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謙:消費升級支撐白酒發展 頭部酒企佈局年輕化

近年來,白酒年輕時尚化已成為傳統行業升級的助力。從瀘州老窖香水火爆全網,到五糧液跨界攜手施華洛世奇推出“緣定晶生”,再到茅臺針對年輕群體的“天青雅韻”,傳統白酒企業都將目光牢牢鎖定年輕消費者。但面對顛覆傳統行業、貼合消費趨勢的“江小白”等白酒新貴,老牌知名酒企如何從“外殼”轉向“內核”發力?新浪財經獨家專訪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副總經理張學謙,聚焦頭部酒企的新時代創新。

新浪財經:白酒頭部企業優勢不斷擴大的原因何在?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張學謙:優勢應該是三個方面,首先是它的品牌優勢。因為頭部企業的品牌都是經過很多年的積累和培育,得到市場認可和消費者認可的。

第二,它的工藝和品質。作為頭部領軍的一些規模企業,它的工藝和技術、質量都是經過充分的檢驗,與此同時每個企業都在不斷創新和提升。

第三,應該說它的市場基礎和消費基礎非常牢固,消費者忠誠度、品牌美譽度深入人心,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這些是頭部企業它所具有的優勢。

我們需要面臨的挑戰問題,應該有兩點:第一,我們面對未來的這樣一種數字化轉型,這是我們傳統頭部的名酒企業需要思考和儘快進入的問題。互聯網和數字化是人與人之間的鏈接,也是我們與消費者和更多未來鏈接的一次很好的機會。

第二,我們在品類創新,或者是產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多元化的表達方面,需要不斷地年輕化,包括國際化。這是我們頭部企業需要研究的和思考的問題。

新浪財經:如何理解白酒“年輕化”?哪些酒企的創新案例有借鑑意義?

張學謙:年輕化是兩個層面,首先要把年輕化理解準確。第一,是我們自身的產品和品牌的年輕化,就是說你的調性、你的風格,你要讓它變得年輕。

第二,我們說看到消費人群的年輕化。兩者同樣重要,當消費者越來越年輕,他的需求標準和審美需求等等,包括他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要注意到。

這方面做得好的,“江小白”算一個。白酒頭部品牌裡應該說也在做一些多元化的產品的創新和表達,目前應該說二三線的白酒裡,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品牌和白酒表達,甚至有人把它定義為“新中式白酒”正在出現。

新浪財經:持續擴大中國白酒的國際影響力關鍵是什麼?您認為頭部酒企應該承擔那些責任呢?

張學謙:國際化的概念,應該說每個企業都在思考和研究。其實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國際化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中國白酒可能很難像洋酒進入中國市場這樣,得到廣泛的認同還有消費基礎。但是中國白酒有它的自信,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確實要講好中國的品牌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講究它的一種生活和消費的場景和飲用方式,當然也包括它自身產品的品質優化。不要完全用中國的白酒去影響、教育或者試圖替代國際上通常消費者在意的其他酒類產品,要學習人家優秀的地方,借鑑這一點。

第二,確實我們覺得我們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或者是運營的這樣一種能力,應該說比較缺少。我們在產品的設計風格上,或者是我們表達的元素方面,也包括我們進入國際市場的一些通道,或者說消費者語言方面等等等等,這方面都需要我們做很多的工作。當然頭部企業應該說做得好的,茅臺、五糧液,也包括洋河、瀘州、水井坊,並不是說他們接受不了,雖然它的規模量總的不是很大,但它的影響力已經產生,當然這需要長期持續地去堅持。相信有一天中國的白酒一定會進入國際市場,同時也會得到更多國際友人的喜愛。

新浪財經:此輪白酒漲價背後動因是什麼?是否具有持續性?

張學謙:首先我們要知道消費升級是一種趨勢,這一點它有力地支撐了產品的價格。消費者想消費優秀的品牌和好的品質的產品,這兩點應該說對價格的支撐,包括我們的品牌自信,是有極大的幫助的。當然它也不是說就無限制地,當然它會有結構性的調整。

這種價格從兩個方面來判斷:第一,從我們和國際上的一些酒種相比較而言,應該說酒的價格帶要分主流和非主流,主流的價格帶,我們相信它可能是跟著時代而變的,它也會提供比較適中的符合當前這種消費能力的這樣一種產品。非主流的產品,超高端、高端的一些產品,它由於量稀缺,價格上面完全可以實現突破。當然包括我們推出的一些生肖酒、封壇酒、紀念酒等等等等,統稱它是一種非標品的超高端的產品、概念性的產品,這一方面當然不在探討(範圍),大家可能有的時候會混淆這種認知。對資本市場而言,當然現在大消費應該說這樣一種表現,它對白酒的估值或者是支撐是非常強的。這一點我想短期或者是未來還是比較樂觀的。

白酒行業的發展,應該說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它具備了相當強的發展的優勢和能力,未來我相信這個行業肯定是更加地繁榮、更加地發達,當然優秀的品牌會更加表現得非常突出,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