏的重要来源, 其中优秀者还可升为高官。

客卿制

客卿制是指在一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人,被以客礼相待,以客的身份入仕 。 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变革,诸侯争霸,“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因此各国为达到争霸图强之目的,招贤纳士,礼贤下士,不惜重金引天下贤才,重用外籍游说之士,成为一代风尚。“客卿”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 ,当时燕、齐、赵 、韩 、秦各国都有客卿,尤其以秦客卿最为活跃。

考核制

考核制主要是从“官”系统内选拔人才,由低级官吏选拔为高级官吏。低级官吏经考核证明确有德才、政绩或民望好,一般会提拔重用, 委以要职 , 政绩特别突出的 ,还可能越级任用 。考核制度是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在官吏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世官制

世官制即古代贵族世代承袭官职的制度,主要存在于夏商西周到春秋初期。此种任官制度阻绝了许多贤能之士步入仕途的道路,是一种封闭性的任官制度。 夏商与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之制,被分封的各级贵族,同时又都是王朝的官吏,世代承袭各种官职 。特别是商与西周时期, 王室大臣均为同姓或异姓贵族 。春秋列国卿大夫也大都是世袭贵族


说历史讲考古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看看古代哪些人能当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式、科举制四个阶段。其中九品中正制可以作为察举制在魏晋时期的一种特殊表现。故也可以说分成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但是要只聊先秦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在时空定位上有些问题,为了讲清楚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脉络,我们需要把它作适当的拉长、延伸。

先秦的选官制度就是世官制

简单明了,就是世代为官。谁世代为官呢?贵族。世官制起源于夏、发展于商、兴盛于西周。因此世官制与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分封制之下诸侯、卿大夫、士阶层所享有的世袭统治权,才有了世代为官。而分封制又与宗法制相互依存,所以官位也就在一家一姓之内流转。其他平民是没有机会的。所以西周时期的阶层是固化的。无流动的可能。

情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改变。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时代,要想在乱世生存,就得依靠能臣朝中辅佐、良将马上征天下。谁能在战争中取胜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各国变法的核心环节就是奖励军功。商鞅在秦变法,制定了二十级军功爵制。依靠军功就可以实现阶层的流动。军功爵制之下一切看军功,将卒斩敌首一人,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人,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规定的非常详细。哪怕是宗室贵族你没有军功,也不得授爵位。军功爵制的实施意味着世卿世禄的世官制的衰亡。

这样秦依靠征伐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但秦二世而亡。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政府,一样是从马上得天下的。汉承秦制。在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汉初对汉王室有功之臣,当然有功主要指军功。汉高祖定天下,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封有功之臣为侯。并约定“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这主要是指政府的最上层。第二类主要有郎、吏出身。郎是随从在皇帝身边的一个侍卫集团,跟先秦时期贵族门下的食客差不多。郎的来源主要有:荫任,就是地方的郡守和中央的九卿这些二千石的高官,要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皇帝身边来,这又有些人质的感觉。另一类是纳赀,就是家里有钱的买一个郎的职位。第三类就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说黄河发大水了,有治水技术的人;比如说要出使外国,会外语的人。在汉朝吏与官是不同的,官专指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如郡守、县令,他们属下的办公部门,那些人称为吏。而且地方长官是可以自己辟属掾吏的。就是自己招人为吏。所以吏的标准、出身也不一样。不过就实际而言,也大多为富人家子弟所占有。这样看来,以汉初官吏的选拔无非主要是两大类,一类还是军功,另一类是钱财。

到汉武帝时,雄才大略的他需要能臣良将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报复。可是当官的儿子出身的郎或者是花钱买来的郎官,能力素质没有保障,找不到真才实学的人。为他提供治国理论的董仲舒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之下,自然要按照儒家的标准来选拔官吏。于是就有了察孝廉一说。孝就是孝子,按照儒家学说,孝才能为百姓作好示范。廉是百官之行,廉洁才能于民秋毫无犯。所有武帝令各郡每年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察举制正式形成。在以后太学发展基础上,太学毕业考试,成绩好的为郎,去皇帝身边成为侍卫集团的一份子,成绩次些的回原籍为吏。这样一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每年都有郎充斥到中央政府中来,每年也有学习出身的吏充斥到地方行政队伍。这样慢慢的汉朝的政府就完全由士人组成了。政府也就成了士人的政府。那些吏在地方实习几年,由地方长官以廉的方式推举上去为官。所以慢慢的汉朝的选官程序就形成了这样一套程序:读书--考试--地方行政实习--举荐为官。这样一种选拔官员的方法比之前要好的多,进步的多了。

因此来讲,先秦选官制度的演变,到汉武帝时才有了改变。因此,题目中想聊先秦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不能只限于先秦,而是要把时间延伸到汉武帝开创察举制之时的。


辰晨木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选举、荐举等选官方式直接发展为察举以至科举制度


清欢小幸福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世袭制,选官标准是依据出身门第。从“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选举、荐举等选官方式直接发展为察举以至科举制度。


奇怪的石子


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贵族世袭制。

选官标准是依据出身门第。

世卿世禄制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

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

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选举、荐举等选官方式直接发展为察举以至科举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